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有频率与电磁时间反演结合的多分支配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庆 胡逸 +3 位作者 崔浩楠 孙健 王科 徐肖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3-1113,共11页
针对传统电磁时间反演定位方法在多分支配电线路故障定位中存在定位偏差或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固有频率与电磁时间反演结合的多分支配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多信号分类算法提取故障信号的固有频率主成分值,然... 针对传统电磁时间反演定位方法在多分支配电线路故障定位中存在定位偏差或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固有频率与电磁时间反演结合的多分支配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多信号分类算法提取故障信号的固有频率主成分值,然后根据所提出的多分支配网故障区段定位原理确定故障区段位置,最后根据所提出的端口选取策略采用基于单端直接卷积的电磁时间反演方法进行故障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故障工况下的综合定位误差在41m内,并搭建RG-58同轴电缆试验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定位有效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现有电磁时间反演方法在多分支配网故障定位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支配电线路 固有频率 故障区段定位 电磁时间反演 故障精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CS结构的多接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2
作者 王允建 李丙欣 任淯琳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4,28,共5页
随着无线电能传输(WPT)应用的发展,多接收WPT系统因一个发射端可以为多个接收端同时供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了LCC-CS谐振补偿下的多接收端WPT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分析了其传输特性。推导出当忽略系统交叉耦合时,功率分配与负载... 随着无线电能传输(WPT)应用的发展,多接收WPT系统因一个发射端可以为多个接收端同时供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了LCC-CS谐振补偿下的多接收端WPT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分析了其传输特性。推导出当忽略系统交叉耦合时,功率分配与负载变化值呈反比,当交叉耦合存在时,提出一种通过采用解耦控制,添加可调电容,实现系统的输出功率调节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功率分配方法的可行性,解耦控制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证明:通过调节可变电容的大小可以实现系统的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多接收端 PI控制 功率分配 LCC-CS补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四旋翼无人机分布式编队自适应容错控制
3
作者 王君 骆明敏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3,共7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编队面临的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屏障函数快速终端滑模控制(ABFFTSMC)算法。首先,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基于四旋翼无人机之间的无向固定通信拓扑结构,仅用邻近无人机的信息便可实现通信交流,...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编队面临的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屏障函数快速终端滑模控制(ABFFTSMC)算法。首先,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基于四旋翼无人机之间的无向固定通信拓扑结构,仅用邻近无人机的信息便可实现通信交流,降低对全局数据的需求,减少通信带宽的压力。然后,设计自适应屏障函数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采用可变增益来补偿干扰和故障,实现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零。仿真结果表明,在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够大大提高多四旋翼无人机编队的容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执行器故障 分布式编队控制 自适应屏障函数 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四旋翼无人机的分布式容错编队跟踪控制
4
作者 王君 李昂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3-1344,共12页
针对有向通信拓扑下的四旋翼无人机编队在飞行过程中易受到空气阻力、外部干扰、执行器故障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来提高四旋翼无人机编队系统性能.该策略主要利用自适应参数调整方法改进... 针对有向通信拓扑下的四旋翼无人机编队在飞行过程中易受到空气阻力、外部干扰、执行器故障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来提高四旋翼无人机编队系统性能.该策略主要利用自适应参数调整方法改进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能够有效的估计出未知集总扰动的上界,保证滑模面到达平衡点,确保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于0.其次,根据长-僚机结构,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器,使僚机仅需邻居状态信息则可实现通信,减少对全局及长机信息的依赖.此外,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四旋翼无人机编队系统进行了分析,证明该算法能使多无人机编队跟踪误差收敛于0.最后,通过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控制算法对存在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的情况下,多四旋翼无人机编队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通信拓扑结构 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四旋翼无人机 分布式编队控制器 执行器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动汽车横摆稳定性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伟 杨成源 邓召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采用分层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上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计算目标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下层以轮胎附着利用率最小为优... 为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采用分层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上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计算目标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下层以轮胎附着利用率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二次规划控制算法设计了转矩优化分配控制器;通过Matlab-CarSim联合仿真平台对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下,应用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峰值,相较于无控制和积分滑模控制车辆的下降率分别为17.1%和1.7%,横摆角速度峰值下降率分别为13.7%和3.4%;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下,质心侧偏角峰值相较于无控制和积分滑模控制车辆的下降率分别为69%和39.4%,横摆角速度峰值下降率分别为16%和2.4%,提高了车辆的横摆稳定性与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动 横摆稳定性 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 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可视化数字孪生离线故障预判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龙腾 何剑军 郭乾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共8页
