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symmetrical load effect of geologically inclined bedding strata on tunnels of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s 被引量:6
1
作者 Benguo HE Zhiqiang ZHANG Yu CHEN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2年第1期24-30,共7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unsymmetrical load effect in geological bedding strata for the Muzhailing tunnel on the Lanzhou-Chongqing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in China, we investigated the deformation, mechanical response a... In order to study the unsymmetrical load effect in geological bedding strata for the Muzhailing tunnel on the Lanzhou-Chongqing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in China, we investigated the deformation, mechanical response and press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lts of the tunne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pen zones appear at arch and invert where joints open up, when layered stratum is horizontal, or when the dip angle of in- clined bedding is small. Open zones occur perpendicular to a joint. The failure mode is bending disjunction at the arch tain shear displacement, and lead to obvious geological bedding unsymmetrical load. The failure mode is shear damage. For the joint dip angle in the range of 75-90°, the failure mode is flexural crushing at the wall and vertical shear rup- ture above the arch. The restraining effect of two sides weakens for vertical dip. On the whole, shear failure instabilitytrend would occur and the tunnel collapses evenly. When the angle between the bolt and structure plane is greater than 23°, bolts can enhance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joint plane. Unfortunately, in the general purpose graph of tunnel for 250 km/h of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s, the bolts have equal length and spacing. The rationale behind this is worthy offurther study. For inclined bedding,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at the left wall is more than that at the right wall. In addition, lining is likely to be damaged at left shoulder and side wall. With the dip angle increasing, the unsymmetrical load gradually achieves symmetry. Asymmetry design for support is recommended to reduce the unsymmetrical load on lining disturbed by exca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logical bedding strata unsymmetrical load tunnel bolt support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铁路隧道爆破施工中的超挖控制与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袁枫杰 王昊乾 +3 位作者 宋官平 袁浪 高航 徐前卫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8-244,共7页
[目的]隧道施工的超挖现象会影响隧道开挖的顺利进行与安全性,并且增加施工成本并降低经济效益。隧道施工超挖主要是由爆破施工不合理导致的。为了在根本上解决超挖问题,须对爆破设计及爆破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优化。[方法]结合重庆铁路... [目的]隧道施工的超挖现象会影响隧道开挖的顺利进行与安全性,并且增加施工成本并降低经济效益。隧道施工超挖主要是由爆破施工不合理导致的。为了在根本上解决超挖问题,须对爆破设计及爆破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优化。[方法]结合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重庆东环线铁路)浅埋偏压上下交叠铁路隧道工程,通过理论分析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分析了拱顶、拱腰和拱脚超挖现象的原因,对钻孔位置进行动态优化设计,提出了超挖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案。[结果及结论]隧道拱顶处的超挖主要由于爆破后机械开挖对破碎区围岩的二次扰动导致,拱腰和拱脚的超挖主要由爆破用药量及钻眼施工的不恰当引起。不仅如此,节理裂隙的存在,也会导致围岩强度大幅降低。因此,应在拱顶处适当爆破欠挖,以降低对围岩的扰动,后续再配合人工和机械开挖修边,进而降低超挖量。其次,根据围岩属性,并基于GA.SVR模型与遗传算法,对炮眼间距进行合理优化。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未采用最优炮眼间距的初始阶段节理发育地层,开挖产生的超挖量约为40 cm,而采用最优炮眼间距后,该超挖量降至9 cm左右,说明设计间距的优化能有效控制隧道超挖。上述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铁路隧道 爆破超挖 机器学习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作用下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突变失稳判据研究
