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intic spline smooth semi-supervised 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 machine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dan Zhang Jinggai Ma +1 位作者 Aihua Li Ang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626-632,共7页
A semi-supervised vector machine is a relatively new learning method using both labeled and unlabeled data in classifi- cation. Sinc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the model for an unstrained semi-supervised vector machin... A semi-supervised vector machine is a relatively new learning method using both labeled and unlabeled data in classifi- cation. Sinc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the model for an unstrained semi-supervised vector machine is not smooth, many fast opti- mization algorithms cannot be applied to solve the model.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of dealing with non-smooth objective functions, new methods that can solve the semi-supervised vector machine with desired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re in great demand. A quintic spline function with three-times differentiability at the ori- gin is constructed by a general three-moment method, which can be used to approximate the symmetric hinge loss function. The approximate accuracy of the quintic spiine function is estimated. Moreover, a quintic spline smooth semi-support vector machine is obtained and the convergence accuracy of the smooth model to the non-smooth one is analyzed. Three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test the efficiency of the mod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odel outperforms other smooth models, in terms of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the new model is not sensitive to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the labeled samples, which means that the new model is more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supervised 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 machine SMOOTH quintic spline function converg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ANET 被引量:2
2
作者 邓霞 孙利民 +2 位作者 王建新 罗玉宏 陈建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2期190-195,共6页
An improved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ODMRP), node classification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NC-ODMRP), which is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as proposed. NC-ODMRP class... An improved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ODMRP), node classification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NC-ODMRP), which is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as proposed. NC-ODMRP classifies nodes into such three categories as ordinary node, forwarding group(FG) node, neighbor node of FG node according to their history forwarding information. The categories are distinguished with different weights by a weight table in the nodes. NC-ODMRP chooses the node with the highest weight as an FG node during the setup of forwarding group, which reduces a lot of redundant FG nodes by sharing more FG nodes between different sender and receiver pai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NC-ODMRP can reduce more than 20% FG number of ODMRP, thus enhances nearly 14% data forwarding efficiency and 12%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when the number of multicast senders is more than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ULTICAST forwarding group(FG) node class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ressive transductive learning pattern classification via single sphere
3
作者 Xue Zhenxia Liu Sanyang Liu Wan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3期643-650,共8页
