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考试为专题 以学术为乐业——专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刘海峰
1
作者 赵凯 刘海峰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共18页
为推动科举研究走向理论化与系统化,使各学科原本分散的独立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为现实考试改革提供历史镜鉴,刘海峰教授创立科举学,提出了“为科举平反”“理性评价科举”等主张,使科举学逐渐从“险学”成为“显学”。高考研究是... 为推动科举研究走向理论化与系统化,使各学科原本分散的独立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为现实考试改革提供历史镜鉴,刘海峰教授创立科举学,提出了“为科举平反”“理性评价科举”等主张,使科举学逐渐从“险学”成为“显学”。高考研究是刘海峰教授科举研究的自然延伸,作为高考改革稳健派的代表性学者,他善于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着眼从全局分析高考改革面临的问题,强调应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相关研究成果为高考改革的实践提供了学理支撑和政策咨询。刘海峰教授以学术为乐业,善于融汇古今,在跨学科视野下,他的学术贡献包括科举学、高考改革、教育史、高等教育研究等方面,产出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面向未来,他寄语教育学后辈学人要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善于从优秀成果中汲取经验,在不懈努力中追求新知、争取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学 高考研究 教育史 高等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高考与随迁子女的高等教育获得
2
作者 攸频 范子昂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随着家庭化人口迁移规模的扩大,随迁子女的异地升学问题逐渐凸显。异地高考政策旨在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就地考试机会,对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促进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深远意义。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 随着家庭化人口迁移规模的扩大,随迁子女的异地升学问题逐渐凸显。异地高考政策旨在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就地考试机会,对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促进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深远意义。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异地高考有效促进了随迁子女的高等教育获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异地高考通过降低家庭回迁意愿、提升高等教育供给从而对随迁子女升学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异地高考还提升了随迁子女获得的高等教育层次与教育代际流动性。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的关键,科学评估异地高考的政策效应能够为相应政策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高考 随迁子女 高等教育获得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高考政策能增加随迁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吗?——来自长三角的证据
3
作者 刘宁宁 杨菁菁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新时代背景下,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境况仍不乐观,探讨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对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和完善异地高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以长三角地区的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实证探讨了异... 新时代背景下,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境况仍不乐观,探讨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对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和完善异地高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以长三角地区的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实证探讨了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异地高考政策有助于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异地高考政策正向调节流动人口家庭文化资本、社会阶层地位对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由此表明,异地高考政策已经成为一种维持、强化流动人口内部教育不平等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高考政策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高等教育机会 家庭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政策研究——基于47份省级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倪朦 潘庆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6,共10页
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的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主渠道,是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现实基础。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要素和利益相关者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47份省级分类考试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级... 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的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主渠道,是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现实基础。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要素和利益相关者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47份省级分类考试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级分类考试政策存在政策工具整体配置结构不均衡、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配置契合度不高、对紧密型利益相关者政策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建议进一步优化分类考试政策工具使用结构、调节政策工具与分类考试政策要素契合度、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政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考试 高等职业教育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的内容框架、逻辑与未来展望——基于21世纪以来我国50份高职考试招生政策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柳靖 种劼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是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改革和完善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逐渐丰富、角色定位愈发明确的标志。运用NVivo软件对我国21世纪以来50份高职考试招生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是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改革和完善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逐渐丰富、角色定位愈发明确的标志。运用NVivo软件对我国21世纪以来50份高职考试招生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归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文本的框架,具体可分为招生目的、招生流程、招生条件和行动主体四个部分,详细阐述我国高职考试招生目的、内容、背景、招生主体和目标群体等方面的细则。高职考试招生政策遵循着对宏观环境的路径依赖、体现国家意志、多元权力架构的运行逻辑,为“职教高考”制度的优化和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招生政策 高等职业教育 框架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等学校考试改革 被引量:30
6
作者 邓汉慧 曾键年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7-59,共3页
在人才培养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 ,考试不仅仅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 ,应该利用其对学习产生的反作用力或“回流效果”,达到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目的。为此 ,必须对考试目的进行重新定位 ,以创新思维进行高等学校的课程考... 在人才培养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 ,考试不仅仅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 ,应该利用其对学习产生的反作用力或“回流效果”,达到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目的。为此 ,必须对考试目的进行重新定位 ,以创新思维进行高等学校的课程考试 (包括考试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考试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被引量:35
