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MATICAL MODEL OF SELF-REPAIRING FLIGHT CONTROL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永 詹训慧 +1 位作者 吴刚 胡寿松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3年第2期178-183,共6页
The most prospective method for certain structural failures and damages that cannot employ redundancy is self-repairing techniques, to ensure especially the maximum flight safety.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self-repai... The most prospective method for certain structural failures and damages that cannot employ redundancy is self-repairing techniques, to ensure especially the maximum flight safety.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self-repairing aircraft, this paper states some basic assumptions of the self-repairing aircraf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pecial new conceptions concerning the self-repairing aircraft: control input, operating input, command input, repair input and operating and control factor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s. Thus it provides a simple and reliable mathematical model structur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self-repairing control of the aircra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repairING flight control mathematical model operating and control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ECT SELF-REPAIRING CONTROL FOR HELICOPTER VIA QUANTUM CONTROL AND ADAPTIVE COMPENSATOR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复扬 姜斌 陶钢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1年第4期337-342,共6页
A direct self-repairing control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helicopter via quantum control techniques and adaptive compensator when some complex faults occur. For a linear varying-parameter helicopter control system, the... A direct self-repairing control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helicopter via quantum control techniques and adaptive compensator when some complex faults occur. For a linear varying-parameter helicopter control system, the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law is designed and an adaptive compensator is used for improving its self-re- pairing capability. To enhance anti-interference capability of helicopter, quantum control feedforward is added be- tween fault and disturbance.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PTER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self-repairing control quantum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杨计刚 闫龙 +5 位作者 吴宁宇 张健 聂智超 罗基伟 曲树盛 王亚民 《水道港口》 2025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渗透结晶型防水剂作为一种可提升混凝土自修复技术的关键材料被广泛关注,对于降低混凝土结构失效风险具有显著作用。针对钢筋混凝土海上结构在海洋复杂环境下易发生内部钢筋的腐蚀进而导致结构耐久性及可靠性降低、修复成本增加问题,通... 渗透结晶型防水剂作为一种可提升混凝土自修复技术的关键材料被广泛关注,对于降低混凝土结构失效风险具有显著作用。针对钢筋混凝土海上结构在海洋复杂环境下易发生内部钢筋的腐蚀进而导致结构耐久性及可靠性降低、修复成本增加问题,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活性化学物质掺量下自修复混凝土抗渗以及抗压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新型自修复材料一次抗渗能力更强且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在最优抗渗配合比下,该材料一次抗渗压力可达到2.3 MPa、二次抗渗压力可达2.2 MPa,在最优抗压配合比下,7 d和28 d最大抗压强度分别可达到53.26 MPa和70.25 MPa。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渗透结晶型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配合比方法,为治理海洋等恶劣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失效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工结构 自修复混凝土 抗渗等级 抗压强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对水泥基材料裂缝修复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王海良 张妍 +6 位作者 荣辉 刁晓翔 平扬 冯阳 刘德娥 梅柳 熊琛 《建筑施工》 2025年第2期225-228,233,共5页