3
作者 马荣增 李文 +2 位作者 杜泽辉 彭亚雄 吴立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为解决浅埋偏压隧道爆破失稳问题,考虑爆破损伤与水弱化效应,利用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爆破作用下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突变失稳判据,并探讨了水弱化效应、爆破损伤效应和偏压程度对围岩失稳的影响。以国家高速G5615(天保-麻栗坡段)大岩矸隧... 为解决浅埋偏压隧道爆破失稳问题,考虑爆破损伤与水弱化效应,利用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爆破作用下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突变失稳判据,并探讨了水弱化效应、爆破损伤效应和偏压程度对围岩失稳的影响。以国家高速G5615(天保-麻栗坡段)大岩矸隧道为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围岩突变判据k值,判定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稳定性状态。结果表明:爆破作用下浅埋偏压隧道发生突变失稳的必要条件是突变判据k<1,表示隧道可能处于突变失稳状态;偏压程度是影响隧道围岩失稳的关键内在因素,偏压程度越大越容易发生突变失稳;实际工程评价结果与现场情况一致,验证了该判据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爆破 浅埋 偏压 突变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区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减震层减震效果分析
4
作者 何子阳 庄永香 +2 位作者 郭艳军 崔光耀 许崇庆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4期56-62,81,共8页
依托某铁路隧道洞口段,利用FLAC3D软件研究隧道施设不同厚度减震层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1)与不设减震层相比,施设5 cm减震层后,二衬结构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了26.05%、21.57%,竖向、纵向位移分别减小了74.68%、36.13%,竖向位移... 依托某铁路隧道洞口段,利用FLAC3D软件研究隧道施设不同厚度减震层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1)与不设减震层相比,施设5 cm减震层后,二衬结构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了26.05%、21.57%,竖向、纵向位移分别减小了74.68%、36.13%,竖向位移差减小了0.32 mm,最小安全系数平均提高了50.46%;(2)施设10 cm减震层后,二衬结构最大主应力增大了134.45%,最小主应力减小了26.70%,竖向、纵向位移分别减小了70.80%、26.89%,竖向位移差增大了1.85 mm,最小安全系数平均提高了11.10%;(3)施设15 cm减震层后,二衬结构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了45.38%、25.16%,竖向、纵向位移分别减小了70.89%、13.45%,竖向位移差增大了1.89 mm,最小安全系数平均提高了12.56%;(4)衬砌与围岩之间施设5 cm减震效果优于施设10 cm、15 cm减震层的减震效果。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减震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强震区 洞口段 浅埋 偏压 减震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偏压连拱隧道动态施工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志刚 陈建春 《路基工程》 2024年第5期234-239,共6页
结合某偏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6.10,对偏压连拱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偏压连拱隧道的多步骤开挖,引起围岩的多次扰动,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在进行中导洞、山侧隧道上台阶及谷侧隧道上台... 结合某偏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6.10,对偏压连拱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偏压连拱隧道的多步骤开挖,引起围岩的多次扰动,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在进行中导洞、山侧隧道上台阶及谷侧隧道上台阶开挖时,这三个阶段对隧道与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必须及时合理进行支护;斜坡中开挖连拱隧道时,边坡的失稳是累进性过程,由近洞区首先发生挤出与塌落,随后扰动相对较远的边坡;由于存在偏压作用,中隔墙在连拱隧道受力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施工过程控制的一个关键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边坡 偏压 动态施工 施工力学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软弱围岩失稳突变理论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左清军 吴立 +2 位作者 陆中玏 谈云志 袁青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24-430,共7页
含有断层的浅埋偏压隧道的断层错动引起围岩失稳是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具有非连续跳跃的特征,可以采用突变理论分析围岩破坏方式。以沪-昆客运专线长-昆湖南段CKTJ-Ⅸ标段某隧道洞口穿越断层破碎带为工程背景,根据围岩失稳情况,建... 含有断层的浅埋偏压隧道的断层错动引起围岩失稳是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具有非连续跳跃的特征,可以采用突变理论分析围岩破坏方式。以沪-昆客运专线长-昆湖南段CKTJ-Ⅸ标段某隧道洞口穿越断层破碎带为工程背景,根据围岩失稳情况,建立隧道穿越断层段的力学模型,构建断层围岩系统的总势能函数,求出突变模型的标准型式和分叉集方程;将拱顶下沉变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建立隧道围岩稳定状态判别式,实现突变模型和监测数据的融合。研究结果表明,围岩拱顶沉降变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与围岩失稳突变模型之间存在良好的转化关系;根据围岩失稳突变判据得出的围岩失稳状态与实际围岩破坏情况基本吻合,且判别式的组成型式简单,对于判断含有断层的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判别式的大小与围岩的破坏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偏压 突变模型 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及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书刚 李术才 +2 位作者 王刚 王向刚 林春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64-368,共5页
