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of bumper materials for spacecraft shield against orbital debris hypervelocity impact
1
作者 Siyuan Ren Pinliang Zhang +6 位作者 Qiang Wu Qingming Zhang Zizheng Gong Guangming Song Renrong Long Liangfei Gong Mingze W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3期137-177,共41页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the hypervelocity impact of orbital debris can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spacecraft,and enhancing the impact resistance is the great concern of spacecraft shield design.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the hypervelocity impact of orbital debris can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spacecraft,and enhancing the impact resistance is the great concern of spacecraft shield design.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mper materials for spacecraft shield applications.In particular,the protective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the bumper using different materials against hypervelocity impact a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aterial used in shield were discussed,and the performance under hypervelocity impact wa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figuration.This review provides the useful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to create bumper materials for spacecraft shield applications,and the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bumper materials for spacecraft shield we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bital debris Spacecraft shield Hypervelocity impact Bumper materials Protective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ress on Space Materials Science in China:Debris Shielding Fibrous Materials and High Specific Energy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被引量:1
2
作者 WU Nan LIU Shuangke +3 位作者 ZHANG Xiaoshan SUN Weiwei ZHENG Chunman WANG Yingde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3-811,共9页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ace industry puts forward urgent requirements for high-performance debris shielding materials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rechargeable battery.In this review,the recent progress on debris shi...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ace industry puts forward urgent requirements for high-performance debris shielding materials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rechargeable battery.In this review,the recent progress on debris shielding fibrous materials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Li-S battery are particularly summarized.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basalt fibers and silicon carbide fibers were chosen as the effective filling shielding materials.The geometric structure of fabrics was also investigated.For the novel shielding materials,high-strength and flexible silicon carbide micro-nano fibrous membranes were designed and fabricated.The obtained membranes 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porten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debris protection structure.Furthermore,the high specific energy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have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solve the key problems of polysulfides shuttle and slow redox kinetics in lithium sulfur battery,a series of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hollow carbon-based material as sulfur host with dual functions of catalysis and adsorption towards polysulfides wer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The obtained Li-S pouch cells with high areal sulfur loading of 6.9 mg·cm^(-2)yield exceptional high practical energy density of 382 W·h·kg^(-1)under lean electrolyte of 3.5μL·mg^(-1),demonstrating the great potential of realistic high-energy Li-S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materials Silicon carbide fibers Debris shielding Li-S bat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origami shield with supporting frame structures optimized by a feature-driven topology optimization method
