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波冲击下Air/SF_6斜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金宏 黄文斌 +2 位作者 谭多望 邹立勇 郭文灿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
激波在不同密度介质上的交互作用在可压缩湍流上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激波在界面上的作用会引起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激波不正规折射时,流场存在更多复杂的涡。研究马赫数为1.23、1.41的激波在初始倾角β=60°的Air/SF6界面... 激波在不同密度介质上的交互作用在可压缩湍流上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激波在界面上的作用会引起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激波不正规折射时,流场存在更多复杂的涡。研究马赫数为1.23、1.41的激波在初始倾角β=60°的Air/SF6界面上非正规折射的情况。入射激波的切向冲击和法向冲击的相互作用,在界面处产生涡,折射波在壁面发生马赫反射。利用阴影显示技术,给出了界面演化和混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激波管 非正规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步枪弹头后效期运动特性试验与数值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川琳 黄陈磊 +2 位作者 许辉 李忠新 吴志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开展弹头在膛口流场运动特性的研究,在准确理解膛口气流对弹头作用以及提高武器射击精度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发5. 8 mm口径步枪弹为例,提出了结合高速摄影与阴影照相法,对弹头在膛口流场运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试验测试膛压数... 开展弹头在膛口流场运动特性的研究,在准确理解膛口气流对弹头作用以及提高武器射击精度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发5. 8 mm口径步枪弹为例,提出了结合高速摄影与阴影照相法,对弹头在膛口流场运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试验测试膛压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内弹道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弹头在膛口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试验方案可以捕捉到后效期清晰的流场变化和弹头运动。数值计算研究发现:弹头在膛口流场中的运动并非全程加速,冠状气团和火药核心射流的作用是弹头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在轴向力转变时刻,弹头底部仍存在弹底激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枪弹 膛口流场 后效期 阴影照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平板上层流降液膜表面波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梅 王松岭 +1 位作者 李晓恩 吴正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基于自主设计的平板降液膜流动实验台,分析了层流状态下竖直平壁上表面波在空间域和时间域上的演化过程,利用高速摄像机阴影成像法在Re为600~1300下,对表面波形态、波速和频率等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实验测量的基础上结合Ma... 基于自主设计的平板降液膜流动实验台,分析了层流状态下竖直平壁上表面波在空间域和时间域上的演化过程,利用高速摄像机阴影成像法在Re为600~1300下,对表面波形态、波速和频率等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实验测量的基础上结合Matlab图像处理深入分析了表面渡波速和频率等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孤立波波速与Re具有线性正相关性,波速的变化范围也随Re的增大而增大,而孤立波频率与Re和沿程距离呈弱相关;通过Matlab编程得到实验中孤立波频率在7~13Hz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液膜 孤立波 阴影成像法 MATLAB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侧向阴影照相技术探测靶的飞行速度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爽 汤秀章 +2 位作者 王钊 梁晶 路建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5-628,共4页
建立起一套侧向阴影照相的光学系统,利用可见光作为探测光,在状态方程实验中对靶的飞行速度进行探测。在天光KrF准分子激光装置上进行激光打靶实验,激光波长为248.4 nm。在激光功率密度为8.3×1011W/cm2的条件下,测得50μm厚铝靶的... 建立起一套侧向阴影照相的光学系统,利用可见光作为探测光,在状态方程实验中对靶的飞行速度进行探测。在天光KrF准分子激光装置上进行激光打靶实验,激光波长为248.4 nm。在激光功率密度为8.3×1011W/cm2的条件下,测得50μm厚铝靶的飞行速度为3.28 km/s;在激光功率密度为4.7×1011W/cm2的条件下,测得带100μm厚烧蚀层的13μm厚铝靶的飞行速度为2.52 km/s。最后进行了误差分析计算,实验中探测激光与靶表面偏离角度最大不会超过2.06°,偏离角对实验精度产生的影响可以被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方程 飞片撞击法 侧向阴影照相 条纹相机 内调焦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交叉孔喷嘴自由喷雾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向立明 田江平 +1 位作者 隆武强 袁文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75-1281,1293,共8页
为探究喷射压力、温度、背压和交叉角对交叉孔喷嘴喷雾性状的影响,基于可视化定容弹系统,利用阴影法,研究了单孔与不同角度交叉孔喷嘴的喷雾特性。结果表明:与单孔喷嘴相比,交叉孔喷嘴的喷雾贯穿距较小,喷雾锥角较大,且随着交叉角的增大... 为探究喷射压力、温度、背压和交叉角对交叉孔喷嘴喷雾性状的影响,基于可视化定容弹系统,利用阴影法,研究了单孔与不同角度交叉孔喷嘴的喷雾特性。结果表明:与单孔喷嘴相比,交叉孔喷嘴的喷雾贯穿距较小,喷雾锥角较大,且随着交叉角的增大,差距更加明显;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交叉孔与单孔喷嘴的喷雾贯穿距的差别减小,交叉角较大的交叉孔喷嘴的喷雾锥角增大;低蒸发温度下,喷射压力对喷雾前期贯穿距的影响较大,随着蒸发温度升高,交叉孔与单孔喷嘴喷雾锥角差距增大,喷雾前期贯穿距差别减小;背压提高后,总的趋势是喷雾贯穿距缩短,而喷雾锥角增大;与单孔喷嘴相比,它对交叉孔喷嘴的喷雾特性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孔喷嘴 自由喷雾 定容弹 阴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激扫掠喷嘴及其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士奇 温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111,共10页
针对涡轮、冲压发动机等空天动力装置对提高燃油雾化性能和油气掺混均匀度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内含扰流柱的新型自激扫掠喷嘴结构,能够实现0.5mm通径尺度下的自激发扫掠振荡液态燃料喷射。采用高速阴影成像、激光粒径测量等多种实验方法... 针对涡轮、冲压发动机等空天动力装置对提高燃油雾化性能和油气掺混均匀度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内含扰流柱的新型自激扫掠喷嘴结构,能够实现0.5mm通径尺度下的自激发扫掠振荡液态燃料喷射。采用高速阴影成像、激光粒径测量等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了0.5mm特征尺度下,采用水和航空煤油介质时,新型自激扫掠喷嘴的质量流量、工作频率、扫掠张角、雾化粒径等参数随工作压降的响应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此新型自激扫掠喷嘴在较宽的工作压力(0.05~5MPa)内均能够实现稳定的自激发扫掠振荡,产生50°以上的扫掠张角和1600Hz以上的振荡频率,且其扫掠张角和表征工作频率的斯特劳哈尔数St在较宽工作压力范围内保持恒定;与圆孔直射式喷嘴相比,其流量系数提高了12%,雾化能力实现了数量级的提升。本研究初步验证了新型自激扫掠喷嘴在空天动力装置典型应用环境和工况下的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扫掠喷嘴 流体振荡器 扰流柱 振荡频率 扫掠张角 高速阴影成像法 马尔文粒径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