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证券民事诉讼中的行政程序前置制度 被引量:8
1
作者 黄丽娟 王旭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3,共6页
2003年初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将行政为主的程序设置为人民法院审理的强制性前置制度。然而从理论以及现实两个角度来分析,该行政程序前置制度不尽合理,且这一具体制度无论是法理推演... 2003年初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将行政为主的程序设置为人民法院审理的强制性前置制度。然而从理论以及现实两个角度来分析,该行政程序前置制度不尽合理,且这一具体制度无论是法理推演,还是现实操作方面都还缺乏应有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程序 前置制度 行政权 司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执行权微观配置再思考——以民事执行权法律性质分析为切入点 被引量:8
2
作者 易玲 廖永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6,共5页
民事执行权的法律属性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是颇具争议的一个问题,而执行是否准确、及时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能否得以实现。现行民事执行权的配置及其运行已经与制度本质需求脱轨,归根结底是对民事执行权的法律性质及其归... 民事执行权的法律属性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是颇具争议的一个问题,而执行是否准确、及时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能否得以实现。现行民事执行权的配置及其运行已经与制度本质需求脱轨,归根结底是对民事执行权的法律性质及其归属没有准确的定位。纯粹"三权分立"学说的解释存在一定的困惑,应当科学地将其定位为行政权,并统一于法院系统。重新配置民事执行权,合理调整执行机构,增设司法执行局和执行审判庭,并在司法执行局内增设司法警察所,这样微观整合后的模式不失为智慧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权 三权分立 司法执行局 执行审判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执分离运行机制论 被引量:30
3
作者 马登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8-180,共13页
相较行政权或司法权的性质视角,执行功能视角更能准确定位执行权。执行权的功能由执行程序启动、执行查控、执行标的实体权益判断、执行标的变价交付、执行救济裁判五部分组成。执行程序启动权、执行标的实体权益判断权、执行救济裁判... 相较行政权或司法权的性质视角,执行功能视角更能准确定位执行权。执行权的功能由执行程序启动、执行查控、执行标的实体权益判断、执行标的变价交付、执行救济裁判五部分组成。执行程序启动权、执行标的实体权益判断权、执行救济裁判权只能由法院行使,能够'外分'的只有执行查控权和执行标的变价交付权。执行难和执行乱的症结对应在执行查控权、执行标的变价交付权上,可分别通过建立信息化的执行查控系统、法院自主网络司法拍卖加以解决。该两项权能配置缺陷弥补后,审执分离的配置重心将转移到执行程序启动权、查控标的实体权益判断权、执行救济裁判权的建设上,完善执行标的实体权益判断权为审执分离方案的远期建设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执分离 权能构造 执行难 执行乱 阶段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执行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定位:一个跨部门法的视角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学辉 刘海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65,共10页
以往关于强制执行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定位问题的研究存在严重的部门法化倾向,此种视野局限导致无法追本溯源地对作为一种权力类型的强制执行权作出准确定位。从跨部门法的视角出发,强制执行权的定位需抽象至整体的国家强制执行权并回溯... 以往关于强制执行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定位问题的研究存在严重的部门法化倾向,此种视野局限导致无法追本溯源地对作为一种权力类型的强制执行权作出准确定位。从跨部门法的视角出发,强制执行权的定位需抽象至整体的国家强制执行权并回溯至分权理论中去。在现代国家,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概念,分别在权力形态和权力体系两个层面使用,分权理论是在权力体系层面的分权。强制执行权相对于其他权力类型而言,在权力形态层面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在权力体系层面则既可从属于行政权,亦可从属于司法权。另外,强制执行权的性质对其在实然层面的配置影响非常有限。我国对各部门法中强制执行权的配置,主要的考量因素是其功能的有效实现以及内部实施权与裁决权的相互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执行权 国家权力 行政权 司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雅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和完善过程中,虽然已经关注到行政权的作用并对其作了初步规范,但从现行规定来看,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错位现象依旧明显:一方面,在以维护环境公益为目的的制度预设和司法能动理论的共同影响下,司法权存在... 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和完善过程中,虽然已经关注到行政权的作用并对其作了初步规范,但从现行规定来看,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错位现象依旧明显:一方面,在以维护环境公益为目的的制度预设和司法能动理论的共同影响下,司法权存在僭越行政权之嫌疑;另一方面,行政权的优先性和专业性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环境行政执法前置程序缺失,法院立案后告知制度不合理,行政权在审判阶段和执行阶段的作用也未得到有效彰显。因此,要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实现司法权与行政权的优势互补,既要严格遵守司法权的谦抑性和被动性,又要尊重行政权的优先性和专业性,注重发挥“行政权协助司法权”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司法权 行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违宪审查权与立法权的分离——中国违宪审查权的困境与出路之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黄辉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4,共7页