In many machine learning problems, a large amount of data is available but only a few of them can be labeled easily. This provides a research branch to effectively combine unlabeled and labeled data to infer the label... In many machine learning problems, a large amount of data is available but only a few of them can be labeled easily. This provides a research branch to effectively combine unlabeled and labeled data to infer the labels of unlabeled ones, that is, to develop transductive learning.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Pattern classification via single sphere (SSPC), which seeks a hypersphere to separate data with the maximum separation ratio, a progressive transductiv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method via single sphere (PTSSPC) is proposed to construct the classifier using both the labeled and unlabeled data. PTSSPC utilize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f the unlabeled samples and obtain better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than SSPC when insufficient labeled data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e algorithm can yields bette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tern recognition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transductive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upport vector domain descri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label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based on semi-supervised discriminant analysis
4
作者 李宏 李平 +1 位作者 郭跃健 吴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310-1319,共10页
Multi-label data with high dimensionality often occurs,which will produce large time and energy overheads when directly used in classification tasks.To solve this problem,a novel algorithm called multi-label dimension... Multi-label data with high dimensionality often occurs,which will produce large time and energy overheads when directly used in classification tasks.To solve this problem,a novel algorithm called multi-label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via semi-supervised discriminant analysis(MSDA) was proposed.It was expected to derive an objective discriminant function as smooth as possible on the data manifold by multi-label learning an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By virtue of the latent imformation,which was provided by the graph weighted matrix of sample attributes and the similarity correlation matrix of partial sample labels,MSDA readily made the separ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 achieve maximization and estimated the intrinsic geometric structure in the lower manifold space by employing unlabeled data.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everal real multi-label datasets show that afte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using MSDA,the averag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s about 9.71%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lgorithms,and several evaluation metrices like Hamming-loss are also superior to those of othe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ifold learning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SSL) linear diseriminant analysis (LDA)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核分解的网络嵌入
5
