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dynamic sequential test strategy for equipment health management 被引量:3
1
作者 Shuming Yang Jing Qiu Guanjun Liu Peng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1期71-77,共7页
Testing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realizing equipment health management (EHM). To address the problem that the static periodic test strategy may cause deficient test or excessive test, a dynamic sequential te... Testing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realizing equipment health management (EHM). To address the problem that the static periodic test strategy may cause deficient test or excessive test, a dynamic sequential test strategy (DSTS) for EHM is presented.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that equipment health state is not completely observable in reality, a DSTS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partially observable semi-Markov decision pro- cess (POSMDP) is proposed. Firstly, an equipment health state degrad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Markov process, and the control limit maintenance policy is also introduced. Secondly, POSMDP is formulated in great detail. And then, POSMDP is converted to completely observable belief semi-Markov decision process (BSMDP) through belief state. The optimal equ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al DSTS, which minimize the long-run ex- pected average cost per unit time, are obtained with BSMDP. The results of application in complex equipment show that the proposed DSTS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ipment health management (EHM) dynamic sequential test strategy (DSTS) partially observable semi-Markov decision process (POSMDP) optimal eq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PID controller tuning method based on optimization technique 被引量:5
2
作者 梁昔明 李山春 HASSAN A B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036-1042,共7页
An approach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 control system using a new nonlinear programming(NLP) algorithm was proposed.SQP/IIPM algorithm is a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 ... An approach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 control system using a new nonlinear programming(NLP) algorithm was proposed.SQP/IIPM algorithm is a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 based algorithm that derives its search directions by solving quadratic programming(QP) subproblems via an infeasible interior point method(IIPM) and evaluates step length adaptively via a simple line search and/or a quadratic search algorithm depending on the termination of the IIPM solver.The task of tuning PI/PID parameters for the first-and second-order systems was modeled as constrained NLP problem. SQP/IIPM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parameters for the PI/PID control systems.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a Matlab simulation of PID controller tuning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proposed SQP/IIPM algorithm with the gain and phase margin(GPM) method and Ziegler-Nichols(ZN) method.The results reveal that,for both step and impulse response tests,the PI/PID controller using SQP/IIP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onsistently reduce rise time,settling-time and remarkably lower overshoot compared to GPM and ZN methods,and the proposed method improves the robus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numerical optimization of PID contro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 controller optimization infeasible interior point metho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hybrid algorithm for global optimization and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 被引量:3
3