违宪审查权本质上是一种高于或独立于立法权的权力,它的主要功能是监督立法和实现宪政。违宪审查权有三种模式,即由最高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模式、由专门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模式和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兼立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 违宪审查权本质上是一种高于或独立于立法权的权力,它的主要功能是监督立法和实现宪政。违宪审查权有三种模式,即由最高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模式、由专门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模式和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兼立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模式。违宪审查权与立法权相分离的前提是宪法与法律的分离。违宪审查权与立法权相分离,并由不同的权力机关来行使,具有重要的宪政意义。中国违宪审查权面临着立法机关自己审查自己的困境,改革的出路应该遵循违宪审查权与立法权相分离的路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宪审查权 立法权 司法审查 宪政 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讼外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构造及其路向——以原平县交警与华阴市法院“执法碰撞”为例的展开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启川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193,共12页
现行法律规范并未为诉讼外化解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碰撞"提供直接的制度支撑。究其根源在于,我国宪法缺乏对处理诉讼外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的顶层设计,并且已有条款关涉的"伏势"制约机理,存在嵌入新场域的难度。... 现行法律规范并未为诉讼外化解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碰撞"提供直接的制度支撑。究其根源在于,我国宪法缺乏对处理诉讼外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的顶层设计,并且已有条款关涉的"伏势"制约机理,存在嵌入新场域的难度。经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权力的宪法构造具有历史局限性,与当下法治的现状并不契合,而且,当下我国已经具备构造诉讼外权力关系的基础与条件。因此,应当将诉讼外两者之间的关系纳入宪法关怀的视野,并应以"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宪法精神加以指引。基于此,进一步探究诉讼外行政权尊重司法权的限度,并提出通过架构诉讼外导向性机制,以确保诉讼外两种权能运转良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警察权 行政权 司法权 宪法构造 诉讼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立法会调查权的法律界限——政治制度的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叶海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7-75,158,共10页
香港特区建立了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制,在这一体制下,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相互制约相互配合,且重在配合,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权力分置和行政主导是确定香港立法会调查权法律界限的基本维度。香港立法会在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香港特区建立了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制,在这一体制下,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相互制约相互配合,且重在配合,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权力分置和行政主导是确定香港立法会调查权法律界限的基本维度。香港立法会在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第73条授予的职权时,可以启动调查程序,传召证人作证并提供证据,但香港立法会调查权的行使必须符合目的性原则和"合理需要"原则,并受到行政特权和司法特权的限制。另外,香港立法会若以监督香港政府为目的传召政府官员作证并提供证据,其调查事项应仅限于第64条列举的范围,且须通过"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标准的检验。这是香港行政主导制对立法会调查权的特别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会 调查权 行政特权 司法特权 行政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行政法的演化及其对我国行政法完善之启示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书琴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46-49,共4页
美国行政法历经近两百年的发展 ,从最初的传送带模式演变为专家知识模式 ,发展到近代的成本———利益分析 ,尽管每一次模式转变的背景、原理不同 ,但目的都是为行政权的行使寻求合理依据。我国行政法起步晚 ,结构体系、程序运作等诸多... 美国行政法历经近两百年的发展 ,从最初的传送带模式演变为专家知识模式 ,发展到近代的成本———利益分析 ,尽管每一次模式转变的背景、原理不同 ,但目的都是为行政权的行使寻求合理依据。我国行政法起步晚 ,结构体系、程序运作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不完善之处。通过对美国行政法演化过程的介绍分析 ,总结出行政法自身固有的民主、法治、分权、正当程度等一些普遍性准则 ,探讨其对我国行政法在转变传统观念、完善分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行政法 中国 成本-利益分析 司法审查 分权 依法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谦抑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以美国司法审查为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先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4,47,共6页
