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by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in a (AO)_2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艳萍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王少坡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A 24 L working volume reactor was used for the research on simultaneous phosphorus (P) and nitrogen (N) removal by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in an anaerobic-oxid-anoxic-oxi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O)_2SBR) sys... A 24 L working volume reactor was used for the research on simultaneous phosphorus (P) and nitrogen (N) removal by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in an anaerobic-oxid-anoxic-oxi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O)_2SBR) system. The durations of each phase are: anaerobic 1.5 h, aerobic 2.5 h, anoxic 1.5 h, post-aerobic 0.5 h, settling 1.0 h, fill 0.5 h. The successful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s achieved in a stable (AO)_2SBR. The effluent P concentrations is below 1 mg/L, and the COD,TN and P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is 88.9%, 77.5% and 88.7%, respectively. The batch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rations of aerobic and anoxic phase influence the P removal efficiency. Some feature points are found on the DO, ORP and pH curves to demonstrate the complete of phosphate release and phosphate uptake. These feature points can be used for the control of (AO)_2 S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estic wastewate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nitrogen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art-up period of single-step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2
作者 郭劲松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8年第1期17-22,共6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rt-up period of single-step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used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to treat wastewater of medium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rt-up period of single-step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used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to treat wastewater of medium to low ammonia-nitrogen concentration, with dissolved oxygen (DO),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led.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temperature at (30±2) ℃, ammonia concentration of (60 to 120) mg/L, DO of (0.8 to 1.0) mg/L, pH from 7.8 to 8.5 and HRT of 24 h. The rates of nitrification and nitrogen removal turn out to be 77% and 40%, respectively, after a start up period going through three stages divided according to nitrite accumulation: sludge domestication, nitrifying bacteria selection and sludge adapt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dissolved oxygen is critical to nitrite accumulation and elastic YJZH soft compound packing is superior to polyhedral hollow balls in helping the bacteria adhere to the membr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water treatment single-step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NITR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ed process of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nd constructed wetland for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3
作者 魏武强 Wisaam S. Al-Rekabi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0年第4期201-207,共7页
By combining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nd constructed wetland (CW), this study is to achieve the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Our purpose wa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operating paramet... By combining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nd constructed wetland (CW), this study is to achieve the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Our purpose wa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the combined process. The process involved advantages and shortages of SBR and CW.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 the 3rd cycle (SBR’s operation cycle is 8 h: inflow for 1 h, limited aeration for 3 h, sediment for 1 h, outflow for 1 h, and idling for 2 h; CW’s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is 24.8 h and hydraulic loading is 24.5 m3/m2 d) was the best cyclic mode. The effluents can meet the standard GB/T18921-2002: "The reuse of urban recycling water: water quality standard for scenic environment use". In the 3rd cycle, the efficiency of CW was the maximum,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SBR was the minimu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dissolved oxygen, the removing efficiency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ammonia was not affected obviously. Simultaneously,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henomena occured and phosphorus was absorbed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constructed wetland energy consumption low dissolved oxy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与煤矸石协同焙烧陶粒填料及其SBR应用研究