微生物自修剂对于修复水泥基材料出现的裂缝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制备巴氏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菌,以及将其混合制备复合微生物自修复剂,研究其对砂浆裂缝自修复效果和对砂浆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的自修复效果... 微生物自修剂对于修复水泥基材料出现的裂缝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制备巴氏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菌,以及将其混合制备复合微生物自修复剂,研究其对砂浆裂缝自修复效果和对砂浆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的自修复效果及性能明显优于单元微生物,对于0.3~0.4 mm的裂缝,经修复28 d后,复合微生物组裂缝面积修复率为98.3%,单元微生物组的巴氏和酵母裂缝面积修复率为55.6%和27.1%,复合微生物使砂浆的流动性能提升69.2%,力学性能降低,28 d后抗折、抗压强度均降低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自修剂 裂缝修复 建筑材料 水泥基材料 砂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芯微胶囊法自修复混凝土冻融试验研究
5
作者 袁金峰 张丽梅 +2 位作者 王忠 鞠政 李健 《吉林水利》 2024年第3期8-13,共6页
寒区水工混凝土长时间遭受冻融破坏和水流冲刷会形成联合破坏,修复难度较大、成本高、效果不理想,最终影响工程安全运行,而微胶囊自修复技术可实现混凝土自我修复。通过以E51型环氧树脂为内芯材,以固化剂PETMA为外芯材,以尿素和甲醛制... 寒区水工混凝土长时间遭受冻融破坏和水流冲刷会形成联合破坏,修复难度较大、成本高、效果不理想,最终影响工程安全运行,而微胶囊自修复技术可实现混凝土自我修复。通过以E51型环氧树脂为内芯材,以固化剂PETMA为外芯材,以尿素和甲醛制备的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双芯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双芯微胶囊呈球状,粒径分布在40μm左右,表面饱满圆润,芯材含量为24.3%,包覆率为48.6%,热稳定性较好;混凝土在掺入双芯微胶囊后,在受到冻融破坏时能及时破裂,并释放出修复剂和固化剂对混凝土进行修复,混凝土抗冻等级也有效提高,最大可提高38.5%;双芯微胶囊掺量阈值为3%,掺量超过阈值后,修复效果会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芯微胶囊 自修复技术 抗冻等级 掺量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神经机器翻译的软件缺陷自动修复方法
6
作者 曹鹤玲 刘昱 韩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5-956,共12页
循环神经网络对于代码序列数据有着良好的处理能力,软件缺陷修复的补丁生成模型大多采用循环神经网络实现.然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补丁生成模型在处理代码序列中长距离依赖问题时仍然具有局限性,其修复成功率和修复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 循环神经网络对于代码序列数据有着良好的处理能力,软件缺陷修复的补丁生成模型大多采用循环神经网络实现.然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补丁生成模型在处理代码序列中长距离依赖问题时仍然具有局限性,其修复成功率和修复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神经机器翻译的软件缺陷自动修复方法(Self-attention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based automatic software Repair,SNRepair).首先,为有效缓解源码中的未登录词问题,对数据集引入子词切分技术进行预处理;其次,为解决源代码中棘手的长距离依赖问题并更充分地利用局部信息,构建融合局部建模的Transformer程序补丁生成模型;然后,采用缺陷自动定位技术定位缺陷语句位置,利用参数优化后的Transformer补丁生成模型生成候选补丁;最后,运行测试用例验证候选补丁.在具有395个真实Java软件缺陷的Defects4J缺陷库上实验评估,结果表明SNRepair方法与对比方法比较,修复成功率和修复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自动修复 神经机器翻译 自注意力机制 子词切分 局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亚胺键的兼具阻尼和自修复性能的聚氨酯材料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光超 邵春妍 +2 位作者 姬依婷 田秀娟 白瑞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共11页
