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北坡城市群颗粒物及臭氧时空分布及气象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苗元露 耿春梅 +3 位作者 纪元 谷超 王胜利 杨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52,共13页
为探究天山北坡城市群PM_(2.5),PM_(10)和O_(3)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因素的影响,对该区域PM_(2.5),PM_(10)和O_(3)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时空分布格局进行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广义可加模型GAM,揭示气象因子与污染物之间复杂的非线... 为探究天山北坡城市群PM_(2.5),PM_(10)和O_(3)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因素的影响,对该区域PM_(2.5),PM_(10)和O_(3)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时空分布格局进行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广义可加模型GAM,揭示气象因子与污染物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响应及其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分布上,PM_(2.5)和PM_(10)均呈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特征,而O_(3)呈现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特点;2)在空间格局上,PM_(2.5)和PM_(10)总体上呈现西低东高的格局,O_(3)高值集中在阜康市内的天山天池周边以及石河子市;3)区域PM_(2.5)和PM_(10)表现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在东部呈现高-高集聚,在西部呈现低-低聚集;4)相关性分析及GAM模型表明,PM_(2.5),PM_(10)和O_(3)与温度、湿度、风速、气压和日降雨量5个气象因素均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响应关系。温度与其他气象因子两两间的交互项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温度和其他气象因素对PM_(2.5),PM_(10)和O_(3)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效应。研究结果为天山北坡区域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影响机制提供了新认识,可为制定天山北坡地区的区域性空气质量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M_(10) O_(3) 时空分布 广义可加模型(gam)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上游天然草地蝗虫物种丰富度与地形关系的GAM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丽丽 赵成章 +2 位作者 殷翠琴 王大为 张军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12-1318,共7页
地形差异性导致的环境异质性为小尺度范围内生物空间格局的形成与维持提供了一种重要机制,是形成物种丰富度差异性的前提条件。借助GIS和S-PLUS软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于7-8月对影响蝗虫分布的地形因子进行了研究,在定量分析黑河上... 地形差异性导致的环境异质性为小尺度范围内生物空间格局的形成与维持提供了一种重要机制,是形成物种丰富度差异性的前提条件。借助GIS和S-PLUS软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于7-8月对影响蝗虫分布的地形因子进行了研究,在定量分析黑河上游祁连山区北坡地形的海拔分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域蝗虫的丰富度与地形复杂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6个样方中共采集蝗虫3149头,隶属于3科10属13种;蝗虫丰富度受地形因子影响的顺序为海拔>坡向>坡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坡位;蝗虫的分布在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各个梯度上的分布比较均衡,在海拔、坡向以及坡位的每个梯度上呈二次抛物线分布,坡度上呈递减趋势;从分布的区域上来看,蝗虫在整个区域都有较高的丰富度,但主要分布在海拔2600~2700m区域,坡向上则主要集中在西北坡和西坡,与实际观测情况相一致。蝗虫丰富度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分布状态,反映了地形因子对水热条件的重分配使蝗虫分布格局出现多元化以及破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蝗虫 物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 地形因子 广义可加模型(gam)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北湖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因子的GAM回归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佳 黄清辉 李建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91-1295,共5页
以崇明北湖为例,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对该湖的叶绿素a浓度与相关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总磷和水温之间存在较好的非线性关系(P<0.05),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之间的关系先为单调递增,当总磷浓度达到0.12mg/L时... 以崇明北湖为例,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对该湖的叶绿素a浓度与相关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总磷和水温之间存在较好的非线性关系(P<0.05),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之间的关系先为单调递增,当总磷浓度达到0.12mg/L时,变为单调递减;不同总氮浓度区间上,总氮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不同,氮浓度为0.6~1.8mg/L时,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不大;水温在24~26℃时,叶绿素a浓度最高.叶绿素a浓度与氮磷比之间也存在较好的非线性关系(P<0.1),氮限制时,叶绿素浓度与氮磷比呈反比;磷限制时,叶绿素a浓度随着氮磷比单调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模型 广义加性模型(gam)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崇明北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