作者 Taha Mohd Raihan Khajehzadeh Mohammad Eslami Mahdiye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265-3273,共9页
A new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by integrating the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GSA) with the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QP), namely GSA-SQP, for solving glob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a... A new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by integrating the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GSA) with the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QP), namely GSA-SQP, for solving glob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minimization of factor of safety i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The new algorithm combines the global exploration ability of the GSA to converge rapidly to a near optimum solution. In addition, it uses the accurate local exploitation ability of the SQP to accelerate the search process and find an accurate solution. A set of five well-known benchmark optimization problems was used to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SA-SQP as a glob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facilitate comparison with the classical GSA. In addi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ree ease studies of slope stability problems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factor of safety of earth slope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orgenstern-Price method.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hybrid algorithm converges faster to a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final solution for a variety of benchmark test functions and slope stability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hybrid algorithm global optimization slope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ape-sizing nested optimization of deployable structures using SQP 被引量:1
4
作者 戴璐 关富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915-2920,共6页
The potential role of formal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for designing foldable and deployable structures in this work.Shape-sizing nested optimization is a challenging design problem.Shape,represented by... The potential role of formal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for designing foldable and deployable structures in this work.Shape-sizing nested optimization is a challenging design problem.Shape,represented by the lengths and relative angles of elements,is critical to achieving smooth deployment to a desired span,while the section profiles of each element must satisfy structural dynamic performances in each deploying state.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deployable structures in the initial state,the final state and also the middle deploying states are all crucial to the structural dynamic performances.The shape was represented by the nodal coordinates and the profiles of cross sections were represented by the diameters and thicknesses.SQP(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method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design space and identify the minimum mass solutions that satisfy kinematic and structural dynamic constraints.The optimization model and methodology were tested on the case-study of a deployable pantograph.This strategy can be easily extended to design a wide range of deployable structures,including deployable antenna structures,foldable solar sails,expandable bridges and retractable gymnasium roo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loyable structures optimization minimum mass dynamic constraints SQP(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for reduce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5