以乙二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双亚胺键结构的芳香类化合物乙二胺席夫碱(ESS),红外光谱和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该化合物成功合成。然后以ESS为扩链剂制备了聚氨酯(EPU),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其结构组成,热失重分析和动态力学... 以乙二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双亚胺键结构的芳香类化合物乙二胺席夫碱(ESS),红外光谱和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该化合物成功合成。然后以ESS为扩链剂制备了聚氨酯(EPU),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其结构组成,热失重分析和动态力学热分析研究了聚氨酯的热稳定性及阻尼性能,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及光学显微观察对自修复性能进行表征,分析了亚胺键以及不同添加比例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PU的有效阻尼温域可达到-5~100℃。根据时温等效原理,有效频率范围可以外推至0.1~103Hz,表现出优异的阻尼性能。EPU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1.97~16.89 MPa,断裂伸长率为726%~498%。同时EPU在温和的刺激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自修复性能,40℃修复12 h,可恢复87.9%的力学性能。60℃修复5 min,表面划痕可以愈合,在酸性条件下,EPU的修复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键 聚氨酯材料 阻尼性能 自修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地震下耗能构件关键参数对自复位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
8
作者 蒋丽忠 付豪 +5 位作者 周旺保 聂磊鑫 王晓婵娟 蒋智勇 赵坚 蒋星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79-3786,共8页
自复位桥墩具有能够在震后快速恢复桥梁的使用功能。为了得到不同参数下耗能构件对于自复位桥墩地震响应指标的影响,取8度区的高速铁路双线简支箱梁桥作为研究对象,从Peer数据库中筛选出具有随机特征的40条地震波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 自复位桥墩具有能够在震后快速恢复桥梁的使用功能。为了得到不同参数下耗能构件对于自复位桥墩地震响应指标的影响,取8度区的高速铁路双线简支箱梁桥作为研究对象,从Peer数据库中筛选出具有随机特征的40条地震波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通过假设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得到地震响应指标的分布规律和具有95%保证率的桥墩地震响应指标上界值。研究结果表明:在随机地震作用下,自复位桥墩各地震响应指标均服从正态分布;自复位桥墩在地震过程中具有较小的残余位移,随着耗能构件初始刚度和屈服力增加,墩顶最大位移逐渐减小,混凝土压应变和钢筋拉应变逐渐增大;在考虑地震随机性基础上,提出基于概率保证率的自复位桥梁耗能构件初始刚度和屈服力的合理取值范围,可为合理设置自复位桥墩耗能构件关键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快速修复 铁路自复位桥墩 耗能构件 随机地震 地震响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修复技术与可修复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轩邑 汪俊陶 +3 位作者 邹鹏程 唐俊 邢素丽 陈丁丁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0-89,共10页
复合材料作为现代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其服役过程中的损伤修复对于保障材料的长期可靠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直接关系到材料或结构出现损伤后的性能恢复,复合材料可修复性则是在材料及结构的设计制造阶段研究如何降低修... 复合材料作为现代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其服役过程中的损伤修复对于保障材料的长期可靠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直接关系到材料或结构出现损伤后的性能恢复,复合材料可修复性则是在材料及结构的设计制造阶段研究如何降低修复难度。本文综述了贴补修复、挖补修复、注胶修复和机械连接修复等传统工艺的特点、技术发展、不足及工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复合材料及其结构可修复性的角度概述了外援型与本征型自修复复合材料的原理与进展,以及可服务于换件维修的可脱粘胶粘剂的技术发展情况。最后,对复合材料修复技术和可修复性研究需要克服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修复技术 可修复性 修复材料体系 修复工艺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氢氧化物基自修复涂层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曹明媚 刘书佩 张育新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13,共13页
恶劣的海洋环境使防腐成为海洋工程的技术难题,为延长海洋防腐涂层的使用寿命,开发具有“主动愈合”自修复功能的智能防腐涂层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因其独特的结构和阴离子交换性能,是理想的缓蚀剂纳米容器和氯离... 恶劣的海洋环境使防腐成为海洋工程的技术难题,为延长海洋防腐涂层的使用寿命,开发具有“主动愈合”自修复功能的智能防腐涂层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因其独特的结构和阴离子交换性能,是理想的缓蚀剂纳米容器和氯离子固化剂,展现了优异的环境响应自修复防腐性能,加之成熟的施工技术,在海洋防腐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LDHs材料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LDHs基涂层的制备,总结了近年来LDHs作为有机涂层中的添加剂或预处理转化膜在海洋环境中针对金属(镁合金、铝合金和钢铁)防护和混凝土防护等领域的应用情况。鉴于涂层实际服役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提出LDHs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战,并展望了在海洋环境中LDHs材料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基涂层 海洋腐蚀 自修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锡合金的水下机器人密封自修复系统设计
11