4
作者 李圳 袁华荣 +4 位作者 冯雪 陈钰祥 舒黎明 陈丕茂 余景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6-1955,共10页
【目的】探究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为南海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伶仃岛设置10个调查站点,分别于2020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温度、盐度和p... 【目的】探究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为南海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伶仃岛设置10个调查站点,分别于2020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温度、盐度和pH分别采用温度计、盐度计和pH计现场测定,溶解氧浓度使用碘量滴定法现场测定。溶解无机氮浓度采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镉柱还原法测定,磷酸盐浓度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采用全片计数法进行定量计数并结合水体体积换算得到浮游植物密度,以个体数表示浮游动物密度。渔业资源调查采用底拖网单拖渔船进行。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对环境因子进行共线性检验,剔除高共线性变量,并进行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和模型评价,分析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结果】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盐度、温度和溶解氧浓度VIF>10,存在严重共线性,最终保留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浓度、深度、pH、溶解无机氮浓度、磷酸盐浓度、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密度用于构建GAM模型。影响因子筛选结果显示,溶解氧浓度是影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最主要因子,贡献率为25.3%,其次为叶绿素a浓度(24.5%)和浮游动物密度(16.3%),深度对CPUE的贡献率最低(6.3%)。GAM分析结果显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溶解氧浓度6.700~8.100 mg/L,叶绿素a浓度0.500~1.200 mg/m^(3),浮游动物密度230.000~450.000 pcs/m^(3),深度6.500~10.000 m的海域。CPUE随溶解氧浓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CPUE随叶绿素a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CPUE随浮游动物密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CPUE随深度升高逐渐降低。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在春季和秋季渔业资源空间分布均表现出一定规律性,主要集中在岛礁东部与南部海域,且秋季的CPUE高于春季。春季渔业资源主要分布于外伶仃岛近岸南部和东部海域。秋季渔业资源则更多集中在近岸东部海域,该区域的CPUE水平较高。【结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受各项环境因子的协同调控,溶解氧浓度是最关键的驱动因子,其次为叶绿素a浓度、浮游动物密度和深度。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在秋季高于春季,主要聚集于岛礁东部与南部海域。渔业资源存在季节性变化趋势,伏季休渔制度对牧场生态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伶仃海洋牧场 渔业资源 环境效应 广义可加模型(gam) 共线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模型的天津海域鱼类资源和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谷德贤 刘国山 +4 位作者 王晓宇 王婷 尤宏争 钱红 徐海龙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8-43,共6页
根据2013、2014年5、8、10月6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及环境因子调查结果,分析了天津海域鱼类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生物量,同时利用GAM模型,对天津海域鱼类资源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天津海域共采集到鱼类7目17科26种,其中... 根据2013、2014年5、8、10月6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及环境因子调查结果,分析了天津海域鱼类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生物量,同时利用GAM模型,对天津海域鱼类资源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天津海域共采集到鱼类7目17科26种,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鱼类资源平均生物量为3.37 kg/h,与1983年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结果相比,资源量降低了90.39%。8月航次的鱼类资源生物量最大,其次为10月航次,5月航次最小。本研究选取了月份、水温、盐度等11个环境因子,GAM分析结果表明,对鱼类生物量影响较大的4个因子为温度、仔稚鱼密度、盐度和经度,水温、仔稚鱼密度和盐度对鱼类资源生物量影响均显著,经度在p<0.1的水平上显著,模型的累计偏差解释率为44.2%。根据AIC准则,包含上述4个变量的广义加性模型为最佳模型。各预测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盐度>温度>仔稚鱼密度>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海域 鱼类资源 广义加性模型(gam)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M的区域PM_(2.5)浓度影响因子识别及关联关系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焦利民 金健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128,198,共7页
