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宇宙学模拟中出现本星系群卫星星系对的概率
1
作者 郎荣娇 陈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1,18,共7页
为检验星系或宇宙学模型,使用近邻宇宙观测提供的暗物质晕中卫星星系相空间分布的独特数据,从卫星星系对的角度,研究宇宙学模拟和观测结果的相似性.在结合星系半解析模型的宇宙学模拟数据中,分别选择类银河系系统和类仙女座星系系统作... 为检验星系或宇宙学模型,使用近邻宇宙观测提供的暗物质晕中卫星星系相空间分布的独特数据,从卫星星系对的角度,研究宇宙学模拟和观测结果的相似性.在结合星系半解析模型的宇宙学模拟数据中,分别选择类银河系系统和类仙女座星系系统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与前人研究相似的相空间判据在较大的样本中计算其中卫星星系成对的比例,得到模拟中出现卫星星系对的概率远小于观测的结果.此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类仙女座星系样本使用与观测更相符的投影速度判据可以部分缓解模拟与观测的差别.此外,模拟中位置和速度不确定性较大的一类星系(孤儿星系,即无对应暗物质子结构的星系)对上述结果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对 宇宙学模型 星系半解析模型 本星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Ⅱ):模型
2
作者 林清 赵君亮 宋国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4-84,共1页
简要介绍了若干关于球状星团形成与演化的代表性模型,包括球状星团诞生于星系形成之前的模型、自增丰演化模型、原始云团的碰撞聚合模型、两阶段形成模型以及星系并合激发形成球状星团的模型和吸积模型等。
关键词 球状星团 形成 演化 银河系 吸积模型 自增丰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C方方法在星系形成半解析模模型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仕杰 杨小虎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2-326,共15页
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是理解星系形成中的重子物理过程的重要方法,但存在显著的缺点:物理参数太多,调控过程复杂。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是现代统计计算中最重要的算法之一,通过MCMC方法可以得到星系形成半解析模型中众多... 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是理解星系形成中的重子物理过程的重要方法,但存在显著的缺点:物理参数太多,调控过程复杂。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是现代统计计算中最重要的算法之一,通过MCMC方法可以得到星系形成半解析模型中众多物理参数的有效范围。简要介绍了半解析模型的主要物理过程和MCMC方法,综述了近年来MCMC方法在星系形成半解析模型中的应用和成果。这些结果表明MCMC方法对于限制半解析模型有很好的作用,对更好地理解星系形成中的物理过程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形成 半解析模型 MCM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研究进展
4
作者 康熙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5-143,共9页
基于目前流行的冷暗物质等级成团理论的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引入一系列合理的关于重子物质物理过程的假设,如气体冷却、恒星形成率、超新星能量反馈以后, 结合N体数值模拟,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一方面能较成功地预... 基于目前流行的冷暗物质等级成团理论的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引入一系列合理的关于重子物质物理过程的假设,如气体冷却、恒星形成率、超新星能量反馈以后, 结合N体数值模拟,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一方面能较成功地预言许多与观测符合的近邻星系的性质,如光度函数、星系的两点相关函数、Tully-Fisher关系、星系团中椭圆星系的颜色-星等关系等;另一方面还能较成功地预言宇宙的恒星形成历史,以及一部分高红移星系的性质,如Lyman-Break星系的数目随红移的分布。但是最近一些观测表明,半解析模型在高红移预言的大质量星系较少,且红星系数目也较观测少。重点讨论半解析模型成功与不足之处,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半解析模型 综述 星系形成 星系演化 光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