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7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linear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diamagnetic and shear flow on ballooning modes
1
作者 黄艳清 夏天阳 桂彬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93-106,共14页
The linear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diamagnetic effect and toroidal rotation at the edge of tokamak plasmas with BOU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is analysis is done by solving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which i... The linear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diamagnetic effect and toroidal rotation at the edge of tokamak plasmas with BOU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is analysis is done by solving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which is calculated through the numerical integration of the terms with different physics. This method is able to reveal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different terms to the total growth rate. The diamagnetic effect stabilizes the ideal ballooning modes through inhibi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curvature. The toroidal rotation effect is also able to suppress the curvaturedriving term, and the stronger shearing rate leads to a stronger stabilization effect. In addition,through linear analysis using the energy form, the curvature-driving term provides the free energy absorbed by the line-bending term, diamagnetic term and convective t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al ballooning modes numerical simulations ion diamagnetic effect shear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ut-of-plane shear flow effects on fast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a two-dimensional hybrid simulation model
2
作者 王琳 王先驱 +1 位作者 王晓钢 刘悦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345-352,共8页
The effects of out-of-plane shear flows on fast magnetic reconnection a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y a two- dimensional (2D) hybrid model in an initial Harris sheet equilibrium with flows. The equilibrium and drive... The effects of out-of-plane shear flows on fast magnetic reconnection a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y a two- dimensional (2D) hybrid model in an initial Harris sheet equilibrium with flows. The equilibrium and driven shear flows out of the 2D reconnection plane with symmetric and antisymmetric profiles respectively are used in the sim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out-of-plane flows with shears in-plane can change the quadrupolar structure of the out-of-plane magnetic field and, therefore, modify the growth rate of magnetic reconnection. Furthermore, the driven flow varying along the anti-parallel magnetic field can either enhance or reduce the reconnection rate as the direction of flow changes. Secondary islands are also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with converting the initial X-point into an O-p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ut-of-plane magnetic field shear flow magnetic reconnection Hall ef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江铁路虎跳门特大桥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斜拉桥总体设计
3
