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7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proach with neural network and set pair analysis for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吉成 颜苏莉 乞建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321-326,共6页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TNP) is a large-scale, complex, with more non-linear discrete variables and the multi-objectiv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the line investment, networ...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TNP) is a large-scale, complex, with more non-linear discrete variables and the multi-objectiv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the line investment, network reliability and the network loss ar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Combined with set pair analysis (SP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neural network (NN), a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neural network and set pair analysis for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HPNS). Firstly, the contact degree of set pair analysis was introduced, the traditional goal set was converted into the collection of the three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identity degree, difference agree and contrary degree. On this bases, using shi(H), the thre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was converted into sing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Secondly, using the fast and efficient search capabilities of PSO,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model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 was optimized. In the process of optimization, by improving the BP neural network constantly training so that the value of the fitness function of PSO becomes smaller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ization program fitting the three objectives better. Finally, compared HPNS with PSO algorithm and the classic genetic algorithm, HPNS increased about 23% efficiency than THA, raised about 3.7% than PSO and improved about 2.96% than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set pair analysi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judging model of fuzzy cluster optimal dividing based on rough sets theory
2
作者 Wang Yun Liu Qinghong +1 位作者 Mu Yong Shi Kaiq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392-397,共6页
To investigate the judging problem of optimal dividing matrix among several fuzzy dividing matrices in fuzzy dividing space, correspondingly,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various choices of cluster samples in the totali... To investigate the judging problem of optimal dividing matrix among several fuzzy dividing matrices in fuzzy dividing space, correspondingly,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various choices of cluster samples in the totality sample space, two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analysis method in rough sets theory: information system discrete algorithm (algorithm 1) and samples representatives judging algorithm (algorithm 2).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farthest distance, algorithm 1 transforms continuous data into discrete form which could be transacted by rough sets theory. Taking the approximate precision as a criterion, algorithm 2 chooses the sample space with a good representative. Hence, the clustering sample set in inducing and computing optimal dividing matrix can be achieved. Several theorem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strict theoretic foundations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algorithm model. An applied example based on the new algorithm model is given, whose result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new algorithm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gh sets theory fuzzy optimal dividing matrix Representatives of samples fuzzy cluster analysis Information system approximate pr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rying Capacity and Utilization Potential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Semiarid Distric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3
作者 Bai Xue-feng Xu Shu-qin Qi y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3年第2期77-81,共5页