区域PM_(2.5)浓度影响因子及显著程度对区域PM_(2.5)浓度模拟和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应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建立模型分析2013年京津冀区域PM_(2.5)浓度与AOD、气象因子(相对湿度、温度、降雨量、大气压、风速)和土地利用类型(... 区域PM_(2.5)浓度影响因子及显著程度对区域PM_(2.5)浓度模拟和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应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建立模型分析2013年京津冀区域PM_(2.5)浓度与AOD、气象因子(相对湿度、温度、降雨量、大气压、风速)和土地利用类型(水体、林地、耕地、建设用地、裸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大气压、AOD、林地、建设用地和裸地显著的影响PM_(2.5)浓度;且温度、AOD、裸地、林地与PM_(2.5)存在复杂相关关系,大气压、建设用地与PM_(2.5)浓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GAM模型R^2为0.952,拟合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为0.959,模型交叉验证后得到R2为0.792。结果表明,利用GAM能有效的识别区域PM_(2.5)浓度的影响因子,根据影响因子进行PM_(2.5)浓度拟合并得到可靠的拟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加性模型(gam) 区域PM_(2.5) 气象因子 土地利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的喀斯特植被覆盖与驱动因素非线性关系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黄琪 彭立 +2 位作者 李赛男 黄紫燕 邓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89-2496,共8页
利用Theil-Se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对2000~2018年西南五省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研究,探究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用MK(Mann-Kendall)突变检验寻找NDVI与夜间灯光数据的突变时间点.借助广义可加模型(GAM)对社会经济... 利用Theil-Se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对2000~2018年西南五省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研究,探究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用MK(Mann-Kendall)突变检验寻找NDVI与夜间灯光数据的突变时间点.借助广义可加模型(GAM)对社会经济驱动因素,自然驱动因素分别拟合植被覆盖的响应曲线,探究喀斯特地区与非喀斯特地区的非线性响应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中部、东部的植被恢复效果整体比西部地区好;利用夜间灯光数据作为表征城镇化的替代变量,城镇化与植被覆盖都在2009~2010年之间发生了突变,城镇化的突变时间早于植被覆盖的突变;喀斯特地区有88.54%的植被覆盖增加,其中有48.15%显著增加;非喀斯特地区有80.08%的植被覆盖增加,其中显著增加的占32.34%.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整体要比非喀斯特地区好.植被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路网密度、建成区面积等人类影响因素呈现不同的非线性响应关系.整体而言,非喀斯特地区受到的气温影响要比喀斯特地区的大,降雨、土层厚度对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影响更大一些.对比评价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效果,分区探索植被覆盖变化背后驱动机制的非线性关系,对生态恢复规划等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指数 驱动因子 突变检验 非线性 广义可加模型(g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太平洋海山特征对延绳钓渔业和围网渔业黄鳍金枪鱼CPUE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费姣姣 李成 +3 位作者 张健 滕钰秀 吴蕴韬 石建高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海山是海底重要的生物栖息地类型之一,是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广泛分布于中西太平洋,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然而,鲜有关于海山及其相关特征对黄鳍金枪鱼资源丰度和分布影响的研究。基于2010... 海山是海底重要的生物栖息地类型之一,是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广泛分布于中西太平洋,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然而,鲜有关于海山及其相关特征对黄鳍金枪鱼资源丰度和分布影响的研究。基于2010—2021年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汇总的延绳钓和围网渔业数据结合海山特征数据,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两种不同捕捞方式的黄鳍金枪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与海山相关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西太平洋两种渔业方式的黄鳍金枪鱼渔获量主要来源于海山区域,海山特征对两种渔业黄鳍金枪鱼的CPUE均产生了极显著性影响(P<0.001)。在延绳钓渔业中,较高的CPUE出现在山顶深度、粗糙度、底面积和海山密度较小、坡度较缓的区域;而在围网渔业中,较高的CPUE则出现在粗糙度较小、山顶深度较大、底面积较大、较陡峭且密集的海山区域。研究探讨了中西太平洋海山特征对黄鳍金枪鱼不同群体的影响机制,为今后进一步探索黄鳍金枪鱼种群分布和资源丰度变化与海洋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海山 延绳钓 围网 CPUE ga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值型数据的荣成天鹅湖菲律宾蛤仔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9
作者 董建宇 胡成业 +2 位作者 王学锋 杨晓龙 张秀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9,共9页