作者 Liao Liangcai Li Jin Tan Yuej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57-62,共6页
In order to slove the large-scale nonlinear programming (NLP) problems efficiently, an effici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educe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rSQP) and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AD)... In order to slove the large-scale nonlinear programming (NLP) problems efficiently, an effici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educe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rSQP) and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AD)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rseness, relatively low degrees of freedom and equality constraints utilized, the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is solved by improved rSQP solver. In the solving process, AD technology is used to obtain accurate gradient informa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algorithm, which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cess optimization problems, can calculate more efficiently than rSQP itse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Reduce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及机器学习算法的油气田生产优化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宗翰 康琦 +1 位作者 吴海浩 宫敬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2,共8页
油气田生产优化可以提高储层的产能及整体产量,在油气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方法在处理复杂油气系统时存在计算效率低、模型耦合性差等问题。针对油气田生产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上—... 油气田生产优化可以提高储层的产能及整体产量,在油气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方法在处理复杂油气系统时存在计算效率低、模型耦合性差等问题。针对油气田生产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生产优化模型,耦合油气田地上管道、生产设备、井筒与油藏多相流计算模型来进行水力和热力计算。利用SQP算法对生产设备的油嘴开度和电潜泵频率等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实现油气田产量最大化。针对复杂流动特性的建模难题,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井筒与管道压降进行快速预测,有效减少了迭代计算量。利用实际油气田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油气流动特性,误差控制在10%以内,优化后的油气田总产量较未优化前显著提升。提出的基于SQP算法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油气田生产优化模型,实现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系统的全局优化,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替代传统压差计算部分,克服了传统优化方法在计算效率和模型耦合性方面的不足,显著提升了优化的时间效率。通过与商业软件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SQP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生产优化 气田生产优化 序列二次规划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海港级联物流-能源耦合系统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魏皓 黄文焘 +2 位作者 余墨多 邰能灵 谭恩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61-2471,I0002,共12页
集装箱海港级联物流分系统独立运行影响整体能效,该文提出岸桥与电动集卡级联物流与能源耦合的协同优化方法。建立集装箱海港装卸与转运级联系统的用电负荷模型,提出级联系统与能源系统序贯调度方法,得出级联物流中集装箱转移量的优化关... 集装箱海港级联物流分系统独立运行影响整体能效,该文提出岸桥与电动集卡级联物流与能源耦合的协同优化方法。建立集装箱海港装卸与转运级联系统的用电负荷模型,提出级联系统与能源系统序贯调度方法,得出级联物流中集装箱转移量的优化关系,实现岸桥与电动集卡在数量分配与运行速度上的序贯协调;考虑功率平衡和物流系统的运行约束,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级联物流-能量协同优化模型,求解得出岸桥-电动集卡的最优序贯配置,制定级联物流调度计划与用能方案。以山东某海港为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影响船舶进出港计划的前提下,将海港能源系统的运行成本降低了2.62%以上,实现了级联物流-能源耦合系统的协同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调度 级联物流 耦合系统优化 电动集卡 岸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贯检测的快速马尔可夫决策:理论、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祖旭 陈巍 +1 位作者 李长坤 韩宇星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71,共24页
本文立足存在突变状态与检测噪声复杂环境,针对控制后效性与动作迟滞性问题,探索提升决策与控制时效性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序贯检测的快速马尔可夫决策框架,并应用于智能电网、疾控、水利等若干典型场景。具体的,本文发掘了统计信号... 本文立足存在突变状态与检测噪声复杂环境,针对控制后效性与动作迟滞性问题,探索提升决策与控制时效性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序贯检测的快速马尔可夫决策框架,并应用于智能电网、疾控、水利等若干典型场景。具体的,本文发掘了统计信号处理中的变化点最速检测与随机最优控制中的马尔可夫决策之间的关联,建立了一种包含四维状态的受约束马尔可夫决策框架。该框架可选择一种可行的联合检测-控制策略,最大化控制对象的期望回报,或达到平均收益与风险的最佳折中。相对于传统的“先检测变化点、后调整可控量”的分层策略,所提出的新方法实现了“边检测变化点,边调整可控量”的跨层协同,可有效应对检测延时、反应迟滞对决策控制时效性带来的挑战。在智能电网、疾控、水利等场景中,均展示了“检中调”的思路显著优于“检后调”的传统方法。最后,本文还简要展望了基于序贯检测的快速马尔可夫决策在海上碳封存、网络攻击检测防御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信号处理 随机最优控制 序贯检测 最速变化点检测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受约束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滑翔段在线轨迹规划