Irrigation water became the limiting factor to the persistent improve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data from Gannan County, a semiarid area in the we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 Irrigation water became the limiting factor to the persistent improve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data from Gannan County, a semiarid area in the we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uitabl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mode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PA model, which was significant to the effici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del could be applied well to the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multi-project optimal selection. Through calculation,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Gannan County wa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and 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the optimized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to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semiarid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rid district groundwater carrying capacity utilization potential set pai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技术复杂度能否助其打破创新路径依赖——基于技术空间演化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菲菲 雷晓 +2 位作者 薛蕊 谢寒子 安童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7,107,共13页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背景下,技术创新被视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本研究聚焦于技术空间演化视角,分析2004—2022年中国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技术创新情况,对不同城市技术复杂度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其作为关键因素如何影响...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背景下,技术创新被视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本研究聚焦于技术空间演化视角,分析2004—2022年中国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技术创新情况,对不同城市技术复杂度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其作为关键因素如何影响创新路径依赖,并研究创新路径赖现象对于区域创新效能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部与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正逐渐从路径依赖模式向路径突破模式发展,且东部地区技术复杂度较高;区域技术复杂度提升有助于打破创新路径依赖模式,且教育资源丰富、研发环境优越及经济水平高等因素会与较高的技术复杂度协同作用,共同加快区域技术创新路径依赖模式向突破模式转变;打破区域技术创新路径依赖有助于城市创新效能提升;同时,产业规模扩大与外商投资增加对提升创新效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比较优势 路径依赖 技术复杂度 模糊集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业绿色创新发展网络优势匹配与组态提升路径——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5
作者 刘佳 申明哲 +3 位作者 安珂珂 闫颖 王灵恩 赵青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3-510,共1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背景下,绿色创新作为旅游业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是对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的积极回应,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频繁的要素流动推动城市间绿色创新联系增强,探究区域旅游业绿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背景下,绿色创新作为旅游业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是对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的积极回应,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频繁的要素流动推动城市间绿色创新联系增强,探究区域旅游业绿色创新网络优势匹配的路径有助于因地施策推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构建区域旅游业绿色创新发展分析框架,综合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哈肯模型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选择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地,测度和分析其旅游业绿色创新效率及其网络优势度和二者协同特征,进一步基于非对称创新理论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识别区域旅游业绿色创新发展网络优势匹配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旅游业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上具有“沿海沿边”的集聚分布规律;旅游业绿色创新效率网络优势度“马太效应”显著,形成以济南、东营为主的点状格局;二者协同度区域差异明显,可分为高度协同型、中度协同型和低度协同型3大类;旅游业绿色创新效率、网络优势度及二者匹配的提升路径可归纳为政府支撑的外向型市场拓展模式、政府扶持的内源型动力驱动模式和内外部环境双元驱动下的动态优化调整模式等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绿色创新效率 网络优势度 社会网络分析 哈肯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山东半岛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效率综合评价及组态路径研究
6
作者 田静 向雅婕 +3 位作者 柳庆 徐成立 刘买如 陈元欣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1,共9页
系统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基于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BP神经网络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评估我国全民... 系统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基于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BP神经网络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评估我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效率和影响条件组态。结果表明:1)我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效率不均衡,依次表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2)影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效率的条件组态有2种类型5条路径,即教育驱动、综合发展的高效率发展路径,资源匮乏、结构失衡及均衡缺失的低效率发展路径。为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效率,提出以下策略:1)因地制宜传播区域化发展理念;2)整合资源,强化经济协同作用;3)强化国家规划布局,精准补位区域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效率评价 熵权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情境下企业行动策略的驱动因素研究:一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7
作者 李正卫 陈佩夫 +1 位作者 高延孝 徐振浩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1,共11页
