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template filter method for image processing based on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冠政 吴建华 +1 位作者 范必双 江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028-1035,共8页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signal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filter random noises as many as possible in image processing,a threshold optimization-based adaptive template filtering algorithm was proposed.Unlike conventiona...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signal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filter random noises as many as possible in image processing,a threshold optimization-based adaptive template filtering algorithm was proposed.Unlike conventional filters whose template shapes and coefficients were fixed,multi-templates were defined and the right template for each pixel could be matched adaptively based on local imag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posed method.The superiority of this method was verified by former results concerning the matching experiment of actual image with the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filtering methods.The adaptive search ability of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with the elitist selection and elitist crossover(IGAE) was used to optimize threshold t of the transformation function,and then combined with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o estimate noise variance.Multi-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IGA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ltered result of t obtained by IGAE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 obtained by other methods,IGAE has a faster convergence speed and a higher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canonical genetic algorithm with the elitism and the immune algorithm with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elitism by multi-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characteristic template match adaptive template filter wavelet transform elitist selection elitist crossover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翼线缆支架的装配符合性视觉检测
2
作者 王鑫 李鹏程 +1 位作者 崔海华 葛鑫鑫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0-1140,共11页
飞机机翼的装配中存在大量线缆支架,为保证其装配质量,传统的方法是依靠人工目视执行装配检测,其稳定性、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现有装配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视觉的机翼线缆支架装配符合性检测方法。为解决金属支架的强反光导... 飞机机翼的装配中存在大量线缆支架,为保证其装配质量,传统的方法是依靠人工目视执行装配检测,其稳定性、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现有装配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视觉的机翼线缆支架装配符合性检测方法。为解决金属支架的强反光导致的图像信息缺失问题,引入偏振成像技术来提升支架成像效果;针对装配场景中前后景信息杂糅的问题,耦合YOLOv8与SAM形成两阶段实例分割算法,能够快速部署并精确分割零件;为弥补实际标准与待测装配图之间由重复定位误差导致的视角差,提取不变性特征进行图像对齐;最后,计算对应零件之间像素级掩膜交并比,筛选出存在错漏装的零件。本文方法相比人工检测方式效率显著提高,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96.08%的准确率与100%的错误装配零件召回率,达到了较高的部署效率、准确性,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检测 实例分割 模板匹配 线缆支架 偏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震相自动检测技术在前震探测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韩雪君 马延路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7-338,共12页