9
作者 方正 代无劫 +4 位作者 李政 贾振岳 于勇 胡俊 于剑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2-690,共19页
针对包含航路点约束的高超声速可变形飞行器在线轨迹规划问题,将序列凸优化方法与滚动规划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多阶段连续求解的基于变时域滚动规划的序列凸优化技术.首先,分析变形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并构建高超声速变形飞行... 针对包含航路点约束的高超声速可变形飞行器在线轨迹规划问题,将序列凸优化方法与滚动规划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多阶段连续求解的基于变时域滚动规划的序列凸优化技术.首先,分析变形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并构建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气动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针对变展长飞行器轨迹规划问题进行凸化处理及离散化处理,得到轨迹规划凸问题;采用了松弛求解技术,提出了一种信赖域松弛及终端约束松弛方法,提高了算法收敛性,并为避免控制量抖振采用控制量变化速率约束;在此基础上,为提升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在复杂环境、大气偏差等干扰条件下的抗扰动能力,将滚动时域思想引入序列凸优化框架,提升了算法实时性与鲁棒性;最后通过轨迹规划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变展长飞行器在轨迹规划问题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 轨迹规划 序列凸优化 变时域滚动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余碰撞时间的线控制动分层控制策略
10
作者 童叙 王宇宁 +2 位作者 关艺博 田韶鹏 吴桐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5,63,共9页
针对不同制动工况需求的制动策略存在差异的情况,提出一种线控制动分层控制策略.在该分层策略的上层,利用二阶TTC安全碰撞时间模型计算出车辆与前车的剩余碰撞时间,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制动策略的选取,并建立了汽车二自由度模型、车身法向... 针对不同制动工况需求的制动策略存在差异的情况,提出一种线控制动分层控制策略.在该分层策略的上层,利用二阶TTC安全碰撞时间模型计算出车辆与前车的剩余碰撞时间,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制动策略的选取,并建立了汽车二自由度模型、车身法向受力模型和Burckhardt轮胎模型;在该分层策略的下层,进行了制动力在轮间的分配,使用序列二次规划(SQP)方法,分别在一般制动、紧急制动、失稳制动3种工况下,以轮胎滑移率为对象建立优化函数,对车辆制动力进行了优化分配.使用MATLAB/Simulink和Carsim进行了联合仿真,对所提出3种工况下的制动分配策略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在一般制动工况下,采用该策略时相比对照工况制动距离减少18.08%,制动时间减少25.12%;在紧急制动工况下,采用该策略时相比对照工况制动距离减少19.17%,制动时间减少12.79%;在失稳制动工况下,该策略可通过轮胎差扭来提升车辆的横向稳定性.采用文中制动策略显著提升了车辆的制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制动 制动力优化分配 分层控制 序列二次规划方法 ECE法规 制动仿真 滑模控制 碰撞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化变形分析优化设计抛物面反射器模具
11
作者 王富强 牛雪娟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0,156,共7页
针对固化成型中模具与结构件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的固化变形,采用真空导流工艺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模具并采用顺序热力耦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多种材质的模具对构件固化成型精度的影响。针对复合材料模具易变形的缺陷,借助HyperMes... 针对固化成型中模具与结构件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的固化变形,采用真空导流工艺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模具并采用顺序热力耦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多种材质的模具对构件固化成型精度的影响。针对复合材料模具易变形的缺陷,借助HyperMesh软件设计模具肋板支撑结构并对肋板位置及厚度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模具材质为复合材料时,模具构件热传导系数差异不明显,构件各处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相较于钢金属模具,模具材质为复合材料时,构件的位移变形量减少了30%,Z向位移减少了46%。对比无肋板支撑的复合材料模具,旋转抛物面的位移变形量减少了13%,Z向位移基本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变形 复合材料模具 优化设计 顺序热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学习与多嵌入技术在序列推荐中的联合优化
12
作者 苏正昂 张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8-585,共8页
在序列推荐领域,对比学习和多嵌入技术分别在生成高度区分性和信息丰富的特征以及捕获复杂的用户与物品互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如何将这两种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供更准确和个性化的推荐,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 在序列推荐领域,对比学习和多嵌入技术分别在生成高度区分性和信息丰富的特征以及捕获复杂的用户与物品互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如何将这两种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供更准确和个性化的推荐,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比学习与多嵌入技术在序列推荐中的联合优化方法.该模型融合了对比学习的优点,以生成具有高度区分性和信息量的特征,同时采用多嵌入技术来捕捉项目和用户之间的复杂互动.此外,本文对编码器进行了修改,在编码器中引入了一种专门用于去除噪声的过滤层,以有效地去除用户行为数据中存在的噪声.通过这种方式,模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最后,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模型优于主流的基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序列推荐 对比学习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信赖域的空空导弹轨迹快速凸优化方法