为了利用简化的二值型渔业数据研究物种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基于2017年四个季度山东半岛荣成天鹅湖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实地调查数据,比较了广义加性模型(GAM)和广义线性模型(GLM)在处理二值型菲律宾蛤仔... 为了利用简化的二值型渔业数据研究物种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基于2017年四个季度山东半岛荣成天鹅湖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实地调查数据,比较了广义加性模型(GAM)和广义线性模型(GLM)在处理二值型菲律宾蛤仔渔业数据的表现,并利用GAM模型研究了天鹅湖的菲律宾蛤仔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GAM模型在偏差解释率、模型评估效果和预测性能方面均优于GLM模型;水深、总有机质含量和叶绿素a浓度显著影响菲律宾蛤仔的空间分布(P<0.05)。菲律宾蛤仔的出现概率随叶绿素a浓度增加逐渐上升,随总有机质含量和水深的增加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二值型简化数据能够有效地揭示菲律宾蛤仔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广义加性模型(gam) 广义线性模型(GLM) 环境因子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灯光罩网渔业CPUE标准化研究
10
作者 叶思齐 陆化杰 +2 位作者 张弼强 赵懋林 倪振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8-1267,共10页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是渔业资源评估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评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丰度,掌握鸢乌贼资源分布与时空因子及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用广义加性模型(GAM),...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是渔业资源评估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评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丰度,掌握鸢乌贼资源分布与时空因子及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用广义加性模型(GAM),结合时空因子及海洋环境因子对2015~2021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灯光罩网渔业CPUE进行标准化研究,并评价各因子对CPUE的影响。GLM模型结果显示,6个变量对CPUE影响显著,依次为年份(Year)、月份(Month)、经度(lon)、纬度(lat)、海表面温度(SST)、叶绿素a浓度(chl a);依次加入六个显著变量构建GAM模型,并通过对不同GAM模型的AIC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包含6个变量的GAM模型AIC值最小且模型最优,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37.80%。研究表明,西北印度洋鸢乌贼高CPUE主要出现在9月至翌年3月期间,13°N~20°N、58°E~66°E、SST为26.0~29.0°C、chl a为0.07~0.73 mg/m^(3)的海域内。整体而言,基于GLM模型和GAM模型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灯光罩网渔业CPUE标准化研究,能够较好地反映鸢乌贼资源的丰度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西北印度洋 灯光罩网渔业 CPUE标准化 广义线性模型 广义加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对呼吸疾病门诊数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洪也 张莹 +5 位作者 马雁军 王式功 张军 侯率 陈凯奇 李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77-4090,共14页
利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沈阳市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整个观测期间和污染期间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全人群、不同性别、还是不同年龄人群中,HONO对门诊人... 利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沈阳市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整个观测期间和污染期间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全人群、不同性别、还是不同年龄人群中,HONO对门诊人数的影响均非常显著.最佳滞后时间下,PM10、PM2.5、SO2、NO2、HONO和NH3的浓度每增加10μg/m^3或1个IQR,对应的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数增加百分比(ER)分别为1.29%(1.18%~1.4%),1.31%(1.2%~1.43%),3.28%(3.07%~3.50%),5.26%(4.91%~5.61%),12.89%(4.45%~22.01%)和11.09%(9.84%~12.36%).HONO、NH3和PM2.5对女性的影响远比对男性的影响大,污染日当日对门诊量的影响最大;PM2.5对≥65岁的老人影响大;NH3、HONO和SO2对15~65岁人群影响大.污染天气条件下HONO和NO2对门诊人数影响最高,均为污染日当日对门诊量的影响最大.沙尘天气Ca2+等土壤性离子影响最大.多污染物模型中,不同污染物对呼吸疾病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气温对各呼吸疾病的影响最强,低温和高污染物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影响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呼吸系统疾病 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口虾蛄假蚤状幼体的密度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谷德贤 王婷 +4 位作者 王娜 王刚 尤宏争 李文雯 刘国山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研究渤海湾影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假蚤状幼体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5、6、7、8、10月开展了10个航次的调查,选取的影响因子为月份、经度、纬度、表层水温、水深、表层盐度、溶解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为研究渤海湾影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假蚤状幼体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5、6、7、8、10月开展了10个航次的调查,选取的影响因子为月份、经度、纬度、表层水温、水深、表层盐度、溶解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耗氧量、叶绿素a,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了口虾蛄假蚤状幼体的密度分布和上述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渤海湾口虾蛄假蚤状幼体平均资源密度为0.095 ind./m^2,出现时间为6—8月,存在年际变化;GAM分析表明,不论将月份、经度和表层纬度视为分类变量还是数值变量,最优的GAM模型均由表层水温、纬度、月份和水深组成,各影响因素对口虾蛄假蚤状幼体影响程度的重要性依次为表层水温>月份>纬度>水深。