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电热驱动形状记忆回复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仁义 杨琴 +2 位作者 孙宝忠 顾伯洪 张威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研究不同结构参数织物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SMPCs)的力学行为、热驱动和电驱动下形状回复行为及回复力大小,以连续碳纤维(CCF)、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芯壳结构复合长丝,将其作为经纱和纬纱,织造单纬、双... 为研究不同结构参数织物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SMPCs)的力学行为、热驱动和电驱动下形状回复行为及回复力大小,以连续碳纤维(CCF)、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芯壳结构复合长丝,将其作为经纱和纬纱,织造单纬、双纬、三纬3种复合织物,利用平板硫化机热压成SMPCs,测试并分析3种SMPCs的动态热力学性能、热驱动和电驱动形状记忆行为及回复力大小。结果表明:3种SMPCs的储能模量分别是SMPU的2.20、3.27、4.53倍,三纬SMPCs的储能模量最大;3种SMPCs的形状回复率可达98%以上,热驱动下,温度越高,回复时间越短;电驱动下,驱动电压在3~6 V范围内时,电压越大,回复时间越短,可实现低压快速响应;回复力随纬纱根数的增加而增大,最高可达1.8 N,是试样重力的75.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增强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聚氨酯 热驱动 电驱动 回复力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加热下形状记忆合金微驱动器的响应性能研究
2
作者 黄亦康 曹云 +2 位作者 王阔 聂伟荣 席占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148,176,共6页
针对形状记忆合金微驱动器在直接电加热方式下响应缓慢,无法满足武器系统应用的需求,利用碳纳米管薄膜质量轻、厚度小,加热瞬时响应的优势,提出了1种基于碳纳米管薄膜外部加热和直接电加热复合的方法,开展了复合加热下形状记忆合金微驱... 针对形状记忆合金微驱动器在直接电加热方式下响应缓慢,无法满足武器系统应用的需求,利用碳纳米管薄膜质量轻、厚度小,加热瞬时响应的优势,提出了1种基于碳纳米管薄膜外部加热和直接电加热复合的方法,开展了复合加热下形状记忆合金微驱动器的响应性能研究。介绍了复合加热原理、形状记忆合金微驱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结合仿真分析,设计了3种加热膜结构及其复合加热方案。搭建了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过程动态测试平台,开展了不同加热条件下微驱动器的响应性能试验,分析了温度、电流、功率等因素对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加热下微驱动器的响应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相同加热条件下不同加热膜结构对响应性能的提升存在显著差异;加热膜温度为330℃时响应性能提升最大,响应时间减少了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微驱动器 碳纳米管薄膜 复合加热 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基薄膜复合SMA片式弯曲驱动器
3
作者 钱国明 朱孔军 +3 位作者 吉爱红 刘超 杨立佣 黄卫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7-495,共9页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作为智能驱动材料之一,因具有变形量大、变形方向自由度大且变形可短时急剧发生等特点得以广泛开发应用。目前关于SMA的应用主要围绕其形状记忆特性与伪弹性特性,且皆与温度直接相关,但较低的响应...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作为智能驱动材料之一,因具有变形量大、变形方向自由度大且变形可短时急剧发生等特点得以广泛开发应用。目前关于SMA的应用主要围绕其形状记忆特性与伪弹性特性,且皆与温度直接相关,但较低的响应频率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基于此,本文在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中引入锆酸铅钡(Pb0.8Ba0.2ZrO3,PBZ)纳米陶瓷纤维,采用溶液流延法将其涂覆于NiTi片表面制备PBZ/PVDF@SMA片式复合弯曲驱动器,室温下通过PBZ/PVDF薄膜的电卡效应加热及冷却SMA片式弯曲驱动器,并与传统电流加热与自然冷却SMA方式作对比,旨在缩短SMA片式弯曲驱动器循环周期,同时获得较高的位移输出,通过仿真模拟揭示PBZ/PVDF复合薄膜加热与冷却SMA片式弯曲驱动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薄膜 复合弯曲驱动器 循环周期 位移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SMA复合结构抗冲击性能特性研究
4
作者 赵哲稷 杨言淏 +2 位作者 许昊铭 李晓彬 陈威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0,共7页
对结合了强度高、重量低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与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超弹性、高阻尼的形状记忆金属(SMA)得到的FRP-SMA复合结构进行轨道空气炮冲击试验与基于ABAQUS软件的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FRP与FRP-SMA结构的典型冲击毁伤阶段与... 对结合了强度高、重量低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与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超弹性、高阻尼的形状记忆金属(SMA)得到的FRP-SMA复合结构进行轨道空气炮冲击试验与基于ABAQUS软件的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FRP与FRP-SMA结构的典型冲击毁伤阶段与冲击毁伤特性,发现嵌入SMA丝材后,结构的抗冲击性能有所提高。分析发现加入丝材后FRP结构的多层基体损伤面积和程度均有所下降,并且使其毁伤演化更加均匀,破坏程度更低。嵌入丝材后会阻挠沿厚度方向的基体裂纹扩展,并且提高了结构刚度。在低速、中速与高速的冲击加载下,FRP-SMA(05)结构最大挠度下降14.60%以上,FRP-SMA(10)结构最大挠度下降7.8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金属 冲击毁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减震简支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5
作者 肖长进 李德君 +3 位作者 阮坤 黄开龙 王玄林 许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9,共11页