13
作者 曾钰文 章惠君 廖雪阳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针对空空导弹中制导段传统制导律在多非线性约束处理方面的不足,通过序列凸优化方法(SCP)对中制导轨迹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改进信赖域算法以提升优化过程的收敛性能。首先,以纵向平面内的空空导弹运动学模型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端点约... 针对空空导弹中制导段传统制导律在多非线性约束处理方面的不足,通过序列凸优化方法(SCP)对中制导轨迹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改进信赖域算法以提升优化过程的收敛性能。首先,以纵向平面内的空空导弹运动学模型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端点约束、过程约束及状态量约束条件,通过对原状态方程及约束条件进行线性化处理和离散化转换,构建了标准的凸优化问题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改进了信赖域算法,采用两阶段求解策略:第一阶段解决参考轨迹导致的终端约束违背问题,第二阶段实现向最优轨迹的快速收敛,从而显著提升凸优化问题的求解效率和收敛稳定性。通过数字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所提算法与伪谱法等方法的最优性和收敛性,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快速生成符合要求的中制导轨迹,为目标机动条件下的空空导弹自主在线制导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凸优化 端点约束 过程约束 状态量约束 轨迹优化 信赖域 中制导 空空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协同轨迹快速规划方法
14
作者 闫雨潭 栗金平 +2 位作者 常江 李昊远 潘瑞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58,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协同制导问题,提出了基于伪谱法和序列凸优化的双级协同轨迹快速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其次考虑再入滑翔段多种过程约束和终端约束,利用伪谱法对飞行器复杂运动学模型进... 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协同制导问题,提出了基于伪谱法和序列凸优化的双级协同轨迹快速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其次考虑再入滑翔段多种过程约束和终端约束,利用伪谱法对飞行器复杂运动学模型进行离线求解,得到满足相关协同指标的轨迹;然后在离线优化轨迹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序列凸优化算法,自适应更新信赖域半径,在保证求解精度的前提下,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实现协同轨迹的快速规划;最后通过数学仿真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飞行器初始条件和模型不确定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协同飞行,且时间协同误差小于0.5 s,单次轨迹优化平均CPU耗时3.67 s,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 序列凸优化 协同轨迹规划 信赖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溯法的顺序法压载水交换工况组合的优化
15
作者 严卫祥 王冬 +2 位作者 黄鑫慧 马强 夏利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顺序法作为首选的压载水交换方法,有交换彻底、交换时间短等优点,但也对浮态、稳性、总纵强度要求较高。本文基于小量载荷对浮态影响的基本原理使用横摇角和纵倾约束对压载水交换舱室配对进行筛选;并采用回溯法获得了满足稳性要求的压... 顺序法作为首选的压载水交换方法,有交换彻底、交换时间短等优点,但也对浮态、稳性、总纵强度要求较高。本文基于小量载荷对浮态影响的基本原理使用横摇角和纵倾约束对压载水交换舱室配对进行筛选;并采用回溯法获得了满足稳性要求的压载水交换工况组合,使用最大弯矩处的弯矩利用因子、弯矩最大利用因子、剪力最大利用因子、稳性高、纵倾值等参数筛选出较优的方案;以某多用途船为对象,基于NAPA二次开发编程,实现了顺序法压载水交换工况的优化和工况的程序化自动定义,获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法压载水交换 小量载荷 回溯法 工况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走廊约束的无人机轨迹序列凸优化方法
16
作者 王祝 张振鹏 +1 位作者 张梦通 徐广通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针对无人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的序列凸优化方法存在初值敏感与收敛能力弱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飞行走廊约束的序列凸优化方法(safe flight corridor-sequential convex programming,SFC-SCP)。通过前端路径规划获得避障路径,用以构... 针对无人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的序列凸优化方法存在初值敏感与收敛能力弱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飞行走廊约束的序列凸优化方法(safe flight corridor-sequential convex programming,SFC-SCP)。通过前端路径规划获得避障路径,用以构建安全飞行走廊,即为每个轨迹点构建一个不含障碍的凸多边形安全区域,将非凸避障约束转换为线性不等式约束,以提高规划收敛能力。后端使用序列凸优化方法将安全走廊约束下的非线性轨迹优化问题转换为一系列凸规划子问题进行逐次求解,降低问题的复杂度。其中,轨迹优化的初始解基于前端规划的避障路径构建,以缓解局部优化算法的初值敏感问题。仿真对比结果表明SFC-SCP算法在规划成功率、计算时效性和飞行时间最优性等方面相比于SCP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 轨迹规划 安全飞行走廊 序列凸优化 时间最优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源模型时间成本的乘波体整流罩宽速域优化
17
作者 乔南璇 马铁林 +2 位作者 薛普 龙泓瑞 付竟成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8-592,共15页