以美国实体清单制裁为例,构建一个联通个体和企业危机生存反应的配置框架,并提出企业行动策略不依赖于单一条件,而取决于惯例、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考察探索式惯例、利用式惯例、技术前瞻性、技术多... 以美国实体清单制裁为例,构建一个联通个体和企业危机生存反应的配置框架,并提出企业行动策略不依赖于单一条件,而取决于惯例、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考察探索式惯例、利用式惯例、技术前瞻性、技术多元化、环境动态性以及政府创新补助等6个前因条件的组态效应对企业采取战斗、转移及休眠策略的因果复杂机制。研究发现单一因素不是影响企业行动策略的必要条件,并验证了驱动企业采取战斗策略的政府赋能—技术攻坚型与动态环境—技术攻坚型组态、采取转移策略的平稳环境—市场迁移型组态及采取休眠策略的政府支持—行动缺失型组态。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危机应对策略的驱动因素研究,对企业危机管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危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生存反应 行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行链视角下地铁乘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分析
8
作者 沈金星 李麒年 +3 位作者 于淼 张译凝 郑长江 姜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5-1172,共8页
为提升地铁乘客的出行满意度,从出行链视角构建了综合分析框架。选择每个出行阶段主要感知因素,结合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重点探究不同阶段因素组合对出行全过程满意度的综合影响,揭示影响高... 为提升地铁乘客的出行满意度,从出行链视角构建了综合分析框架。选择每个出行阶段主要感知因素,结合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重点探究不同阶段因素组合对出行全过程满意度的综合影响,揭示影响高满意度的必要因素及充分条件。根据南京地铁乘客414份调查结果,首先应用PLS‐SEM探究了建成环境、接驳服务质量、出口设施感知和乘车后接驳服务感知等潜变量对满意度的影响。基于潜变量的结构分数,使用fsQCA进一步探究不同因素组合对整体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乘客的地铁出行链满意度依赖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乘车前接驳服务感知是高满意度的必要条件,潜变量因素形成的3个组态是高满意度的充分性条件。乘客在地铁出行链中某阶段的低满意度,可以被其他阶段因素组态的高满意度抵消,从而对出行全过程产生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客满意度 地铁出行链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北京市水安全评价
9
作者 门宝辉 庞金凤 +3 位作者 伍兴涛 吕行 周娜 杨默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1,共10页
【目的】深入探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多要素协同作用对水安全的影响,全面分析北京市水安全演变特征,对于制定合理的北京市水资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了水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 【目的】深入探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多要素协同作用对水安全的影响,全面分析北京市水安全演变特征,对于制定合理的北京市水资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了水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CRITIC客观赋权法与集对分析法,综合评价了2010—2022年北京市水安全演变特征,并结合集对指数势识别其影响因子。【结果】①2010—2022年北京市水安全状况处于“基本安全”和“较不安全”之间,且波动较为明显,水安全情势虽呈改善趋势,但情势较为严峻;②子系统层面,除“山”子系统的变化呈现平稳并有微小变差趋势外,其余子系统的变化均呈现改善趋势;③影响因子识别方面,北京市水安全状况的关键影响因子有湖库富营养化比例和节水灌溉率,重要影响因子有水土流失率、土壤含水量、污水回用率、地下水开采程度。【结论】降低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比例、调整节水灌溉政策、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等是改善北京市水安全现状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水安全 集对分析 CRITIC 集对指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融合背景下“中华老字号”服务创新实现高绩效的组态路径
10
作者 郭会斌 刘雅慧 鲍晓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8,共11页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战略。在实数融合对服务型“中华老字号”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服务创新实现高绩效的有效路径。以20家“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为研究样本,运...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战略。在实数融合对服务型“中华老字号”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服务创新实现高绩效的有效路径。以20家“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管理者认知和管理者大数据能力协同影响服务创新高绩效的机理。研究发现:第一,中华老字号服务创新的高绩效受管理者认知、大数据能力的共同影响。第二,存在三条导致高绩效的组态路径,即认知驱动型、员工驱动型和场景驱动型。第三,在所有组态路径中,管理者消费场景认知是核心条件,发挥着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扩展了经典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解释域,揭示了“中华老字号”服务创新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创新 实数融合 管理者认知 大数据能力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能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吗?——基于浙江省县域案例的组态分析
11
作者 徐旭初 姜刚迪 吴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5-618,共14页
数字乡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乡村绿色发展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方向,数字乡村建设能否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2020年浙江省县域数据,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数字乡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乡村绿色发展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方向,数字乡村建设能否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2020年浙江省县域数据,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必要条件分析(NCA)和熵权-CRITIC-TOPSIS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绿色发展的复杂关系。结果表明:1)所有前因条件均不单独作为产生乡村高绿色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2)存在4类表现乡村高绿色发展水平的组态,分别为基建拉动型价值转化驱动、技术效率型生产转型驱动、数据赋能型生态治理驱动和资金拉动型价值转换驱动。3)数字乡村建设主要以数字基建为基础,以生产数字化带来的绿色技术创新与普及为现实支撑,以多主体协同参与实现生态共治为组织基础,以生态转化重塑市场价值为转型动力,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水平提升。通过数字基建、数字生产、数字治理等方面的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乡村的生产转型、生态治理和价值转化,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绿色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必要条件分析(NCA) 熵权-CRITIC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小型园区多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12
