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页岩气开发选区评价方法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陆亚秋
王进
曹梦茜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2期204-211,共8页
选区评价研究是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有助于页岩气的高效开发。以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成熟区块、未成熟区块2种类型共9个候选区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地质与工程参数对选区评价的影响,并优选了区块的评...
选区评价研究是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有助于页岩气的高效开发。以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成熟区块、未成熟区块2种类型共9个候选区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地质与工程参数对选区评价的影响,并优选了区块的评价指标。其中,含气性、可压性和经济性是页岩气开发选区评价的3个重要方面。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法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提高了权重系数的精确度,建立了页岩气开发选区评价方法。研究表明在页岩气开发选区过程中,主要的评价指标为气测全烃值、断裂发育程度、地层压力系数、地形特征、目的层裂缝发育程度和孔隙度。根据在涪陵页岩气田的开发实践,评价与实际吻合度较高,表明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页岩气开发选区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开发选区
层次分析法
均方差法
页岩气开发选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北典型陆相页岩-砂岩油气潜力表征与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欧成华
李航
+2 位作者
史百强
张峙岳
贺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71,共11页
四川盆地北部中侏罗统千佛崖组陆相地层颇具油气资源潜力,亟待实现突破。在岩芯描述,沉积微相分析和储集体识别基础上,解析了研究区千佛崖组典型陆相页岩-砂岩储集体纵横向叠合类型和平面组合类型,发现了多层致密砂岩油(气)藏、上页下砂...
四川盆地北部中侏罗统千佛崖组陆相地层颇具油气资源潜力,亟待实现突破。在岩芯描述,沉积微相分析和储集体识别基础上,解析了研究区千佛崖组典型陆相页岩-砂岩储集体纵横向叠合类型和平面组合类型,发现了多层致密砂岩油(气)藏、上页下砂油(气)藏、砂页互层油(气)藏、页包砂油(气)藏和孤立油(气)藏等5类油气混合储集类型,分层段、分类型评价了研究区各个层段发现的44个油气藏,从中优选出A、B和C等3个典型陆相页岩砂岩油气混合储集有利区。上述成果有利于中国陆相页岩油气成储理论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地区
陆相页岩-砂岩储集体
油气混合储集类型
开发潜力评价
有利油气区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斜坡型强非均质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以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例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治平
张庆
+4 位作者
刘子平
李彦超
李宜真
何封
赵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81,共10页
为了破解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斜坡型强非均质性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所面临的钻井周期长、形成复杂缝网难度大、单井产量低等难题,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科技攻关与生产实践,形成了“1套理论、4项关键技术”,有效地支撑了...
为了破解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斜坡型强非均质性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所面临的钻井周期长、形成复杂缝网难度大、单井产量低等难题,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科技攻关与生产实践,形成了“1套理论、4项关键技术”,有效地支撑了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高效建成。研究结果表明:①创新提出了古隆起背景下“沉积选区、构造分带、保存控藏”的斜坡型页岩气藏差异富集理论,形成了多期构造叠加海相页岩气区带评价与甜点优选技术,明确了纵向上最优靶体为龙一_(1)^(1)层中下部富有机质硅质页岩,落实核心建产区面积为165 km^(2),该区域内部署井井均测试日产气量达到27×10^(4) m^(3)、EUR超过1.1×10^(8) m^(3);②形成了以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技术、长水平段高效钻井技术为核心的窄箱体水平井高效导向钻井技术,并且建立了页岩气井钻井提速模版,钻井周期较之前期缩短约33.1%,优质页岩储层钻遇率提升至97.2%,水平段延伸能力突破3000 m;③基于压裂缝网动态扩展模型,形成了强非均质页岩储层体积压裂优化技术,实现了对压裂缝网改造区几何尺寸、储层增产改造体积、有效改造体积、支撑裂缝面积等关键评价指标的定量预测,加砂强度由1.3 t/m增至2.7 t/m,提升了改造效果;④影响威远页岩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包括龙一_(1)^(1)储层厚度、压力系数、总含气量、射孔簇数、加砂强度、压裂水平段长度等6项,采用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与改进的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的页岩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使得页岩气井生产动态预测结果符合率接近甚至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威远地区
斜坡型强非均质性页岩气藏
高效开发
评层选区
导向钻井
体积压裂
生产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页岩气开发选区评价方法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陆亚秋
王进
曹梦茜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2期204-211,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涪陵页岩气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60)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研项目“深层页岩气多维度地质工程参数评价研究”(P20046-1)。
文摘
