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mantic Contrastive Analysi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olor Terms
1
作者 朱海群 《教师》 2009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英语 词义 汉语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语义差异法的黟县屏山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琼 谢纯真 何鸿博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31-35,46,共6页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在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黟县屏山村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差异法对该村游客服务中心、长宁湖畔、边界水口、街道巷道、植物配置等空间建立公共空间SD法评价体系...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在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黟县屏山村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差异法对该村游客服务中心、长宁湖畔、边界水口、街道巷道、植物配置等空间建立公共空间SD法评价体系,选择设置10组形容词作为影响因子将其与村民及非村民人群感受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结合多因子变量分析、环境感知度分析的量化结果总结,对屏山村的公共空间提出:点状、线状空间主“延续”次“更新”,面状空间主“更新”次“延续”的优化设计策略,旨在对屏山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sd 公共空间 屏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法的校园绿色空间恢复性知觉效益 被引量:6
3
作者 羿可 杨定海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具有恢复性作用的校园绿色空间可以促进学生人群的心理健康、缓解精神压力。为探究不同类型校园绿色空间的恢复性知觉效益,运用语义分析法(SD法)列举描述共计20个项目的形容词对,对不同校园绿地空间的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感知要素进行... 具有恢复性作用的校园绿色空间可以促进学生人群的心理健康、缓解精神压力。为探究不同类型校园绿色空间的恢复性知觉效益,运用语义分析法(SD法)列举描述共计20个项目的形容词对,对不同校园绿地空间的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感知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恢复性知觉评价量表探究学生人群对校园恢复性环境景观要素的需求和偏好。结果表明:校园绿色空间的自然要素对学生人群的恢复性知觉效益最显著,是影响环境恢复性的主要因素;感知要素对提升学生恢复性知觉效益有正向影响;人工要素需结合其他要素对学生恢复性知觉效益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校园恢复性环境规划设计需重点营造自然要素,同时兼顾与其他要素的搭配,从而构建满足学生群体身心健康需求的校园景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知觉 恢复性环境 校园景观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法与IPA法的高铁客站候车厅空间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永超 杜晓辉 贾卫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1年第5期96-104,共9页
高铁客站候车厅室内空间性能影响着乘客高铁出行的整体环境体验。本文以大型高铁客站候车厅为研究对象,基于SD法与IPA法,建立了候车厅空间评价指标并进行了主观问卷调查,了解了被访者对候车厅各项空间要素性能表现和重要性的评价情况,... 高铁客站候车厅室内空间性能影响着乘客高铁出行的整体环境体验。本文以大型高铁客站候车厅为研究对象,基于SD法与IPA法,建立了候车厅空间评价指标并进行了主观问卷调查,了解了被访者对候车厅各项空间要素性能表现和重要性的评价情况,并根据被访者在两个评价维度上心理量的差距,提出了高铁客站候车厅空间环境改善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客站 候车厅 空间评价 sd IP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法的老年人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使用评价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西院校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婷 陈慧雯 《城市建筑》 2020年第4期23-26,68,共5页
以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武汉理工大学西院老校区内三处老年人室外公共活动场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三处老年人活动场地进行前期调查,探究老年人室外公共休闲活动空间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在环境行为与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语义差... 以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武汉理工大学西院老校区内三处老年人室外公共活动场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三处老年人活动场地进行前期调查,探究老年人室外公共休闲活动空间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在环境行为与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语义差分析法及统计分析法,定量研究老年人对室外公共休闲活动空间的使用评价,总结现有老校园内老年人公共活动场所的特点,揭示老年人室外休闲环境的影响因素,其中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因子(F1)和位置因子(F2)对老年人的使用意愿影响最大。最后,基于上述客观的调查与分析,对本校区内老年人的室外活动场所提出针对性的空间营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差分析法 老年人 室外公共休闲环境 适老化空间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与IPA分析法的街道活化策略探究——以潜山市5条街道为例
6
作者 袁中文 《住宅产业》 2022年第2期64-68,共5页