本研究结果可为口虾蛄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口虾蛄 假蚤状幼体 环境因子 广义加性模型(g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林林 姜亚洲 程家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25-1833,共9页
依据1997-2000年在东海(26°00′-33°00′N、120°30′-128°00′E)进行的4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广义相加模型(GAM),量化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于其种群成熟... 依据1997-2000年在东海(26°00′-33°00′N、120°30′-128°00′E)进行的4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广义相加模型(GAM),量化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于其种群成熟度指数(PMI)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春、夏、秋、冬4个季节在东海均有分布;秋季PMI值最高,春季最低;4个季节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分布范围均较广,主要集中在东海外海受台湾暖流和黑潮控制的水域。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环境适应性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其分布的底温范围为:春季14.70-18.30℃、夏季13.18-20.91℃、秋季13.96-24.67℃、冬季14.33-19.75℃。底盐范围为:春季29.52-34.63、夏季31.57-34.27、秋季32.26-34.72、冬季34.25-34.70。水深范围为:春季55-179m,夏季43-176m、秋季40-184m、冬季79-152m。综上所述,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时空分布具有广范围、多季度的特点,这种分布特征可有效降低其幼体间的种间竞争,为确保其种群繁衍提供有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生殖群体 太平洋褶柔鱼 广义相加模型 种群成熟度指数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城区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严俊 王振全 +3 位作者 胡泽楠 王式功 赵春霞 王立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2-216,共5页
为了探讨兰州城区大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兰州城区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气象(日均气压、气温、气湿、风速和降水量)资料,以及同时段的居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数据,选用广义相加... 为了探讨兰州城区大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兰州城区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气象(日均气压、气温、气湿、风速和降水量)资料,以及同时段的居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数据,选用广义相加模型(GAM)的Poisson回归,利用非参数平滑函数控制长期趋势、星期效应、气象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大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并按性别、年龄和呼吸系统疾病类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当日API上升1个四分位间距(48个单位)时,当日总的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5.50%(95%CI 4.03%~6.99%),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男性在API上升滞后第1d RR值最高,为1.058 3(95%CI1.039 7~1.077 2),女性则在API上升当日RR值最高,除滞后第3 d和第4 d,其他滞后各天RR值均低于男性。API上升对16~64岁人群的影响只在当日和滞后第1 d有意义,对≤15岁者和≥65岁者有显著的滞后效应,以滞后第5 d和第4 d RR值最高,分别为1.063 6(95%CI 1.043 4~1.084 1)和1.047 6(95%CI 1.017 6~1.0786)。API上升当日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URTI)患者日住院人数增幅最大,RR分别为1.059 5(1.040 7~1.078 7)和1.056 0(1.030 6~1.082 1),肺炎患者日住院人数滞后效应高于URTI。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可增加居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并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呼吸系统疾病类型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卫生学 大气污染 呼吸系统疾病 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URTI) 日住院人数 广义相加模型(g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相加模型在乌江夏季径流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荣艳淑 胡玉恒 +2 位作者 冯瑞瑞 殷雨婷 李崇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基于前期冬季海温指数,构建具有4个非线性指数和9个线性指数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对乌江流域洪家渡夏季径流进行了模拟与预测,利用5种评估指标,包括最小信息准则(AIC)、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概率空间线性误差(LEPS)和... 