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乳化体系中“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小华 杨春明 +2 位作者 蒋敏 尹成杰 邓翠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成壳聚合反应温度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借助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分析(DLS)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元乳化剂体系制备的苯丙乳胶粒子呈球形核-壳结构,粒径为100 nm左右,且乳胶粒子单分散性良好;当核-壳单体质量比为1:1,成壳聚合反应温度为80℃时制备的硬核软壳型苯丙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其乳胶胶膜耐水性良好,吸水率较低,光泽度及透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乳化体系 -壳结构 苯丙乳液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外墙涂料用核/壳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殷再球 张超灿 +1 位作者 吴力立 雷龙良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4-16,共3页
本文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工艺 ,通过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四元共聚 ,研制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 ,以此配制成外墙涂料。着重讨论了乳化剂和丙烯酸的用量 ,以及核中不同单体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建筑外墙 涂料 核/壳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预乳化 半连续种子聚合 苯丙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纸张用苯丙水性上光油的研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红强 宫瑾 +2 位作者 王雷 张玉芹 王经武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为单体,吸取微乳液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的一些特点,以非预乳化的半连续加料方式加料,合成出苯丙共聚物乳液。研究了PH调节剂、后续单体滴加时间以及保温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乳液及乳胶膜性...  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为单体,吸取微乳液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的一些特点,以非预乳化的半连续加料方式加料,合成出苯丙共聚物乳液。研究了PH调节剂、后续单体滴加时间以及保温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乳液的单体转化率、乳液固含量和凝胶率分别为95.31%、42.66%和0.41%;乳胶膜的光泽度达到94.8%,吸水率为19.2%,乳胶膜的硬度、柔韧性和附着力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纸张 苯丙水性上光油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乳胶膜 涂料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3水性核壳结构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和玲 梁军艳 +2 位作者 高敏 朱江安 徐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利用FT-IR、SEM-EDX、TEM、DSC等手段研究了乳液的稳定性、乳胶粒子的结构和形态,分析了氟单体含量和复合乳化剂含量对聚合物乳液性能及成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成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硅丙烯酸酯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8
5
作者 和玲 徐岩 +1 位作者 朱江安 梁军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壳的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利用FTIR,TEM,SEM—EDX和DSC等手段对乳液组成、乳胶粒子结构、膜表面及断面形态等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氟/硅含量对聚合物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粒子尺寸为20~30nm,乳液膜的性能与膜表面氟和硅的含量及相容性有较大的相关性,当m(氟):m(硅单体)=3:1时,形成的膜均匀透明,吸水率较低,尺寸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 核壳结构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A/BA半连续乳液聚合的动力学特征及成核机理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志娟 张心亚 +2 位作者 江庆梅 黄洪 陈焕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4-620,共7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反应单体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半连续式乳液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T)、引发剂浓度([I])和乳化剂浓度([E])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不同[E]时体系的成核机理和整个聚合过程...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反应单体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半连续式乳液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T)、引发剂浓度([I])和乳化剂浓度([E])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不同[E]时体系的成核机理和整个聚合过程中粒径及其分布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单体转化率随T、[I]和[E]的增大而增大,体系的表观活化能Ea=132.43kJ·mol^-1,聚合反应速度Rp∝[I]^0.42;当[E]〉1.0×10^-2mol·L^-1时,Rp∝[E]^1.28,体系遵循胶束成核机理及其聚合规律;而当[E]〈1.0×10^-2mol·L^-1时,Rp∝[E]^0.17,体系以均相成核为主要成核方式。此外,乳胶粒径及其分布规律进一步验证了体系在不同[E]时具有不同的成核机理,当[E]为1.91×10^-2mol·L^-1时其成核阶段为0-10min;而当[E]为9.57×10^-4mol·L^-1时其成核阶段为0-1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式乳液聚合 聚合速率 成核机理 粒径及其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0
7
作者 梁军艳 和玲 郑元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73-1478,共6页
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分别选用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甲基丙烯酸六氟正丁酯(HFBM)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为含氟单体,合成以丙烯酸正丁酯(... 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分别选用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甲基丙烯酸六氟正丁酯(HFBM)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为含氟单体,合成以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含氟单体为原料的核壳型结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FTIR,1HNMR,TEM和DSC分析结果显示,获得了BA/MMA/含氟单体的共聚物乳液,且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DSC,TGA和SEM-EDX的分析显示,核壳型结构的共聚物具有优异的热力学稳定性能和成膜性能;长侧链或短侧链含氟单体对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影响不明显,但侧链较长的含氟单体所获得的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更易向表面迁移,更能体现含氟聚合物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共聚物 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含氟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寸聚合物胶乳及其粒径分布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国福 张林 +3 位作者 刘凤歧 杜惠 李铁津 汤心颐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9-102,共4页
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50um~100um的苯乙烯-丙烯酸了酯-丙烯酸共聚物胶乳,讨论了搅拌速度等其它因素对胶乳粒度及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增加乳化剂量有利于胶乳粒度减小,但超过一个阔值将使粒径分布变宽.