作者 刘振标 胡方杰 +1 位作者 夏正春 印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虎跳门特大桥为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桥采用主跨300 m斜拉桥。为研究适用于300 m级铁路斜拉桥主梁最优结构形式,对组合箱梁、混合箱梁、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等3种主梁进行比选,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在景观效果、抗风性能... 虎跳门特大桥为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桥采用主跨300 m斜拉桥。为研究适用于300 m级铁路斜拉桥主梁最优结构形式,对组合箱梁、混合箱梁、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等3种主梁进行比选,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在景观效果、抗风性能、经济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作为推荐方案。针对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开展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以最小用钢量为目标确定了结构关键设计参数;揭示了结构的受力行为,得出了构件内力分配比例;分析“Π”形宽板的剪力滞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下弦钢结构与混凝土板截面积比约为1.2%时,主梁用钢量达到最小;此时混凝土板承担约90%轴向力,在有索节点承担约70%剪力,无索节点承担约40%剪力。混凝土板剪力滞系数从跨中至桥塔支点总体呈增大趋势,恒载1.02~1.16,活载1.09~1.22;主梁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和行车性能,不会成为全线列车运行速度控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总体设计 设计参数 内力分配 剪力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厚度翼缘板箱梁剪力滞分析的有限梁段法
4
作者 周世军 周操 +3 位作者 李贤伟 陈晨 史雨安 汪刚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为研究变厚度翼缘板薄壁箱梁的剪力滞效应,提出一种适应不同荷载形式及边界条件下剪力滞分析的有限梁段法。首先通过翼板剪切变形规律定义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再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剪力滞基本微分方程。在变分原理基础上,提出每节点... 为研究变厚度翼缘板薄壁箱梁的剪力滞效应,提出一种适应不同荷载形式及边界条件下剪力滞分析的有限梁段法。首先通过翼板剪切变形规律定义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再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剪力滞基本微分方程。在变分原理基础上,提出每节点包含两个剪力滞自由度的梁段单元并对其进行Hermite位移插值,导出考虑剪力滞与梁弯曲刚度耦合影响的单元刚度矩阵。结合具体算例分析箱梁的纵横向剪力滞效应,结果表明:有限梁段法解与实体有限元解和能量变分法解吻合良好且具有较高的精度,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与通过面积相等将变厚度翼缘板简化成等厚度翼缘板的方法相比,考虑翼缘板厚度变化的方法能够提高计算精度,最大可提高19.3%(悬臂板根部位置)。最后应用有限梁段法对某大跨连续刚构箱梁桥在选定荷载工况下的剪力滞效应进行分析,为复杂桥梁结构中变厚度翼缘板箱梁剪力滞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 剪力滞效应 变厚度翼缘板 能量变分法 有限梁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效应对膨胀土抗剪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郭永春 尤安俊 +4 位作者 张贵苹 刘本华 杨小奇 赵天凤 杨熙涵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研究膨胀土吸水膨胀效应对其抗剪强度衰减的影响,改进现有直剪试验装置,使其能同时测量膨胀变形、剪切强度和吸水率参数。进行了吸水膨胀抗剪强度衰减试验,得到了强膨胀土、弱膨胀土、粉质粘土、砂土4种土样在吸水膨胀过程中的抗剪强... 为研究膨胀土吸水膨胀效应对其抗剪强度衰减的影响,改进现有直剪试验装置,使其能同时测量膨胀变形、剪切强度和吸水率参数。进行了吸水膨胀抗剪强度衰减试验,得到了强膨胀土、弱膨胀土、粉质粘土、砂土4种土样在吸水膨胀过程中的抗剪强度衰减曲线,总结了吸水过程中膨胀土抗剪强度衰减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改进的直剪试验装置能合理有效地测得膨胀变形、剪切强度和吸水率参数,同时也能够模拟膨胀土在吸水过程中抗剪强度衰减现象。吸水膨胀效应对膨胀土抗剪强度衰减影响显著,膨胀性越强的土其强度衰减越剧烈。在吸水膨胀过程中,能够释放的膨胀变形使膨胀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减小;不能释放的膨胀潜能则以膨胀应力的形式,与剪应力共同影响剪切过程中的力学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膨胀效应 直剪试验 含水率 膨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钉效应下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橡胶套栓钉群抗剪性能研究
6
作者 康俊涛 杨国林 +1 位作者 梁庆学 王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174-180,187,共8页
本文基于推出试件与组合梁的Abaqus有限元模型,探究橡胶套栓钉群的抗剪性能及布置方法,提出橡胶套分层变尺寸布置下的栓钉群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栓钉群外层设置较大尺寸橡胶套、在中层和内层设置较小尺寸橡胶套的设计思... 本文基于推出试件与组合梁的Abaqus有限元模型,探究橡胶套栓钉群的抗剪性能及布置方法,提出橡胶套分层变尺寸布置下的栓钉群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栓钉群外层设置较大尺寸橡胶套、在中层和内层设置较小尺寸橡胶套的设计思路较为可行,采用橡胶套变尺寸布置的栓钉群抗剪承载力提升了8.0%,组合梁抗弯承载力提升了4.3%,均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所提出的橡胶套分层变尺寸布置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模拟数据较吻合,误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套栓钉 群钉效应 有限元模拟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山露天矿边坡泥岩浸水剪切特性研究
7
作者 纪小龙 韩流 +3 位作者 王恒恒 吴先荣 陈树召 陈祥宸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7,共6页
