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义差异法(SD)的城市体育广场植物景观评价
1
作者 吴婧 秦文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9期63-66,共4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群落中各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对安徽合肥市滨湖卓越城体育广场的植物资源现状进行分析;运用语义差异法(SD)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植物群落设计进行评分,并分析游客的体验感受。结果表明,研究区乔灌木树种共450种,隶属73科... 为探究不同植物群落中各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对安徽合肥市滨湖卓越城体育广场的植物资源现状进行分析;运用语义差异法(SD)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植物群落设计进行评分,并分析游客的体验感受。结果表明,研究区乔灌木树种共450种,隶属73科170属,常绿乔木较多,骨干树种主要包括香樟、无患子、红花槭等;特色树种有乌桕、水杉、银杏、垂丝海棠等。从SD差异得分值可以得出,游客喜欢休憩空间植物群落带来的舒适宜人感,且对其邻水景观的植物色彩较为满意。研究区的邻水植物景观令游客产生较好的心理感受,其他景观仍有需优化之处。本文为城市体育广场的植物群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育广场 植物景观评价 语义差异法 邻水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SD法的圭塘河滨水景观评价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付泽 唐丽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168-170,共3页
以长沙市圭塘河的滨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景观生态、服务管理和社会文化3个方面来对滨水景观作综合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语义差异法(SD)整体分析并发放调查问卷获得使用者们评价的基本数据。结果表明,准... 以长沙市圭塘河的滨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景观生态、服务管理和社会文化3个方面来对滨水景观作综合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语义差异法(SD)整体分析并发放调查问卷获得使用者们评价的基本数据。结果表明,准则层分值由高到低依次是景观生态、服务给管理和社会文化;在18个指标层因子中,主要影响滨水景观的重要因子有河流水质、滨水植被、驳岸设计和植物保护,该圭塘河滨水景观最终评分67.68分,评价为一般满意。对圭塘河当地的特色文化的表现程度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有待加强,滨水步道应优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景观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语义差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城市森林感知恢复性效果及季节性差异研究
3
作者 孙鑫磊 田宏 +1 位作者 冻方明 杨会娟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以雄安新区城市森林典型样地的四季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差异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测量典型样地景观的感知恢复性效果及景观特征的感知,使用SPSS 26.0软件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法、多重线性回归等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典型样地景... 以雄安新区城市森林典型样地的四季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差异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测量典型样地景观的感知恢复性效果及景观特征的感知,使用SPSS 26.0软件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法、多重线性回归等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典型样地景观四季恢复性效果差异以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各类型城市森林在夏秋季节的感知恢复效果最为显著。其中,近自然林在四季中表现出最佳的恢复性效果,秋季近自然道路林和夏季近自然混交林的恢复性评分分别达到最高,为4.133、4.208。道路林的感知景观恢复性效果主要受风貌特征、群落特征、视觉冲击、动态变化影响,其恢复性模型是PRE_(道路林)=0.394X_(1)+0.451X_(2)+0.213X_(3)-0.067X_(5)-0.001。林地的感知恢复性效果主要受风貌特征、群落特征、视觉冲击影响,其恢复性模型是PRE_(林地)=0.387X_(1)+0.408X_(2)+0.256X_(3)-0.040。需重点完善风貌特征、群落特征、视觉冲击等景观特征,从而提升城市森林四季的恢复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恢复性 季节差异 城市森林 sd 景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众感知偏好的苏州拙政园夜景观质量评价
4
作者 包是杰 裘鸿菲 夏天 《园林》 2025年第8期88-97,共10页
夜景观是展示古典园林独特魅力的新方式,近年来与之相关的旅游项目已在多个城市不断涌现,但目前针对夜景观公众感知偏好方面的研究仍相对不足。以苏州拙政园“拙政问雅”夜游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语义差异法、光照环境测... 夜景观是展示古典园林独特魅力的新方式,近年来与之相关的旅游项目已在多个城市不断涌现,但目前针对夜景观公众感知偏好方面的研究仍相对不足。以苏州拙政园“拙政问雅”夜游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语义差异法、光照环境测度构建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照片采集、实地测量、问卷调查并采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拙政园夜景观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于园林要素丰富且具有层次感、形式较为新颖的样地表现出了较高的审美倾向;公众对三类古典园林空间的夜景观偏好依次为庭院、走廊和建筑内部;回归模型显示,美景度=0.648×夜景观美学感知因子+0.520×夜景观灯光属性因子。构建了基于公众感知偏好的古典园林夜景观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获得公众美景度回归模型,从灯光设置、夜景感知等方面对拙政园夜景观质量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同类古典园林夜景观的开发和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夜景观 感知偏好 语义差异法 回归模型 拙政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语义差异法的南京鱼嘴湿地公园景观优化
