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超球上H^p函数的一个特征
1
作者 黄仿伦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给出Cn单位球上Hp函数的一个特征,即f∈Hp(B)(0<p<+∞)当且仅当∫B(1-|z|)|f(z)|P-2|(Rf)(z)|2dυ(z)<+∞。
关键词 多复变函数 h^p函数 复超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nH_(2n)(n=2,3,4)与BX_3(X=H,F,Cl)作用的DFT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士国 丛恩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0-524,共5页
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BX3(X=H,F,Cl)与烯烃CnH2n(n=2,3,4)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的构型皆为BX3位于烯烃π键的上方,并且偏向氢原子数较多的碳原子一侧。C-C双键中的π电子通过向BH3中B的空p轨道转移电子而... 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BX3(X=H,F,Cl)与烯烃CnH2n(n=2,3,4)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的构型皆为BX3位于烯烃π键的上方,并且偏向氢原子数较多的碳原子一侧。C-C双键中的π电子通过向BH3中B的空p轨道转移电子而形成复合物,但BF3和BCl3与烯烃分子只是通过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复合物的形成使分子的振动光谱随作用的强弱而出现一定的红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硼化物 p-π作用 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变换和拟正则半群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神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研究一般的(H,G)型变换通过适当合成变换后生成拟正则半群;并建立了G-变换和(H,G)型变换两者之间的拟共形共轭关系.对于给定的一个拟正则半群,构造了一个不变共形结构GΓ,使得该半群中的每个元素在这个不变共形结构下... 研究一般的(H,G)型变换通过适当合成变换后生成拟正则半群;并建立了G-变换和(H,G)型变换两者之间的拟共形共轭关系.对于给定的一个拟正则半群,构造了一个不变共形结构GΓ,使得该半群中的每个元素在这个不变共形结构下保持G-变换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 G-变换 (h G)-变换 拟正则半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阻板对平面P-SV波的散射及其隔振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玉旺 周凤玺 郝磊超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6,42,共7页
在二维弹性地基的有限深度处埋设波阻板,采用复弹性理论分析波阻板对平面P-SV波的散射及其隔振效果。首先,通过保角映射技术给出矩形波阻板的映射表达式;其次,根据复弹性理论建立问题在复数域上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并结合... 在二维弹性地基的有限深度处埋设波阻板,采用复弹性理论分析波阻板对平面P-SV波的散射及其隔振效果。首先,通过保角映射技术给出矩形波阻板的映射表达式;其次,根据复弹性理论建立问题在复数域上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并结合波函数展开法得到动力响应解答;最后,引入振幅衰减系数,并通过其变化曲线分析平面P-SV波作用下埋置深度、剪切模量比、弹性波入射角度以及弹性波频率等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模量比对波阻板隔振效果影响显著,且随着模量比增大,隔振效果增强;波阻板埋深越大,隔振效果越差;随着入射波角度和频率增大,隔振效果也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复变函数 波阻板 p-SV波 保角映射 隔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类特殊多叶函数的极值点和支撑点
5
作者 朱健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2-97,91,共7页
设S(p,α)、C(p,α)及K(p,α)分别表示α阶的p 叶星像、凸像和近于凸函数族。本文对这些函数族的支撑点和S(p,α)的从属函数族的极值点和支撑点进行了研究,推广了Grassmann 和Perera 等人的结果。
关键词 多叶函数 p叶星像 极值点 支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