作者 张和平 张和贵 +3 位作者 谢晓尧 张太华 张思聪 喻国军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近年来,网络嵌入技术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不过大多数网络嵌入算法并未考虑到处于相同层级结构的节点间的结构相似性,这些节点在网络中通常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层级结构的网络嵌入算法,称为KCNE。KCNE算法使用... 近年来,网络嵌入技术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不过大多数网络嵌入算法并未考虑到处于相同层级结构的节点间的结构相似性,这些节点在网络中通常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层级结构的网络嵌入算法,称为KCNE。KCNE算法使用网络节点间的层级结构信息来保持节点之间的结构相似性。该算法首先基于k核(k-core)分解方法将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且使用定制的随机游走方法为每个节点生成游走序列,该序列可以有效捕获节点的一阶邻域及处于同层级中的高阶相似节点,随后将游走序列输入到Skip-gram模型中,使学习到的节点表示具有更好的区分性。基于多个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在链路预测和节点分类任务上,KCNE算法相比于8个基准算法中的次优算法性能提升最高分别约4%和5%。参数敏感性分析实验也表明了KCNE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此外,该算法在运行效率方面均优于Role2Vec、RARE和GEMSEC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嵌入 结构相似性 随机游走 链路预测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部联合网络的属性缺失图学习方法
6
作者 韩忠明 张舒群 +2 位作者 刘燕 胡启文 杨伟杰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3,共9页
针对图数据中普遍存在的节点属性缺失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属性缺失图学习框架。该框架通过重构二部联合网络,将节点属性映射为边信息,使属性补全与图节点分类任务能够在统一框架下协同进行,灵活处理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缺失。并基... 针对图数据中普遍存在的节点属性缺失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属性缺失图学习框架。该框架通过重构二部联合网络,将节点属性映射为边信息,使属性补全与图节点分类任务能够在统一框架下协同进行,灵活处理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缺失。并基于属性图的属性同质性和结构同质性,提出一种基于二部联合网络的属性缺失表示学习方法,引入边嵌入和注意力机制捕获二部联合网络中属性-属性与结构-属性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升缺失属性学习。在4个基准图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属性补全任务和后续节点分类任务中均优于基线方法,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属性补全 节点分类 二部图 网络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少类增强和远距离连通的不平衡节点分类
7
作者 韩忠明 张舒群 +1 位作者 刘燕 杨伟杰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83-2689,共7页
图数据在现实应用中普遍存在类不平衡分布问题,现有的生成式方法通过提出对应的生成策略来合成少类节点以增强原始类不平衡图。但这些方法主要关注数量补偿,在根据少类数量对其进行补偿时,某些节点可能会显著降低其他类的性能。为此,从... 图数据在现实应用中普遍存在类不平衡分布问题,现有的生成式方法通过提出对应的生成策略来合成少类节点以增强原始类不平衡图。但这些方法主要关注数量补偿,在根据少类数量对其进行补偿时,某些节点可能会显著降低其他类的性能。为此,从数量和拓扑两个角度来考虑少类生成方法以应对图上的不平衡问题,提出了基于少类增强和远距离连通的不平衡节点分类方法。在生成新少类节点平衡训练数据时,通过基于节点重要性的邻居采样方式来查找远距离潜在同类节点,减轻节点邻域高异类和自类标记节点连接弱带来的拓扑不平衡问题,合理增强不平衡图。在三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平衡节点分类任务中,其准确率、平衡准确率和F 1值指标均优于基线方法,并通过消融实验和应用实例分析等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节点分类 少类增强 拓扑不平衡 数量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图神经网络和对比学习的复杂网络节点分类
8
作者 徐培玲 王玉 谭艳丽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38,共12页
复杂网络节点分类大多基于图神经网络学习节点表示而实现,图神经网络通过邻域聚合对复杂网络局部结构信息进行编码。然而,图神经网络的过平滑问题导致复杂网络节点分类性能受限。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图神经网络和对比学习的复杂网... 复杂网络节点分类大多基于图神经网络学习节点表示而实现,图神经网络通过邻域聚合对复杂网络局部结构信息进行编码。然而,图神经网络的过平滑问题导致复杂网络节点分类性能受限。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图神经网络和对比学习的复杂网络节点分类方法。该方法不仅为邻域节点引入注意力来区分各邻居节点的重要性,而且采用局部邻域重叠度和全局邻域重叠度构造边的特征,从而扩大节点表示的信息量。最后,引入对比学习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利用网络全局节点分类先验信息对节点表示进行联合优化。在Cora、Citeseer、PubMed和Chameleon公开网络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先进方法,所提方法的节点分类性能更好,并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节点分类 复杂网络 图神经网络 图注意力网络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livier-Ricci曲率的图扩散节点分类算法
9
作者 孙宁 李胤萱 +2 位作者 张帅 汤璇 魏宪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为解决图扩散方法在处理复杂边关系时精度降低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的图扩散神经网络。首先,引入Ollivier-Ricci曲率量化图的边曲率,提供关于图结构的几何度量;其次,运用曲率调整随机转移矩阵的权重,根据几何关系进行相应的权重... 为解决图扩散方法在处理复杂边关系时精度降低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的图扩散神经网络。首先,引入Ollivier-Ricci曲率量化图的边曲率,提供关于图结构的几何度量;其次,运用曲率调整随机转移矩阵的权重,根据几何关系进行相应的权重修改;最后,将处理后的曲率矩阵与图扩散矩阵结合,更新权重系数进行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图扩散方法相比,改良后的方法保持了有效地平滑图信号和减少高频噪声的优点,并在不同边和节点数量的数据集上将精度提高0.3~2.0百分点。该方法通过优化图扩散的消息聚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图结构中的节点信息和边权重,从而提升节点分类任务中的模型性能,为未来基于图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方法与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图扩散 Ollivier-Ricci曲率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感知邻域的节点分类算法
10