3
作者 Dongsheng Jia Pengcheng Feng +5 位作者 Liangdi Wang Longcan Chen Jun Wang Jihong Zhu Yingjie Xu Weihong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47-456,共10页
In this paper,the design,manufacture and testing of an origami protective shield with a supporting frame structure are presented.It consists of an origami shield surface and a deployable supporting frame structure tha... In this paper,the design,manufacture and testing of an origami protective shield with a supporting frame structure are presented.It consists of an origami shield surface and a deployable supporting frame structure that needs to be portable and sufficiently stiff.First,for the design of the shield surface,a threestage origami crease pattern is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shield size in the folded state.The shield surface consists of several stiff modular panels and layered with flexible fabric.The modular panels are made of a multi-layer composite where a ceramic layer is made of small pieces to improve durability as those small pieces enable restriction of crack propagation.Then,the supporting frame structure is designed as a chain-of-bars structure in order to fold into a highly compact state as a bundle of bars and deploy in sequence.Thus,a feature-driven topolog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method preserving component sequence is developed where the inter-dependence of sub-structures is taken into account.A bar with semi-circular ends is used as a basic design feature.The positions of the bar’s end points are treated as design variables and the width of the bars is kept constant.Then,a constraint on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chain of bars is introduced.Finally,the modular panels made of multi-layer composite and the full-scale prototype of the origami shield are fabricated and tested to verify the bullet-proof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GAMI Deployable structure Structure design shield Composite mater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AE接枝EBA基半导电屏蔽对XLPE绝缘空间电荷分布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陈明华 林珂 +4 位作者 张城城 黄嘉盛 王森 陈庆国 赵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005-7016,I0033,共13页
半导电屏蔽层对绝缘层空间电荷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绝缘层中空间电荷积累是制约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电缆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熔融接枝将氯乙酸丙烯酯(CAAE)接枝到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thylene-butyl acr... 半导电屏蔽层对绝缘层空间电荷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绝缘层中空间电荷积累是制约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电缆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熔融接枝将氯乙酸丙烯酯(CAAE)接枝到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thylene-butyl acrylate copolymer,EBA)大分子链上,制备了CAAE接枝EBA/炭黑(carbon black,CB)半导电屏蔽料,对其进行了形貌及结构表征,测试了其体积电阻率和其作电极时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绝缘层的空间电荷分布特性及击穿场强,系统研究了CAAE的含量对半导电屏蔽料电性能及XLPE绝缘层空间电荷分布特性和击穿场强的影响。结果表明,CAAE接枝EBA基半导电屏蔽料的体积电阻率随着CAAE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CAAE接枝改性半导电屏蔽可以降低XLPE绝缘层中的电场畸变,其中CAAE含量为1.0phr时,接枝改性半导电屏蔽料的体积电阻率最低,相较于EBA/CB作电极时,XLPE中的最大电场畸变率在30、40和80℃时分别降低了43.2%、69.0%和72.4%,不同温度下XLPE的击穿场强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电屏蔽料 空间电荷 击穿场强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铝基高硼复合材料制备与中子屏蔽性能研究
5
作者 沈华亚 韩毅 +3 位作者 李国栋 张鸿宇 刘宇辰 杨仲田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80-6185,共6页