采用短长时窗比、多频带滤波、深度学习和模板匹配过滤四种地震信号自动检测方法,分别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2013年8月31日云南香格里拉、德钦、四川得荣交界5.9级和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3次具有明显前震信号的地震... 采用短长时窗比、多频带滤波、深度学习和模板匹配过滤四种地震信号自动检测方法,分别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2013年8月31日云南香格里拉、德钦、四川得荣交界5.9级和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3次具有明显前震信号的地震事件发生前,震中距最近的玉树台、中甸台和于田台记录到的数十小时连续波形数据进行处理,探索四种自动拾取震相算法在前震信号探测方面的应用效果,补充了前震活动信息。通过对比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漏检率和误检率,提出利用深度学习检测结果对短长时窗比、多频带滤波检测结果进行补充验证,结果作为模版进行匹配过滤,同时,充分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广义震相检测(GPD)对P波和S波震相自动识别,有助于完善前震震相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震 短长时窗比 多频带滤波 深度学习 模版匹配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星座模板匹配的MQAM调制盲识别方法
4
作者 韩勋 郑佳 +2 位作者 冯鑫 匡银 文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3-130,共8页
针对现有聚类识别算法对先验参数敏感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MQAM调制盲识别方法。首先对载频、带宽及码速率进行估计,根据估计结果完成下变频、抽取等预处理;然后定义星座分布熵特征描述星座图分布的收敛度,并通过最优化... 针对现有聚类识别算法对先验参数敏感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MQAM调制盲识别方法。首先对载频、带宽及码速率进行估计,根据估计结果完成下变频、抽取等预处理;然后定义星座分布熵特征描述星座图分布的收敛度,并通过最优化星座分布熵的方式实现最佳判决时刻序列获取及剩余载波补偿,进而恢复出最优星座图分布;最后计算最优星座图分布与不同调制类型预设模板之间的匹配度,完成调制样式的识别,可识别样式包括16QAM、32QAM、64QAM、128QAM及256QAM。该方法对初始参数选择不敏感,且利用了星座图整体分布这一本质差异进行识别,稳定性高,适用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15 dB时各信号识别率高于93%,同时抗噪声能力较现有算法亦有明显提升,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AM信号 调制样式识别 星座分布熵 模板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扁线电机定子焊接定位
5
作者 任永强 韩冲 汪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1-736,共6页
针对扁线电机生产过程中的定子焊接定位目标多、速度慢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具有旋转不变性的快速多目标模板匹配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减少干扰;然后采用由粗到精的加速匹配策略。粗匹配阶段,通过图像金字塔算法降低计算成本,利... 针对扁线电机生产过程中的定子焊接定位目标多、速度慢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具有旋转不变性的快速多目标模板匹配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减少干扰;然后采用由粗到精的加速匹配策略。粗匹配阶段,通过图像金字塔算法降低计算成本,利用优化的快速圆投影特征对模板和搜索图像进行匹配,再使用改进的均值漂移算法对匹配点进行底层类聚,完成对多目标的自适应划分,并将类聚中心作为下一阶段的候选点;精匹配阶段,在候选点及其邻域上利用Hu矩进行模板匹配,实现目标的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能解决目标旋转问题,可以快速准确地匹配多个目标,且定位精度在3个像素以内,满足实际焊接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投影 均值漂移 HU矩 模板匹配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模板匹配的多源盾构隧道螺栓孔精准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少宁 杨元维 +5 位作者 许磊 顾世成 高贤君 尹正浩 钟康 刘振宇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5,共7页
螺栓孔作为盾构隧道的关键力学结构,对隧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由螺栓失效引发的渗水和裂缝等病害现象,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构成潜在威胁。为消除检测人员的安全隐患并提高螺栓孔的检测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模板匹配的多... 螺栓孔作为盾构隧道的关键力学结构,对隧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由螺栓失效引发的渗水和裂缝等病害现象,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构成潜在威胁。为消除检测人员的安全隐患并提高螺栓孔的检测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模板匹配的多源盾构隧道螺栓孔精准识别方法。首先,将隧道断面点云的几何中心作为视点,将隧道点云进行圆柱投影展开成2.5维点云;其次,通过DBSCAN聚类方法提取螺栓孔点云并采用欧式聚类生成其中心坐标集;然后,以扫描测线为单元对2.5维点云及螺栓孔中心坐标集进行逐测线投影,将三维点云信息融入二维图像中以此锁定目标检测区域;最后,通过多特征模板匹配的方法对螺栓孔进行精准识别。本文设计的基于点云形状特征的DBSCAN聚类方法能够提取点云数据中所有的螺栓孔,同时识别率和平均相似度分别能够达到98.76%和98.79%,且在耗时相近的情况下,平均偏差更小,表现出更好的稳健性。本文充分考虑螺栓孔点云的形状特征,实现了螺栓孔点云的精准分类,并通过融合盾构隧道的三维与二维数据进一步提高了盾构隧道图像上目标识别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螺栓孔 跨模态 模板匹配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Match算法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多目标定位 被引量:29