为了研究浸水条件下露天矿边坡泥岩的剪切特性,对内蒙古神山露天矿干燥与饱和状态下的三种泥岩开展了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同种泥岩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及不同泥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的宏观剪切力学特征均不同。泥岩浸水... 为了研究浸水条件下露天矿边坡泥岩的剪切特性,对内蒙古神山露天矿干燥与饱和状态下的三种泥岩开展了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同种泥岩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及不同泥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的宏观剪切力学特征均不同。泥岩浸水后的渗压效应是影响其剪切特性的主要力学因素。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浸水条件对神山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及失稳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神山露天矿及相似矿山的安全生产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水条件 剪切特性 渗压效应 边坡稳定性 失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M法的直剪作用下不同随机节理倾角岩体尺寸效应研究
8
作者 牙兰开 刘远明 +4 位作者 陈庆芝 王忠星 张策 王义乾 田茂亮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30,共14页
【目的】旨在揭示不同倾角区间的随机节理对岩体破坏特征、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PFC 2D离散元软件的SRM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和Monte Carlo方法,对不同尺寸、内嵌随机节理的类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直剪试验。【... 【目的】旨在揭示不同倾角区间的随机节理对岩体破坏特征、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PFC 2D离散元软件的SRM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和Monte Carlo方法,对不同尺寸、内嵌随机节理的类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直剪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岩体抗剪强度随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的增大均呈现“S”型非线性特征,且最小值多出现在15°~30°区间,最大值均在60°~75°区间。(2)不同尺寸的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对岩体破坏影响效果相似。低倾角区间出现明显的优势破坏面和次优势破坏面,随着倾角区间增大,其应力集中发生向节理中部转移,两优势破坏面的优势发生转换。(3)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显著影响岩体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的尺寸效应,且对岩体抗剪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大于对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结论】研究了相同尺寸条件下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对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及破坏特征的影响和不同尺寸条件下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对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为岩体力学性质的预测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M法 PFC 随机节理 直剪试验 尺寸效应 抗剪强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栓钉-橡胶连接件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方法
9
作者 郭京京 刘世忠 +4 位作者 栗振锋 刘世明 毛敏 张俊豪 舒春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为探究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抗剪性能,结合文献推出试验试件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栓钉间距与栓钉层数为控制... 为探究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抗剪性能,结合文献推出试验试件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栓钉间距与栓钉层数为控制变量,设计了27组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群钉效应影响下新型组合连接件的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并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拟合出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单钉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橡胶套的加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栓钉的受力不均匀性;随着栓钉数量的增加,群钉中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较单排钉呈现下降趋势;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与抗剪折减系数随栓钉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栓钉层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间距大于8倍栓钉直径后变化趋于稳定;提出同时考虑栓钉间距和栓钉层数的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的设计计算公式,为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 有限元数值模拟 群钉效应 抗剪性能 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拱坝坝基地质缺陷处理效果评价
10
作者 刘要来 鄢建华 +4 位作者 肖峰 周跃飞 余记远 杨宝全 陈媛 《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58-62,共5页