为了探究近断层区域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铅芯橡胶复合支座(SMA-LRB)减震的简支梁地震下结构易损性,以某近断层简支梁为研究背景,分别建立采用铅芯橡胶支座(LRB)和SMA-LRB的简支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地震动... 为了探究近断层区域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铅芯橡胶复合支座(SMA-LRB)减震的简支梁地震下结构易损性,以某近断层简支梁为研究背景,分别建立采用铅芯橡胶支座(LRB)和SMA-LRB的简支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地震动数据库,选取15条具有近断层脉冲效应的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对所选地震波进行调幅后扩展至150条地震波,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获得了不同强度下的2种桥梁有限元模型动力响应,并根据桥梁结构损伤破坏指标和概率统计方法得到桥梁结构构件和系统的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SMA-LRB复合支座显著降低桥梁构件(尤其是桥台支座)失效概率达15.9%;SMA-LRB复合支座还能够有效降低桥梁系统失效概率最大达35.6%;相比传统LRB,SMA-LRB能更好地减小内力响应、桥墩残余变形及梁体碰撞,有效降低近断层简支梁的地震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 简支梁桥 铅芯橡胶支座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铅芯橡胶复合支座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F增强PP/PVA混杂纤维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6
作者 范淋 杨曌 +1 位作者 祁小龙 邓方茜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1-820,共10页
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纤维(SMAF)掺入高延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可制得兼具高延性及自恢复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SMAF增强ECC(SMAF-ECC)。制备ECC所用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原材料价格较高,本文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聚丙烯(PP)纤维部分代替... 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纤维(SMAF)掺入高延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可制得兼具高延性及自恢复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SMAF增强ECC(SMAF-ECC)。制备ECC所用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原材料价格较高,本文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聚丙烯(PP)纤维部分代替PVA纤维制备PP/PVA混杂纤维ECC;再掺入SMAF,制备出SMAF增强PP/PVA混杂纤维ECC,从而实现复合材料成本的降低。为探究该低成本SMAF-ECC是否仍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论文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不同SMAF掺量和直径下SMAF-ECC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SMAF掺量和直径对SMAF-ECC材料的拉伸性能影响显著;当SMAF直径为0.2 mm、掺量为0.2%(体积分数)时,SMAF-ECC试件拉伸性能最优,相较于ECC试件,SMAF-ECC试件的初裂应力增幅最高为16.79%,极限拉伸应力、应变分别提高了20.85%、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丙烯纤维 形状记忆合金纤维 纤维增强 超弹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7
作者 高军鹏 蒋诗才 +2 位作者 王婷婷 许虎 张宝艳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68,共6页
根据玻璃化转变温度匹配的原则,制备了一种层状复合、周期调制的形状记忆叠层复合材料。热塑性树脂层作为材料的可逆相,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纤维增强树脂层作为材料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层层叠合的方式,采用热... 根据玻璃化转变温度匹配的原则,制备了一种层状复合、周期调制的形状记忆叠层复合材料。热塑性树脂层作为材料的可逆相,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纤维增强树脂层作为材料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层层叠合的方式,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进行了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形状记忆性质,其形状固定率为90%~95%,形状回复率为95%左右。利用了复合材料可设计性强的特点,使材料之间进行复合或交叉结合,制造出了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形状记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 复合材料 玻璃化转变温度 变形 回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武 邵春阳 +8 位作者 蔡天骄 朱雪荣 胡星 刘守林 李胜威 江政君 石尧 孙洁 樊志敏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6,共13页
MXene作为一类新型二维(2D)材料,因其卓越的电导率、高效的光热转换能力和丰富的终端基团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然而,MXene的易氧化特性和较弱的力学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在多个应用领域的广泛使用。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不仅具... MXene作为一类新型二维(2D)材料,因其卓越的电导率、高效的光热转换能力和丰富的终端基团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然而,MXene的易氧化特性和较弱的力学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在多个应用领域的广泛使用。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增强MXene的抗氧化和力学性能,还能赋予材料宏观3D结构的智能响应特性。这些特性为MXene在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电磁屏蔽和火灾安全防护等领域开辟新的应用途径。本文旨在全面回顾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其制备方法、形状记忆机制及应用潜力,为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对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高效制备、性能优化、多功能开发等未来走向及潜在稳定性提升与商业化挑战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形状记忆效应 复合材料 致动器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NdFeB/形状记忆聚氨酯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热/磁/超声响应致动性能