选区评价研究是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有助于页岩气的高效开发。以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成熟区块、未成熟区块2种类型共9个候选区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地质与工程参数对选区评价的影响,并优选了区块的评价指标。其中,含气性、可压性和经济性是页岩气开发选区评价的3个重要方面。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法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提高了权重系数的精确度,建立了页岩气开发选区评价方法。研究表明在页岩气开发选区过程中,主要的评价指标为气测全烃值、断裂发育程度、地层压力系数、地形特征、目的层裂缝发育程度和孔隙度。根据在涪陵页岩气田的开发实践,评价与实际吻合度较高,表明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页岩气开发选区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页岩气
开发选区
层次分析法
均方差法
页岩气开发选区系数
Keywords
shale
gas
development
area
selec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an square deviation method
shale gas development area selec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北典型陆相页岩-砂岩油气潜力表征与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欧成华
李航
史百强
张峙岳
贺健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71,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35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239205)
四川省科技计划(2021YFQ0049)。
文摘
四川盆地北部中侏罗统千佛崖组陆相地层颇具油气资源潜力,亟待实现突破。在岩芯描述,沉积微相分析和储集体识别基础上,解析了研究区千佛崖组典型陆相页岩-砂岩储集体纵横向叠合类型和平面组合类型,发现了多层致密砂岩油(气)藏、上页下砂油(气)藏、砂页互层油(气)藏、页包砂油(气)藏和孤立油(气)藏等5类油气混合储集类型,分层段、分类型评价了研究区各个层段发现的44个油气藏,从中优选出A、B和C等3个典型陆相页岩砂岩油气混合储集有利区。上述成果有利于中国陆相页岩油气成储理论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川北地区
陆相页岩-砂岩储集体
油气混合储集类型
开发潜力评价
有利油气区优选
Keywords
northern Sichuan Basin
continental
shale
–sandstone reservoir
type of mixed oil and
gas
reservoir
development
potential evaluation
optimal
selection
of favorable oil&
gas
area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斜坡型强非均质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以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例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治平
张庆
刘子平
李彦超
李宜真
何封
赵晗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81,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平井压裂设计优化系统”(编号:2016ZX05023-001)。
文摘
为了破解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斜坡型强非均质性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所面临的钻井周期长、形成复杂缝网难度大、单井产量低等难题,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科技攻关与生产实践,形成了“1套理论、4项关键技术”,有效地支撑了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高效建成。研究结果表明:①创新提出了古隆起背景下“沉积选区、构造分带、保存控藏”的斜坡型页岩气藏差异富集理论,形成了多期构造叠加海相页岩气区带评价与甜点优选技术,明确了纵向上最优靶体为龙一_(1)^(1)层中下部富有机质硅质页岩,落实核心建产区面积为165 km^(2),该区域内部署井井均测试日产气量达到27×10^(4) m^(3)、EUR超过1.1×10^(8) m^(3);②形成了以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技术、长水平段高效钻井技术为核心的窄箱体水平井高效导向钻井技术,并且建立了页岩气井钻井提速模版,钻井周期较之前期缩短约33.1%,优质页岩储层钻遇率提升至97.2%,水平段延伸能力突破3000 m;③基于压裂缝网动态扩展模型,形成了强非均质页岩储层体积压裂优化技术,实现了对压裂缝网改造区几何尺寸、储层增产改造体积、有效改造体积、支撑裂缝面积等关键评价指标的定量预测,加砂强度由1.3 t/m增至2.7 t/m,提升了改造效果;④影响威远页岩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包括龙一_(1)^(1)储层厚度、压力系数、总含气量、射孔簇数、加砂强度、压裂水平段长度等6项,采用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与改进的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的页岩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使得页岩气井生产动态预测结果符合率接近甚至超过95%。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威远地区
斜坡型强非均质性页岩气藏
高效开发
评层选区
导向钻井
体积压裂
生产动态预测
Keywords
Southern Sichuan Basin
Weiyuan
area
Slope-type strongly heterogeneous
shale
gas
reservoir
Efficient
development
Layer evaluation and zone
selection
Navigational drilling
Volume fracturing
Production performance prediction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页岩气开发选区评价方法
陆亚秋
王进
曹梦茜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北典型陆相页岩-砂岩油气潜力表征与评价
欧成华
李航
史百强
张峙岳
贺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斜坡型强非均质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以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例
王治平
张庆
刘子平
李彦超
李宜真
何封
赵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