5
作者 车焱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10,224,共10页
【目的】通过定量评估南京鱼嘴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水平,为其景观优化提供有益参照,从而提升南京公园空间建设活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和语义差异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物质价值、文化价... 【目的】通过定量评估南京鱼嘴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水平,为其景观优化提供有益参照,从而提升南京公园空间建设活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和语义差异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物质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4个维度构建南京鱼嘴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公园游客基础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形成科学评估依据。【结果】1)一级指标权重为生态价值0.356>美学价值0.245>物质价值0.224>文化价值0.175;二级指标权重为生态系统0.571>色彩0.544>植物0.483>生态功能0.315>材质0.307>文化环境0.298>生态效益0.270>地理0.268>形式0.248>文化传承0.187>设施0.165>水体0.135;2)由SD评分得出,南京鱼嘴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体系12个二级指标得分为0.965~1.346,均值为1.155,位于“正向”范围内;3)结合SD法计算结果、AHP权重测度结果及模糊综合分析结果得出,南京鱼嘴湿地公园景观质量总体评分为1.424,总体评价和评分相对较高。【结论】南京鱼嘴湿地公园在生态价值层面表现最好,美学价值与物质价值层面表现次之,文化价值层面表现最弱,亟须加强文化传承和环境教育投入,增强其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鱼嘴湿地公园 景观优化设计 层次分析法 语义差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等级组合评价的SD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夏陈红 王威 马东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4-170,共7页
为更加系统地识别城市综合灾害风险,解决不同单一方法评价结果存在非一致性的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度(SD)概念的组合评价方法。以灾害危险性、经济社会易损性和城市设防为准则构建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6种单一方法进行基础评价得... 为更加系统地识别城市综合灾害风险,解决不同单一方法评价结果存在非一致性的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度(SD)概念的组合评价方法。以灾害危险性、经济社会易损性和城市设防为准则构建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6种单一方法进行基础评价得出单一评价结果;运用向量夹角余弦和Euclidean距离分别计算不同方法评价结果的相似度矩阵和差异度矩阵,构建融合相似度和差异度的SD组合评价模型,并评价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综合灾害风险。结果表明:SD模型能克服不同单一评价结果非一致性的问题,体现横向求同、纵向求异的组合新思想,使城市综合风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为深度识别城市综合灾害风险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灾害风险 组合评价法 支持度(sd) 相似度 差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法的校园绿色空间恢复性知觉效益 被引量:8
7
作者 羿可 杨定海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具有恢复性作用的校园绿色空间可以促进学生人群的心理健康、缓解精神压力。为探究不同类型校园绿色空间的恢复性知觉效益,运用语义分析法(SD法)列举描述共计20个项目的形容词对,对不同校园绿地空间的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感知要素进行... 具有恢复性作用的校园绿色空间可以促进学生人群的心理健康、缓解精神压力。为探究不同类型校园绿色空间的恢复性知觉效益,运用语义分析法(SD法)列举描述共计20个项目的形容词对,对不同校园绿地空间的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感知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恢复性知觉评价量表探究学生人群对校园恢复性环境景观要素的需求和偏好。结果表明:校园绿色空间的自然要素对学生人群的恢复性知觉效益最显著,是影响环境恢复性的主要因素;感知要素对提升学生恢复性知觉效益有正向影响;人工要素需结合其他要素对学生恢复性知觉效益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校园恢复性环境规划设计需重点营造自然要素,同时兼顾与其他要素的搭配,从而构建满足学生群体身心健康需求的校园景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知觉 恢复性环境 校园景观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移动民宿的语义分析与设计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冯犇湲 蒋俊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可移动民宿是可移动建筑的衍生产品,其更符合现代人惬意随性、四处为家的旅行态度,并能促使民宿行业健康发展。文章首先梳理了可移动民宿这一概念,继而基于语义差分法,建立语义体系,结合意象尺度图寻求产品特定的语义偏好,分析语义呈现... 可移动民宿是可移动建筑的衍生产品,其更符合现代人惬意随性、四处为家的旅行态度,并能促使民宿行业健康发展。文章首先梳理了可移动民宿这一概念,继而基于语义差分法,建立语义体系,结合意象尺度图寻求产品特定的语义偏好,分析语义呈现与设计趋势,再后为进一步助推实践活动,以线性回归分析的方式挖掘语义项目对居住意愿的影响情况,明晰设计侧重,并以此输出案例。最终设计案例通过了语义评估,证明了设计策略的可行性。文章为可移动民宿正名,并为其设计发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动建筑 可移动民宿 语义差分法 意象尺度图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PCA与语义差异法的晋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朦朦 马星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8-216,共9页