司法谦抑指的是在裁判案件的过程中,在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法院及法官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谦让与自我克制。司法谦抑是美国司法审查中许多法官所奉行的司法哲学之一,其形成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主要有:第一,司法审查的"反多数难... 司法谦抑指的是在裁判案件的过程中,在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法院及法官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谦让与自我克制。司法谦抑是美国司法审查中许多法官所奉行的司法哲学之一,其形成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主要有:第一,司法审查的"反多数难题"和民主渠道的优势;第二,分权原则的要求;第三,现代行政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程序正当性的不断增强,以及行政自由裁量权大量存在的必要性;第四,权力博弈中司法权相对弱小的现实格局。了解司法谦抑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我国法院自我理性定位和理性地推进行政诉讼制度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谦抑 民主理念 分权原则 行政优势 权力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裁判执行权的再思考——从权力的个性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培才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81-85,89,共6页
“执行难”是司法权威受到损害的一个主要因素,解决“执行难”也是当前司法改革的目标之一。而对执行权性质的正确认识是建立合理执行体制的前提和基础。以国家权力的分工与制约理论为基础,从行政权和司法权性质上固有的差别来看,执行... “执行难”是司法权威受到损害的一个主要因素,解决“执行难”也是当前司法改革的目标之一。而对执行权性质的正确认识是建立合理执行体制的前提和基础。以国家权力的分工与制约理论为基础,从行政权和司法权性质上固有的差别来看,执行权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权,并不具有任何司法权的特性。由法院行使执行权不仅不会更好地解决“执行难”问题,反而会加剧法院的“行政化”色彩。针对这种状况,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将执行权从法院剥离出来,交由行政机关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权 权力分立 行政权 司法权 执行机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衡分权理论在美国宪政中的演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安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6-80,共5页
在殖民地时代,北美一度盛行混合政体理论,各殖民地宪法模仿英国宪法制度。美国独立前后,各州抛弃了英国的混合政体理论,根据纯粹分权理论来制定州宪法。建立在纯粹分权理论上的宪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于是,各州又回到混合政体理论,... 在殖民地时代,北美一度盛行混合政体理论,各殖民地宪法模仿英国宪法制度。美国独立前后,各州抛弃了英国的混合政体理论,根据纯粹分权理论来制定州宪法。建立在纯粹分权理论上的宪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于是,各州又回到混合政体理论,并从中发现了可以借鉴的制衡因素。在吸收了混合政体理论的制衡因素和纯粹分权理论的分权因素后,美国形成了制衡分权理论,并使之成为美国宪法的基础理论。制衡分权是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美国司法审查制度有效运行所依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政 混合政体 纯粹分权 制衡分权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现行法律监督体制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鄂振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体制虽然体系完整 ,但实效不大 ,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必须改变加强法律监督的思路 ,要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之下 ,合理地配置国家权力 ,充分发挥各权力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 ... 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体制虽然体系完整 ,但实效不大 ,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必须改变加强法律监督的思路 ,要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之下 ,合理地配置国家权力 ,充分发挥各权力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 ,以减少层层设立监督机构所耗费的社会成本 ,提高法律监督的实效 ,抑制权力腐败的滋生与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 权力配置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际条约的执行看加拿大联邦宪法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亚文 黎文娟 《政法论丛》 2006年第1期78-82,共5页
“条约必须信守”原则要求,承担了执行生效条约义务的国家必须在国内有效地履行所缔结的国际条约。但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在执行所缔结条约时存在一定困难。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加拿大履行条约的最大障碍存在于加拿大联邦制度。因为加拿大... “条约必须信守”原则要求,承担了执行生效条约义务的国家必须在国内有效地履行所缔结的国际条约。但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在执行所缔结条约时存在一定困难。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加拿大履行条约的最大障碍存在于加拿大联邦制度。因为加拿大联邦制度无法有效解决联邦与地方的权力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约执行 履约障碍 联邦分权 宪法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法权若干理论问题探究——兼对当前广义执法概念的质疑 被引量:1
15
作者 鄂振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6期62-66,共5页
执法权是任何国家最基本、最具活力的一项权力,它在国家权力配置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执法权科学配置与否直接与国家的兴衰、国家的法治建设水平息息相关。在我国,关于执法权的法律特性、执法权的产生与发展演变、执法权的不... 执法权是任何国家最基本、最具活力的一项权力,它在国家权力配置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执法权科学配置与否直接与国家的兴衰、国家的法治建设水平息息相关。在我国,关于执法权的法律特性、执法权的产生与发展演变、执法权的不同设置模式等重要理论问题急需从法理学的视角进行深入探讨,以便为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执法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法权 执法工作 执法体制 改革 司法权 立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司法系统独立性与政治性的悖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76,共5页