潜山市处于撤县立市的发展重要机遇期,但城市街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因此重塑街道活力,提升步行体验势在必行。本文结合SD法与IPA方法的分析思想,从空间要素、绿化及设施要素、业态要素与活动要素4个方面设置了15组形容... 潜山市处于撤县立市的发展重要机遇期,但城市街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因此重塑街道活力,提升步行体验势在必行。本文结合SD法与IPA方法的分析思想,从空间要素、绿化及设施要素、业态要素与活动要素4个方面设置了15组形容词对,来测定行人对街道在各评价因子方面的满意度以及重要性,发现潜山市5条街道在空间、绿化设施等方面各有不足,并以南岳路一段为例,结合客体指标筛选出重点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改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活化 sd IPA法 潜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土主义视野下的福州梁厝历史街区营造研究
7
作者 林丁丁 徐子涵 +2 位作者 徐兰 林菲 郑玮锋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216-218,共3页
历史街区是传承城市文脉的物质实体。文章针对梁厝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态与城市文化的冲突问题,提出以新乡土主义理念为导向的历史街区营造策略,为研究历史街区环境质量与空间关系提供新视角。利用SD语义分析法建立对梁厝历史街区新乡土... 历史街区是传承城市文脉的物质实体。文章针对梁厝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态与城市文化的冲突问题,提出以新乡土主义理念为导向的历史街区营造策略,为研究历史街区环境质量与空间关系提供新视角。利用SD语义分析法建立对梁厝历史街区新乡土空间的评价体系,将感性体验进行量化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历史街区景观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厝 历史街区 新乡土主义 sd语义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具风格评价的语义差异法分析
8
作者 钟秦越 李松 +2 位作者 傅晓晗 李路明 曲丽洁 《家具》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为探究现代消费人群对家具风格的感性评价以及家具设计要素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基于语义差异法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对不同风格的家具进行研究。提取在家具评价中常用的感性词汇,建立5级语义差异量表制成问卷并发放,统计受试者对... 为探究现代消费人群对家具风格的感性评价以及家具设计要素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基于语义差异法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对不同风格的家具进行研究。提取在家具评价中常用的感性词汇,建立5级语义差异量表制成问卷并发放,统计受试者对不同风格家具的评分进行分析,总结得到受试者对家具风格的评价,并计算得出对家具感性评价造成影响的因素程度排序。中式明清家具对应古典感,巴洛克和洛可可家具对应昂贵、精致、古典、华丽感,新中式家具和北欧风格家具对应评价相似,都对应实用、舒适、便利、现代感,只有亲切感一项差异较大,未来样式家具对应装饰、特殊感。对家具感性评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家具外形设计的简约性,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家具的时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工学 家具设计 相关性分析 语义差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移动民宿的语义分析与设计策略
9
作者 冯犇湲 蒋俊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可移动民宿是可移动建筑的衍生产品,其更符合现代人惬意随性、四处为家的旅行态度,并能促使民宿行业健康发展。文章首先梳理了可移动民宿这一概念,继而基于语义差分法,建立语义体系,结合意象尺度图寻求产品特定的语义偏好,分析语义呈现... 可移动民宿是可移动建筑的衍生产品,其更符合现代人惬意随性、四处为家的旅行态度,并能促使民宿行业健康发展。文章首先梳理了可移动民宿这一概念,继而基于语义差分法,建立语义体系,结合意象尺度图寻求产品特定的语义偏好,分析语义呈现与设计趋势,再后为进一步助推实践活动,以线性回归分析的方式挖掘语义项目对居住意愿的影响情况,明晰设计侧重,并以此输出案例。最终设计案例通过了语义评估,证明了设计策略的可行性。文章为可移动民宿正名,并为其设计发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动建筑 可移动民宿 语义差分法 意象尺度图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族设计DNA可遗传因子提取 被引量:19
10
作者 周小舟 薛澄岐 +4 位作者 王海燕 张晶 徐方芳 张杏 牛亚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2-1197,共6页
综合应用多种感性工学研究方法从国电南自现有平台产品族设计中来推导出可用产品族DNA.首先,依照企业专家组意见从现有产品族中选取代表性样本,在进行态度倾向预测试的基础上选取了42名研究生进行主观评分测试,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来推导... 综合应用多种感性工学研究方法从国电南自现有平台产品族设计中来推导出可用产品族DNA.首先,依照企业专家组意见从现有产品族中选取代表性样本,在进行态度倾向预测试的基础上选取了42名研究生进行主观评分测试,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来推导遗传因子.然后,在微观视角中应用FSA法和Delphi法归纳出产品族显性DNA遗传因子,在宏观视角下应用SD法推导出产品族隐性DNA遗传因子.最后,将归纳出的显性及隐形遗传因子在新一代平台产品设计实践中应用和检验,为新平台产品族设计提供了可行性指导.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推广应用到一般性软、硬件控制界面的产品识别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A法 sd 感性工学 产品族DNA 可遗传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感知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仁明 杨春霞 +4 位作者 马晓玫 肖以恒 栾毓雪 谢菲 黄启堂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100,111,共8页