作者 郑文萍 王晓敏 韩兆荣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图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将相似性高的邻居节点信息进行聚合以得到节点表示,为节点选择合适邻域并进行有效聚合是图卷积网络的关键。现有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大多直接将多跳邻域内的节点信息聚合,没有考虑到不同跳数邻域的聚合权重对网络中不同... 图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将相似性高的邻居节点信息进行聚合以得到节点表示,为节点选择合适邻域并进行有效聚合是图卷积网络的关键。现有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大多直接将多跳邻域内的节点信息聚合,没有考虑到不同跳数邻域的聚合权重对网络中不同节点的差异性。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感知邻域的节点分类算法(Path connectivity based neighbor-awareness nod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PCNA),通过网络中的路径连通信息确定节点邻域,并自适应地感知不同长度路径对节点间相似性计算的影响权重,指导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邻域聚合过程。PCNA由邻域感知器和节点分类器组成,邻域感知器基于强化学习机制自适应地获取每个节点的聚合邻域及不同长度路径的影响权重,再利用节点间的路径连通信息得到相似性矩阵;节点分类器利用所得相似性矩阵进行邻域聚合得到节点表示,并进行节点分类。在8个真实数据集上与10种经典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了所提算法在节点分类任务上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邻域聚合 强化学习 节点相似性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联盟链的改进PBFT共识机制
11
作者 谭朋柳 邹雯诗 +1 位作者 王诗堃 王润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8,86,共9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共识机制——ISPBFT。在该机制中,引入CART决策树分类制,定期对节点进行决策树分类,给不同类别的节点赋予不同的共识权限。优化主节点的选择方式,只有排名靠前的节点才可以参... 提出一种改进的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共识机制——ISPBFT。在该机制中,引入CART决策树分类制,定期对节点进行决策树分类,给不同类别的节点赋予不同的共识权限。优化主节点的选择方式,只有排名靠前的节点才可以参与主节点选取,此外,在选择主节点的同时选出备选主节点,保障主节点的可靠性,避免频繁视图切换,降低通信时延。通过增加节点的等级定期更新机制来修改网络结构,使节点可以动态地加入和退出。而且优化了PBFT的共识流程。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共识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通信开销,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链 PBFT算法 节点CART分类 共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高阶组结构信息的节点分类算法
12
作者 郑文萍 韩艺恒 刘美麟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5,共9页
节点的局部邻域内通常存在具有特定局部连接模式且频繁出现的高阶组结构,这些组结构可以更准确地刻画节点拓扑特征,有助于理解网络的结构特征及节点间的交互模式。基于此,利用节点局部邻域内的高阶组结构特征计算节点间的结构相似性,并... 节点的局部邻域内通常存在具有特定局部连接模式且频繁出现的高阶组结构,这些组结构可以更准确地刻画节点拓扑特征,有助于理解网络的结构特征及节点间的交互模式。基于此,利用节点局部邻域内的高阶组结构特征计算节点间的结构相似性,并提出了一种融合高阶组结构信息的节点分类算法NHGS(Nod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Fusing High-order Group Structure Information)。该算法将k元组内形成的不同构的导出子图作为其初始组标签,利用Weisfeiler-Lehman(WL)算法迭代地聚合其邻域k元组的标签信息以更新k元组标签;节点在不同k元组标签中的出现次数构成了节点的特征向量,利用节点间特征向量的相似性表示节点间的结构相似性;结合节点的属性信息,并通过自编码器神经网络得到节点嵌入,进而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分类。NHGS将节点局部邻域内的k元节点组结构信息与节点的属性信息相结合,得到了包含高阶结构信息的节点表示。在真实属性网络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计算出节点间的结构相似性,提升了节点分类任务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分类 高阶结构 结构相似性 网络表示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GNN的小样本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13
作者 葛小三 郑猛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151,共8页
目的为解决基于度量学习的遥感影像分类中小样本学习特征空间图像特征分布不明显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小样本模型的遥感影像分类模型SER-GNN(SENet attention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and graph neural networks)。方法该模型首先通过SE... 目的为解决基于度量学习的遥感影像分类中小样本学习特征空间图像特征分布不明显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小样本模型的遥感影像分类模型SER-GNN(SENet attention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and graph neural networks)。方法该模型首先通过SER-GNN卷积层(融合基础网络ResNet-12和SENet组成)进行遥感影像图像特征提取,增强模型对关键区域的关注能力;然后将图像信息和类别标签编码嵌入到SER-GNN模型的GNN层;最后以消息传递推理算法的模式计算影像类别之间的隐含关系,构建邻接网络并完成分类任务。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在UC Merced Land-Use数据集、AID遥感数据集、NWPU-RESISC45数据集上,在5-way 1-shot中,精度分别提高1.35%,2.15%,1.3%;在5-way 5-shot中精度分别提高2.15%,5.65%,3.85%。此外,通过迁移学习策略,在NWPU-RESISC45上训练的模型在AID和UC Merced Land-Use数据集上展现出更优的泛化性能。结论综上,本文提出的SER-GNN模型有效融合卷积神经网络与图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势,在遥感影像小样本分类任务中表现出更高的准确率的同时,在模型迁移上取得了更强的迁移适应能力。该模型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了更好的适应性,为遥感影像智能分类提供了具有潜力的技术路径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分类 小样本学习 ResNet-12 图神经网络 节点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lmogorov-Arnold网络的节点分类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袁立宁 冯文刚 刘钊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5-656,共12页