作者 李鹏 窦真兰 +3 位作者 吴和先 张春雁 贾沄 佟泽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24,共11页
为解决多能源舱集成的多能源系统中能源转换设备效率、源侧及荷侧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小型园区多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多能源系统中存在的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能源转换设备效率不确... 为解决多能源舱集成的多能源系统中能源转换设备效率、源侧及荷侧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小型园区多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多能源系统中存在的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能源转换设备效率不确定性采用设备变工况特性模型进行表征,针对源荷不确定性采用离散化场景进行表征;然后,基于范数模糊集构建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对上海某智慧园区进行算例分析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分析 优化 模糊集 多能源系统 分布鲁棒 能源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变动专家权重的模糊零和博弈多目标规划模型
13
作者 丁雪枫 杨育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针对现有模糊零和博弈难以适应环境复杂度变化及忽视收益矩阵构造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动态专家集成权重确定模型的T阶球形模糊零和博弈多目标求解方法,以帮助博弈方在资源总量保持相对恒定且局中各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境下... 针对现有模糊零和博弈难以适应环境复杂度变化及忽视收益矩阵构造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动态专家集成权重确定模型的T阶球形模糊零和博弈多目标求解方法,以帮助博弈方在资源总量保持相对恒定且局中各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境下选择最优竞争策略。首先,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客观个体和主观评价信息的混合变动专家集成权重计算模型,该机制下得到的专家权重会随专家的主观评价信息而变化,更接近实际情况。其次,利用加权平均法搭建了T阶球形模糊零和博弈多目标规划模型,该方法不受策略数量的影响,且求得的最优混合策略能反映博弈各方竞争策略的具体可行性和分歧程度。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决策效率高、计算复杂度低、受方案数量影响小的特点,且得到的概率形式的混合解可以有效地反映策略间的差异程度,当最优策略失效时可提供替代建议,有助于避免重复决策,浪费决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和博弈 T阶球形模糊集 专家可信度量表 HAUSDORFF距离 混合变动专家集成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E的区域创新绩效组态路径研究
14
作者 苏屹 刘桐赫 刘传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86,共12页
区域创新是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基于TOE理论,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划为样本,探究技术投入、技术能力、组织结构、组织联系... 区域创新是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基于TOE理论,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划为样本,探究技术投入、技术能力、组织结构、组织联系、政策环境及设施环境6个前因条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绩效提升存在3条核心路径,均以技术能力、组织联系和设施环境为核心条件,辅以技术投入、组织结构或政策环境的不同组合。研究整合了TOE框架与组态视角,揭示了区域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因果机制,提出了促进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绩效 TOE理论 NCA方法 fsQCA方法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能力视角下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fsQCA与回归分析的双重证据
15
作者 刘崇瑞 刘旭然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3,共11页
数字时代如何提升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学界和业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引入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政府数据开放“能力-绩效”分析框架,基于2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与回归分析,探究了... 数字时代如何提升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学界和业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引入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政府数据开放“能力-绩效”分析框架,基于2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与回归分析,探究了不同维度动态能力及其相互作用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设计能力、技术同化能力与数据提供能力等能力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上述能力无法独立构成政府数据开放高绩效的必要条件,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发挥联动影响,形成三条影响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路径,分别是机会感知型、综合驱动型、快速响应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绩效 动态能力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R理论视域下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提升路径——基于16个社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16
作者 吕维霞 刘丰玮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从理论上研究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WSR理论,结合fsQCA方法,以北京市16个社区为案例样本,从组态视角探讨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制度、居... 从理论上研究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WSR理论,结合fsQCA方法,以北京市16个社区为案例样本,从组态视角探讨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并不单独构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提升的必要条件,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对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产生影响。目前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路径分别是激励动员路径和自主驱动路径。在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过程中,资源、制度、居民参与通过相互作用以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资源供给于民,为居民分类提供支持;制度完善稳定,保障垃圾分类的资源供给;之后制度逐渐内化于心,最终实现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提升。在实践方面,这两条路径符合现实发展趋势,即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经历早期行政推动到后期自觉行为的发展过程,各地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时应关注社区的发展阶段和条件,通过发挥因素间的互动作用来找到适合自身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WSR 资源 制度 居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A的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条件与路径研究