针对目前优化问题中普遍遇到的计算资源消耗量大和收敛时间不可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计算模型时间成本的多保真度代理模型优化加点方法,将计算模型的时间成本纳入优化加点过程中,通过动态调整模型依赖度实现在预定时间内收敛到更优解... 针对目前优化问题中普遍遇到的计算资源消耗量大和收敛时间不可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计算模型时间成本的多保真度代理模型优化加点方法,将计算模型的时间成本纳入优化加点过程中,通过动态调整模型依赖度实现在预定时间内收敛到更优解的效果,可以满足在确定的时间节点限制下于有限时间内获得更优方案的工程实际需求,通过不同数值算例的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章以提升乘波体宽速域飞行性能的实际需求为例,通过乘波体尾部整流罩的参数化,将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应用于乘波体尾部整流罩的宽速域优化当中,提高了乘波体非设计点的气动性能.分析乘波体尾部升阻力变化发现,优化整流罩在小攻角阶段产生增升减阻效果,随着攻角增大减阻效果降低但是增升效果相对稳定,说明其与乘波体本身的升力性能匹配性较好.从整体气动性能角度考虑,原始整流罩和优化整流罩均不同程度提高了乘波体超声速(Ma=2,4)和高超声速(Ma=6,8)气动性能,优化整流罩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小攻角范围内整体升阻比可提升5%~25%,证明了尾部整流罩优化对乘波体宽速域气动性能的提升效果以及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保真度代理模型 期望改进准则 宽速域优化 整流罩 序列加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核素识别的序贯贝叶斯方法
18
作者 曹仁龙 李孝哲 +3 位作者 黄亭璋 彭文佳 栾鸿宇 张迪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52,共10页
在一般的核事故中,放射源丢失情况所占比例最高,因此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以及实现对放射源的快速寻找,在很多的公共场合以及核应急事故中都需要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本文阐述了一种放射性核素快速识别的方法,以贝叶斯方法为... 在一般的核事故中,放射源丢失情况所占比例最高,因此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以及实现对放射源的快速寻找,在很多的公共场合以及核应急事故中都需要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本文阐述了一种放射性核素快速识别的方法,以贝叶斯方法为基础建立二元假设模型,通过筛选符合粒子能量的粒子事件,将粒子事件的能量代入全能峰模型中,通过粒子群算法求得参数估计值,最终通过序贯检测得到核素识别结果。通过实验模拟与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模拟结果显示,当放射源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加时,检出的时间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当^(137)Cs距离探测器70cm,^(60)Co距离170 cm时,通过序贯检测显示核素不存在,符合实际情况。本文论述方法与常见寻峰法进行对比,当^(137)Cs距离探测器50 cm时利用本文论述方法能在6 s时间内识别核素,当^(60)Co距离探测器130 cm时能在5 s时间内识别核素,而常见的寻峰法在相同距离和时间段内无法形成完整的全能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应急 核素识别 贝叶斯方法 粒子群算法 序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间电力中长期交易出清问题多解顺次寻优的高效计算方法
19
作者 向明旭 陈泓霏 +2 位作者 曹晓峻 杨知方 金一丁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545-3559,共15页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推进,我国市场规模逐步增长。以省间电力交易为例,当前市场主体已达上千个。由于大量市场主体报价具有相似性,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多组具有相同社会福利的购售匹配对,使得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出清问题存在多个最优...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推进,我国市场规模逐步增长。以省间电力交易为例,当前市场主体已达上千个。由于大量市场主体报价具有相似性,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多组具有相同社会福利的购售匹配对,使得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出清问题存在多个最优解。为保障出清的有效性与公平性,多解场景下需开展多层目标顺次寻优,但现有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方法难以兼顾出清效果和效率。对此,该文以存在多解场景的省间电力交易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多层目标顺次寻优的高效出清方法:构建多层目标顺次寻优出清模型,前序模型的最优目标函数将作为后续模型的约束,以确保高优先级目标函数的最优性;提出基于最优解达界约束的出清问题多解判定模型,以帮助了解出清问题的多解性,同时,将其嵌入顺次寻优出清流程,通过避免无效寻优实现出清进程加速;提出有效利用前序模型求解信息的出清无损加速方法,以满足计算效率要求。基于我国实际交易数据的算例仿真表明,所提方法可在保障首要目标最优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面向次要目标的出清效果;所提加速策略可将典型场景的出清计算效率无损提高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间电力中长期交易 出清问题多解 多层目标顺次寻优 多解判定 出清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番茄田桃蚜种群空间结构及其抽样技术研究
20
作者 李平 景亮亮 唐宗云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47-451,共5页
探明河西地区寒旱农业番茄田桃蚜的种群发生分布特征及其测报抽样技术,为当地桃蚜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采取田间随机调查、空间分布型指数法测定和线性回归检验的方法,研究了甘肃武威凉州区番茄田间桃蚜种群空间结构特征及... 探明河西地区寒旱农业番茄田桃蚜的种群发生分布特征及其测报抽样技术,为当地桃蚜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采取田间随机调查、空间分布型指数法测定和线性回归检验的方法,研究了甘肃武威凉州区番茄田间桃蚜种群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序贯抽样技术。结果表明,凉州区寒旱农业番茄桃蚜种群发生及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呈聚集分布型。根据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虫口密度(m)之间Iwao回归关系式M^(*)=1.8369 m-1.1692,得出番茄桃蚜若虫及成虫的理论抽样模型N=1.96^(2)/D^(2)(-0.1692/m+0.8369)和序贯抽样技术模式T_((1,2))=5n±8.7808√n,根据模型在估计防治指标下可得出最适抽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番茄 桃蚜 空间结构 最适抽样数 理论抽样模型 序贯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