4
作者 陈涛 邓锐 +3 位作者 王非 詹欣源 李豪 岳正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7-1532,1539,共7页
文章通过对粉煤灰、煤矸石固体废物的协同焙烧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深度优化,最终得到性能较好的陶粒填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比表面积检测法(Brunauer-Emme... 文章通过对粉煤灰、煤矸石固体废物的协同焙烧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深度优化,最终得到性能较好的陶粒填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比表面积检测法(Brunauer-Emmett-Teller,BET)等表征手段分析其性能。结果表明:陶粒材料制备的原料最佳配比(质量分数)为煤矸石45%、粉煤灰25%、膨润土20%、氧化铁5%、氧化钙4%、氧化镁1%;最佳工艺条件为400℃下预热20 min并在1100℃焙烧30 min,制备出的陶粒吸水率为30.2%,表观密度为1546.4 kg/m^(3),比表面积为70.1 m^(2)/g,抗压强度为328.9 N,酸损失率为0.25%,碱损失率为0,该陶粒符合CJ/T 299—2008标准;将所得陶粒投加至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内,有利于提高微生物挂膜速率,进而提高反应器处理氨氮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效果。该陶粒制备思路可实现煤矸石、粉煤灰固废的大掺量高值化利用,为解决煤矸石、粉煤灰固废堆积、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粒 粉煤灰 煤矸石 固废资源化 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垃圾渗滤液两级UASB-A/O-SBR工艺深度脱氮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莉娜 王淑莹 +2 位作者 彭永臻 宋燕杰 刘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2-1347,共6页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深度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产甲烷降解有机物,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深度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产甲烷降解有机物,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除残余NH4+-N及通过反硝化去除NO2--N和NO3--N深度脱氮.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渗滤液ρ(COD),ρ(TN)和ρ(NH4+-N)分别为14.8,1.8和1.3mg/mL,最终出水ρ(TN),ρ(NH4+-N),ρ(NO2--N)和ρ(NO3--N)分别为28,4,3.4和1.9mg/L,获得了大于98%的TN和NH4+-N去除率.晚期渗滤液ρ(COD)为2.5mg/mL;ρ(TN),ρ(NH4+-N)分别为3.0和2.9mg/mL时,获得99%以上的TN和NH4+-N去除率.最终出水ρ(NH4+-N),ρ(NO2--N)和ρ(NO3--N)都小于10mg/L,最终出水ρ(TN)为26~3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脱氮 短程硝化 UASB A/O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磁化生物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7
6
作者 任月明 张密林 +2 位作者 赵翠 陈兆波 宋川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1-714,共4页
为了缩短活性污泥在SBR反应器中的沉淀时间,提高单位体积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率,对传统SBR法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向SBR反应器中投加纳米磁粉人工磁化微生物絮体的新型生物法来处理生活污水,并运用磁分离技术对经过磁化并吸附了有机... 为了缩短活性污泥在SBR反应器中的沉淀时间,提高单位体积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率,对传统SBR法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向SBR反应器中投加纳米磁粉人工磁化微生物絮体的新型生物法来处理生活污水,并运用磁分离技术对经过磁化并吸附了有机物的污泥絮体进行沉降分离.小试试验研究了曝气时间、沉淀时间、最佳磁粉投量以及磁粉失效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确定了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磁性生物絮凝泥水混合液在磁分离器中能快速分离,磁场和磁粉强化了菌胶团的活性,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采用最佳方式运行时,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5%以上,出水水质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生物 纳米磁粉 磁性污泥 序批式污性污泥反应法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SBR短程硝化系统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建政 孟佳 +1 位作者 赵博玮 艾斌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33,共7页
针对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较高残留的氨氮,为开发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以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的运行为基础,探讨温度、氨氮负荷(Rnl)和曝气时间对活性污泥系统短程硝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和15℃条件下,将溶解氧控制... 针对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较高残留的氨氮,为开发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以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的运行为基础,探讨温度、氨氮负荷(Rnl)和曝气时间对活性污泥系统短程硝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和15℃条件下,将溶解氧控制为1.0~2.0 mg·L-1时,SBR系统均能实现良好的短程硝化功能;但在15℃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和亚硝酸盐积累率(Rna)较28℃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从71.1%和96.7%降到52.8%和85.4%;在28℃条件下,氨氮负荷由0.56 kg·m-3·d-1大幅提高到2.18 kg·m-3·d-1后,SBR系统的氨氮去除率显著降为48.6%,但Rna仍然高达96.8%,保持了良好的短程硝化性能.Rnl较高时,可适当延长曝气时间以强化SBR系统的氨氮氧化能力.但曝气时间过长会导致大量NO2--N的氧化,Rna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厌氧消化液 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短程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工艺处理高质量浓度尿素废水短程硝化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伟光 闫立龙 +1 位作者 李娟 傅文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65,共5页