17
作者 向志强 刘柏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以2011-2022年间50起事故灾难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从舆情引导主体、舆情引导载体、舆情引导客体、舆情引体属性等4个维度,探究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条件与路径。研究发现:参与平台数量、政府介入最高层级以及... 以2011-2022年间50起事故灾难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从舆情引导主体、舆情引导载体、舆情引导客体、舆情引体属性等4个维度,探究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条件与路径。研究发现:参与平台数量、政府介入最高层级以及事故灾难事件发生地级别是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最为重要的作用条件;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路径分别为政府-媒介协作路径、媒介-网民互动路径、政府-媒体-网民互动协作路径。在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中,必须高度重视多平台的共同参与以及较高层级的政府介入,同时必须加强政府、媒体与网民的互动协作,特别是加强政府与媒体以及媒体与网民的互动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灾难事件 舆情引导效果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效能提升的协同路径研究——基于fsQCA方法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张坚 黄琨 刘雪莲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70,共14页
构筑与国际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应链接的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是新时期深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融媒体的视角,利用组态思维和fsQCA方法研究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中多要素前因条件对系统效能提升的多元并发协同路径。... 构筑与国际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应链接的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是新时期深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融媒体的视角,利用组态思维和fsQCA方法研究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中多要素前因条件对系统效能提升的多元并发协同路径。研究发现: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各前因条件“多重并发”、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从而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和科技传播绩效的双重提升。实现高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多要素互动组态包括产业创新驱动型、传播渠道驱动型和传播服务驱动型3类,实现高区域科技传播绩效的多要素互动组态包括传播渠道和交流复合驱动型、传播渠道和人才复合驱动型2类,产生非高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和非高区域科技传播绩效的组态分别各存在1类。研究结论丰富了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效能前因要素协同联动机制的相关成果,为夯实科技传播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科技传播 传播生态 协同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全面振兴背景下国有企业员工工作重塑激活路径研究——基于fs QCA的分析
19
作者 高英 田雨欣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员工工作重塑行为对于促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人才管理体系改革、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对三个层面七个因素间的组态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员工工作重塑由多个条件的组态效应促成;驱... 员工工作重塑行为对于促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人才管理体系改革、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对三个层面七个因素间的组态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员工工作重塑由多个条件的组态效应促成;驱动高工作重塑与低工作重塑的组态具有非对称性因果关系;激活国有企业员工高工作重塑路径分为组织驱动证明导向型和组织领导双驱规避导向型两类;低工作重塑路径分为驱动缺失型、个人目标导向缺失型和组织驱动缺失型三类。为此,管理者应以组态思维为不同目标导向员工匹配不同的管理模式,针对员工的多样化需求采取差异化管理,营造公平与赋予支持感的良好氛围,进而激发不同目标导向员工的高水平工作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全面振兴 国有企业 工作重塑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耦合态势及其驱动力——基于GeoDetector和fsQCA集成分析
20
作者 张朝辉 李雅杰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9-3861,共13页
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对于经济-社会-环境协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基于InVEST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GeoDetector)、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评估2020年碳储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境支持4种... 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对于经济-社会-环境协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基于InVEST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GeoDetector)、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评估2020年碳储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境支持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探讨耦合态势,探究实现服务耦合的驱动因子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低,基于差异性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呈现空间异质性特征;(2)GeoDetector模型证明单一主导因子温度、降雨、地形起伏度以及牲畜规模,并发现因子两两交互存在增强作用;(3)fsQCA分析发现存在5条有效多元条件组态,“自然因子主导型”“人文因子主导型”“自然人文因子联合主导型”3类差异化组态路径揭示6个前因变量的异质性组合充分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GeoDetector和fsQCA方法的结合为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力解析提供一个全面而创新的视角,根据研究成果,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管理不仅要关注单因子主导和双因子交互作用,还应考虑多维因子的综合效应,以推动耦合持续优化、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耦合态势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