基于前期冬季海温指数,构建具有4个非线性指数和9个线性指数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对乌江流域洪家渡夏季径流进行了模拟与预测,利用5种评估指标,包括最小信息准则(AIC)、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概率空间线性误差(LEPS)和线性相关(r),评估GAM和广义线性模型(GLM)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在AIC、RMSE和LEPS评估指标上,GAM的模拟效果与实测值相比均小于GLM,在线性相关系数上显著大于GLM。因此,GAM的模拟效果明显优于GLM。利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对洪家渡夏季径流分别进行了GAM和GLM预测,结果表明,GAM与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提高到0.41,相对误差小于30%的预测值达到60%以上,特别是在洪家渡典型洪水年中,GAM的预测误差仅在10%左右,在典型干旱年中,GAM的预测误差小于10%,GAM的预测结果比GLM明显改善。因此,考虑了径流量与预报因子的非线性关系,在径流预报中使用GAM进行建模,能够有效改善线性回归模型的模拟效果和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相加模型(gam) 广义线性模型(GLM) 留一法交叉验证 夏季径流 海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强壮箭虫密度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晓慧 薛莹 +2 位作者 张崇良 任一平 徐宾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83,共10页
为探究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等因子的关系,本文依据2013—2014年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6个航次的调查数据,采用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A)和负二项分布参数的倒数(CA)等... 为探究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等因子的关系,本文依据2013—2014年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6个航次的调查数据,采用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A)和负二项分布参数的倒数(CA)等聚集指标,分析了强壮箭虫的空间分布特征;应用广义可加模型(GAM)研究了强壮箭虫密度的时空分布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强壮箭虫平均密度为21.85ind/m3,春、秋季高,冬、夏季低;其密度的空间分布以黄河入海口附近水域为密集中心,向远岸水域逐渐降低;强壮箭虫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聚集特征随密度的变化存在两次聚集和两次扩散;水深、表层水温和浮游桡足类密度是影响其密度时空分布的主要因子,总偏差解释率为55.11%,强壮箭虫密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随表层水温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随桡足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强壮箭虫密度受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环境因子变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强壮箭虫 聚集指标 广义可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群岛海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pp.)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飞雁 王亮根 +3 位作者 王雪辉 宁加佳 谷阳光 李亚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6-1184,共9页
中小型桡足类是海洋食物网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在碳循环里细菌碳和藻类碳向高营养级转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3—4月、6—7月、9—10月和11—12月南沙群岛海域(111°30′E—112°30′E,4°30′N—11°... 中小型桡足类是海洋食物网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在碳循环里细菌碳和藻类碳向高营养级转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3—4月、6—7月、9—10月和11—12月南沙群岛海域(111°30′E—112°30′E,4°30′N—11°30′N)的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对长腹剑水蚤属(Oithona)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沙群岛海域共出现长腹剑水蚤15种(包括1个未定种),其中线长腹水蚤(Oithona linearis)、粗长腹剑水蚤(O.robusta)和长刺长腹剑水蚤(O.longispina)为南沙群岛海域首次记录,长腹剑水蚤属种类组成沿水深变化的现象较为明显,该属虽然在南沙群岛海域广泛分布,但单种的出现频率较低,其种类出现的季节性较强;(2)南沙群岛海域的长腹剑水蚤可以划分为常见广布组群Ⅰ和低频组群Ⅱ;(3)长腹剑水蚤年均栖息密度为30ind./m3,季节变化呈单峰型,秋季最高、冬季最低,高数量区主要出现在受南沙西部沿岸流和东部沿岸流影响的近岸海域;(4)在0—750m水深范围内,长腹剑水蚤数量沿水深梯度的垂直变化明显,呈现由浅至深数量明显减少的趋势,长腹剑水蚤主要集中分布在0—75m的水层中,75—500m数量急剧降低至最低后,在500—750m基本维持不变;(5)GAM分析表明,纬度、海水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对长腹剑水蚤数量均有影响,以纬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长腹剑水蚤属最适温度为28.6—29.2℃,最适盐度为32.6—33.2,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5—10μg/L;(6)长腹剑水蚤属更适栖息于低温和低盐,且受沿岸流影响的环境中。