为实现短程脱氮技术处理高质量浓度尿素废水,通过采用SBR工艺考察反应过程中pH、曝气时间、尿素容积负荷对高质量浓度尿素废水短程硝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SBR工艺处理高质量浓度尿素废水效果稳定,出水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氮,发生了... 为实现短程脱氮技术处理高质量浓度尿素废水,通过采用SBR工艺考察反应过程中pH、曝气时间、尿素容积负荷对高质量浓度尿素废水短程硝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SBR工艺处理高质量浓度尿素废水效果稳定,出水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氮,发生了短程硝化;当pH在7~10的范围内时,亚硝酸盐积累率均在90%以上;在试验条件下,曝气时间对短程硝化过程影响不大,尿素水解反应成为限速步骤;尿素容积负荷没有影响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率,当进水尿素容积负荷控制在1.13 kg/(m3.d)以下时,能够获得较高的尿素去除率和氨氮转化率.高浓度尿素废水处理中短程硝化脱氮过程更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短程硝化 sbr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BR处理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的启动与实现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凯 王淑莹 +2 位作者 朱如龙 苗蕾 彭永臻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6-391,共6页
为了在去除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同时实现深度脱氮,利用SBR法灵活多变的反应过程,采用交替曝气和搅拌至硝化结束,然后在不添加任何外碳源的条件下以充分缺氧搅拌至内源反硝化结束的方式运行SBR系统.系统通过交替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 为了在去除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同时实现深度脱氮,利用SBR法灵活多变的反应过程,采用交替曝气和搅拌至硝化结束,然后在不添加任何外碳源的条件下以充分缺氧搅拌至内源反硝化结束的方式运行SBR系统.系统通过交替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内源反硝化的协同作用,可以在不添加任何有机碳源的条件下,使系统出水的总氮含量小于40 mg/L,去除率达到95%以上,达到中国最新颁布的渗滤液总氮的排放标准.同时,由于50%左右的总氮是利用原水碳源在内源反硝化的作用下脱除的,试验期间的污泥浓度在没有排泥的条件下始终稳定在6 g/L左右,污泥产量大幅度减少.不同操作模式下的对比试验表明:污泥中PHA的含量是决定系统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硝化前的厌氧搅拌以及短间隔曝气有利于增加污泥的储碳量,提高了系统的脱氮效率;传统的持续曝气后搅拌无法通过内源反硝化实现深度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sbr 外碳源 内源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娜 季凯 +1 位作者 余晓青 陈琛 《净水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分段式SBR是将传统SBR的曝气和沉淀过程在时间上进行分段.在不同段数厌氧/好氧/缺氧状态下交替运行。该试验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在有效容积为12L的SBR反应器中进行了分段进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当... 分段式SBR是将传统SBR的曝气和沉淀过程在时间上进行分段.在不同段数厌氧/好氧/缺氧状态下交替运行。该试验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在有效容积为12L的SBR反应器中进行了分段进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当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h,污泥龄为15d时,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8.9%,99.61%,78.9%和94.2l%,出水水质良好,无需另加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式sbr 脱氮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混凝强化SBR工艺除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耀坤 荣宏伟 张朝升 《净水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58-63,共6页
该文选择氯化铁和硫酸铝作混凝剂,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化学混凝和SBR工艺,研究生物化学法协同除磷的效果并考察pH和温度变化对系统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剂活性污泥法中,去除总磷所需氯化铁的平均投加量为17.1... 该文选择氯化铁和硫酸铝作混凝剂,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化学混凝和SBR工艺,研究生物化学法协同除磷的效果并考察pH和温度变化对系统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剂活性污泥法中,去除总磷所需氯化铁的平均投加量为17.18 mg/mg TP,与活性污泥具有协同作用;硫酸铝的平均投加量为27.12 mg/mg TP,与活性污泥不具有协同作用,但二者均能显著地强化系统的除磷作用;在生化反应器中,维持偏碱性环境并将温度控制在15 - 25 ℃之间有利于脱氮除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 除磷 pH值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法处理校园生活污水为中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房发俐 冯贵颖 +1 位作者 呼世斌 张守文 《净水技术》 CAS 2007年第3期62-65,79,共5页
根据校园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选择SBR工艺对校园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采取最佳操作条件运行时,COD、NH4-N、PO43-、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8%、98%、94%、96%以上,其出水色度、嗅味和pH也均... 根据校园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选择SBR工艺对校园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采取最佳操作条件运行时,COD、NH4-N、PO43-、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8%、98%、94%、96%以上,其出水色度、嗅味和pH也均达到了中水主要水质标准,处理效果稳定,该试验为校园生活污水的中水回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校园生活污水 中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法特性分析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伟 李志东 +1 位作者 张洪林 蒋林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6-98,112,共4页
SBR法基本流程有进水、反应、沉降、排水和闲置5道工序,该法的主要性能特点: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沉淀效果好,不易出现污泥膨胀;污泥活性强,污泥的质量浓度高;脱氮除磷效果好。SBR法... SBR法基本流程有进水、反应、沉降、排水和闲置5道工序,该法的主要性能特点: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沉淀效果好,不易出现污泥膨胀;污泥活性强,污泥的质量浓度高;脱氮除磷效果好。SBR法可以处理多行业的多种废水,同时还将介绍几种SBR法的衍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废水处理 污泥膨胀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SBR处理皮革废水及其生物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5
14
作者 荆国华 李艳 周作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437,共4页