配电自动化系统存在多种潜在故障风险,不及时诊断故障,将影响供电质量。实际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直接采集到的样本可能不包含全部故障数据,且未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异常判断,使得故障诊断准确性较低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 配电自动化系统存在多种潜在故障风险,不及时诊断故障,将影响供电质量。实际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直接采集到的样本可能不包含全部故障数据,且未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异常判断,使得故障诊断准确性较低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可视化数字孪生离线故障预判方法。采用数字孪生技术,采集完整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故障数据,对数据中缺失值进行修补处理,并剔除异常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利用半波积分值概念统计电流和电压的故障类型,生成离线故障预判规则,实现可视化数字孪生离线故障预判。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出的故障线路关联概率准确高,故障预判效果好,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终端设备 可视化 数字孪生技术 故障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电流测量的电缆早期故障定位研究
7
作者 孟鹏飞 李腾飞 +3 位作者 王万岗 谢施君 周凯 唐志荣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9-277,共9页
随着电缆服役时间的增加,亟需在永久故障产生前开展早期故障研究。针对传统早期故障定位中的阻抗法定位精度随故障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以及单端行波法易造成故障位置误判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端电流法的电缆早期故障定位方法。首先,给出电缆... 随着电缆服役时间的增加,亟需在永久故障产生前开展早期故障研究。针对传统早期故障定位中的阻抗法定位精度随故障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以及单端行波法易造成故障位置误判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端电流法的电缆早期故障定位方法。首先,给出电缆中行波信号的传输线模型,并基于电弧脉冲在电缆中的传输过程,分析基于双端电流测量的故障定位的原理。然后,采用加Hanning窗的伪魏格纳分布(PWVD)算法对信号进行时频分布计算,并使用时频互相关函数估计双端信号的时间延迟,实现对早期故障定位的计算。接着,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10 kV电缆的早期故障模型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研究不同噪声干扰对定位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早期故障位置计算的相对误差为0.57%,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并且不同程度噪声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较小。最后,搭建电缆早期故障实验测试平台,进一步验证故障定位方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故障位置的相对误差为5.36%,方法具有可行性。本文提出的电缆早期故障的定位方法可使日常运维检修更精准、高效,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早期故障 行波定位 双端电流 伪魏格纳分布 时频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直流配电系统负载变流器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8
作者 唐欣 屈贝 +2 位作者 张睿宁 李晓萌 李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1,共12页
在多端直流配电系统中,定功率控制负载变流器的恒功率特性会降低系统阻尼,易引发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振荡,导致系统失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压前馈的相位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负载变流器的直流侧阻抗模型,并基于连分式理论对... 在多端直流配电系统中,定功率控制负载变流器的恒功率特性会降低系统阻尼,易引发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振荡,导致系统失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压前馈的相位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负载变流器的直流侧阻抗模型,并基于连分式理论对阻抗模型进行降阶,得到一阶阻抗模型。其次,基于一阶阻抗模型分析出影响负载变流器负阻尼特性的主导因素,进而推导出基于直流电压前馈的相位补偿控制策略,可在全频段将负载变流器阻抗校正为正阻尼特性,从而提高直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以三端直流配电系统为例,通过Simulink仿真和StarSim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配电系统 电压源型变流器 相位补偿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电-热-流场分布仿真的高压电缆终端缺陷分析
9
作者 郭卫 孙致远 +3 位作者 门业堃 任志刚 黄佳 及若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0-106,共7页
针对现有单一物理场模型和两两耦合模型对电力电缆终端缺陷判断准确性不高,提出了一种高压电缆终端电磁场、热场和流体场的耦合模型。对220 kV高压电缆终端缺陷的电-热场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使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工具COMSOL对高压电缆终... 针对现有单一物理场模型和两两耦合模型对电力电缆终端缺陷判断准确性不高,提出了一种高压电缆终端电磁场、热场和流体场的耦合模型。对220 kV高压电缆终端缺陷的电-热场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使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工具COMSOL对高压电缆终端缺陷(局部进水、漏油)的电-热场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缆终端的局部进水缺陷将导致终端局部发热和不同程度的电场畸变。电缆终端漏油缺陷表面无明显温升,漏油形成的空腔处电场畸变明显,严重时会导致绝缘击穿。在实际应用中,模型结果与实际值误差约在1%之内。该研究为高压电力电缆终端内部缺陷的提前诊断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终端缺陷 电-热场分布 局部进水 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的电动汽车转向失效容错协同控制研究
10
作者 刘轩江 林棻 +1 位作者 王天成 马洪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9,共10页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转向系统失效无法准确跟踪期望轨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转向失效后车辆稳定性与轨迹跟踪的容错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分别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滑模控制计算期望前轮转角和附加横摆力矩;其次,针对转向系统失效故障...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转向系统失效无法准确跟踪期望轨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转向失效后车辆稳定性与轨迹跟踪的容错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分别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滑模控制计算期望前轮转角和附加横摆力矩;其次,针对转向系统失效故障,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设计了前轮转角跟踪控制器,求解实现期望转角所需的差动转向力矩;然后,以轮胎负荷率和控制量误差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基于二次规划算法实现轮胎力分配。最后,分别在中速高附着系数和高速低附着系数两种工况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容错控制策略在转向系统失效后仍能使车辆稳定跟踪期望轨迹,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控制 容错控制 电动汽车 转向失效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变压器寿命的电动汽车分布式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佳琦 胡俊杰 马文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00,共9页