多数图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可学习权重加固定激活函数的方式提取图数据的特征信息,采用不同激活函数时对模型性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olmogorov-Arnold网络(KAN)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G-KAN,无需特定的激活函数... 多数图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可学习权重加固定激活函数的方式提取图数据的特征信息,采用不同激活函数时对模型性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olmogorov-Arnold网络(KAN)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G-KAN,无需特定的激活函数和显式的节点信息传递策略,通过KAN动态学习激活函数,并引入节点相似度引导的对比损失隐式提取原始图特征信息。G-KAN通过线性层将图数据映射到特征空间,通过KAN层提取输入数据中的潜在特征,通过线性层和Softmax函数将KAN层的输出映射为节点标签的概率分布,并引入对比损失对KAN层的输出进行优化,推动高相似度节点彼此接近、低相似度节点彼此远离。在节点分类任务中,G-KAN优于当前较为先进的基线模型,特别是在BlogCatalog数据集上,G-KAN的Micro-F1和Macro-F1相较图卷积网络(GCN)提高了50.42和52.84个百分点。在激活函数对比实验中,引入KAN的方法不仅优于采用不同激活函数的变体,对不同数据集的泛化能力也更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G-KAN采用的可学习激活函数策略能够提高全连接神经网络的表征能力,使生成的低维节点表示具有更高的区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网络 多层感知机 Kolmogorov-Arnold网络 对比学习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h Transformer技术与研究进展: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游浩 丁苍峰 +2 位作者 马乐荣 延照耀 曹璐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5-986,共12页
图数据处理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操作图结构数据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Graph Transformer作为一种直接学习图结构数据的模型框架,结合了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和图神经网络的方法,是一种新型模型。通过捕捉节点间的全局依赖关系... 图数据处理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操作图结构数据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Graph Transformer作为一种直接学习图结构数据的模型框架,结合了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和图神经网络的方法,是一种新型模型。通过捕捉节点间的全局依赖关系和精确编码图的拓扑结构,Graph Transformer在节点分类、链接预测和图生成等任务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和准确性。通过引入自注意力机制,Graph Transformer能够有效捕捉节点和边的局部及全局信息,显著提升模型效率和性能。深入探讨Graph Transformer模型,涵盖其发展背景、基本原理和详细结构,并从注意力机制、模块架构和复杂图处理能力(包括超图、动态图)三个角度进行细分分析。全面介绍Graph Transformer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法和思路,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Graph Transformer 图表示学习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特征图增强的图卷积网络算法
16
作者 李梦茜 高心丹 李雪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4,共8页
图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在图结构数据的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图卷积网络的主流模式是基于拉普拉斯矩阵对节点特征进行加权求和,更侧重于对卷积聚合方式进行优化,忽略了图数据自身的先验信息。为充分挖掘图数据背后所蕴涵的丰富属... 图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在图结构数据的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图卷积网络的主流模式是基于拉普拉斯矩阵对节点特征进行加权求和,更侧重于对卷积聚合方式进行优化,忽略了图数据自身的先验信息。为充分挖掘图数据背后所蕴涵的丰富属性与结构信息,有效降低图数据中的噪音比例,提出双向特征图增强的图卷积网络算法,通过节点度和相似度计算增强图数据的拓扑空间特征和属性空间特征,然后将两种增强的图特征表示同时在拓扑空间和属性空间中传播,并利用注意力机制自适应融合学习到的嵌入。此外,针对深度图卷积神经网络易发生过平滑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输入残差结构,将初始残差和高阶邻域残差相结合,以实现模型在任意卷积层对初始特征和高阶邻域特征的均衡提取。在3个公共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比现有网络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网络 图注意力网络 图数据增强 特征提取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图表示学习的轻量化节点分类方法
17
作者 闫钦与 颜靖华 +1 位作者 卜凡亮 王宇哲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8,共8页