以福州市城市公园中21块不同类型的植物样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植物群落空间面积的大小、覆盖度、围合度和D/H作为植物群落空间特征指标,以SD法获得21块样地的游客感知结果,并现场测量其空间特征量,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探寻植物群落... 以福州市城市公园中21块不同类型的植物样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植物群落空间面积的大小、覆盖度、围合度和D/H作为植物群落空间特征指标,以SD法获得21块样地的游客感知结果,并现场测量其空间特征量,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探寻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游客感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空间特征值与心理感知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大小各不相同,在空间尺度特征值中,底面积仅与1个感知心理量有关,覆盖度、围合度、D/H 3个空间特征均与4个感知心理量均相关;从所有的具有相关性关系的空间尺度特征值与感知量来看,D/H与亲近的-疏远的这对感知量的相关性最强,而D/H与有趣的-无趣的这对心理感知量的相关性最弱。将植物空间特征值与人们的心理感知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相应感知的临界值以及与尺度指标的变化关系,这些临界值从量化的角度为人们在植物空间营造时提供具体的数据,使得人们对植物空间特性的营造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感知 空间特征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运动场地满意度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群阅 余萌 +2 位作者 林毅伟 吴丹阳 黄启堂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第3期17-20,共4页
近年来,随着大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校园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内的运动场地愈发紧张。针对校园运动场地与学生运动需求的矛盾,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为例,以校园内的运动场地为感知客体,建立评... 近年来,随着大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校园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内的运动场地愈发紧张。针对校园运动场地与学生运动需求的矛盾,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为例,以校园内的运动场地为感知客体,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法、SD法、因子分析法对校园内运动场地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期为大学校园运动场地的优化和管理以及运动场地的新建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评价 运动场地 校园 sd AH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大数据的游客旅游意象感知挖掘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20
13
作者 顾渐萍 王远斌 +1 位作者 刘贵文 田宗舜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12期117-125,共9页
利用旅游者对重庆市景点的旅游评价大数据,通过基于Word2vec的词向量模型进行语义挖掘,识别城市旅游意象感知要素类型,结合游客情绪表达分析旅游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的对应关系,以及意象感知的空间分异。研究发现重庆市的旅游意象分为空... 利用旅游者对重庆市景点的旅游评价大数据,通过基于Word2vec的词向量模型进行语义挖掘,识别城市旅游意象感知要素类型,结合游客情绪表达分析旅游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的对应关系,以及意象感知的空间分异。研究发现重庆市的旅游意象分为空间感知、旅游核心吸引物及旅游支持体系这三个层面以及具体十类意象,游客感知以正面积极为主,但也对交通及旅游服务等因素给予较多负面评价。研究表明在利用Word2vec工具处理网络文本基础上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可有效提取意象感知要素,便于分析城市旅游意象结构体系和感知情况,为利用社交媒体大数据实现城市旅游意象感知、指导城市旅游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城市旅游意象 语义分析 游客评价 形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群体性信息交流过程中表情符号使用差异与语义研究——以微信群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学太 巴志超 +1 位作者 李阳 李纲 《现代情报》 CSSCI 2019年第10期3-14,共12页
[目的/意义]表情符号是当下社交媒体信息交流中的重要元素,对其使用差异及不同语境下表情语义进行研究对非正式信息交流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微信群实际会话数据为数据来源,设计表情符号提取器获得微信群会话样本中表情... [目的/意义]表情符号是当下社交媒体信息交流中的重要元素,对其使用差异及不同语境下表情语义进行研究对非正式信息交流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微信群实际会话数据为数据来源,设计表情符号提取器获得微信群会话样本中表情符号使用数据,据此对用户信息交流中表情符号使用行为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不同类型微信群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微信用户表情符号的使用差异、表情符号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及使用规律等内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微信群信息交流过程中,不同类型微信群的消息类型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及不同年龄人群的表情符号使用行为存在较大差异;表情符号在不同的对话样本下呈现出不同的语义;微信群中表情符号的使用符合幂律分布规律,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微信群 表情符号 使用差异 语义分析 信息交流 幂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Peter Newmark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莉 白莲秀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64-166,共3页
纽马克提出了著名的翻译理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先分析这两种翻译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不同译本的实例进一步比较分析,从中得到启发,发现二者结合才是最好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 区别联系 实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工学评价的男衬衫颜色调查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供强 梁建芳 《天津纺织科技》 2020年第2期1-6,共6页