9
作者 侯园园 马豪 +2 位作者 邰艳龙 朱珊珊 夏茹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66,共7页
为开发一种能够响应非接触刺激、无需外部能源持续供给即可锁定临时形状,并能在特定条件下解锁重构的软执行器,本文基于软磁性、硬磁性材料和形状记忆纤维的优点,通过静电纺丝法将四氧化三铁(Fe_(3)O_(4))和钕铁硼(NdFeB)负载在半晶型... 为开发一种能够响应非接触刺激、无需外部能源持续供给即可锁定临时形状,并能在特定条件下解锁重构的软执行器,本文基于软磁性、硬磁性材料和形状记忆纤维的优点,通过静电纺丝法将四氧化三铁(Fe_(3)O_(4))和钕铁硼(NdFeB)负载在半晶型各向同性形状记忆聚氨酯纤维(SMF)网络中制备了一种磁性形状记忆复合纤维膜(M-SMF)。测试结果表明,M-SMF中Fe_(3)O_(4)低矫顽力粒子能够有效吸收超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通过声-热能量转换使自身温度达到50℃,热响应的SMF通过晶体的“结晶-熔融”转变可实现临时形状锁定及记忆效应,NdFeB作为高剩磁粒子填料,经过预定磁化曲线处理后,可使得M-SMF在30 mT驱动磁场(Ba)作用下实现复杂可编程形变,三者共同作用于M-SMF的形变、锁定和解锁。该工作证明了单一材料体系的M-SMF具备热/磁/超声响应致动的多重响应机制,并且可实现收缩、弯曲、折叠、螺旋等复杂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形状记忆复合纤维膜 热响应 磁响应 超声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构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煜 王亭 +2 位作者 辛景舟 汤喻杰 王威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7-55,共9页
传统的水泥基材料适用性强、经济性高、用途广泛,但是容易开裂,难以恢复。通过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形状记忆合金拥有了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等卓越性能。因此,可以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水泥基材料及构件,克服传统水泥基... 传统的水泥基材料适用性强、经济性高、用途广泛,但是容易开裂,难以恢复。通过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形状记忆合金拥有了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等卓越性能。因此,可以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水泥基材料及构件,克服传统水泥基材料抗裂性能差的缺陷,改善水泥基材料构件的开裂和变形自恢复能力。本文从形状记忆合金的材料特性与种类、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形状记忆合金筋材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三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并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水泥基复合材料 自恢复 形状记忆效应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炭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天娇 汪东 +5 位作者 李丽英 戴雪岩 许晓洲 李娜 柯红军 王国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9-233,共5页
选用聚己内酯为预聚物,炭黑(CB)纳米颗粒作为光响应功能性填料,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利用IR、SEM、DSC和DMA对其结构、形貌、热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MPU/CB... 选用聚己内酯为预聚物,炭黑(CB)纳米颗粒作为光响应功能性填料,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利用IR、SEM、DSC和DMA对其结构、形貌、热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展示出优异的形状记忆性能,其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均在97%以上。此外,由于CB的光热效应,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在红外光的照射下具有快的响应速度及大的弯曲变形角度,在航空航天、智能驱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 光响应 热响应 聚氨酯 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薄膜复合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国明 朱孔军 +4 位作者 李亚辉 严康 王婧 刘劲松 黄卫清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5,406,共8页
针对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其较低的响应频率而很难应用于高频率场所问题,在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简称PVDF)薄膜中引入锆酸铅钡(Pb_(0.8)Ba_(0.2)ZrO_(3),简称PBZ)纳米陶瓷纤维制... 针对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其较低的响应频率而很难应用于高频率场所问题,在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简称PVDF)薄膜中引入锆酸铅钡(Pb_(0.8)Ba_(0.2)ZrO_(3),简称PBZ)纳米陶瓷纤维制备柔性薄膜,并与NiTi合金弹簧复合制得PBZ/PVDF@SMA复合驱动器,通过薄膜的电卡效应加热及冷却SMA丝,与传统电流加热及自然冷却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缩短了SMA丝循环周期,提高了其响应频率,有利于扩大SMA的适用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聚偏氟乙烯薄膜 锆酸铅钡纳米纤维 复合驱动器 电卡效应 缩短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空间辐照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双 李敬 +4 位作者 李晨阳 毛佳乐 陈玉 于钱 