为了分析GX拱坝坝肩混凝土抗剪洞对断层结构面的加固效果,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分别建立天然地基与加固地基条件下,拱坝典型高程2410 m拱圈的二维地质力学模型,对比两次试验结果表明:在左坝肩断层f 124和右坝肩断层F 115设置抗剪洞... 为了分析GX拱坝坝肩混凝土抗剪洞对断层结构面的加固效果,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分别建立天然地基与加固地基条件下,拱坝典型高程2410 m拱圈的二维地质力学模型,对比两次试验结果表明:在左坝肩断层f 124和右坝肩断层F 115设置抗剪洞后,坝体和坝肩变位值明显减小,变位对称性得到改善。正常工况下,坝体拱冠径向变位减少约25%。左坝肩变位减小幅度总体大于右坝肩,尤其是抗剪洞附近的岩体变位减小较明显。坝肩破坏情况改善较显著,坝与地基超载安全系数平均提高约29.1%,拱坝与坝肩的承载能力与变形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坝肩稳定 地质力学模型 抗剪洞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底板-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11
作者 蔡明昊 刘世忠 毛亚娜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以箱梁弯曲理论为基础,从组合梁截面面内剪切变形入手,从理论上证明了钢底板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纵向翘曲位移函数为二次函数;结合能量变分原理对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剪力滞效应进行了分析,算例试验值及有限元空间模型证明了其可靠性。针... 以箱梁弯曲理论为基础,从组合梁截面面内剪切变形入手,从理论上证明了钢底板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纵向翘曲位移函数为二次函数;结合能量变分原理对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剪力滞效应进行了分析,算例试验值及有限元空间模型证明了其可靠性。针对顶板的二维受力特性与悬臂板自由端不受约束的差异,致使理论值与有限元值存在误差的现象,引入修正系数对纵向位移函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修正系数取1.4时,理论值与有限元值更加吻合;对轴向平衡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宽跨比小于0.5或板宽比小于0.75时,轴向平衡条件应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剪力滞效应 翘曲位移函数 能量变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加劲肋影响的钢箱梁剪滞效应研究
12
作者 张利维 严晓平 +2 位作者 李盛 赵培培 魏哲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91-95,100,共6页
以剪滞效应引起的变形作为广义位移,将钢箱各翼缘板的加劲肋面积折算到相应板件上,运用能量法建立了考虑加劲肋影响的钢箱梁剪滞效应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以简支和悬臂的边界约束条件为例,推导了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和悬臂钢箱梁的剪... 以剪滞效应引起的变形作为广义位移,将钢箱各翼缘板的加劲肋面积折算到相应板件上,运用能量法建立了考虑加劲肋影响的钢箱梁剪滞效应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以简支和悬臂的边界约束条件为例,推导了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和悬臂钢箱梁的剪滞效应解析解,并分析了考虑加劲肋影响的钢箱梁剪滞系数和挠曲线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均布荷载作用下,考虑加劲肋影响的钢箱梁剪滞解析解与有限元数值解吻合较好,证明了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在简支和悬臂约束条件下,钢箱梁剪滞系数纵向分布规律较悬殊;与初等梁挠度相比,均布荷载作用下考虑剪滞影响的简支钢箱梁跨中截面的挠度差值比为4.18%,悬臂钢箱梁自由端的挠度差值比为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肋钢箱梁 剪滞效应 附近变形 能量法 边界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锚杆强度的加锚岩体结构面锚固效应试验研究
13
作者 刘广建 裘伟奇 +6 位作者 杜程 罗战友 杨彪 王旭虹 王志成 周浩 陈曦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88,共9页
锚杆强度主要受其直径和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锚杆强度的大小对提高加锚岩体结构面抗剪力至关重要。开展了加锚结构面剪切试验,研究了锚杆强度对加锚结构面剪切变形特征及锚固效应的影响,提出了考虑锚杆强度的加锚结构面抗剪力计算模型... 锚杆强度主要受其直径和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锚杆强度的大小对提高加锚岩体结构面抗剪力至关重要。开展了加锚结构面剪切试验,研究了锚杆强度对加锚结构面剪切变形特征及锚固效应的影响,提出了考虑锚杆强度的加锚结构面抗剪力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锚杆强度下锚杆轴力与剪力对结构面抗剪力贡献情况。研究表明:(1)随着锚杆直径的增加,加锚结构面峰值抗剪力呈线性增长趋势;锚杆直径超过一定临界值后才会发挥锚固作用,锚杆抗拉强度越大临界值越小。(2)随着锚杆直径和抗拉强度的增大,锚杆塑性铰外移,变形段长度增加,锚杆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增强,对结构面抗剪力的提升增强。(3)加锚结构面剪切过程可分为弹性、屈服、强化和残余4个阶段。弹性和屈服阶段,锚杆主要发挥销钉作用,锚杆的贡献与锚杆抗拉强度呈正相关,与锚杆直径的关系受到锚固剂厚度影响;强化阶段,锚杆形成塑性铰,锚杆的贡献由锚杆抗剪力和轴力共同提供,与锚杆抗拉强度和直径呈正相关;残余阶段,锚杆断裂不提供抗剪力。(4)基于锚杆大变形理论,提出考虑锚杆强度的加锚结构面抗剪力模型,分析可知随着锚杆直径和抗拉强度的增加,锚杆轴力贡献占比不断增加,锚杆剪力贡献占比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锚结构面 锚固效应 抗剪力模型 锚杆直径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徐变效应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轴压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李霄龙 王鹏 +2 位作者 王永慧 许蔚 李洛克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为研究徐变作用下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轴压性能,基于弹性理论和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adjusted effective modulus method,AEMM),推导了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长期变形计算公式。