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ss v. Harbottle规则与中国股东代表诉讼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2,共5页
英国公司法中的Foss v. Harbottle规则及其例外是英国公司法保护少数派股东权利的一种独特的救济方式。它不仅影响了英美法系国家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而且影响着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尽管中国新公司法已经确定了... 英国公司法中的Foss v. Harbottle规则及其例外是英国公司法保护少数派股东权利的一种独特的救济方式。它不仅影响了英美法系国家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而且影响着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尽管中国新公司法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股东代表制度,但英国在代表诉讼制度上的保守态度和经验,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s v.Haebotlle规则 股东代表诉讼 法人格的独立性 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建立的法理基础和基本思路 被引量:35
2
作者 赵万一 赵信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9-147,共9页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权基础是共益权,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适格必须结合股东代表诉讼判决的对世效力一并予以考虑。在当事人适格方面,决定原告资格的惟一条件是股东的公正性和代表性;被告的适格问题必须与公司的诉讼地位一并考虑,公司在股...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权基础是共益权,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适格必须结合股东代表诉讼判决的对世效力一并予以考虑。在当事人适格方面,决定原告资格的惟一条件是股东的公正性和代表性;被告的适格问题必须与公司的诉讼地位一并考虑,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处于共同诉讼的参加人。由于股东代表诉讼涉及到公司的利益,且代表公司行使诉权的管理人员可能与公司有利益上的冲突,因此,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应当适当地限制当事人主义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代表诉讼 当事人适格 职权主义 当事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德国股份公司法关于股东代表诉讼的最新改革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小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6-141,共6页
德国于2005年11月对其股份公司法进行了改革,其中包括对股东代表诉讼的全新规定。本文对新旧德国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总结德国法关于股东代表诉讼改革的特征,进行评论,并进而探讨其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 德国股份公司法 股东代表诉讼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监事民事责任制度在实践中的障碍 被引量:2
4
作者 隋平 罗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2,共6页
对于德国股份公司的监事来说,尽管公司法、证券法等实体法为他们设定了很多的义务和责任,期望以此来促使监事尽职履行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的职责,但是,理想不等于现实,由于德国按照部门法划分传统实体法的制定和程序法相分离,以致于在程... 对于德国股份公司的监事来说,尽管公司法、证券法等实体法为他们设定了很多的义务和责任,期望以此来促使监事尽职履行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的职责,但是,理想不等于现实,由于德国按照部门法划分传统实体法的制定和程序法相分离,以致于在程序法中的相关制度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实践中,德国股份公司监事在违反他们的义务而导致公司、股东利益受到损害时,最终实际承担责任被程序法中的制度和其他社会因素大大减轻。由此启示我们:在制定法律规则时应当进行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考量,并对于现实社会中其他影响法律运作效果的因素和机制一并予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事民事责任 股东诉讼 责任保险 实体规则 程序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公司抗辩权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晓静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6,共13页
在我国目前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股东是诉讼的决定者,公司作为原本的请求权主体的诉讼决定权和抗辩权却被忽视了。在未来的《公司法》修订中,可以考虑增加股东派生诉讼的庭前司法审查程序,将原告股东资格、前置程序要件、公司利益受损... 在我国目前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股东是诉讼的决定者,公司作为原本的请求权主体的诉讼决定权和抗辩权却被忽视了。在未来的《公司法》修订中,可以考虑增加股东派生诉讼的庭前司法审查程序,将原告股东资格、前置程序要件、公司利益受损的事实和违反公司利益的重大事由均列为审查事项。在该程序中,公司得以诉讼违反公司最佳利益为由行使抗辩权,以阻止诉讼的进行。法院对上述事项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公司抗辩事由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后决定是否进入股东派生诉讼的庭审程序,以此实现股东和公司之间的利益平衡,并降低司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诉讼 公司抗辩权 庭前司法审查 《公司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托受益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基于双重派生诉讼展开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雪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5-120,共16页