关键词 纳米 胶乳 粒度分布 乳液聚合 半连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立军 张心亚 +2 位作者 黄洪 沈慧芳 陈焕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4期338-344,共7页
目的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克服常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乳液弹性低和防水性差的弊端.方法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 目的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克服常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乳液弹性低和防水性差的弊端.方法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和N-羟基丙烯酰胺或丙烯酰胺活性交联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果设计低玻璃化温度(Tg)、引入功能性单体及活性交联单体可以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弹性、稳定性和防水性.结论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预乳化阶段:单体滴加时间t=45 min、预乳化温度θ1=45℃、搅拌器转速为500~550r/min;(2)种子乳液聚合阶段:反应温度θ2=80℃、反应时间t=4 h、搅拌器转速为280~3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水泥 防水涂料 丙烯酸酯乳液 预乳化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含量MMA和BA共聚微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心亚 黄洪 +2 位作者 黎永津 蓝仁华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固含量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微乳液,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在高固含量MMA和BA微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特性及其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微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固含量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微乳液,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在高固含量MMA和BA微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特性及其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微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实验得到了固含量达5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粒径为30~50 nm的微乳液。通过特定的实验,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的双峰分布和乳液粒径的多分散性,表明微乳液成核的途径包括胶束成核、单体液滴成核和均相成核之一种或三种;并且制备的微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机械、化学和冻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微乳液 乳液共聚 半连续乳液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乳化剂对苯丙微皂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小妹 卢保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2-16,共5页
采用不同结构类型的反应型乳化剂应用于苯丙微皂乳液的聚合,讨论了聚合方式、乳化剂的结构类型和用量等对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借助DSC、粒径分布仪、FT-IR、拉力机、TEM等仪器及分析技术对制得的苯丙乳液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发现通... 采用不同结构类型的反应型乳化剂应用于苯丙微皂乳液的聚合,讨论了聚合方式、乳化剂的结构类型和用量等对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借助DSC、粒径分布仪、FT-IR、拉力机、TEM等仪器及分析技术对制得的苯丙乳液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发现通过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方式,采用合适的反应型乳化剂复配体系,可以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粒径小于100 nm的苯丙微皂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乳化剂 两阶段聚合 微皂乳液 半连续核壳聚合 苯丙乳液 半连续乳液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连续PVAc/PBA核壳乳液聚合表观动力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科 孙培勤 刘大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78,共4页
以聚乙酸乙烯酯 (PVAc)为种子 ,半连续加入 BA的核壳乳液聚合工艺 ,建立表观聚合动力学实验表达式 :Rpw=K .Ra,其中 K =1- 0 .0 2 Ra,研究表明加料速率严重影响聚合速率 ,引发剂量 /单体量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稍小 ,并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 以聚乙酸乙烯酯 (PVAc)为种子 ,半连续加入 BA的核壳乳液聚合工艺 ,建立表观聚合动力学实验表达式 :Rpw=K .Ra,其中 K =1- 0 .0 2 Ra,研究表明加料速率严重影响聚合速率 ,引发剂量 /单体量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稍小 ,并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讨论使用动力学系数 K判断乳液聚合过程及乳胶粒形态的方法 :K接近 1,反应处于饥饿态 ,乳胶粒是正向核壳 ;K值明显小于 1,反应处于充溢态 ,乳胶粒是反向核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 PVAC PBA 核壳 乳液聚合 表观动力学 聚乙酸乙烯酯 聚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体含量胶乳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文俊 于在璋 +1 位作者 李伯耿 潘祖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5年第3期50-54,共5页
综述了高固体含量胶乳的制备方法:凝聚和蒸馏法,一阶段和多阶段聚合法,阶段出料法及投入添加剂法。同时还介绍浓缩型乳液聚合方法。
关键词 胶乳 高固体含量 浓缩型 乳液聚合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丙烯酸酯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建中 鲁娟 鲍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36-1340,共5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二醇-400(PEG-400)为乳化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六氟丁酯(HFB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乳液,考察了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摩尔比对乳液所成薄膜力学性能及耐水性的影...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二醇-400(PEG-400)为乳化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六氟丁酯(HFB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乳液,考察了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摩尔比对乳液所成薄膜力学性能及耐水性的影响,并优化了丙烯酸六氟丁酯的用量。结果表明,薄膜的抗张强度随BA与MMA摩尔比的减小而增大,耐水性增强,但断裂伸长率降低;薄膜的耐水性随着氟单体用量的增大而增强。