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仿生-酶法提取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福东 孙秀梅 +2 位作者 张兆旺 王淑玲 寇玉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823-1825,共3页
目的:为优选半夏白术天麻汤用半仿生-酶法提取的工艺条件,以天麻素为综合评价指标之一,探讨其用HPLC测定的可行性。方法:按处方比例称取各饮片,加入适宜的酶预处理,再按SBE法,采用正交实验L18 6×3^6表,于第1煎和第3煎的溶... 目的:为优选半夏白术天麻汤用半仿生-酶法提取的工艺条件,以天麻素为综合评价指标之一,探讨其用HPLC测定的可行性。方法:按处方比例称取各饮片,加入适宜的酶预处理,再按SBE法,采用正交实验L18 6×3^6表,于第1煎和第3煎的溶剂中加入适宜的消化酶,在适宜的温度下提取得提取液。以该提取液为研究对象,作天麻素的HPLC测定方法的研究。筛选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和HPLC的流动相,采用Diamonsil TN 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3:97),在220nm波长处检测,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25℃。结果:天麻素在O.87~10.4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2%,RSD=1.58%(n=6)。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半仿生-酶法提取液可用HPLC测定其天麻素的含量,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仿生-酶法 天麻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及半仿生法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和黄酮 被引量:65
2
作者 陈晓娟 周春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为优选杜仲叶中绿原酸和黄酮提取最佳工艺,以绿原酸和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半仿生法和酶法两种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半仿生法的工艺条件为:杜仲叶为原料,以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的缓冲溶液作为提取液,m(杜仲叶)∶m(提取液)=1... 为优选杜仲叶中绿原酸和黄酮提取最佳工艺,以绿原酸和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半仿生法和酶法两种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半仿生法的工艺条件为:杜仲叶为原料,以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的缓冲溶液作为提取液,m(杜仲叶)∶m(提取液)=1∶20,提取液pH分别为2.0,7.5,8.3,在70℃,每次提取1 h,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得率达1.44%,黄酮得率达0.044%。果胶酶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杜仲叶为原料,以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的缓冲溶液作为提取液,m(杜仲叶)∶m(提取液)=1∶15,果胶酶酶解温度为60℃;提取液pH为3.6;每5 g杜仲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5%果胶酶1.5 mL,酶解2 h后,升温至80℃,每次1 h,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得率达1.29%,黄酮得率达0.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绿原酸 黄酮 酶法 半仿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黄汤方药3种方法提取液的成分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京龙 孙秀梅 +2 位作者 王英姿 周莹 张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对二黄汤方药3种方法(半仿生法、半仿生-酶法、水提法)分子量≤1000 Da提取物作多指标成分比较,优选较佳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用半仿生-酶法(SBEE法)、半仿生提取法(SBE法)和水提法(WE法)制备该方药分子量≤1000 Da的3种提取物,... 目的:对二黄汤方药3种方法(半仿生法、半仿生-酶法、水提法)分子量≤1000 Da提取物作多指标成分比较,优选较佳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用半仿生-酶法(SBEE法)、半仿生提取法(SBE法)和水提法(WE法)制备该方药分子量≤1000 Da的3种提取物,对其作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甘草次酸、总生物碱、≤1000 Da提取物干浸膏得率的测定,将各指标测得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经加权求和后得综合评判指标Y值,Y值大者为优。结果:3种方法提取液的Y值大小顺序为:YSBEE>YSBE>YWE。结论:二黄汤方药的3种提取工艺中,以半仿生-酶法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黄汤 半仿生-酶法 半仿生提取法 ≤1000Da提取物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郭春晓 王世宽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5期38-40,共3页
对几种高新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半仿生提取法、分子蒸馏技术、酶法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评价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它们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 膜分离技术 半仿生提取法 分子蒸馏技术 酶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提取方法对二黄汤中5种成分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京龙 于定荣 +3 位作者 张超 王英姿 孙秀梅 张兆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考察3种提取方法对二黄汤中甘草苷、黄芩苷、巴马汀、小檗碱、甘草次酸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半仿生-酶法、半仿生法、醇提法提取二黄汤。大鼠灌胃给予提取液(≤1000 Da,15.0 g/kg)后,于0.083、0.167、0.333、0.5、1... 目的考察3种提取方法对二黄汤中甘草苷、黄芩苷、巴马汀、小檗碱、甘草次酸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半仿生-酶法、半仿生法、醇提法提取二黄汤。大鼠灌胃给予提取液(≤1000 Da,15.0 g/kg)后,于0.083、0.167、0.333、0.5、1、2、3、4、6、8、12、24、48 h采血,HPLC-MS/MS法测定5种成分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半仿生提取液中甘草苷tmax更短,Cmax、AUC0~t更高;半仿生-酶提取液中黄芩苷、巴马汀、小檗碱、甘草次酸Cmax、AUC0~t更高,其中巴马汀、小檗碱tmax更短。结论半仿生-酶法、半仿生法有利于二黄汤中5种成分的提取,可提高其口服吸收体内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黄汤 半仿生-酶法 半仿生法 醇提法 化学成分 药动学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