【目的】以游客直观心理感受为前提,量化评估晋城市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景观建设质量,为晋城市森林公园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照。【方法】以晋城市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作为研究样地,基于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方法,建立涵盖景观生态质量、景观美... 【目的】以游客直观心理感受为前提,量化评估晋城市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景观建设质量,为晋城市森林公园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照。【方法】以晋城市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作为研究样地,基于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方法,建立涵盖景观生态质量、景观美学价值、景观游憩功能、景观康养功能和景观社会功能五个维度的森林公园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HP-PCA主客观相结合方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语义差异法对晋城市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景观质量进行评分。【结果】1)经赋权后,指标权重景观生态质量为0.218、景观美学价值为0.443、景观游憩功能为0.107、景观康养功能0.139和景观社会功能0.093,呈现景观美学价值>景观生态质量>景观康养功能>景观游憩功能>景观社会功能的排列顺序;2)采用语义差异法对晋城市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景观质量19项二级指标进行打分,得出森林公园景观质量平均得分为1.262分,且各项指标均为正向;3)综合AHP-PCA法与语义差异法评价得出,晋城市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景观质量综合得分为81.543分,能够较好满足游客需求。【结论】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厚植生态优势,提升森林公园美学价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森林公园生态质量;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议,以此推动晋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质量评价 晋城市森林公园 层次分析法(AHP) 主成分分析(PCA) 语义差异法(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族设计DNA可遗传因子提取 被引量:20
10
作者 周小舟 薛澄岐 +4 位作者 王海燕 张晶 徐方芳 张杏 牛亚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2-1197,共6页
综合应用多种感性工学研究方法从国电南自现有平台产品族设计中来推导出可用产品族DNA.首先,依照企业专家组意见从现有产品族中选取代表性样本,在进行态度倾向预测试的基础上选取了42名研究生进行主观评分测试,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来推导... 综合应用多种感性工学研究方法从国电南自现有平台产品族设计中来推导出可用产品族DNA.首先,依照企业专家组意见从现有产品族中选取代表性样本,在进行态度倾向预测试的基础上选取了42名研究生进行主观评分测试,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来推导遗传因子.然后,在微观视角中应用FSA法和Delphi法归纳出产品族显性DNA遗传因子,在宏观视角下应用SD法推导出产品族隐性DNA遗传因子.最后,将归纳出的显性及隐形遗传因子在新一代平台产品设计实践中应用和检验,为新平台产品族设计提供了可行性指导.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推广应用到一般性软、硬件控制界面的产品识别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A法 sd 感性工学 产品族DNA 可遗传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差别法的上海街道空间感知研究 被引量:57
11
作者 王德 张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00-1006,共7页
文章借助语义差别法研究上海8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的空间感知特征及其与街道的客体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街道的客体指标主要影响人们对街道空间的特色、氛围和形态的感知,其中,街道长度的影响力最大... 文章借助语义差别法研究上海8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的空间感知特征及其与街道的客体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街道的客体指标主要影响人们对街道空间的特色、氛围和形态的感知,其中,街道长度的影响力最大,街道曲折度和界面连续度的影响力次之,绿化覆盖率的影响力较弱,而交叉口线密度对空间感知基本没有影响.街道的质感、连续感、醒目感和中心感等感知较为复杂,无法为本次调查所选取的客体指标所解释;客体指标和心理量之间存在交叉影响,与客体指标预期相关的心理量和实际相关的心理量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差别法 空间感知 街道空间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意象的老年产品色彩设计方法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杨冬梅 张健楠 +2 位作者 丁满 杨培 许晓云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3,共4页