7
作者 邹辉 黄福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1-598,共8页
红外检测技术具有远距离、不接触、不取样、不解体、准确、快速、直观等特点,广泛用于电力设备过热缺陷监测和诊断,对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FAs TMatch(fast affine template matching)算法是一种基于灰度值的快速模板匹... 红外检测技术具有远距离、不接触、不取样、不解体、准确、快速、直观等特点,广泛用于电力设备过热缺陷监测和诊断,对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FAs TMatch(fast affine template matching)算法是一种基于灰度值的快速模板匹配算法,可在一幅图像中找到一个近似全局最优目标。文中综合利用可见光和红外图像,提出一种多目标定位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FAsT-Match算法在电力设备可见光图像中实现多目标定位;其次,利用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近似仿射变换,求出目标在红外图像中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电力设备 多目标定位 模板匹配 FAsT-match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与模板匹配的航空铆钉空间定位
8
作者 李峰 许博闻 杨旭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0-355,360,共7页
准确测量出结构件上凸铆钉的空间位置是完成对其自动精准装配密封胶帽的关键,针对已有的视觉方法设定阈值难以适应光照变化、要求图像背景与目标边界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与密度聚类的航空凸铆钉空间定位方法。通过线激光... 准确测量出结构件上凸铆钉的空间位置是完成对其自动精准装配密封胶帽的关键,针对已有的视觉方法设定阈值难以适应光照变化、要求图像背景与目标边界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与密度聚类的航空凸铆钉空间定位方法。通过线激光完成对嵌有凸铆钉结构件深度图像的采集,使用零均值归一化互相关模板匹配在原深度图上检测凸铆钉,将匹配到的凸铆钉整体区域线性升维到三维空间后使用无监督的密度聚类算法分割凸铆钉点云,再通过计算出最大Z均值的簇完成凸铆钉端部区域提取,并利用该目标点集计算出凸铆钉端部区域中心的空间位置。相比于已有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设定阈值,不受凸铆钉高度和形态影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对所测凸铆钉的形态及环境变化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空间三轴坐标及半径测量误差在±0.2mm内,测量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符合装配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装配 模板匹配 密度聚类 点云分割 三维测量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板匹配的光学角偏差检测
9
作者 陈智良 付生鹏 +1 位作者 夏仁波 赵吉宾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2,共4页
光学角偏差是衡量透明件的一个重要光学性能指标,对角偏差的测量提出一种基于零均值归一化互相关(ZNCC)的模板匹配方法并结合立方样条插值的算法。该算法具体是将偏移前的光斑作为模板与偏移后的目标区域相匹配,并将光斑偏移量的精度提... 光学角偏差是衡量透明件的一个重要光学性能指标,对角偏差的测量提出一种基于零均值归一化互相关(ZNCC)的模板匹配方法并结合立方样条插值的算法。该算法具体是将偏移前的光斑作为模板与偏移后的目标区域相匹配,并将光斑偏移量的精度提高到亚像素级,利用偏移量计算出的光学角偏差的误差在2%以内,检测精度稳定在±0.02°。该算法对光斑匹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同时算法结合了设计的一种阵列光斑,能够一次检测多个位置,提高了光斑角偏差检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角偏差 模板匹配 立方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Match算法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邹辉 黄福珍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7,共7页
红外技术能有效地检测电力设备过热缺陷,具有远距离、不接触、不取样、准确、快速、直观等特点。传统的电力设备故障红外人工诊断耗时、耗力,而针对人工诊断不足提出的智能诊断其难点之一在于能否较好的获得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 红外技术能有效地检测电力设备过热缺陷,具有远距离、不接触、不取样、准确、快速、直观等特点。传统的电力设备故障红外人工诊断耗时、耗力,而针对人工诊断不足提出的智能诊断其难点之一在于能否较好的获得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红外图像具有强度集中、对比度低等性质,常用的分割算法用于电力设备红外图像ROI获取,其结果往往是过分割。针对过分割难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FAs T-Match算法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方法。首先,运用FAs T-Match算法在可见光图像中近似模板匹配,然后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之间通过近似仿射变换找到目标在红外图像中的近似区域,最后用分割算法对近似区域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过分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分割 模板匹配 仿射变换 电力设备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识别的晶圆精确找正方法