动态图节点分类是图表示学习领域的经典下游任务,旨在通过动态图中已有信息预测未标记节点所属类别。然而,现有动态图节点分类方法普遍存在模型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导致的计算压力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图表示学习的轻量... 动态图节点分类是图表示学习领域的经典下游任务,旨在通过动态图中已有信息预测未标记节点所属类别。然而,现有动态图节点分类方法普遍存在模型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导致的计算压力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图表示学习的轻量化节点分类方法(LNDG)。该方法采用图编码器对动态图节点、链路和时间信息进行编码;并引入一个创新的GAM模块,利用分组查询注意力(GQA)机制和MLP-Mixer方法进一步学习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特征表示,实现对动态图特征的完整捕捉。在3个公开的经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LNDG方法整体的参数量仅为0.70 MB,相较于基线模型AUC值更优,具有轻量化和高效性的优势。所提方法在整体规模和最终效果方面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在动态图节点分类任务中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图 节点分类 图表示学习 分组查询注意力机制 图神经网络 GAM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GNN:图注入攻击下的图神经网络鲁棒性认证方法
18
作者 王煜恒 刘强 伍晓洁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7,共14页
近些年来,图神经网络GNN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检测、推荐系统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尽管GNN在特定任务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许多研究表明,GNN容易受到对抗性扰动的影响。为了缓解GNN面对对抗样本时暴露出的脆弱性问题,部分研究人员针对图修改... 近些年来,图神经网络GNN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检测、推荐系统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尽管GNN在特定任务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许多研究表明,GNN容易受到对抗性扰动的影响。为了缓解GNN面对对抗样本时暴露出的脆弱性问题,部分研究人员针对图修改攻击提出了鲁棒性认证防御技术,旨在提升GNN模型在该场景下抵御恶意扰动的能力。然而,在图注入攻击GIA场景下关于节点分类模型的鲁棒性分析仍未被广泛探索。面对上述挑战,扩展了稀疏感知随机平滑机制并设计了一种GIA场景下基于随机平滑的鲁棒性认证方法RCGNN。为了使得噪声扰动空间符合GIA攻击行为,预注入恶意节点并将扰动限制在恶意节点附近,同时对噪声扰动函数进行了改进,以提升认证比例和扩大最大认证半径。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RCGNN能够实现GIA场景下节点分类任务的鲁棒性认证,相较于稀疏感知随机平滑机制在认证比例和最大认证半径方面获得了更佳的认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节点分类 随机平滑 图注入攻击 鲁棒性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半监督归纳式学习的自训练增强图模型
19
作者 杨瀚轩 余昭昕 +2 位作者 李子乾 徐会芳 孔庆超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63-2277,共15页
图表示学习是图数据分析的一个基础研究问题,在多种应用领域中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不同于一般的直推式学习,归纳式图表示学习要求对训练过程中不可见的未知节点进行推理和分类,因此具有更大的研究挑战。现有归纳式学习方法主要采用... 图表示学习是图数据分析的一个基础研究问题,在多种应用领域中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不同于一般的直推式学习,归纳式图表示学习要求对训练过程中不可见的未知节点进行推理和分类,因此具有更大的研究挑战。现有归纳式学习方法主要采用建立在全监督学习下的图神经网络,这些方法依赖于大量带标注的数据进行训练,因而在面对可见结构中节点标注稀缺的半监督归纳式学习问题时可能存在模型过拟合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半监督归纳式图表示学习问题,并建立了一种自训练增强的归纳式图(Self-Training Augmented Inductive Graph,STAIG)模型,该模型由一个使用图神经网络学习节点向量表示的编码器和一个通过重构节点标签和属性特征训练模型的解码器组成。针对半监督归纳式图学习问题,所提出的模型采用自训练增强方法,并在编码器中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游走的节点掩码方法提高预测未知节点的泛化性。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应对标注稀缺问题,该模型使用解码器生成节点伪标签来增强标注信息,并通过置信度过滤机制提高伪标签的可靠性。基于基准归纳式学习图数据集的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STAIG模型在半监督节点分类任务上取得了优于对比方法的结果,且在标注数据比例低于10%的弱监督学习设置下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式图表示学习 半监督节点分类 变分图自编码 自训练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序关系的多视图多粒度图表示学习框架
20
作者 肖添龙 徐计 王国胤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54,共12页
图池化作为图神经网络中重要的组件,在获取图的多粒度信息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当前的图池化操作均以平等地位看待数据点,普遍未考虑利用邻域内数据之间的偏序关系,从而造成图结构信息破坏。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序关系... 图池化作为图神经网络中重要的组件,在获取图的多粒度信息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当前的图池化操作均以平等地位看待数据点,普遍未考虑利用邻域内数据之间的偏序关系,从而造成图结构信息破坏。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序关系的多视图多粒度图表示学习框架(multi-view and multi-granularity graph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based on partial order relationships,MVMGr-PO),它通过从节点特征视图、图结构视图以及全局视图对节点进行综合评分,进而基于节点之间的偏序关系进行下采样操作。相比于其他图表示学习方法,MVMGr-PO可以有效地提取多粒度图结构信息,从而可以更全面地表征图的内在结构和属性。此外,MVMGr-PO可以集成多种图神经网络架构,包括GCN(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AT(graph attention network)以及GraphSAGE(graph sample and aggregate)等。通过在6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评估,与现有基线模型相比,MVMGr-PO在分类准确率上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图池化 多粒度 偏序关系 节点分类任务 图表示学习 半监督学习 图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