采用微电解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结合的工艺,处理皮革废水,考察连续运行的处理效果,并研究其生物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皮革废水经微电解预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降低40%~60%;而经SBR处理后,最终出水的主要水质参数均达到污水排... 采用微电解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结合的工艺,处理皮革废水,考察连续运行的处理效果,并研究其生物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皮革废水经微电解预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降低40%~60%;而经SBR处理后,最终出水的主要水质参数均达到污水排放二级标准.对SBR池中生物降解动力学分析表明,曝气阶段基质降解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高COD质量浓度进水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28 h-1,可降解COD的质量浓度为1.218 g.L-1,COD可生化率为86.6%;而低COD质量浓度进水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32 h-1,可降解COD的质量浓度为0.493 g.L-1,COD可生化率为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废水 微电解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动力学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法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效果及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亚静 孙力平 李计元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介绍了用SBR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研究了生物除磷效果和好氧反硝化脱氮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磷的出水质量浓度低于0.8 mg/L,去除率达到92%-98%;磷的厌氧释放是好氧吸收的前提条件,而且厌氧释磷量和... 介绍了用SBR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研究了生物除磷效果和好氧反硝化脱氮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磷的出水质量浓度低于0.8 mg/L,去除率达到92%-98%;磷的厌氧释放是好氧吸收的前提条件,而且厌氧释磷量和好氧吸磷量存在线性关系;DO是影响好氧反硝化的主要因素,当DO=2 mg/L时,总氮的去除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低碳源城市污水 生物除磷 好氧反硝化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度对SBR中氨氮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包洪新 蔡不忒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4-49,共6页
对比试验的进水总氮约200mg/L,当进水碱度为1000mg/L左右时,达到了100%的氨氮去除,出水中存在剩余碱度,pH在6.8以上;当进水碱度为600mg/L左右时,氨氮去除只达到83%左右,出水中碱度耗尽,pH... 对比试验的进水总氮约200mg/L,当进水碱度为1000mg/L左右时,达到了100%的氨氮去除,出水中存在剩余碱度,pH在6.8以上;当进水碱度为600mg/L左右时,氨氮去除只达到83%左右,出水中碱度耗尽,pH在5左右。试验并对一次操作过程进行了跟踪测试,测试指标有COD,NH:,No2,No3,碱度和pH.在碱度耗尽时.氨氮向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氮的转化被抑制,但亚硝酸盐氮向硝酸盐氮的转化仍在进行,直至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硝化 跟踪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SBR处理奶牛场废水运行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翔 刘金盾 +2 位作者 张浩勤 万亚珍 张永占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52-55,共4页
采用改进SBR法对奶牛场粪便废水进行处理,考察曝气时间、沉淀时间、污泥浓度等因素对奶牛场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SBR反应器处理奶牛场废水过程中,曝气6 h,沉淀60 min,进水CODCr在500~2 500 mg/L之间变化时,SBR系统运行稳定,... 采用改进SBR法对奶牛场粪便废水进行处理,考察曝气时间、沉淀时间、污泥浓度等因素对奶牛场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SBR反应器处理奶牛场废水过程中,曝气6 h,沉淀60 min,进水CODCr在500~2 500 mg/L之间变化时,SBR系统运行稳定,CODCr、TKN和NH4+-N去除率分别在80%、70%、85%以上;SBR反应器缺氧段的增设,提高了TKN及NH4+-N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场废水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运行参数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法处理厨房污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道方 王晨 +1 位作者 纪桂霞 王玉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对SBR法处理厨房污水为中水的工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显示, SBR法可去除厨房污水中CODcr、BOD5及SS分别达95%、98%及90%以上,出水达到中水主要水质指标,且处理效果稳定.
关键词 厨房污水 sbr处理工艺 中水 污水处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电解-SBR组合工艺处理硅油废水 被引量:2
19
作者 文晨 郑晓冬 余曦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3,共5页
利用内电解-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硅油废水,分别考察了内电解过程的反应时间、固液比、铁/碳比和SBR的启动时间及水力停留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该组合工艺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内电解处理阶... 利用内电解-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硅油废水,分别考察了内电解过程的反应时间、固液比、铁/碳比和SBR的启动时间及水力停留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该组合工艺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内电解处理阶段,当反应时间为3 h,固液比1∶3和铁/碳比1∶1时,废水COD去除率达81.6%;该出水经SBR处理,在运行周期为8 h、换水率为50%、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时,出水COD降至54.4 mg/L,其总去除率为96.2%,符合天津市地方二级排放标准(DB12-356-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电解 预处理 sbr 组合工艺 硅油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精工业废水SBR生物脱氮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莉 吴连成 于鲁冀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95-98,共4页
在脱氮要求条件下,选择脱氮型SBR运行模式,采取相应强化脱氮措施,研究味精废水SBR生物脱氮的效果.结果表明:进水阶段采用限制性曝气方式,运行工况为进水曝气8h、厌氧搅拌1h、后段曝气1h、沉淀1b、排水0.5h;硝化反应过程pH值宜... 在脱氮要求条件下,选择脱氮型SBR运行模式,采取相应强化脱氮措施,研究味精废水SBR生物脱氮的效果.结果表明:进水阶段采用限制性曝气方式,运行工况为进水曝气8h、厌氧搅拌1h、后段曝气1h、沉淀1b、排水0.5h;硝化反应过程pH值宜控制在8左右;硝化阶段、反硝化阶段溶解氧浓度宜分别控制在2.0mg/L和0.5mg/L左右;NH3-N污泥负荷宜控制在0.01~0.02kg/(kg MLSS·d).当进水NH3-N浓度为18.2—269.1mg/L时,出水浓度为8.0~38.4mg/L,NH3-N的去除率范围为51.1%~87.7%,出水NH3-N指标能满足GB19431—2004《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50mg/L的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废水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