11
作者 郑晋 颜嘉杰 +2 位作者 王庆霞 周虎 黄顺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5,共8页
为提高晶圆划片的找正精度和实现不同类型晶圆划片找正的通用性,提出一种两步找正策略:基于Blob目标识别实现晶圆大视野图像特征标识的粗找正;结合广度优先搜索策略与带掩膜的边缘梯度模板匹配实现晶圆小视野图像特征标识的精找正。分... 为提高晶圆划片的找正精度和实现不同类型晶圆划片找正的通用性,提出一种两步找正策略:基于Blob目标识别实现晶圆大视野图像特征标识的粗找正;结合广度优先搜索策略与带掩膜的边缘梯度模板匹配实现晶圆小视野图像特征标识的精找正。分析晶圆图像中能够反映晶圆姿态的粗-精找正特征标识,对晶圆大视野图像进行滤波与分块自适应阈值分割操作,建立筛选条件进行Blob识别,确保在精找正时不出现跨越划切道的现象;采用广度优先搜索策略控制相机轨迹寻找精找正特征标识,结合边缘梯度模板匹配算法并引入掩膜操作实现精找正特征标识的准确匹配,通过获取特征的重心坐标完成精找正。试验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使晶圆的找正精度达到4μm,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并且对不同型号的晶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特征识别 找正方法 模板匹配 广度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武隆5.0级地震序列微震识别及活动性分析
12
作者 陈凯 易江 +2 位作者 张英杰 李翠平 耿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4-579,共6页
利用重庆地震台网记录的2017-11-23—30武隆5.0级地震后1周的连续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地震检测与定位程序PALM完成地震序列的微震检测和精定位,得到1558次地震事件信息,事件数量是重庆地震台网观测目录的4.2倍。重定位后微震目录的最小完... 利用重庆地震台网记录的2017-11-23—30武隆5.0级地震后1周的连续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地震检测与定位程序PALM完成地震序列的微震检测和精定位,得到1558次地震事件信息,事件数量是重庆地震台网观测目录的4.2倍。重定位后微震目录的最小完备震级M C降至M L0.1,地震目录完备性显著提升,表明PALM微震检测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检测后的地震序列微震集簇地为距文复断层5 km的区域,地震深度集中在5~10 km之间,序列分布与断层走向相近。根据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推测该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文复断层在构造底部的隐伏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M 模板匹配 微震检测 武隆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件形状特征模板匹配算法研究
13
作者 卞跃超 孙付春 +2 位作者 吴昊荣 高蕾娜 李晓晓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4,共7页
针对工业生产中环形冲压工件图像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匹配精度低和匹配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冲压工件形状特征的模板匹配算法。首先,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模板图像的自适应参数、边缘轮廓和不同旋转角度步长下的块级强... 针对工业生产中环形冲压工件图像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匹配精度低和匹配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冲压工件形状特征的模板匹配算法。首先,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模板图像的自适应参数、边缘轮廓和不同旋转角度步长下的块级强二值检测模式以及归一化梯度信息;再提取待匹配金字塔图像的轮廓信息、块级强二值检测模式和归一化梯度信息;最后,通过金字塔匹配策略进行三级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良品工件百次平均匹配精度超过91.12%,非良品工件百次平均检出率超过82.11%,且模板建立时间低于1200 ms,匹配时间低于500 ms,检测精度和速度都达到预期效果,能够有效完成工件图像匹配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冲压工件 光照强度 模板匹配 轮廓信息 梯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栓孔特征的盾构隧道管片接缝识别
14