7
作者 郑若玲 杨旭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需要与考试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的创举。高考欲保持长远的生命力,必须适时、适度地进行改革。从形式上看,要打破高考以往的"大一统"模式,兼顾统一与多样,可以采... 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需要与考试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的创举。高考欲保持长远的生命力,必须适时、适度地进行改革。从形式上看,要打破高考以往的"大一统"模式,兼顾统一与多样,可以采用二次高考的多样化改革思路。从内容上看,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考将成为一种为高校和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提供决策依据的"合适"考试,因此,高考命题改革应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进一步提升到素质立意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 高等教育 高考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探索 被引量:38
8
作者 刘轶宏 董绿英 潘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71-74,共4页
基于双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主要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岗位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两大核心能力进行锻炼与考核,既重视学生就业所需的岗位专业能力培养,又着眼于... 基于双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主要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岗位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两大核心能力进行锻炼与考核,既重视学生就业所需的岗位专业能力培养,又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其特点包括:将岗位实践能力的评价放在首位,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的考核并重,精确性评价和模糊性评价贯穿考核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双核心能力培养 课程考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被引量:29
9
作者 武法提 王建民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14-18,共5页
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社会助学的改善和发展必然会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逐步消除由于自学考试制度凸显的考试功能给人们带来的误解。作为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重要形式,网络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社会助学的改善和发展必然会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逐步消除由于自学考试制度凸显的考试功能给人们带来的误解。作为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重要形式,网络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网络助学模式对于推动自学考试制度的完善和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助学模式 网络助学 混合式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自学考试制度构建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海东 刘素娟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1,共5页
要改变我国继续教育领域整体薄弱、各种教育形式自成体系、互不沟通的状况,惟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和体制。文章首先对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状况和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概述,接着提出国家学分银行的理论框架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继而重点分析... 要改变我国继续教育领域整体薄弱、各种教育形式自成体系、互不沟通的状况,惟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和体制。文章首先对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状况和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概述,接着提出国家学分银行的理论框架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继而重点分析了依托自学考试制度构建国家学分银行的基础条件及不足,最后对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学考试制度 继续教育 学分银行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析——从当下学校体育改革5组“热词”说起 被引量:136
11
作者 毛振明 邱丽玲 杜晓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共14页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面临的重要难题反映在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的5组“热词”之中:①“立德树人”“四位一体”代表了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和定位问题,提示学校体育应完成“人才之育”的重任,并通过创新方法论和教材体系落实“以体树人”;②...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面临的重要难题反映在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的5组“热词”之中:①“立德树人”“四位一体”代表了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和定位问题,提示学校体育应完成“人才之育”的重任,并通过创新方法论和教材体系落实“以体树人”;②“健康中国2030”“体质提升‘三精准’”代表了当前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学生体质的现实需要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钢尺子”和全新的“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的方法论为解决学生体质问题提供了机遇;③“教会、勤练、常赛”“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体育走班制教学”代表了体育课程的价值体现和科学性问题,“体育走班制教学”是“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模式”,是解决“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有学会”等难题的有效方法;④“体教融合”“校园足球”代表了解决历史形成的“体教分离”“举国体制”制度困局的问题,“体教融合”是瞄准“新举国体制”建立的体育制度重大改革,“校园足球”则是“体教融合”的“首战”;⑤“中考体育”“高考体育”代表了如何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利用考试制度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有着30年历史的“中考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再次让“高考体育”成为可期待的新的体育考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体质提升“三精准” 教会、勤练、常赛 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 体育走班制教学 校园足球 中考体育 高考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6
12
作者 洪晖 何秋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78,共3页
运用绩效考核及现代项目管理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将绩效考核分为教学、科研和群体竞赛(运动训练)3个维度,建立包含3个1级指标、9个2级指标、21个3级指标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 运用绩效考核及现代项目管理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将绩效考核分为教学、科研和群体竞赛(运动训练)3个维度,建立包含3个1级指标、9个2级指标、21个3级指标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构建 普通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升学体育考试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4
13