信托持股公司遭受不当行为侵害而无法以直接诉讼获得救济,持股信托的受托人也怠于或不行使救济权时,受益人作为实质股东可基于双重派生诉请(股东派生+信托派生)代表公司提起派生诉讼。该诉讼中各方的诉讼主体地位须结合信托法与股东派... 信托持股公司遭受不当行为侵害而无法以直接诉讼获得救济,持股信托的受托人也怠于或不行使救济权时,受益人作为实质股东可基于双重派生诉请(股东派生+信托派生)代表公司提起派生诉讼。该诉讼中各方的诉讼主体地位须结合信托法与股东派生诉讼理论、实体法与程序法理论来厘清。公司持股信托中受益人股东的法律地位受制于信托受益人股东派生诉讼的规范价值。信托受益人股东是该信托股份的实质所有权人,具有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其提起股东派生诉讼须满足“先请求要件”并确定被诉的不当行为人和不当行为的基本事实以及对公司造成的损害。信托受益人股东派生诉讼的被告为对公司实施不当行为的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控股股东、债务人、清算人、控制公司的股权信托受托人。公司是信托受益人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必要当事人,属于必要共同诉讼的共同原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受益人 股东派生 信托派生 诉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派生诉讼研究的新视角——一种民事“司法审查”制度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晋 刘桂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48-753,共6页
股东派生诉讼将司法权力引入公司内部自治事务之中,其不仅是一种股东权利救济制度,也是一种针对董事、经理及控制股东权力行为的监督制度。从司法审查的角度认识股东派生诉讼,有利于全面发挥其公司治理作用,也有利于从理论上拓宽社会权... 股东派生诉讼将司法权力引入公司内部自治事务之中,其不仅是一种股东权利救济制度,也是一种针对董事、经理及控制股东权力行为的监督制度。从司法审查的角度认识股东派生诉讼,有利于全面发挥其公司治理作用,也有利于从理论上拓宽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实务上,派生诉讼的司法审查要把握公司自治与司法干预相平衡的原则,并确定合理的审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诉讼 司法审查 权力监督 公司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股东派生之诉 被引量:2
8
作者 顾敏康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02-109,共8页
股东派生之诉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充分发展。该诉讼的目的是便于少数股东督促公司董事或管理人士严格履行其职责并保护公司的利益。股东派生之诉被正式引入我国是在2005年大幅度修正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但是,第152条的规定存在... 股东派生之诉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充分发展。该诉讼的目的是便于少数股东督促公司董事或管理人士严格履行其职责并保护公司的利益。股东派生之诉被正式引入我国是在2005年大幅度修正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但是,第152条的规定存在许多概念性的问题。例如,股东派生之诉是否又可称"股东代表之诉"?股东是否可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等等。同时,许多有效的机制也没有设立,例如,股东诉讼担保条件和商业判断规则适用等。为此,本文试图澄清许多存在误区的地方,并提出一些完善第152条的建议。这样,就会使得第152条既方便少数股东采取行动威慑董事或管理人士的行为,又不至于使这种诉讼被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之诉 股东代表之诉 穷尽内部救济 经营判断原则 《公司法》第152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股东派生诉讼与集团诉讼的结合
9
作者 吴飞 苗波 吴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41-144,共4页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与集团诉讼制度有密切的联系。我国在建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其与集团诉讼制度的结合。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股东应有广泛的代表性;公司和法院对于原告的起诉应当发布公告;公司原告的撤诉与和解应保障其...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与集团诉讼制度有密切的联系。我国在建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其与集团诉讼制度的结合。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股东应有广泛的代表性;公司和法院对于原告的起诉应当发布公告;公司原告的撤诉与和解应保障其他股东的知情权;派生诉讼的判决和法院批准的和解协议对全体股东均有约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诉讼 集团诉讼 诉讼制度 代表性 公告 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设计的思考——对《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二十五、二十六条的法律评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英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7-51,共5页
随着《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公布和施行,对于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设计作为此次司法"解释四"中的重点之一,较之前相关规定有了诸多进步,将对股东派生诉讼在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从股... 随着《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公布和施行,对于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设计作为此次司法"解释四"中的重点之一,较之前相关规定有了诸多进步,将对股东派生诉讼在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从股东派生诉讼的胜诉利益归属以及诉讼费用的承担对此次的司法解释进行分析评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原因,以使相关制度更加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股东派生诉讼 司法解释 制度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