作者 易炼 殷晓广 张同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中,错台检测、病害分析等隧道检测都需要识别隧道管片块接缝,目前盾构隧道接缝识别大多是针对规则排列的管片块,对于不规则排列管片块且封盖块在螺栓孔区域外的情况研究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基于车载扫描盾构隧道激光点... 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中,错台检测、病害分析等隧道检测都需要识别隧道管片块接缝,目前盾构隧道接缝识别大多是针对规则排列的管片块,对于不规则排列管片块且封盖块在螺栓孔区域外的情况研究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基于车载扫描盾构隧道激光点云,提出一种组合多模板匹配的盾构隧道接缝识别方法,以考虑道床特征的加权椭圆拟合方法提取隧道中轴线;圆柱投影展开隧道点云后,通过高差阈值法提取螺栓孔点,并依据螺栓孔分布特征划分管片环;采用距离模板匹配方法提取螺栓孔区域纵缝,以模板块匹配方法提取螺栓孔外侧区域纵缝,最后通过多模板匹配方法补全剩余纵缝。基于实测151 m地铁盾构隧道激光点云对算法进行测试,其环缝、纵缝提取率均为100%,环缝偏差均方根为5 mm,纵缝偏差均方根为13 mm,接缝提取率及精度相较于已有方法均有所提高,本文方法对于盾构隧道管片接缝识别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螺栓孔 接缝识别 组合多模板匹配 激光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特征和灰度信息融合的模板匹配算法研究
15
作者 田钊 张春雷 +1 位作者 张敬宇 洪国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传统的归一化互相关(NCC)匹配算法基于灰度实现,存在运算量大,忽略图像特征信息、无法匹配旋转图像等问题,因此研究了一种基于OpenCV实现的结合图像特征和灰度信息的Edge-NCC模板匹配算法。该算法在图像金字塔顶层利用边缘点进行相似度... 传统的归一化互相关(NCC)匹配算法基于灰度实现,存在运算量大,忽略图像特征信息、无法匹配旋转图像等问题,因此研究了一种基于OpenCV实现的结合图像特征和灰度信息的Edge-NCC模板匹配算法。该算法在图像金字塔顶层利用边缘点进行相似度计算,计算量可减少(1-z/(m*n)),同时降低噪声、光照等对匹配结果的影响,提高相似度得分;在非顶层利用优化后的NCC公式结合积分图像进行相似度计算,计算量可减少约2/3。实验结果显示Edge-NCC算法在图像存在光照变化、噪声以及模糊的鲁棒性上相较于原有的NCC算法有了一定的改善,在这些不同条件下的匹配成功率能够达到约95%,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在视觉点胶机的工件定位应用过程中,使用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增加定位的准确度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Edge-NCC算法 模板匹配 工件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兰花分级方法研究
16
作者 谢忠坚 刁胤洲 +3 位作者 吴伟林 莫淑蓓 李元航 张亚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7-111,119,共6页
针对盆栽兰花分级机械化程度低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兰花分级方法,搭建兰花视觉检测室并采用俯拍相机、侧拍相机获取兰花图片,采用归一化模板匹配算法、泛洪填充算法、Laplace算法、MER算法进行株高测量,采用MER算法进行冠幅测量... 针对盆栽兰花分级机械化程度低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兰花分级方法,搭建兰花视觉检测室并采用俯拍相机、侧拍相机获取兰花图片,采用归一化模板匹配算法、泛洪填充算法、Laplace算法、MER算法进行株高测量,采用MER算法进行冠幅测量,采用仿射分割算法、MER算法进行匀称度测量,采用HSV算法进行花盖度测量。为测试算法性能,进行视觉识别算法测量精度试验和分级判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视觉识别算法测量结果与人工测量结果一次线性回归呈现出高度相关性,株高、冠幅、匀称度、花盖度的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9974、0.997、0.9802、0.9821,均趋近于1.0。以人工分级结果为基准的算法整体识别率约为88.3%,但人工分级主观性大,采用量化指标进行兰花分级时视觉算法分级测量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分级 机器视觉 归一化模板匹配 四分法 仿射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原理的链轮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姜都 刘永 +3 位作者 王宸 李伟杰 陈沛森 王红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9,共6页
针对现有的链轮缺陷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原理的链轮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掩膜法与连通域分析,分类检测出轮齿缺陷;其次,使用图像金字塔对待检图像进行采样;然后,提出一种角度偏差计算与搜... 针对现有的链轮缺陷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原理的链轮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掩膜法与连通域分析,分类检测出轮齿缺陷;其次,使用图像金字塔对待检图像进行采样;然后,提出一种角度偏差计算与搜索空间限制的改进匹配算法提升检测效率;最后,通过计算模板与待检图像之间的Hausdorff距离,检测出轮廓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轮齿缺陷的检测准确率为98%,轮廓缺陷的检测准确率为95%,平均检测时间分别不超过2、9 s,可以满足自动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原理 缺陷检测 金字塔分层算法 模板匹配算法 HAUSDORFF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提取和模板匹配的电网工程图纸字符识别技术
18