龙潭隧道是沪—蓉高速公路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集浅埋、偏压、涌水、涌泥、岩爆等地质问题于一身,是典型的复杂条件下的长大公路隧道。隧道洞口段处在浅埋偏压段时,施工难度相当大。从隧道开挖与支护的安全性出发,论述了浅... 龙潭隧道是沪—蓉高速公路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集浅埋、偏压、涌水、涌泥、岩爆等地质问题于一身,是典型的复杂条件下的长大公路隧道。隧道洞口段处在浅埋偏压段时,施工难度相当大。从隧道开挖与支护的安全性出发,论述了浅埋偏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情况。以右线出洞口为例,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FLAC^(3D)),对其施工开挖过程及支护进行了模拟。通过对开挖支护后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特征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结论,对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 偏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失稳机制分析与处置技术 被引量:39
8
作者 刘小军 张永兴 +2 位作者 高世军 黄达 杨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29-2234,共6页
隧道洞口围岩大多为软弱围岩,加之浅埋、偏压等不良地质地形因素的影响,洞口施工过程中易发生边仰坡的滑塌。厦蓉高速公路水都线的瑞坡隧道在进洞后不久就发生围岩失稳,致使仰坡开裂滑塌和洞内支护变形很大。利用FLAC3D软件模拟了隧道... 隧道洞口围岩大多为软弱围岩,加之浅埋、偏压等不良地质地形因素的影响,洞口施工过程中易发生边仰坡的滑塌。厦蓉高速公路水都线的瑞坡隧道在进洞后不久就发生围岩失稳,致使仰坡开裂滑塌和洞内支护变形很大。利用FLAC3D软件模拟了隧道施工全过程,从围岩塑性区分布以及位移情况结合现场实际状况分析了隧道仰坡坍塌和支护变形发生的原因,并通过数值模拟优化了CRD法的开挖工序。最后参考数值分析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有效的治理措施,得到的结论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浅埋偏压 失稳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偏压连拱隧道中隔墙变形与受力特征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少强 乔春生 +1 位作者 徐干成 朱正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49-454,共6页
中隔墙是连拱隧道的重要构件,施工期间的受力及变形规律十分复杂,如何保护中隔墙免受偏压影响是连拱隧道施工中的重要课题。以富溪连拱隧道进口偏压段施工为背景,通过对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对偏压、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中隔墙受力及... 中隔墙是连拱隧道的重要构件,施工期间的受力及变形规律十分复杂,如何保护中隔墙免受偏压影响是连拱隧道施工中的重要课题。以富溪连拱隧道进口偏压段施工为背景,通过对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对偏压、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中隔墙受力及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期间中隔墙会受到十分明显的偏压作用而朝浅埋侧摆动,地形偏压导致中隔墙中上部朝隧道浅埋侧变形,两侧隧道的错距开挖则会引起中隔墙左右小幅摆动;中隔墙晚接顶能有效改善中隔墙的受力状态,减小偏压影响。据此制定了有效防偏措施,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隔墙 双连拱隧道 偏压 数值分析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中导洞坍方数值分析与处治 被引量:39
10
作者 李志勇 晏莉 阳军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某连拱隧道在中导洞施工时出现坍方。针对该隧道的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采用FLAC软件模拟了隧道施工力学行为,从围岩塑性区分布、位移情况以及锚杆和混凝土衬砌内力分布情况分析了隧道变形和坍塌发生的原因,并且结合工程实... 某连拱隧道在中导洞施工时出现坍方。针对该隧道的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采用FLAC软件模拟了隧道施工力学行为,从围岩塑性区分布、位移情况以及锚杆和混凝土衬砌内力分布情况分析了隧道变形和坍塌发生的原因,并且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有效地处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浅埋隧道 偏压 坍方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开挖数值模拟与监测分析 被引量:42
11
作者 高文学 孙文龙 +3 位作者 周文旭 付萍 邓洪亮 张洋洋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0,共3页
以密兴路改建工程火郎峪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浅埋偏压隧道进口段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状态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分布以及浅埋偏压段反压回填稳定土后的应力分布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 以密兴路改建工程火郎峪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浅埋偏压隧道进口段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状态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分布以及浅埋偏压段反压回填稳定土后的应力分布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了一些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隧道 围岩变形 反压回填 数值模拟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浅埋偏压隧道沉降预测 被引量:18