沈自才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0-1363,共14页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可回复变形大、刺激方式可控、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空间可展开结构,但空间辐照环境对其在轨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首先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分类,接着总结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可回复变形大、刺激方式可控、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空间可展开结构,但空间辐照环境对其在轨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首先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分类,接着总结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空间可展开结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高能电磁辐射、高能粒子辐射和原子氧等空间环境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形状记忆材料空间辐照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航天应用 电磁辐射 高能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承载一体的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片状致动器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分析
14
作者 战钺 袁国青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0,共7页
在形状记忆合金片上引入预应变可以制备成一个受热可回复的片状致动器,将其表面粘贴在复合材料结构表面便可以得到一个集承载和变形一体化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本文主要聚焦于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承载过程中的变形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 在形状记忆合金片上引入预应变可以制备成一个受热可回复的片状致动器,将其表面粘贴在复合材料结构表面便可以得到一个集承载和变形一体化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本文主要聚焦于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承载过程中的变形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在承载时的受热致动变形能力和在受热致动变形之后的承载能力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在承载过程中仍然能够顺利变形,但是其变形过程中的胶层应力会受到载荷大小的影响,且相同载荷下受热致动过程加载时的胶层应力与加载过程中受热时的胶层应力相比会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承载-变形一体化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rHfNiNb高熵形状记忆合金成分设计及组织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鹏 王荫洋 +2 位作者 徐永东 陈小虎 付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2,共7页
为解决传统Ti_(35.5)Hf_(15)Ni_(49.5)高温形状记忆合金脆性大的问题,基于“团簇+连接原子”模型,设计了3种TiZrHfNiNb高熵形状记忆合金的化学成分,对其相组成、显微组织、相变温度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Ti_(35.5)Hf_(15)Ni_(49.5)... 为解决传统Ti_(35.5)Hf_(15)Ni_(49.5)高温形状记忆合金脆性大的问题,基于“团簇+连接原子”模型,设计了3种TiZrHfNiNb高熵形状记忆合金的化学成分,对其相组成、显微组织、相变温度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Ti_(35.5)Hf_(15)Ni_(49.5)合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合金的室温物相均为B19'马氏体和少量残余的B2奥氏体与β-Nb析出相,显微组织均为等轴晶组织,并存在沿晶界弥散析出的β-Nb相,其中,Ti_(25)Hf_(15.625)Zr_(6.25)Nb_(3.125)Ni_(50)合金具有最细小的晶粒尺寸;3种合金马氏体相变起初温度分别为409、396、286℃,均显著高于Ti_(35.5)Hf_(15)Ni_(49.5)合金(196℃);3种合金的抗拉强度分别为722、585、919 MPa,伸长率分别为0.94%、0.71%、2.22%,均高于Ti_(35.5)Hf_(15)Ni_(49.5)合金(152 MPa,0.34%),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形状记忆合金 “团簇+连接原子”模型 成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铺设构型对贴补修理层合板的热振动特性研究
16
作者 崔开心 卢翔 +1 位作者 谢昊航 刘兴龙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64,共12页
在复合材料中嵌入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纤维增强材料具有高强度与自修复性等优点,可明显提高修理结构刚度及抗剥离性。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FSDT)与Hamilton原理,推导了SMA复合材料的本构方程与振动控制方程。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内嵌多... 在复合材料中嵌入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纤维增强材料具有高强度与自修复性等优点,可明显提高修理结构刚度及抗剥离性。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FSDT)与Hamilton原理,推导了SMA复合材料的本构方程与振动控制方程。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内嵌多种铺设构型的SMA补片单面贴补修理层合板模型,通过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探究不同温度下SMA铺设构型对修理玻璃纤维层合板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线型(D)与垂直交叉型(C),斜铺交叉型(X)SMA修理板的前三阶振型更接近传统修理板(Q0)前三阶振型,其修理结构的整体刚度及抗剥离性最优。高温作用下,四种构型修理板的固有频率下降率排序为Q0>D6>C6>X6,即内嵌不同铺设方式的SMA可不同程度减小温度对固有频率产生的影响,其中X6型下降率最低,可达1.24%。SMA铺设数量与IQR值、固有频率的下降率关系为6根>12根>24根,即随板中内嵌SMA数量增加,热效应对固有频率影响减小,其中X24型修理结构热稳定性与修理效果最好。SMA修理板的高阶固有频率对温度更敏感,更易受温度影响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平纹编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单面贴补修理 振动特性 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配比对VIHPS制备GO-CF/EP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马玉钦 吕晋书 +4 位作者 阮鸥 徐津 任斌 王刚锋 庞利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5,共11页