针对老年产品设计过程中色彩感性意象不明确的问题,构建了符合用户真实感性需求与偏好的产品色彩设计方法。基于感性工学理论,采用语义差异法,以老年用户为被测者,对某家电产品配色的感性特征进行心理反应测试,得到用户对色彩意象的数据... 针对老年产品设计过程中色彩感性意象不明确的问题,构建了符合用户真实感性需求与偏好的产品色彩设计方法。基于感性工学理论,采用语义差异法,以老年用户为被测者,对某家电产品配色的感性特征进行心理反应测试,得到用户对色彩意象的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解析色彩意象的测量结果,得出体现老年偏好的产品色彩意象关键词,并将其作为评价因素,应用模糊评价法检验设计方案的隶属度,其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色彩设计 老年产品 感性意象 语义差异法 因子分析法 模糊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工学在护理床护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志勇 程建新 张新月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100,142,共4页
目的进行感性工学在护理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运用语意差分法将用户对护理床的感性意象从形、色和质3个方面分解量化,建立由10对意象形容词及10个样本图片组成的语意空间。使用里特量七级语意差分问卷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 目的进行感性工学在护理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运用语意差分法将用户对护理床的感性意象从形、色和质3个方面分解量化,建立由10对意象形容词及10个样本图片组成的语意空间。使用里特量七级语意差分问卷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以护理床护栏为例,使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感性意象和设计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指导新产品开发。结论依据感性工学理论设计的新护栏较好地匹配了用户需求,感性工学的应用可以为护理床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有助于企业和设计师确定产品开发方向,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床 外观设计 感性工学 语意差分法 主成分分析 数量化理论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和谐情境与语义差异法的办公室暖水宝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晓涛 李达富 胡新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索借助和谐情境理论对产品设计进行指导和选择,辅助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在应用场景中显得和谐、自然。充分发挥产品对环境氛围的能动作用,为用户提供能够完美契合当前情境的体验方式。方法将语义差异法应用于和谐情境的产品设计中,... 目的探索借助和谐情境理论对产品设计进行指导和选择,辅助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在应用场景中显得和谐、自然。充分发挥产品对环境氛围的能动作用,为用户提供能够完美契合当前情境的体验方式。方法将语义差异法应用于和谐情境的产品设计中,用直观的心理量化表来代替模糊的和谐情境要素选择,最终设计出基于和谐情景的产品。首先,将办公室暖水宝置于办公室环境中,进行情景分析,获得都市文化情境体验和现代科技情境体验。然后,利用语义差异法(SD法)建立心理量化表,用专家打分法和基于和谐情境体验选择表中的感性词汇,确定产品设计风格。再将产品拆分为不同设计要素,通过用户投票的方式,获得与感性词汇相匹配的设计要素特点。最后,结合设计要素特点,完成基于和谐情境的暖水宝设计。结论基于和谐情境和语义差异法的办公室暖水宝设计对使设计产品符合情境有指导意义,可以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为和谐情境用于设计流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和谐情境 语义差异法 暖水宝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格意象的罐车形态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戚彬 余隋怀 杨延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38,共5页
针对罐车形态提出风格意象约束的设计方法,建立风格意象变量与形态设计变量之间的映射模型,通过实验获取描述罐车形态的形容词对,分析国外主要品牌产品的风格意象特征,建立罐车形态风格意象的意象空间。提出面向风格意象的罐车形态设计... 针对罐车形态提出风格意象约束的设计方法,建立风格意象变量与形态设计变量之间的映射模型,通过实验获取描述罐车形态的形容词对,分析国外主要品牌产品的风格意象特征,建立罐车形态风格意象的意象空间。提出面向风格意象的罐车形态设计方法,并根据此方法设计出符合客户风格意象要求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意象 罐车形态设计 语义差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和数量化理论的包装设计要素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玥 侯雅单 李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为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感性需求的包装,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和数量化Ⅰ类理论,研究通过眼动指标提取影响消费者情感的关键设计要素;通过语义差异法得到消费者的感性意象评价;应用数量化Ⅰ类理论研究感性意象和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数学模... 为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感性需求的包装,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和数量化Ⅰ类理论,研究通过眼动指标提取影响消费者情感的关键设计要素;通过语义差异法得到消费者的感性意象评价;应用数量化Ⅰ类理论研究感性意象和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辅助进行包装设计。以茶叶包装设计为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准确可应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追踪技术 语义差异法 数量化理论 包装设计要素 感性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具身认知的老年人多通道感知与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冬梅 张从 张健楠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22-128,共7页