12
作者 傅鹤林 李鲒 +2 位作者 王洪涛 张加兵 黄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0-76,共7页
研究目的:在偏压地形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损失可能导致倾斜地表和水平地表的沉降或隆起,造成地层及地面上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竖向位移进行估算与分析。研究结论:(1)论文基于随机... 研究目的:在偏压地形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损失可能导致倾斜地表和水平地表的沉降或隆起,造成地层及地面上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竖向位移进行估算与分析。研究结论:(1)论文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推导了浅埋偏压盾构隧道开挖地表沉降公式;(2)通过理论推导修正了地表沉降公式计算所需的断面收敛区域U'-V';(3)计算过程中,为简化计算,采用极坐标改进了倾斜地表和水平地表沉降公式;(4)浅埋偏压条件下,倾斜地层坡度α≥45°时,位移变化速率明显加快;此外,地表竖向位移最大值同开挖单元深度与沉降半径之比呈现出一种线性关系;(5)隧道轴线到斜坡表面的垂直距离d<3.5R时,地表竖向位移变化也会加快,所以隧道修筑应尽量选择在d≥3.5R的位置;(6)该研究成果可为浅埋偏压隧道开挖的地表位移预测提供一种新途径,为地表位移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隧道 地表沉降 随机介质理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公路偏压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被引量:27
13
作者 唐明明 王芝银 李云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3-1168,共6页
西康高速公路长哨小净距隧道地形复杂特殊,尤其在出口段存在浅埋、偏压现象,且左隧道覆盖层上部为陕西省S102省道,隧道开挖期间,省道正常开通。为研究隧道开挖方式对省道路面沉降及洞室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建立符合实际地形的... 西康高速公路长哨小净距隧道地形复杂特殊,尤其在出口段存在浅埋、偏压现象,且左隧道覆盖层上部为陕西省S102省道,隧道开挖期间,省道正常开通。为研究隧道开挖方式对省道路面沉降及洞室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建立符合实际地形的三维模型,分别针对上下台阶法、留核心土法、侧壁导坑法3种开挖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开挖方式隧道不同位置的塑性区、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开挖施工方案,并同实际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法实现省道下的小净距隧道穿越方式,可保证施工期间省道的正常运行及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穿越省道 开挖方式模拟 浅隧道 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的施工优化及支护受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42
14
作者 朱正国 乔春生 高保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47-2752,2758,共7页
用岩土工程专用分析程序FLAC3D,对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富溪浅埋偏压连拱隧道进口段采用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分析,比较了先开挖浅埋侧主洞与先开挖深埋侧主洞两种开挖施工顺序,获得了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在采用不同开... 用岩土工程专用分析程序FLAC3D,对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富溪浅埋偏压连拱隧道进口段采用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分析,比较了先开挖浅埋侧主洞与先开挖深埋侧主洞两种开挖施工顺序,获得了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在采用不同开挖顺序施工时各阶段隧道变形、中隔墙及支护结构的应力和位移等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从而使得实际隧道施工顺序得到优化,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资料相比较,得出的结论可为富溪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 连拱隧道 三导洞法 开挖施工顺序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隧道的进洞施工扰动效应及安全监控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维 傅鹤林 +1 位作者 徐武 陈政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0,共6页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针对某公路隧道进洞偏压段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探究了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变形规律及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围岩变形数据,动态地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为围岩类别调整、初期支护和二...