在美国的分权结构中,司法系统是当今美国社会的重要权力中心之一,它是以一种辅助性的预防措施工具面貌出现的。根据美国宪法,司法系统应保持独立性和政治中立性。事实上,分权制衡体制中的司法系统无法完全摆脱政治的影响,在与其他权力... 在美国的分权结构中,司法系统是当今美国社会的重要权力中心之一,它是以一种辅助性的预防措施工具面貌出现的。根据美国宪法,司法系统应保持独立性和政治中立性。事实上,分权制衡体制中的司法系统无法完全摆脱政治的影响,在与其他权力系统的冲突和碰撞中体现出相当的政治性。法院在具体案件中倾向于运用哲学方法作出判决,是和当时美国社会居于主流地位的政治哲学有密切联系的。只要美国现行体制存在,关于司法系统的独立性和政治性的探讨就不会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司法 独立性 政治性 分权 司法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宪制运作的角度分析美国内战的发生
17
作者 周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美国南北经济基础的差异决定了内战不可避免是学界主流的观点。长久以来,从美国宪制运作的角度来分析内战的发生被人忽视,事实上,制度性原因的探寻亦具相当意义。19世纪上半期,美国政治体制上出现了诸如权力配置方面的挑战,同时奴隶制... 美国南北经济基础的差异决定了内战不可避免是学界主流的观点。长久以来,从美国宪制运作的角度来分析内战的发生被人忽视,事实上,制度性原因的探寻亦具相当意义。19世纪上半期,美国政治体制上出现了诸如权力配置方面的挑战,同时奴隶制议题处于美国宪政转型的中心,而立法、司法和行政各个分支在19世纪上半期的表现都应对内战的爆发有一定检讨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权 党争 行政权 宪制运作 美国内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特别行政区判例法中的权力分置原则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沛然 陈弘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4-66,157,158,共15页
香港在港英统治时期主要采用英国的普通法制度。1997年回归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被授予高度自治权,并保留了原有的普通法制度。香港特区法院适用普通法,将"权力分置"原则视为香港基... 香港在港英统治时期主要采用英国的普通法制度。1997年回归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被授予高度自治权,并保留了原有的普通法制度。香港特区法院适用普通法,将"权力分置"原则视为香港基本法的一个特点与法治原则之一。香港法院运用权力分置原则描述和规范香港特区内部各管治机构之间的关系,并作为法院对于其他管治机构适用不干预原则或司法谦抑的调节器。正如关于香港特区政治体制性质的政治论述所指出,特别行政区实行"行政主导"而非"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司法话语中的"权力分置"原则与"三权分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基本法 权力分置 法院 不干预原则 司法谦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仲裁执行司法监督制度结构的反思与调整——兼论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制度 被引量:48
19
作者 张卫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131,共16页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制度试图实现被申请人的权利救济和国家对仲裁更全面监督的双重目的。但由于这一具有司法监督职能的制度被置于执行阶段,不予执行事由实质上成为一种被申请人针对执行请求的抗辩主张,从而与司法审查监督无关。且由于抗...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制度试图实现被申请人的权利救济和国家对仲裁更全面监督的双重目的。但由于这一具有司法监督职能的制度被置于执行阶段,不予执行事由实质上成为一种被申请人针对执行请求的抗辩主张,从而与司法审查监督无关。且由于抗辩一旦成立即具有废除仲裁裁决执行力和既判力的双重后果,导致抗辩主张与实际效果的背离。现行制度的这一结构导致了审判权与执行权(执行裁决权)行使的混同。这一结构性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认识上误认为仲裁裁决当然具有执行力。但在仲裁和执行法理上,执行力专属于国家司法机关,仲裁作为民间裁决要具有可执行性,必须经过司法机关的审查确认。这一过程是审判权的运用,而非执行权的运用。有鉴于此,应当专门设置对仲裁裁决可执行性的审查程序,即由权利人向法院提出对仲裁裁决的确认申请,法院予以审查确认。法院的确认裁决与仲裁裁决共同成为执行根据。该程序是一种特殊的审理程序,兼具诉讼性和非讼性。该程序使国内仲裁裁决的执行与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仲裁裁决的执行保持了一致,也进一步实现了审执分离,使国家对仲裁执行的监督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执行 不予执行 撤销仲裁裁决 执行裁决权 审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位”与“重构”前提的法院监督体系催生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福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11期104-111,共8页
执行权是重要的司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执行监督是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执行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加强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为指导,在厘清执行权性质的前提下... 执行权是重要的司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执行监督是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执行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加强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为指导,在厘清执行权性质的前提下"重构"现行执行监督机制,可以实现从严治权,推动执行工作良性发展。"重构"我国的执行监督机制,应当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统揽,分别基于执行权的行政权属性、审判权属性展开,各自遵循行政权、审判权运行规律,按照行政层级监督为主、兼具审判层级监督的逻辑路径,从"科学配置执行权及执行监督权、突出执行监督重点、完善执行监督程序、强化责任查处追究"等建立科学权威的执行监督机制,实现执行权力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从严治权、规范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执行权 法院执行监督 司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