采用金属粉末冷压热烧方法制备了规格为700 mm×500 mm×50 mm、含硼70%(质量分数)、密度1.87 g/cm^(3)的大尺寸铝基高硼复合材料板材;基于蒙特卡洛软件MCNP6对比研究了高硼铝基复合材料、聚乙烯、钨、铁、铅在Watt谱中子源辐... 采用金属粉末冷压热烧方法制备了规格为700 mm×500 mm×50 mm、含硼70%(质量分数)、密度1.87 g/cm^(3)的大尺寸铝基高硼复合材料板材;基于蒙特卡洛软件MCNP6对比研究了高硼铝基复合材料、聚乙烯、钨、铁、铅在Watt谱中子源辐射条件下的中子屏蔽性能;利用^(252)Cf中子源对铝基高硼复合材料进行中子屏蔽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铝基高硼复合材料的试验值与模拟计算值能较好符合,5种材料中单位厚度铝基高硼复合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最弱,在紧邻中子放射源10 cm厚度范围内单位质量铝基高硼复合材料的中子屏蔽效果仅次于聚乙烯材料,紧靠核动力反应堆的高温高辐射屏蔽层使用铝基高硼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减轻屏蔽层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 中子屏蔽 铝基高硼复合材料 MCNP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球微气囊超结构Whipple屏抗超高速冲击性能物质点法分析
6
作者 毛志超 于成 +3 位作者 李晓杰 王小红 闫鸿浩 王宇新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53,共17页
为了提升Whipple屏对太空碎片的超高速冲击防护性能,在不增加多孔材料、碳纤维等其他吸能材料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铝球微气囊阵列超结构,并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加工制备。同时,构建了初速度为7.5 km/s的球形弹丸冲击靶板的计算模型,用以... 为了提升Whipple屏对太空碎片的超高速冲击防护性能,在不增加多孔材料、碳纤维等其他吸能材料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铝球微气囊阵列超结构,并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加工制备。同时,构建了初速度为7.5 km/s的球形弹丸冲击靶板的计算模型,用以研究超高速冲击防护性能;将物质点法的计算精度与实验进行对比验证后,开展了超高速冲击Whipple屏三维数值模拟;通过与单层铝板的超高速冲击模拟得到的靶板穿孔尺寸、碎片云形貌及其速度、动量、能量和温度等参数比较分析,讨论并揭示了铝球微气囊超结构的能量吸收与耗散机理。结果表明:铝球微气囊超结构Whipple屏对弹丸轴向动能的削减值比单层铝板提高了300 J,其碎片云径向最大膨胀半径比单层铝板增大了32.2 mm。由此可知,铝球微气囊超结构Whipple屏可以显著提高对空间碎片超高速冲击的防护性能。同时,与相关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物质点法超高速冲击数值模拟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作为研究开发新型Whipple屏的数值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点法 超高速冲击 Whipple防护屏 超结构 空间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材料对盾构刀具切削性能影响研究
7
作者 邓龙传 李晓昭 +3 位作者 赵鹏 许文涛 张弛 刘四进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36-1945,共10页
探究地质材料对刀具与地层相互作用规律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盾构机在固结砂卵石地层等复杂地层中刀具切削机理和磨损失效机制。从刀具切削受力和切削效率入手,以不同地质材料类型和强度为控制变量,开展了刮刀和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刀具... 探究地质材料对刀具与地层相互作用规律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盾构机在固结砂卵石地层等复杂地层中刀具切削机理和磨损失效机制。从刀具切削受力和切削效率入手,以不同地质材料类型和强度为控制变量,开展了刮刀和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刀具直线切削试验。结果表明:①刀具受力大小和波动性随着地质材料中骨料硬度的增加而增加,骨料硬度的增加使得刀具切削过程更不连续;②最优切削深度随着骨料硬度增大而减小,素混凝土、陶粒混凝土和砂浆的最优切削深度分别为4,5 mm以及大于6 mm。③刀具受力大小及其波动性随地质材料强度增加而增大,在地质材料强度较高时刀具侵入更为困难,切削不连续性增加;④PDC刀具的最优切削深度随着地质材料强度增加而减小,切削C50、C40和C30时的最优切削深度分别为2,2.5 mm以及大于3 mm,圆形PDC刀具和锥形PDC刀具的切削效率变化特征类似,由于圆形PDC刀具切削多为拉应力破坏,导致切削比能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刀具 地质材料 刀具荷载 切削效率 PDC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形谐振腔与微波探针双聚焦的含能材料小功率微波点火技术
8
作者 陈毅恒 王绍飞 +1 位作者 赵甲 谢彦召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8,共8页
为解决小功率条件下固体含能材料微波点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形谐振腔双聚焦优化设计的小功率高场强微波点火技术。研发的微波点火装置由固态微波源、矩形谐振腔、微波探针等部分构成。其中,矩形谐振腔采用探针馈电,通过谐振作用实... 为解决小功率条件下固体含能材料微波点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形谐振腔双聚焦优化设计的小功率高场强微波点火技术。研发的微波点火装置由固态微波源、矩形谐振腔、微波探针等部分构成。其中,矩形谐振腔采用探针馈电,通过谐振作用实现能量一次聚焦,结合探针尖端对电场的畸变作用及金属置物台对电场分布空间的压缩效应,实现对谐振时腔内能量二次聚焦,并通过电磁兼容设计防止电磁波泄露。仿真与试验表明:微波点火装置在2~3 GHz范围内具有多个工作频点且频率可调,22 W功率下最大场强可达MV/m级,并能实现对小粒黑火药的有效点火,与现有装置相比,点火功率大幅减小。研发的小功率高场强微波点火技术可为固体含能材料微波点火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点火 双聚焦 矩形谐振腔 电磁屏蔽 固体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导电炭黑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侯帅 何文 +4 位作者 展云鹏 傅明利 贾磊 罗鑫洪 洪浚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2-1644,I0034,共14页