目的基于老年用户需求,结合用户多通道感知特征,分析老年人使用产品时具身的体验与感受,并得到用户偏好,促进老年产品设计,以满足用户生理、心理需求。方法以老年康复辅具为设计载体,采用优序图法、行为地图法分析数据,构建用户需求与... 目的基于老年用户需求,结合用户多通道感知特征,分析老年人使用产品时具身的体验与感受,并得到用户偏好,促进老年产品设计,以满足用户生理、心理需求。方法以老年康复辅具为设计载体,采用优序图法、行为地图法分析数据,构建用户需求与具身行为的关联模型,挖掘交互过程中的问题动作及相关接触点,以指导后续设计研究。基于感性工学的0阶感性概念法,构建0阶-PAD情绪词汇衍生模型。运用语义差分法得到用户对产品的感性意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动作、相关接触点偏好。结果依据感性意象与喜爱程度评价结果衍生的设计要素进行老年流食杯设计实践,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结论从用户具身的知觉感知与需求出发,结合感性工学相关方法获得老年用户对使用产品的偏好,为设计实践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验证,对老年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老年流食杯 具身认知 多通道感知 语义差分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艇关键造型特征的眼动追踪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淑江 孔鹏宇 +1 位作者 窦如宏 张育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1-97,117,共8页
目的为建立眼动数据和感性意象评价之间的数学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眼动参数的造型评价方法。方法以游艇为研究对象,通过SMIRED500型眼动仪设备的应用,结合语义差分法进行主观评价,通过眼动追踪记录受试者在观看不同造型风格游艇时的眼动数... 目的为建立眼动数据和感性意象评价之间的数学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眼动参数的造型评价方法。方法以游艇为研究对象,通过SMIRED500型眼动仪设备的应用,结合语义差分法进行主观评价,通过眼动追踪记录受试者在观看不同造型风格游艇时的眼动数据,对采集的眼动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保留瞳孔直径大小、总注视时间、眼跳到该区域次数及首视点持续时间四项有效眼动数据,并结合主观问卷探讨不同游艇的视觉认知规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数据建模,明确各项眼动数据对感性评价的影响权重,研究了被视者的眼动追踪数据与主观评价之间的关联关系。结论建立眼动数据与感性评价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产品造型方案评选及产品设计方案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实验 游艇设计 造型特征 语义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感知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仁明 杨春霞 +4 位作者 马晓玫 肖以恒 栾毓雪 谢菲 黄启堂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100,111,共8页
以福州市城市公园中21块不同类型的植物样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植物群落空间面积的大小、覆盖度、围合度和D/H作为植物群落空间特征指标,以SD法获得21块样地的游客感知结果,并现场测量其空间特征量,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探寻植物群落... 以福州市城市公园中21块不同类型的植物样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植物群落空间面积的大小、覆盖度、围合度和D/H作为植物群落空间特征指标,以SD法获得21块样地的游客感知结果,并现场测量其空间特征量,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探寻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游客感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空间特征值与心理感知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大小各不相同,在空间尺度特征值中,底面积仅与1个感知心理量有关,覆盖度、围合度、D/H 3个空间特征均与4个感知心理量均相关;从所有的具有相关性关系的空间尺度特征值与感知量来看,D/H与亲近的-疏远的这对感知量的相关性最强,而D/H与有趣的-无趣的这对心理感知量的相关性最弱。将植物空间特征值与人们的心理感知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相应感知的临界值以及与尺度指标的变化关系,这些临界值从量化的角度为人们在植物空间营造时提供具体的数据,使得人们对植物空间特性的营造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感知 空间特征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功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群阅 林毅伟 +3 位作者 潘明慧 尤达 黄启堂 兰思仁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4,共6页
以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语义解析法(SD法)和模糊评价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6个方面的功能进行感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总体上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自然保护功能、科研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评价比较好,而对文化保护功能和... 以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语义解析法(SD法)和模糊评价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6个方面的功能进行感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总体上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自然保护功能、科研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评价比较好,而对文化保护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评价较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sd 模糊评价 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