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东北红松树高-胸径关系 |
李欣宇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王娟
张新娜
张春雨
赵秀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BLS数据的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构建 |
康义龙
贾炜玮
王帆
刘奇峰
朱万才
|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云南松林树高曲线 |
冯源
李贵祥
和丽萍
毕波
覃阳平
王发平
胡滨显
尹久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研究 |
李春明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基于混合效应的杉木人工林冠幅模型 |
钟思琪
宁金魁
黄锦程
陈鼎泸
欧阳勋志
臧颢
|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6
|
含竞争指标的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 |
黄宏超
庞丽峰
符利勇
卢军
雷渊才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混交林地位指数模型构建 |
董自华
李大勇
梁宇
梁媛娜
王冬至
刘强
|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新疆天然天山云杉林树高-胸径模型 |
石宇晶
龚丽春
魏健新
杨秋丽
巴比尔江·迪力夏提
|
《湖北林业科技》
|
2024 |
0 |
|
9
|
利用2种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2水平)对杉木林胸径生长量的分析 |
符利勇
李永慈
李春明
唐守正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2
|
|
10
|
红松树高-胸径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究 |
臧颢
雷相东
张会儒
李春明
卢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6
|
|
11
|
不同郁闭度下胸高直径对杉木冠幅特征因子的影响 |
符利勇
孙华
张会儒
雷相东
雷渊才
唐守正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9
|
|
12
|
基于贝叶斯法的针阔混交林树高与胸径混合效应模型 |
王冬至
张冬燕
李永宁
张志东
李大勇
黄选瑞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13
|
靶控输注丙泊酚时的瑞芬太尼群体药代动力学 |
张马忠
张晓怡
王珊娟
陈迅
Christine Gao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4
|
群体药代动力学/群体药效动力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
芮建中
张震
李金恒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2005 |
34
|
|
15
|
两水平非线性混合模型对杉木林优势高生长量研究 |
符利勇
李永慈
李春明
唐守正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6
|
基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落叶松树干削度模型 |
姜立春
刘瑞龙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6
|
|
17
|
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树高与胸径关系研究 |
王冬至
刘红艳
张冬燕
宋晓彤
徐安阳
李静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8
|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白桦针阔混交林胸径年生长量预测 |
王冬至
弥宏卓
张冬燕
张志东
黄选瑞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9
|
22例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
仇向华
张弋
沈中阳
芮建中
李金恒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2008 |
7
|
|
20
|
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模拟杉木林优势木平均高 |
李春明
张会儒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