因此,其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与季风驱动的沿岸流势力强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长腹剑水蚤 种类组成 密度分布 环境因子 广义可加模型 南沙群岛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率的影响:以郑州市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仁成 王亚男 +3 位作者 王丹 王运静 谢沛远 韦良魁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99-2107,共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该研究以空气污染较严重的郑州市为例,针对2019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三甲医院)儿童呼吸道疾病日门诊人数、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该研究以空气污染较严重的郑州市为例,针对2019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三甲医院)儿童呼吸道疾病日门诊人数、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CO、SO_(2)和O_(3))浓度和气象要素(气温和相对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空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的当日及滞后效应,及其受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与PM_(2.5)、PM_(10)、NO_(2)、CO和SO_(2)的浓度均呈正相关,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②6种空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的影响均存在滞后效应,且在空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影响最大的滞后日,PM_(2.5)、PM_(10)、NO_(2)和O3的浓度每增加10μg/m^(3),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分别增加0.66%、0.37%、4.63%和0.82%;SO_(2)浓度每增加1μg/m^(3),就诊人数增加1.72%;CO浓度每增加1 mg/m^(3),就诊人数增加4.25%.③PM_(2.5)、PM_(10)和NO_(2)对女童的影响大于男童,污染物浓度每增加10μg/m^(3),女童就诊人数增长率比男童分别高出0.06%、0.04%和2.36%.④空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道疾病影响显著的种类数大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减小.⑤秋冬季空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率的影响较大.研究显示,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与空气质量密切相关,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儿童受空气污染影响程度不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因此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可有效降低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呼吸道疾病 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物 气象因素 广义相加模型(g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架路沿侧细颗粒物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雅 王占永 +1 位作者 路庆昌 彭仲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0-657,共8页
以上海市高架路为对象,通过移动设备开展数据采集,建立广义加性模型,对高架路细颗粒物(PM_(2.5))浓度的垂直分布及其与微观尺度下的交通、气象、位置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原始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作为输入变量,提... 以上海市高架路为对象,通过移动设备开展数据采集,建立广义加性模型,对高架路细颗粒物(PM_(2.5))浓度的垂直分布及其与微观尺度下的交通、气象、位置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原始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作为输入变量,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的高架路交通污染物浓度垂直变化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PCA-BPNN).结果表明:高度、相对湿度和交通流量对PM_(2.5)浓度垂直变化有着显著影响;PCA-BPNN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污染物扩散的非线性问题,消除变量间多重共线性,有效弥补污染物垂直扩散模型在道路微观尺度上预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架路 垂直分布 广义加性模型 主成分分析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与臭氧协同作用对COPD住院人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付桂琴 田亚芹 张成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312-5318,共7页
为评价气温与臭氧(O3)协同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住院人数的影响,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平滑曲线阈值效应和饱和效应方法,在控制了时间序列长期趋势、季节效应、节假日效应和相对湿度、污染物PM2.5、SO2、NO2浓度混杂因素的影响... 为评价气温与臭氧(O3)协同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住院人数的影响,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平滑曲线阈值效应和饱和效应方法,在控制了时间序列长期趋势、季节效应、节假日效应和相对湿度、污染物PM2.5、SO2、NO2浓度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分析了2013~2016年石家庄市气温与O3协同作用对COPD住院人数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并考虑了不同年龄、性别的分人群效应.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的阈值为0.3,19℃,O3的分层临界值100μg/m^3;当O3≥100μg/m3时,随着气温每上升1℃,COPD日均住院人数增加的相对危险度1.042(95%:1.020,1.065),并且在T≥19℃时其效应值最大,为1.084(95%:1.048,1.121).较高气温、高O3污染环境对COPD疾病人群的影响存在协同加强效应,且对老年人影响更敏感,而男女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气温和臭氧 协同作用 广义相加模型(g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