半导电屏蔽料是中高压电缆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其品质决定电压等级及电缆运行可靠性。导电填料作为半导电屏蔽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其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光洁度等关键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导电炭黑(conductive carbon black,CCB)因其价... 半导电屏蔽料是中高压电缆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其品质决定电压等级及电缆运行可靠性。导电填料作为半导电屏蔽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其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光洁度等关键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导电炭黑(conductive carbon black,CCB)因其价格低廉、易于加工等优点,是目前工业上生产中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首选导电填料。该文系统阐述CCB的形成机理、结构特点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CCB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当前电缆半导电屏蔽料用CCB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指出杂质控制和分散性提升将是未来CCB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半导电屏蔽料 导电炭黑 体积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纤维碳气凝胶的制备及电磁屏蔽与吸波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斌 郭卓 +2 位作者 高党鸽 周莹莹 马建中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7-543,共7页
以铬鞣羊皮废革屑酸解获得的胶原纤维为原料、聚乙烯醇为交联剂,通过冷冻干燥、高温炭化法制备了胶原纤维碳气凝胶(CFCA)。采用SEM、XRD、Raman对CFC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炭化温度对CFCA的石墨化程度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以铬鞣羊皮废革屑酸解获得的胶原纤维为原料、聚乙烯醇为交联剂,通过冷冻干燥、高温炭化法制备了胶原纤维碳气凝胶(CFCA)。采用SEM、XRD、Raman对CFC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炭化温度对CFCA的石墨化程度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CA具有多孔网络结构;高温炭化使气凝胶出现了石墨化转变;当炭化温度为800℃时,制备的CFCA-800的石墨化程度最高,Raman谱图中D峰和G峰的相对强度比值最低,为0.971;CFCA-800的密度为18.0 mg/cm^(3),压缩强度755 kPa,导电率为216 S/m,具有最佳的吸波能力,其在10.4 GHz的电磁屏蔽效能可达到60 dB,反射损耗可达–29.21 dB,最大吸收频宽可达4.2 GHz;CFCA-800在X波段的阻抗匹配接近1,衰减常数在12.1 GHz处最高,为386,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和优异的电磁波衰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 废革屑 碳气凝胶 电磁屏蔽 吸波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纳米管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展望
11
作者 何舜宇 陈旭丹 +1 位作者 俞强 闫长增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8-1395,共8页
氮化硼纳米管(BNNTs)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质的一维纳米材料,自1995年首次合成以来,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BNNTs的结构与碳纳米管(CNTs)类似,但是由硼和氮原子交替排列形成,这种结构赋予了BNNTs一系列独特的性质,... 氮化硼纳米管(BNNTs)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质的一维纳米材料,自1995年首次合成以来,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BNNTs的结构与碳纳米管(CNTs)类似,但是由硼和氮原子交替排列形成,这种结构赋予了BNNTs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如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的耐热性、电绝缘性和高热导率等。BNNTs的合成在其性能研究和应用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基于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BNNTs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氮化硼纳米管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球墨退火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及模板合成法等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并同步探讨了该材料在中子屏蔽、生物医学、光学器件及导热材料等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纳米管 一维材料 中子屏蔽 生物医学 光学器件 导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及碳纳米材料改性水泥基材料电磁屏蔽及吸波性能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志航 白二雷 +2 位作者 刘俊良 周俊鹏 任彪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4-92,共9页
采用水泥基材料复合功能组分是解决民用建筑电磁辐射危害、军事工程面临雷达侦测与电磁脉冲武器攻击双重威胁的有效途径之一。碳纤维及碳纳米材料(纳米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卓越的电磁学性质,常作为功能组分... 采用水泥基材料复合功能组分是解决民用建筑电磁辐射危害、军事工程面临雷达侦测与电磁脉冲武器攻击双重威胁的有效途径之一。碳纤维及碳纳米材料(纳米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卓越的电磁学性质,常作为功能组分用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电磁屏蔽及吸波性能。本文介绍了电磁屏蔽与吸波理论,分析了水泥基材料电磁屏蔽效能与吸波性能测试方法,综述了碳纤维改性水泥基材料、纳米炭黑改性水泥基材料、碳纳米管改性水泥基材料、石墨烯改性水泥基材料电磁屏蔽及吸波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功能水泥基材料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碳纤维 碳纳米材料 电磁屏蔽 吸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铁盾构泥浆制备隧道壁后同步注浆材料试验研究
13
作者 黄昌顺 段书苏 +3 位作者 冯志升 李豪杰 王志佳 张友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68,共9页