SEM-EDS显示含氟组分易向薄膜-空气界面迁移;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加入氟单体后薄膜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丙烯酸酯 半连续乳液聚合 力学性能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发剂、乳化剂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自强 余新文 王圣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8,共3页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及两阶段乳化剂用量比等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引发剂 乳化剂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A/BA半连续乳液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径及其分布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心亚 孙志娟 +1 位作者 江庆梅 陈焕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丁酯(BA)进行聚合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过程中乳化剂浓度c(E)、引发剂浓度c(I)、反应温度T及MMA的摩尔分率f(MMA)对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PS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丁酯(BA)进行聚合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过程中乳化剂浓度c(E)、引发剂浓度c(I)、反应温度T及MMA的摩尔分率f(MMA)对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PS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中,当c(E)增大、c(I)减小和f(MMA)增大时,整个聚合过程中同一反应时间的乳胶粒径分布变窄;而反应温度T对PSD的影响是非单向的,当T从70℃上升到85℃时,PSD逐渐变窄,而在90℃时,PSD在成核阶段迅速增大,粒子分散度Fm ax已超过85℃时的值,且在后期也一直保持较窄的分布。聚合过程的PSD测试表明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的粒径一直呈增长趋势,而粒径分布则是在成核阶段由窄变宽,待成核结束一段时间后反应稳定进行,乳胶粒子的分布又开始变窄,最终保持一个较低的分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乳液聚合 粒径及其分布 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建涛 苏智魁 李倩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53,共4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成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六氟丁酯(HF)为成壳单体的核壳型微乳液。通过TEM、SEM、FT-IR对乳液及乳液固化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成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六氟丁酯(HF)为成壳单体的核壳型微乳液。通过TEM、SEM、FT-IR对乳液及乳液固化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稳定性做了测试,用接触角法对乳液固化膜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氟单体质量分数为19.34%时,核壳型结构粒子呈球形分布,乳液稳定性良好,成膜性较好,乳液固化膜的表面能为24.26 mJ/m2,与之相对应的无氟乳液固化膜的表面能为52.73 mJ/m2。根据本研究得出的原料、配方及工艺方法制备的乳液及其膜有较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乳液聚合法 含氟丙烯酸酯 核壳乳液 接触角法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体配比下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和粒径分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心亚 江庆梅 +2 位作者 孙志娟 蓝仁华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5,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乳化剂,研究了半连续乳液聚合中单体配比F(MMA/BA的质量比)对体系成核机理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较大(≥0.75)时,体系以均...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乳化剂,研究了半连续乳液聚合中单体配比F(MMA/BA的质量比)对体系成核机理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较大(≥0.75)时,体系以均相成核与胶束成核两种方式成核,F较小(≤0.5)时,体系主要以胶束成核方式成核;BA、MMA单体均聚合成的乳液粒径小于其共聚时的粒径;成核阶段结束时的转化率突变、颜色突变、粒径突变规律是一一对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乳液聚合 成核机理 粒径分布 单体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利娜 张立彬 +1 位作者 朱晓丽 孔祥正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选用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聚合单体,改变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制备粒径分布较窄的苯丙乳液。以此为种子胶乳,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第2步聚合单体,分别采用批量法和半连续滴加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 选用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聚合单体,改变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制备粒径分布较窄的苯丙乳液。以此为种子胶乳,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第2步聚合单体,分别采用批量法和半连续滴加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且性能稳定的乳胶粒乳液。通过粒径分析和透射电镜,测试和比较分析两种乳胶粒粒径和形貌,探讨MAA用量对核壳乳液的稳定性和乳胶粒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内核聚合物和外壳单体质量比为5∶2,第2步壳单体中MAA质量分数介于3%至5%时,半连续滴加法制备的乳胶粒粒径分布较窄,乳胶粒形貌规整,分布均匀,草莓型乳胶粒数量较少,随着第2步聚合单体中MAA用量增多,乳液稳定性下降,乳胶粒粒径及分散指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乳胶粒 乳胶粒形态 半连续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酸型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爱玲 张萌 +1 位作者 张楠 崔叶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267,共5页
针对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耐酸性差的问题,以环氧树脂为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乳液.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流变仪等分析了环氧树酯的... 针对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耐酸性差的问题,以环氧树脂为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乳液.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流变仪等分析了环氧树酯的改性效果,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改性乳液、AES、PEG-400和OBSH对复合乳液涂料的固含量、润湿性和耐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含量为2. 62%时,水性乳液的热稳定性较好,固含量达到44. 4%.复合乳液涂料最佳工艺配方为:水性丙烯酸酯乳液(150 g)、改性乳液(15 g)、AES(10 g)、PEG-400(1 g)、OBSH(0. 6 g).以环氧树脂改性乳液配制的复合乳液涂料漆膜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室温下可耐酸168 h,浸酸失重不高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乳液 环氧丙烯酸酯 涂层 耐酸性 流变性 固含量 润湿性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