作者 赵俐蓉 段捷 +1 位作者 赵河明 于静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目的 解决水下机器人推进器密封系统在驱动电机轴高速旋转和高水压情况下,密封件易磨损失效导致发生漏水故障的问题。方法 利用余度设计思想,在原有密封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锡合金的水下机器人密封自修复系统,当原有密封结构失效... 目的 解决水下机器人推进器密封系统在驱动电机轴高速旋转和高水压情况下,密封件易磨损失效导致发生漏水故障的问题。方法 利用余度设计思想,在原有密封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锡合金的水下机器人密封自修复系统,当原有密封结构失效漏水,密封自修复系统便控制限位锡合金块加热至融化,使锡合金块的限位作用消失,进而释放冗余密封圈,并通过拉簧的作用将冗余密封圈推至密封槽内,从而恢复推进器的密封功能。为验证设计的可靠性,又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密封自修复结构中影响密封性能的关键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 关键部件的强度仿真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在密封自修复实验装置箱体内注适量水,并施加2MPa的水压保持一段时间,密封自修复系统成功启动,且其密封性能传感器未检测到其漏水。结论 密封自修复系统可在漏水的情况下顺利启动,并起到密封的作用,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漏水故障 余度设计 密封自修复 锡合金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采动覆岩裂隙自修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谢启红 杨江山 +3 位作者 邵先杰 褚程程 王旭明 刘潇潇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7-21,共5页
矿井煤层采动引起的覆岩破坏产生的裂隙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自我修复”现象。为了了解覆岩裂隙自修复机理中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基于矿井生产相关试验数据和理论研究对覆岩裂隙自修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矿井煤层采动引起的覆岩破坏产生的裂隙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自我修复”现象。为了了解覆岩裂隙自修复机理中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基于矿井生产相关试验数据和理论研究对覆岩裂隙自修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覆岩自身的岩性及矿物成分、埋深、水文条件、开采参数、裂隙产生后的修复时间及温度等。对不同影响因素对覆岩裂隙的自修复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建立了其影响因素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未来采动岩体裂隙自修复的其他试验研究提供积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裂隙 自我修复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织物研究进展及其医疗防护应用展望
13
作者 王心淼 房艳华 +1 位作者 朱孟府 吴金辉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针对纺织领域内传统织物被撕破或刺破后很难修复的问题,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当前自修复织物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介绍了自修复织物基于构成形式和自修复机理的分类,分析了自修复织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自修复织物在医疗... 针对纺织领域内传统织物被撕破或刺破后很难修复的问题,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当前自修复织物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介绍了自修复织物基于构成形式和自修复机理的分类,分析了自修复织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自修复织物在医疗防护领域的应用趋势。认为:自修复织物不仅能够延长织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还将为智能服装设计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自修复织物在医疗防护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未来可应用于医用帐篷、医用防护口罩及医用防护服等不同医疗防护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织物 外援型自修复 本征型自修复 医疗防护领域 医用防护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传达技术下激光图像过度曝光自修复研究
14
作者 高丽娜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激光图像过度曝光导致成像质量不好,在视觉传达下提出基于全尺度特征聚合的视觉传达技术下激光图像过度曝光自修复方法,采用光谱和纹理特征的深度融合分割方法实现对激光图像的过度曝光特征点检测,分析特征信息的差异性,结合像素的变化... 激光图像过度曝光导致成像质量不好,在视觉传达下提出基于全尺度特征聚合的视觉传达技术下激光图像过度曝光自修复方法,采用光谱和纹理特征的深度融合分割方法实现对激光图像的过度曝光特征点检测,分析特征信息的差异性,结合像素的变化区域分布通过视觉传达的动态融合方法实现对激光图像的全尺度特征提取,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对特征的视觉聚合,根据全尺度特征分布的差分特性在通道和空间维度上分配权重,根据多个尺度上的视图传感和视觉传达实现激光图像过度曝光自修复。仿真测试得知,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本方法的PSNR值、SSIM值以及FSIM值较高,分别为38.56、0.97以及0.97,表明应用本方法修复后的图像整体质量、结构和细节以及图像特征保留较好。说明该方法进行激光图像的过度曝光修复处理能重建出精细化的激光图像,有效解决过度曝光带来的空间信息离散与空间网格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技术 激光图像 过度曝光 自修复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自修复技术在固井中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0期1-3,22,共4页