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考虑徐变效应的多... 为研究徐变作用下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轴压性能,基于弹性理论和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adjusted effective modulus method,AEMM),推导了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长期变形计算公式。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考虑徐变效应的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轴压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误差在6%以内。研究表明:徐变引起的应力重分布对构件有较大影响,徐变变形增量随着加载龄期的延长而减小,增大含钢率能有效降低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徐变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剪力墙 轴压性能 徐变效应 数值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木材剪切模量的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
15
作者 兰昕苑 王正 +3 位作者 邹红艳 齐亮 王军 陈清平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共8页
为提高动态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精度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动态测试木材主向面上2个相互垂直方向剪切模量的方法,即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首先根据能量原理和回归分析得到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推算公式及其相应的(... 为提高动态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精度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动态测试木材主向面上2个相互垂直方向剪切模量的方法,即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首先根据能量原理和回归分析得到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推算公式及其相应的(弦向面LT向、径向面LR向和横切向面RT向)悬臂方板振型系数公式;然后得到弦向面TL向悬臂方板的振型系数公式,以此测试木材弦向面TL向的剪切模量;最后对6个树种、3个木材主向和宽厚比6~30的悬臂方板进行木材主向剪切模量仿真计算。从仿真结果分析了利用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有效性;同时,宽厚比为15的悬臂方板用于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具有足够精度。通过应用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了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弦向面LT向(试件长和宽分别沿木材L向和T向)和TL向(试件长和宽分别沿木材的T向和L向)的剪切模量以及杨木LVL板材的纵向和横向剪切模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宽厚比约为15和10的悬臂方板,落叶松LT向与TL向的剪切模量测试值之比分别为1.09和1.16;而LVL纵向与横向剪切模量测试值之比分别为1.01和1.14。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落叶松LT向剪切模量的有效性得到了非对称四点弯曲梁法(静态)和自由板扭转振型法、自由方板扭转模态法(动态)的试验验证。因此,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成功地表明木材主向面上相互垂直方向的剪切模量在数值上存在差异,其差异大小与悬臂方板的宽厚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悬臂 方板 剪切模量 动态测试 扭转振动法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性能测试及研究
16
作者 尧子健 胡国良 +1 位作者 喻理梵 朱文才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为了得到磁流变弹性体(MRE)随外加磁感应强度和激励频率的性能变化趋势,制备不同配比的MRE进行相对磁流变效应和剪切模量性能研究。以硅橡胶硅油质量分数之比为3∶2为制备基础,选用高黏度的硅油,制备3种MRE样品,分析在振荡剪切模式下,... 为了得到磁流变弹性体(MRE)随外加磁感应强度和激励频率的性能变化趋势,制备不同配比的MRE进行相对磁流变效应和剪切模量性能研究。以硅橡胶硅油质量分数之比为3∶2为制备基础,选用高黏度的硅油,制备3种MRE样品,分析在振荡剪切模式下,不同配比、不同剪切应变和剪切频率下MRE的储能模量和剪切模量随磁感应强度的变化以及在不同预压力下MRE法向力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MRE的储能模量、剪切模量和法向力会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测试结果表明,当预压力由5 N增大到25 N时,MRE法向力最大变化量增大了31.6%。当磁感应强度从0增大到0.8 T时,样品3的最大储能模量为2.25 MPa,相对磁流变效应最大可达1 465.60%,样品3剪切模量最大为2.25 MPa,相较于零场情况增大了1 400.00%。实验表明,MRE适用于高频率、低剪切应变的工作场合,80%含量的铁粉能有效提高MRE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 储能模量 剪切模量 磁流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黏层抗剪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闫晓洲 李贺 +3 位作者 王胜利 于淼章 王士辉 李东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46-49,62,共5页