作者 高国贤 练碧贞 沙临博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从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与理念出发,探索我国升学体育考试新的路径。主要结论:我国现行升学体育考试存在考试制度缺乏整体性、考试手段单一、评分标准无差别、考试内容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提出规范中小学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健全体育考试体系... 从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与理念出发,探索我国升学体育考试新的路径。主要结论:我国现行升学体育考试存在考试制度缺乏整体性、考试手段单一、评分标准无差别、考试内容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提出规范中小学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健全体育考试体系、完善体育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建立多种评价方式与手段、加强体育考试监管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升学体育考试 综合素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分银行建设与自学考试制度转型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孙冬喆 吴遵民 赵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4,共5页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而连通各类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也随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课题。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上海终身...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而连通各类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也随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课题。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经上线试运行,国内其他城市、高校乃至民营机构也都在积极开展学分银行的实践探索,广播电视大学更是将学分银行列为其建设开放大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然一哄而起、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态势,又将使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陷入无序与盲目发展的困境。因此,本文认为要做到公正、公平和具有公信力,学分银行的建设就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原则和条件,即必须得到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授权、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履行运行的职责,以及必须具备运作的资质和社会公信力。而目前最具成熟条件的则当数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为了更加审慎地承担起建设与运作学分银行的重任,并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状况下的误打与误撞,本文就新形势下学分银行的建设及自学考试制度改革与转型,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银行建设 自学考试制度转型 路径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高考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差异及启示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祥云 张凡永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7,共8页
分类高考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选择总体上是理性的,他们会从感知上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家庭对收益的感知与判断,主导着选择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经济社会背景不同、地域不同的家庭,其高等教育选择有显著的差异。应当引导家... 分类高考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选择总体上是理性的,他们会从感知上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家庭对收益的感知与判断,主导着选择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经济社会背景不同、地域不同的家庭,其高等教育选择有显著的差异。应当引导家庭实现由"考分所主导的被动选择"向"感知成本收益所主导的主动选择"转变,创造条件帮助家庭在感知上对成本与收益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为家庭选择合适的高等教育类型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政府在推行分类高考制度时要密切关注家庭选择的差异,从政策和制度上体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高考 高等教育选择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设计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5
16
作者 田建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6,共7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大体经历了学校单独招生、多元化招生、高考统一招生、高考分类考试等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高考制度由国家本位、政策本位向社会本位、人本立场的转变,符合人才甄别、成长与培养规律。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危...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大体经历了学校单独招生、多元化招生、高考统一招生、高考分类考试等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高考制度由国家本位、政策本位向社会本位、人本立场的转变,符合人才甄别、成长与培养规律。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根源在于高职毕业生社会升迁歧视、阶层向上流动的阻隔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确保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必须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采行政府大力推动、社会积极倡导、院校主动调整、家长观念转变与积极引导考生等策略,确保诸多利益相关者的观念转变、协调发展、共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考制度 分类考试 高职院校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的价值取向、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9
17
作者 尹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42,共8页
"新高考"是我国新世纪的一场旨在维护、促进个体高等教育选择权利表达与行使的高考革新活动,其本质意蕴在于实现求真、向善、崇美、依规、尚实的有机结合、相互影响与高度统一,基于"人"之差异性的"人"的... "新高考"是我国新世纪的一场旨在维护、促进个体高等教育选择权利表达与行使的高考革新活动,其本质意蕴在于实现求真、向善、崇美、依规、尚实的有机结合、相互影响与高度统一,基于"人"之差异性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新高考"的价值取向,而对"人"的重新发现是"新高考"最突出的时代贡献。"新高考"的现实挑战主要来自于"新高考"的制度设计本身、对普通高中的深刻影响以及普通高中的消极应对,其原因在于强大的应试教育文化、高考改革的国家主义倾向以及功利主义社会现实、不良的社会风气、严峻的就业压力等,因而确立高考的育人功能、正视高考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的教育治理能力、推动高考社会化进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治理现代化体系成为"新高考"可行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考制度 新高考制度 高考改革 国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学考试与成人高等教育统筹改革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仲海宁 王艳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3,共4页
自学考试和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基本的继续教育形式,开展两者的统筹改革研究,有助于推动各类继续教育形式的沟通与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在分析自学考试与成人高等教育统筹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 自学考试 成人高等教育 统筹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证融通”考核评价方式的探索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淑燕 潘志峰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20期55-56,共2页
高职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实现双证融通是关键。实现双证融通,需要重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加强工学结合,并以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予以推动。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应是技能操作与理论知识考核并重,实行以证代考、教考分离,并... 高职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实现双证融通是关键。实现双证融通,需要重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加强工学结合,并以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予以推动。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应是技能操作与理论知识考核并重,实行以证代考、教考分离,并以企业为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双证融通 考核评价 以证代考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植物生理学实验课考核改革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宰学明 赵辉 +1 位作者 罗羽洧 徐呈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2期166-168,共3页
对高职农业院校的植物生理学实验课考核进行了改革的初步尝试,即调整了实验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原则,显著促进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关键词 高职 植物生理学 实验课 考核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