作者 侯凯 梅诗妍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电力工程图纸在建设中是生产计划、施工及验收等环节的重要依据。然而,传统人工识别方式存在效率低、错误率高、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复杂工程项目的需求。近年来,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现有算法在... 【目的】电力工程图纸在建设中是生产计划、施工及验收等环节的重要依据。然而,传统人工识别方式存在效率低、错误率高、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复杂工程项目的需求。近年来,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现有算法在电力工程图纸识别中仍面临识别效率低以及对倾斜和变形字符识别准确率低的难题。【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VGG网络和Hu不变矩的电力工程图纸字符识别算法,旨在通过结合尺度自适应深度卷积特征与Hu不变矩特征,提高电力工程图纸的识别效率和准确率。利用VGG网络提取深度卷积特征,并通过自适应方式选择目标层,以实现模板与图像的尺度自适应特征提取。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滑动窗技术多次提取特征的问题,仅需对每个模板和图像进行一次特征提取,大幅提升了处理效率。为解决字符倾斜和变形的难题,结合了Hu不变矩特征,利用其平移及旋转不变性作为补充特征,有效增强了对复杂字符形态识别的鲁棒性。【结果】通过对比现有算法,从识别效率和准确率两方面验证了算法的性能优势。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识别效率和准确率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与传统CNN字符识别算法相比,算法的执行时间约为其1/4,显著提高了处理速度;通过结合Hu不变矩特征,算法在识别倾斜和变形字符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采用自适应目标层选择策略后,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优于固定网络层的特征提取方式。在复杂场景下算法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的尺度自适应深度卷积特征提取方法在电力工程图纸识别中可以进行单次特征提取,大幅提升识别效率;结合Hu不变矩特征的设计增强了对复杂字符形态的识别能力,特别是增强了对倾斜和变形字符的鲁棒性。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字符识别算法,还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力工程图纸自动化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字符特征的鲁棒性,提升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图纸 字符识别 特征提取 模板匹配 VGG网络 深度卷积特征 归一化互相关系数 HU不变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械臂辅助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文婧 卢子航 +1 位作者 王建国 王少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62,共6页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由于缺乏感知判断能力,很难适应目标种类和位置的变化,而现代工业需要生产不同种类和规格的产品。为此,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零件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机械臂辅助机器视觉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图像采集并进行预...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由于缺乏感知判断能力,很难适应目标种类和位置的变化,而现代工业需要生产不同种类和规格的产品。为此,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零件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机械臂辅助机器视觉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图像采集并进行预处理,通过改进的Canny轮廓的提取算法与基于Hausdorff距离的模版匹配完成对不同种类工件进行识别和定位。最后经实验的验证该系统的定位精度在0.35 mm内,基本满足了在实际生产中对小批量生产、不同形状且没有固定夹具的目标工件的抓取、搬运与检测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械臂 机器视觉 图像预处理 模版匹配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古冶M_(S)5.1地震序列微震检测及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同利 张盛中 +3 位作者 崔博闻 武敏捷 马泽宇 葛慧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1514,共14页
2020年7月12日河北省古冶(39.78°N,118.44°E)发生M_(S)5.1地震,震源深度10 km.本文通过对其周边500 km范围内的84个固定台站连续观测地震数据,采用基于图形处理器的模板匹配定位识别技术(GPU-M&L)对地震前后(2020年6月1日... 2020年7月12日河北省古冶(39.78°N,118.44°E)发生M_(S)5.1地震,震源深度10 km.本文通过对其周边500 km范围内的84个固定台站连续观测地震数据,采用基于图形处理器的模板匹配定位识别技术(GPU-M&L)对地震前后(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共三个月的连续数据进行了微震检测和地震活动性分析.我们首先从台网目录的362个古冶地震序列事件中挑选了信噪比较高的118个地震作为模板,通过模板扫描和检测,获得共1017个地震,约为台网目录的2.8倍,然后运用双差定位方法(hypoDD)对669个地震事件进行了重定位.最后我们对古冶地震的事件序列进行时空分布、震源机制解以及b值空间分布等分析.结果显示古冶M_(S)5.1地震前,震中区周边地震活动性显著,地震前后地震序列分布优势方向为NE向,震源深度方向近直立分布;发震断裂为唐山—古冶断裂或其延伸部分,与1976年唐山M_(S)7.8地震同为唐山断裂带,发震断层走向基本一致.据此,我们推测古冶M_(S)5.1地震是1976年唐山M_(S)7.8地震后余震区应力调整所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冶地震 微震检测 模板匹配 完备震级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