目前,固井采用的基材多为油井水泥,由于其为先天性脆性材料,且在水化过程中会存在体积收缩现象。在长龄期的服役过程中,水泥环易出现微裂缝或微间隙。基于此,国内外研究者开发了修复技术,自修复材料利用其作用机制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 目前,固井采用的基材多为油井水泥,由于其为先天性脆性材料,且在水化过程中会存在体积收缩现象。在长龄期的服役过程中,水泥环易出现微裂缝或微间隙。基于此,国内外研究者开发了修复技术,自修复材料利用其作用机制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实现对水泥环力学或胶结能力的修复。本文对水泥自修复技术在固井中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固井 微胶囊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中智能自修复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吕美华 陈凯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1期179-180,共2页
本文从智能自修复材料的原理、分类、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一些具体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智能自修复材料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智能自修复材料 建筑工程 裂缝修复 耐久性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路面沥青面层碳排放计算研究
17
作者 卢建光 庞晓明 凌宏伟 《上海公路》 2024年第1期5-8,23,M0003,共6页
对自修复路面沥青面层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将自修复路面沥青面层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混合料生产、现场施工、后期运维、拆除处置四个阶段,以重量为1 t的沥青混合料作为基本功能单位,采用排放因子法,结合工程实例,进行... 对自修复路面沥青面层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将自修复路面沥青面层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混合料生产、现场施工、后期运维、拆除处置四个阶段,以重量为1 t的沥青混合料作为基本功能单位,采用排放因子法,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各阶段碳排放量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计算,并提出碳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路面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标维护管理降本提质增效的探索与实践
18
作者 桂子霖 《中国海事》 2024年第12期36-37,共2页
以广州航标处为例,探讨如何在航标维护管理中通过系列创新举措实现降本提质增效。通过概述航标维护管理的相关概念,结合广州航标处的具体实践,介绍航标养护、船舶“管用养修”、航标灯器维修等三个方面降本提质增效的举措及成效,总结相... 以广州航标处为例,探讨如何在航标维护管理中通过系列创新举措实现降本提质增效。通过概述航标维护管理的相关概念,结合广州航标处的具体实践,介绍航标养护、船舶“管用养修”、航标灯器维修等三个方面降本提质增效的举措及成效,总结相关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标维护管理 降本提质增效 自检自修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自修复水泥砂浆的实验研究及性能评价
19
作者 付建航 吴金花 +2 位作者 郭恒毓 杨笑楠 刘敬田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5-49,84,共6页
介绍了水泥砂浆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的机理,选用真空吸附法,制备聚乙烯醇包裹无机膨胀珍珠岩吸附硅酸钠修复微胶囊,并通过在水泥砂浆中掺入该微胶囊制备自修复水泥砂浆。通过研究微胶囊对水泥砂浆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微胶囊最佳掺... 介绍了水泥砂浆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的机理,选用真空吸附法,制备聚乙烯醇包裹无机膨胀珍珠岩吸附硅酸钠修复微胶囊,并通过在水泥砂浆中掺入该微胶囊制备自修复水泥砂浆。通过研究微胶囊对水泥砂浆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微胶囊最佳掺量为1%,评价了自修复水泥砂浆对受载损伤的修复性能:受载损伤后28d预加载60%,抗折强度修复率为16.25%,抗压强度修复率为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自修复 修复性能 水泥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洋工程自流平修补砂浆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
作者 陈武辉 潘荣伟 +1 位作者 农玉伯 梁雅倩 《广东建材》 2024年第6期8-11,共4页
本文使用硫铝酸盐水泥为基材,针对其早凝快、抗折性不好和容易干缩开裂等缺点,探究了修补砂浆中减水剂、缓凝剂、砂子粒径级配、矿物掺合料以及其他微量添加剂等组分对于修补砂浆物理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符合国标要求的硫铝酸盐水泥基... 本文使用硫铝酸盐水泥为基材,针对其早凝快、抗折性不好和容易干缩开裂等缺点,探究了修补砂浆中减水剂、缓凝剂、砂子粒径级配、矿物掺合料以及其他微量添加剂等组分对于修补砂浆物理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符合国标要求的硫铝酸盐水泥基自流平修补砂浆,其28d抗压强度可达5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基 修补砂浆 自流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