为提高盾构泥浆资源化利用率,研制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隧道壁后同步注浆材料。选用硅粉、硅酸钠、粉煤灰替代一部分水泥,以盾构泥浆为主原料替代河沙,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系统研究不同含量的硅粉、硅酸钠、粉煤灰和水固比对同步注... 为提高盾构泥浆资源化利用率,研制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隧道壁后同步注浆材料。选用硅粉、硅酸钠、粉煤灰替代一部分水泥,以盾构泥浆为主原料替代河沙,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系统研究不同含量的硅粉、硅酸钠、粉煤灰和水固比对同步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优化后的浆液和纯水泥浆液进行性能对比及微观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协调各材料及施工性能指标要求的最优水固比选取是注浆材料配制的关键因素,对主要性能指标胶凝强度的影响强弱分别为水固比、硅酸钠、硅粉和粉煤灰;硅酸钠掺量对浆液胶凝强度影响较大;硅酸钠和硅粉起到降低泌水率、流动度、凝结时间和提高部分强度的作用;粉煤灰起到降低泌水率、提高流动度和稠度的作用。最优配比为:盾构泥浆∶粉煤灰∶硅酸钠∶硅粉∶水泥=10∶0.8∶0.2∶1.2∶2,水固比为0.85。相应同步注浆材料的技术指标为:流动度208 mm,稠度10.6 cm,凝结时间408 min,泌水率98.6%,28d抗压强度4.5 MPa。微观结构分析可知,新型固化剂与盾构泥浆发生强烈水化反应,在浆液内部生成的水化硅酸钙等水化产物及胶凝材料填充了土颗粒的孔隙,并形成了稳定的骨架结构,使得新型注浆材料强度、稳定性、抗渗性能均优于纯水泥浆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泥浆 同步注浆材料 正交试验 微观结构 最优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硼聚乙烯复合材料构型对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焦力敏 王智鹏 +5 位作者 高旭东 张沛东 孙谦 陈磊 王长武 庄大杰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4,共6页
针对传统屏蔽材料体积和质量较大导致放射性物质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梯度材料的设计理念,构建了以聚乙烯为基体,碳化硼为填料的梯度复合材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通过TopMC软件计算了... 针对传统屏蔽材料体积和质量较大导致放射性物质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梯度材料的设计理念,构建了以聚乙烯为基体,碳化硼为填料的梯度复合材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通过TopMC软件计算了穿透不同构型、不同厚度以及不同填料含量的材料的中子注量,并从中子能量分布的角度探讨了梯度构型对屏蔽性能的增强机制。计算结果表明,相比均匀构型和多层构型的复合材料,采用梯度构型的屏蔽材料具有更好的屏蔽能力,梯度构型复合材料的屏蔽增强率达9.39%,并且穿透中子的能量分布结果显示梯度材料显著降低了能量在0.5~<300eV的中子的穿透性,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填料的作用。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屏蔽性能逐渐增强,穿透12cm厚材料的中子注量是穿透6cm厚材料的15%,并且在一定厚度范围内,厚度和材料构型具有协同作用。此外,硼含量对屏蔽性能的增强存在阈值,10.5%质量分数的硼可兼顾材料的成本与性能。该研究为放射性物质运输领域轻量化、高效能中子屏蔽材料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容器 乏燃料 中子屏蔽 含硼聚乙烯 复合材料 梯度材料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内衬构成对热湿舒适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李红彦 薛萧昱 +2 位作者 徐华雷 王云仪 刘森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61,共10页
针对现役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中衣下湿度调节不足的问题,文章引入内衬吸水片设计,以改善其热湿舒适性。在确保屏蔽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单向导湿织物与超吸水织物相结合,并通过功能分区优化吸水片布置。实验设置吸水区面积为0%(无内衬)、30%... 针对现役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中衣下湿度调节不足的问题,文章引入内衬吸水片设计,以改善其热湿舒适性。在确保屏蔽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单向导湿织物与超吸水织物相结合,并通过功能分区优化吸水片布置。实验设置吸水区面积为0%(无内衬)、30%、40%和50%四种工况,通过暖体假人和真人穿着实验,测量服装热阻、热生理参数及主观评价等指标,分析吸水区面积对屏蔽服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水片有效降低衣下湿度并缓解湿感,但总热阻随吸水区面积增加而升高。吸水区面积为40%时,热湿调节性能和主观舒适性达到最佳平衡,表现为湿度降低幅度较大且热阻增加幅度较小。研究结果明确了屏蔽服内衬吸水区面积的优化设计比例,可为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环境 带电作业屏蔽服 材料构成 热湿舒适性 吸水区面积 分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白婷 晏泉 +2 位作者 王文亮 李新平 薛白亮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发泡材料是一类具有三维网络骨架的人工材料,具有相对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复杂等特征。纤维素作为一种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凭借其结构易修饰、绿色环保、可再生、可降解的优势,成为制备纤维素基发泡材料的理想材料,... 发泡材料是一类具有三维网络骨架的人工材料,具有相对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复杂等特征。纤维素作为一种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凭借其结构易修饰、绿色环保、可再生、可降解的优势,成为制备纤维素基发泡材料的理想材料,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纤维素基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纤维素基发泡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对于原料的选择、发泡过程的控制及干燥方式类型的选择,其次讨论了纤维素基发泡材料在缓冲、吸附、阻燃、吸音、电磁屏蔽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最后总结并展望了纤维素基泡沫材料制备及应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发泡材料 阻燃剂 吸附剂 电磁屏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复合膜的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研究
17
作者 张鑫 陈茹 +2 位作者 宋静辉 曹新苗 赵广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133,共5页