为研究洒布量、温度与浸水时间对沥青路面黏层抗剪性能的影响,对3种乳化沥青: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SBS改性乳化沥青分别在不同洒布量下进行了直接剪切试验,并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浸水时间对黏层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 为研究洒布量、温度与浸水时间对沥青路面黏层抗剪性能的影响,对3种乳化沥青: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SBS改性乳化沥青分别在不同洒布量下进行了直接剪切试验,并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浸水时间对黏层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种乳化沥青的最佳洒布范围均在0.6~0.8 kg/m^(2)。在最佳洒布量下,3种黏层在温度高于20℃时,复合试件层间抗剪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速率加快;常温浸水32 h后,3种乳化沥青的抗剪强度均减小至未浸水前的50%左右。综合对比发现SBS改性乳化沥青对温度和浸水的敏感性较小,建议优先选用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沥青路面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黏层 乳化沥青 抗剪性能 温度影响 浸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2D)的砂岩直剪试验尺寸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宋岳 柳滔 余俊爽 《水力发电》 2025年第4期18-24,共7页
以三峡库区库岸边坡砂岩为例,基于PFC^(2D)颗粒流平行黏结本构模型,采用离散元模拟方法,模拟不同尺寸、不同正应力下的砂岩试件直剪破坏试验过程,分析尺寸效应对砂岩剪应力-位移曲线、抗剪强度以及细观黏结键破坏和裂纹扩展特征的影响... 以三峡库区库岸边坡砂岩为例,基于PFC^(2D)颗粒流平行黏结本构模型,采用离散元模拟方法,模拟不同尺寸、不同正应力下的砂岩试件直剪破坏试验过程,分析尺寸效应对砂岩剪应力-位移曲线、抗剪强度以及细观黏结键破坏和裂纹扩展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变形阶段小尺寸试件更能表现整体性和均一性,而大尺寸试件则表现更强的塑性;随着尺寸的增大,试件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产生弱化现象。尺寸效应还表现在裂纹的扩展形式上,小尺寸试件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次生裂纹较少且主裂纹多为直线型;大尺寸试件多产生剪胀性裂纹,次生裂纹较多且主裂纹多为曲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直剪试验 尺寸效应 数值模拟 宏-细观特征 颗粒流 平行黏结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载作用下薄壁箱梁空间整体效应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元海 马云亮 刘泽翔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为了研究斜腹板箱梁在竖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在合理构造各翘曲位移函数的基础上,用能量变分法建立全面反映竖向弯曲变形以及剪力滞、约束扭转、畸变等翘曲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通过对既有文献中的模型梁进行计算分析,明确剪力滞... 为了研究斜腹板箱梁在竖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在合理构造各翘曲位移函数的基础上,用能量变分法建立全面反映竖向弯曲变形以及剪力滞、约束扭转、畸变等翘曲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通过对既有文献中的模型梁进行计算分析,明确剪力滞、约束扭转及畸变翘曲应力在竖向弯曲应力中的占比情况,并揭示各翘曲广义内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按文章解析法求得的模型梁应力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从而验证文章方法的合理性;在偏载作用下箱梁的约束扭转微分方程与畸变微分方程是相互耦联的,这在已有文献中往往被忽略;在剪力滞、约束扭转及畸变翘曲应力中,畸变翘曲应力占据主导地位,剪力滞和约束扭转翘曲应力相对较小,但仍不可忽略,在控制截面上因各种翘曲变形引起的应力放大系数达到1.362;偏心集中荷载引起的各翘曲广义内力均具有快速衰减的分布规律,剪力滞和约束扭转广义内力分布范围很小,而畸变广义内力分布范围广阔。建议在桥梁设计规范相关条文及实际箱梁桥设计中,对畸变效应给予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箱梁 畸变 剪力滞效应 约束扭转 翘曲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冲击气压下煤样动态剪切强度的长径比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磊 陈礼鹏 +2 位作者 袁秋鹏 焦振华 刘怀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采用Φ5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冲击气压下直径75mm,长径比分别为0.20,0.27,0.33,0.40和0.47的5组煤样的动态剪切试验,划分了煤动态剪应力时程曲线的阶段,探讨了冲击气压对煤样动态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煤样... 采用Φ5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冲击气压下直径75mm,长径比分别为0.20,0.27,0.33,0.40和0.47的5组煤样的动态剪切试验,划分了煤动态剪应力时程曲线的阶段,探讨了冲击气压对煤样动态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煤样动态剪切强度和加载率的长径比效应,并建立了长径比效应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煤样动态剪应力时程曲线可分为应力初始上升、应力线性增长、应力缓慢上升和应力下降4个阶段;②煤样动态剪切强度与冲击气压呈正线性相关,但不同长径比下增加幅度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相同冲击气压增量下,煤样长径比越小,动态剪切强度的增加幅度越大;③煤样动态剪切强度和加载率均与长径比有关,在0.25,0.35 MPa较低冲击气压与0.45,0.55 MPa较高冲击气压下分别呈现出正、负长径比效应,并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长径比对其影响最小的冲击气压为0.376MPa;④建立了不同冲击气压下煤样动态剪切强度长径比效应理论模型,通过加载率效应推导出加载率长径比效应理论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径比效应 动态剪切强度 加载率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