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重量轻、可设计性强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汽车、海洋、航空航天等行业.根据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配比化学原理,计算出石墨烯-碳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GO-CF/EP)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为1∶5,并采用真空浸渗热压... 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重量轻、可设计性强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汽车、海洋、航空航天等行业.根据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配比化学原理,计算出石墨烯-碳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GO-CF/EP)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为1∶5,并采用真空浸渗热压成型工艺(VIHPS)制备1∶2~1∶7共六个配比的试样,结合形状记忆性能测试及微观形貌的观察,得到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实际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GO-CF/EP复合材料性能主要取决于体系中交联度的大小,交联度越大,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越好,微观组织形貌也较理想.当基体配比为1∶5时,GO-CF/EP复合材料体系中交联度最大,微观形貌呈现均匀致密的状态,形状固定率最大,为95.90%;形状回复率最大,为95.40%;形状回复时间最短,为80.30 s;形状回复力最大,为9.48 N.当基体配比为1∶2或1∶7时,固化剂过量或不足,交联度较小,微观组织形貌中有大量的基体聚集区,其形状记忆性能下降,形状固定率及回复率也相应减小,分别为82.99%,81.66%,81.91%,78.75%;形状回复力分别只有5.20 N和5.5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碳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交联度 真空浸渗热压成型工艺 基体配比 形状记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朱光明 魏堃 王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8-171,共4页
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结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不同聚合物产生形状记忆效应的原理,其中,聚烯烃类形状记忆聚合物都具有化学交联和半结晶的结构;相反,形状记忆聚氨酯则具有物理交联和相分离的结构。而液晶弹性体的形状记... 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结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不同聚合物产生形状记忆效应的原理,其中,聚烯烃类形状记忆聚合物都具有化学交联和半结晶的结构;相反,形状记忆聚氨酯则具有物理交联和相分离的结构。而液晶弹性体的形状记忆效应则是由于液晶态的相转变而实现的。文中还对聚氨酯、交联聚乙烯、液晶弹性体等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变形机翼、自展开结构等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聚氨酯 液晶弹性体 自展开结构 变形机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婷婷 朱光明 +2 位作者 魏堃 王永坤 宋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3-186,190,共5页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已成为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文中针对近年来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对颗粒增强、纤维增强和颗粒纤维混合3类增强材料制备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进行了分...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已成为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文中针对近年来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对颗粒增强、纤维增强和颗粒纤维混合3类增强材料制备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着重阐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形状记忆效应的机理以及影响形状记忆行为的因素;分析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效应 增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20
作者 冷劲松 兰鑫 +1 位作者 刘彦菊 杜善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0-956,共7页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智能主动变形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在外界激励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可回复变形,可应用于智能主动变形结构。首先简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然后...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智能主动变形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在外界激励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可回复变形,可应用于智能主动变形结构。首先简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颗粒、短纤维和连续纤维增强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重点评述了三种复合材料的电-热致驱动变形性能。此外,本文还介绍了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可展开铰链、可伸缩梁和可展开天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与结构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空间可展开结构 主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