新能源汽车和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亟需柔性高效低电压电热材料。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了晶须碳纳米管(w-CNTs)/多壁碳纳米管T3复合膜(记作w-CNTs/T3)和多壁碳纳米管T1/多壁碳纳米管T3复合膜(记作T1/T3),2种碳纳米管复合膜厚度均控制在100... 新能源汽车和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亟需柔性高效低电压电热材料。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了晶须碳纳米管(w-CNTs)/多壁碳纳米管T3复合膜(记作w-CNTs/T3)和多壁碳纳米管T1/多壁碳纳米管T3复合膜(记作T1/T3),2种碳纳米管复合膜厚度均控制在100μm。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万能力学材料测试仪对2种复合膜的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了w-CNTs对复合膜结构和性能,尤其是电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CNTs/T3复合膜结构疏松多大孔,其力学性能低于T1/T3复合膜;w-CNTs的结构缺陷少,结晶度高,呈近乎完美的石墨烯结构;w-CNTs/T3复合膜的导电和电热性能优异,电导率为42.87S/cm,外加电压为6V时,其表面温度高达318℃,电磁屏蔽性能达到43.27dB,优于T1/T3复合膜。低长径比w-CNTs的引入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获得更加优异的导电、电热和电磁屏蔽性能,为制备低压高效的电热材料提供了实验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电热材料 导电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屏蔽功能纺织品研究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刘磊 叶姝含 郭文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9-33,38,共6页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向大功率、高频和集成化方向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和制造具有高电磁干扰屏蔽效能以及优异机械性能的材料。电磁屏蔽纺织品作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在现代生活、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和军事防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向大功率、高频和集成化方向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和制造具有高电磁干扰屏蔽效能以及优异机械性能的材料。电磁屏蔽纺织品作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在现代生活、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和军事防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电磁屏蔽纺织品的分类、制备技术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包括金属涂层、Ti3C2TxMXene涂层、碳纳米材料、本征导电聚合物等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对目前常使用的各种制备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旨在评估它们在电磁屏蔽效能方面的表现,并探讨了这些材料的屏蔽机制。在总结电磁屏蔽纺织品发展现状的同时,对电磁屏蔽纺织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特别是在多功能集成和绿色环保方面的潜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屏蔽材料 化学镀 金属涂层 MXene 碳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长度对硬化水泥净浆微波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席翔 赵子杰 +2 位作者 殷昊天 张文一 王琳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3-580,共8页
针对不同长度的碳纤维改性硬化水泥净浆(CFRC),分析了碳纤维长度对其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微波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碳纤维长度对CFRC微波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CFRC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碳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当碳... 针对不同长度的碳纤维改性硬化水泥净浆(CFRC),分析了碳纤维长度对其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微波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碳纤维长度对CFRC微波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CFRC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碳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当碳纤维长度为1 mm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CFRC对电磁波的损耗机制与碳纤维长度有关,当纤维长度为1、9、12 mm时,损耗以反射为主,当纤维长度为6 mm时,损耗以吸收为主;CFRC对电磁波的反射归因于阻抗不匹配,吸收则归因于偶极极化、弛豫极化和空间电荷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碳纤维 微波 电磁屏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水环境材料损伤自修复策略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伟华 杨杰 +2 位作者 申婷 陈冲 汪志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1-256,共16页
自修复技术是材料损伤治理的前瞻性策略,相关研究发展至今已有近20年。然而,目前大多数自修复策略的研究都是基于大气环境,在设计之初鲜少考虑涉水环境中大量极性水分子影响,导致在遭遇涉水应用场景时修复效果不够理想。涉水环境是海工... 自修复技术是材料损伤治理的前瞻性策略,相关研究发展至今已有近20年。然而,目前大多数自修复策略的研究都是基于大气环境,在设计之初鲜少考虑涉水环境中大量极性水分子影响,导致在遭遇涉水应用场景时修复效果不够理想。涉水环境是海工、水工以及生物电子器件等材料典型且普遍的特殊服役环境。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开始关注该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涉水环境材料损伤自修复策略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基于“趋利避害”(疏水相互作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德拜力)和“因地制宜”(儿茶酚化学、亚胺键以及硼酸酯键)两种思路的涉水环境材料损伤自修复策略。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水分子诱导加速自修复的“物理催化”型创新发现,对它们的修复机制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涉水环境材料损伤自修复策略研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环境 材料损伤 本征型自修复 水分子屏蔽 水分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