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娜 隋国媛 +3 位作者 王杰 曹慧敏 陈丝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7,I0019,共6页
目的基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探讨化瘀祛痰方防治血脂异常的机制。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于第13周开始,... 目的基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探讨化瘀祛痰方防治血脂异常的机制。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于第13周开始,化瘀祛痰方组给予化瘀祛痰方灌胃,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灌胃4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肝脏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水平;Real time RT-PCR检测肝脏组织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Cytochrome P450 oxidase 2J3,CYP2J3)、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CYP2J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CPT-1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脂质沉积显著,可见大量脂滴;肝脏组织内14,15-EET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CYP2J3、CP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AMPK/AMPK、p-ACC/ACC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化瘀祛痰方及辛伐他汀干预后,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质沉积情况明显改善,脂滴数明显减少;肝脏组织内14,15-EET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脏CYP2J3、CP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p-AMPK/AMPK、p-ACC/ACC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异常,减轻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其机制可能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脂肪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调控ACC/CPT1信号通路介导脂肪酸代谢探究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吕丹 金迪 +1 位作者 隋国媛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197,I0028,共5页
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1 mmol/L油酸棕榈酸混合液诱导HepG2细胞24 h构建脂质沉积模型,分别给予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 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1 mmol/L油酸棕榈酸混合液诱导HepG2细胞24 h构建脂质沉积模型,分别给予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抑制剂及抑制剂+中药联合干预,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情况,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AMPK、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 ACC)、p-ACC、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细胞中AMPK、ACC、CPT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组细胞中脂滴数目减少、TG水平降低,细胞中p-AMPK、CPT1蛋白及CPT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ACC、p-ACC蛋白及AC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AMPK蛋白及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AMPK抑制剂组细胞中脂滴及TG含量升高,AMPK、CPT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ACC、p-ACC蛋白及ACC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或P<0.01);与AMPK抑制剂相比,抑制剂+中药含药血清组细胞中脂滴数目减少、TG水平降低,AMPK、p-AMPK蛋白及AMPK mRNA相对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CC、p-ACC蛋白及AC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CPT1则相对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激活AMPK使其磷酸化,并调控ACC/CPT1信号通路,抑制脂肪酸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从而降低HepG2细胞内的甘油三酯水平及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药血清 AMPK 磷酸 脂肪酸代谢 脂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肝癌小鼠PPP途径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翟亚荣 孟嘉伟 +5 位作者 裘雪莹 赵娜 曹媛 隋国媛 宋囡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8-113,I0019,共7页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肝癌小鼠磷酸戊糖(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途径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肝癌组、高脂合并肝癌组、化瘀祛痰方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肝癌组予普通...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肝癌小鼠磷酸戊糖(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途径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肝癌组、高脂合并肝癌组、化瘀祛痰方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肝癌组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合并肝癌组及中药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肝脏原位注射H22肝癌细胞造模,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化瘀祛痰方中药7.60 g/kg、15.20 g/kg、30.40 g/kg灌胃,其余各组予等量生理盐水。3周后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DL-C)的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甲胎蛋白(AF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Wes法及Realtime RT-PCR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己糖激酶(hexokinase,H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TKT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 A carboxylase,ACC)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肝癌组小鼠肝脏肝索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不清,出现空泡样变性结构;高脂合并肝癌组除上述表现外,肝细胞出现脂肪空泡,脂肪性变明显,部分肝细胞胞浆出现液化、退变甚至被吸收消失;与空白对照及肝癌组比较,高脂合并肝癌组血清TC、TG、LDL-C、AFP、AST、ALT含量均显著升高,HDL-C含量降低;GLUT4、HK2、G6PD、TKTL1、ACC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5或P<0.01)。中药干预后,肝索排列紊乱程度有所改善,肝小叶结构较为清晰,脂肪空泡减少,肝细胞的液化、退变现象明显比高脂合并肝癌组减少;血清TC、TG、LDL-C、AFP、AST、ALT含量均显著下降,HDL-C含量升高;GLUT4、HKⅡ、G6PD、TKTL1、ACC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可能通过影响PPP途径和脂肪酸合成,减轻高脂血症对肝癌的影响,从而防治原发性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高脂血症 肝癌 代谢重编程 PPP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