为满足消费者在不同环境对男衬衫颜色的精神需求,以消费者对男衬衫的主观评价为切入点,以感性工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男衬衫颜色对男衬衫整体风格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消费者对男衬衫颜色的感性评价,根据数据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均... 为满足消费者在不同环境对男衬衫颜色的精神需求,以消费者对男衬衫的主观评价为切入点,以感性工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男衬衫颜色对男衬衫整体风格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消费者对男衬衫颜色的感性评价,根据数据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消费者模糊的感性需求转化为量化的数据。文章表明,男衬衫的颜色、颜色深浅等均对最后衬衫的整体造型至关重要,凸显出男装市场价值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工学 男衬衫 颜色 五级量表法 语义差异法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身裙长度和裙摆的感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谷叶馨 梁建芳 《天津纺织科技》 2020年第5期5-9,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对服装的消费会更多考虑到情感、心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女装产品,其中半身裙比较常见,是很多女性热爱的品类之一,而半身裙的长度不同、裙摆宽度不同,也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往往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对服装的消费会更多考虑到情感、心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女装产品,其中半身裙比较常见,是很多女性热爱的品类之一,而半身裙的长度不同、裙摆宽度不同,也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往往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文中基于感性工学,通过消费者通过直观的印象对半身裙款式图做出感性评价,分析半身裙的裙长和裙摆与消费者的感性心理之间的相关性,以此对半身裙的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工学 半身裙 裙摆宽度 因子分析 语义差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前广场声环境调查与评价——以太原站和太原南站站前广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璐 刘宇峰 史晓峰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2-709,共8页
以太原站和太原南站站前广场为例,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站前广场的声环境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两个站前广场声环境质量基本达标,但有部分区域噪声值超标。得益于整体规划合理并设有绿化带等原因,太原南站站前... 以太原站和太原南站站前广场为例,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站前广场的声环境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两个站前广场声环境质量基本达标,但有部分区域噪声值超标。得益于整体规划合理并设有绿化带等原因,太原南站站前广场声环境满意度较高。社会生活噪声是站前广场的主要声源,其中以广播宣传声为主;铁路列车声是站前广场特有的声源。基于语义差别法和因子分析法对站前广场声环境的研究分析表明,站前广场声环境的舒适度和趣味性一般,声源强度和丰富度较高。最后针对站前广场目前存在的声环境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旨在提高声环境质量并为此类空间声景营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前广场 声环境 语义差别法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差分法的沙发椅造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岚淞 周真 周橙旻 《家具》 2023年第5期43-47,共5页
收集并量化用户感性需求以此来分析沙发椅造型设计要素的优先级,为设计者提供关于沙发椅造型设计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路径。通过问卷法、用户访谈等研究方法确定出产品的经典样本和重要情感语义词语,收集用户的感性语义词汇后,对用户评价... 收集并量化用户感性需求以此来分析沙发椅造型设计要素的优先级,为设计者提供关于沙发椅造型设计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路径。通过问卷法、用户访谈等研究方法确定出产品的经典样本和重要情感语义词语,收集用户的感性语义词汇后,对用户评价后的情感意象语义分值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语义差分法对用户的情感认知水平加以评估,建立情感语义评价体系,从而获得满足用户感性需求的情感因子,得出经典样本情感词语的均值后,进行因子降维得到4个关键的主成分因子,从而得出经典沙样本发各区域部位感性意象评分,得出影响沙发椅造型设计的主成分因子和各区域设计优先级排序和重点考量区域。感性意象设计有助于沙发椅造型设计的持续发展,确保产品能够为用户心理需求带来积极的愉悦性,并为以后沙发椅的设计与改进提供新的指导和新的方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发椅造型 语义差分法 感性意象 主成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差异法的萱草纹样感知意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静怡 陈路懿 丁页 《应用技术学报》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萱草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研究萱草纹样的感知意象对其纹样设计具有重要作用。采用语义差异(SD)法分析萱草纹样的感知意象,采用因子分析(FA)法提炼感知意象的主成分因子,并分析各因子对应的代表样本的特点、设计要素的意象匹配度以... 萱草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研究萱草纹样的感知意象对其纹样设计具有重要作用。采用语义差异(SD)法分析萱草纹样的感知意象,采用因子分析(FA)法提炼感知意象的主成分因子,并分析各因子对应的代表样本的特点、设计要素的意象匹配度以及优先程度。结果显示,萱草纹样的感知意象总体为偏华丽、单一、饱满、动态、简约、柔和、疏朗、具象。“华丽的、饱满的、柔和的”意象,设计要素优先级为构图>线条>元素;“单一的、动态的、具象的”意象,通过占据视觉中心的相对写实的萱草图案以及不同构图方式来表现,设计要素优先级为线条>元素>构图。应根据萱草“母亲花”的内涵,结合人们的感知偏好,突出萱草纹样“饱满的、柔和的、动态的”意象,为创新萱草纹样设计提供可靠依据,为传统植物纹样的创新发展提供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纹样 感知意象 语义差异法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