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针对某公路隧道进洞偏压段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探究了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变形规律及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围岩变形数据,动态地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为围岩类别调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隧道 数值模拟 进洞施工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开挖技术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志星 张宇华 石效民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针对密兴路改建工程火郎峪隧道进口段浅埋偏压的特点,提出了调整进洞位置、采用双排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反压回填施工以及控制爆破振动等一系列施工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隧道拱顶沉降与洞周收敛。监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措施行... 针对密兴路改建工程火郎峪隧道进口段浅埋偏压的特点,提出了调整进洞位置、采用双排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反压回填施工以及控制爆破振动等一系列施工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隧道拱顶沉降与洞周收敛。监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措施行之有效,能够保证浅埋偏压段隧道施工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隧道 超前支护 反压回填 控制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连拱隧道优化施工的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志强 何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3-727,732,共6页
针对多数连拱隧道修建中存在浅埋地形偏压结构受力状况,结合金丽温高速公路二期工程20多座隧道实际情况,选取有一定代表性浅埋地形偏压覆土厚度,对不同坡度1:1~1:1.5情况下(Ⅱ类取7种、Ⅲ类取3种)偏压连拱隧道结构受力及围岩屈服破坏... 针对多数连拱隧道修建中存在浅埋地形偏压结构受力状况,结合金丽温高速公路二期工程20多座隧道实际情况,选取有一定代表性浅埋地形偏压覆土厚度,对不同坡度1:1~1:1.5情况下(Ⅱ类取7种、Ⅲ类取3种)偏压连拱隧道结构受力及围岩屈服破坏等进行了施工步骤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连拱隧道施工存在两种偏压效应:一种是因地形偏压引起,称之为“地形偏压”;而另一种则因连拱隧道的分部施工所引起,称之为“施工偏压”。这两种偏压有明确作用方向,产生结果也不相同。对连拱隧道左右洞,按“先外后里”工序施工,能够利用“施工偏压”来部分程度地“抵消”因地形偏压产生的结构偏压受力的不利情况。因此,采用“先外后里”工序施工,实为浅埋偏压情况下连拱隧道最优施工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中墙 偏压 优化施工工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中墙优化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曹云钦 王小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7-540,共4页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中墙型式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施工及正常运营,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不同中墙型式下偏压连拱隧道结构受力特征作了计算分析,偏压连拱隧道采用复合曲中墙结构将有助于改善中墙受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及上部位移,降低衬...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中墙型式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施工及正常运营,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不同中墙型式下偏压连拱隧道结构受力特征作了计算分析,偏压连拱隧道采用复合曲中墙结构将有助于改善中墙受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及上部位移,降低衬砌开裂渗水的可能性,从而为偏压连拱隧道合理设计提供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连拱隧道 中墙形式 有限元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矩形单洞隧道围岩压力极限上限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炼恒 黄阜 +2 位作者 孙秋红 项志敏 罗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93-3103,共11页
探讨将极限平衡理论引入浅埋隧道围岩压力分布进行浅埋隧道围岩压力上限计算的可行性。针对偏压浅埋矩形单洞隧道情况,通过引入水平偏压荷载系数的方式,讨论浅埋偏压矩形单洞隧道围岩压力的上限分析方法,并对获得的隧道围岩压力目标函... 探讨将极限平衡理论引入浅埋隧道围岩压力分布进行浅埋隧道围岩压力上限计算的可行性。针对偏压浅埋矩形单洞隧道情况,通过引入水平偏压荷载系数的方式,讨论浅埋偏压矩形单洞隧道围岩压力的上限分析方法,并对获得的隧道围岩压力目标函数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和倾斜地表条件下,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已有计算结果均接近,可以证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地表倾斜角度、围岩抗剪强度参数、隧道埋深、围岩容重和围岩计算内摩擦角均对浅埋偏压矩形单洞隧道围岩压力和破坏机构存在显著影响;极限平衡状态下偏压浅埋隧道会出现显著的非对称性破坏,破坏范围整体向埋深较大一侧偏转,工程实际应用中偏压效应和正确计算参数选取对分析偏压浅埋隧道稳定性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偏压隧道 围岩压力 极限分析上限法 非线性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偏压荷载对隧道的影响及其防治 被引量:4
20
作者 路军富 朱文喜 李月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89-92,共4页
以大坪子隧道工程实例为基础,计算了偏压荷载对隧道的围岩压力,分析了偏压隧道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阐述了偏压荷载对隧道的影响。研究表明:偏压荷载对隧道有极大的危害,必须引起重视,并对如何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偏压荷载 隧道 隧道边坡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