随着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无序充电在台区层面易导致变压器过载问题。对此,提出一种考虑变压器寿命的电动汽车分布式控制策略。通过温升模型对变压器进行精细化建模,量化电动汽车充放电对变压器寿命损耗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分时电价... 随着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无序充电在台区层面易导致变压器过载问题。对此,提出一种考虑变压器寿命的电动汽车分布式控制策略。通过温升模型对变压器进行精细化建模,量化电动汽车充放电对变压器寿命损耗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分时电价制定各辆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考虑变压器安全运行需求,构建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动汽车实时调度模型,当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感知到过载风险时,基于快速对偶近端梯度法进行求解,对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台区-终端用户的分布式优化调控;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分布式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所提策略能够降低电动汽车充放电和变压器寿命损耗成本,有效保护电动汽车用户的信息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变压器寿命 智能融合终端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快速对偶近端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低压配电二次系统灵活自组网通信技术研究
12
作者 李炳森 王成山 +4 位作者 朱介北 艾芊 刘健 李鹏 张东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14-121,共8页
为解决低压配电二次系统通信瓶颈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灵活自组网通信架构,通过三阶段技术链实现高效通信。首先,在网络初始化阶段,采用分层扫描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构建覆盖拓扑结构、信道质量与时延特性的通信参数数据库,精准识别... 为解决低压配电二次系统通信瓶颈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灵活自组网通信架构,通过三阶段技术链实现高效通信。首先,在网络初始化阶段,采用分层扫描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构建覆盖拓扑结构、信道质量与时延特性的通信参数数据库,精准识别网络盲点并优化中继节点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蚁群优化算法,引入局部搜索策略避免局部最优陷阱,设计动态信息素更新机制,结合时延、能耗与带宽等多目标约束条件,实现最优通信路径的快速搜索。同时,为提升抗干扰能力,融合边缘计算与信道状态感知技术,建立噪声环境下的自适应路由策略。通过实时反馈调整路径权重,在较强噪声干扰强度下,仍能维持较高的有效数据传输率。最后,实验验证表明:所提技术线路组网复杂度低、优化消耗时间短和抗干扰能力强,成功应用于配电台区状态感知与智能控制,为新型电力系统海量终端接入提供了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二次系统 物联网 灵活自组网 蚁群优化算法 网络初始化 抗干扰能力 异构终端接入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特性的含E-SOP有源配电台区优化控制策略
13
作者 余炜徐 魏业文 +3 位作者 袁鹏 张思佳 周志鹏 张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9,共10页
针对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渗透率提高导致的潮流倒送、电压波动和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储能特性的三端智能软开关(three-terminal intelligent soft open point, E-SOP)有源配电台区优化控制策略。首先,深入分析E-SOP的拓... 针对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渗透率提高导致的潮流倒送、电压波动和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储能特性的三端智能软开关(three-terminal intelligent soft open point, E-SOP)有源配电台区优化控制策略。首先,深入分析E-SOP的拓扑,建立其数学模型,为后续优化控制奠定基础。其次,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功率灵敏度的ESOP选址规划模型,以确定其最佳安装位置。在此基础上,构建以综合费用和电压偏差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实现E-SOP容量配置。该模型通过锥松弛技术转换为二阶锥规划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最后,通过IEEE33节点柔性互联系统的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并在IEEE 69节点系统中进一步验证其适用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无E-SOP互联系统,所提策略可使电压偏差降低2.24%,日均损耗减少50.41%,综合成本下降21.74%,适用于不同规模的配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特性 三端智能软开关(E-SOP) 有源配电台区 电压-功率灵敏度 选址规划 二阶锥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航天器系统分布式预定时间姿态协同控制
14
作者 梅宏 龚京民 +1 位作者 马小陆 谭毅波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8,共12页
针对受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无向拓扑多航天器系统的姿态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定时间的分布式姿态协同跟踪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分布式预定时间滑模观测器,分别用于每个跟随航天器在预定时间内对领导者姿态和角速度信息的估... 针对受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无向拓扑多航天器系统的姿态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定时间的分布式姿态协同跟踪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分布式预定时间滑模观测器,分别用于每个跟随航天器在预定时间内对领导者姿态和角速度信息的估计。其次,利用分布式观测器和滑模技术,提出了一种考虑执行机构饱和的分布式预定时间姿态协同跟踪控制器。所提出的控制方案是非奇异的,能够实现在约束条件下的多航天器的全局预定时间姿态协同跟踪控制。然后,利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该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编队 姿态协同控制 终端滑模控制 预定时间控制 分布式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电池”的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电源改造方案
15
作者 黄建中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8期43-46,共4页
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电源配置有电容、电池2种方案,其优点各有千秋。现研究采用“电容+电池”的组合方案,在原有超级电容的基础上,增加电池的改造方案,以便有效发挥两者共同优势,且短板互补。通过测试,得出“电容+电池”的方案具有经济... 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电源配置有电容、电池2种方案,其优点各有千秋。现研究采用“电容+电池”的组合方案,在原有超级电容的基础上,增加电池的改造方案,以便有效发挥两者共同优势,且短板互补。通过测试,得出“电容+电池”的方案具有经济可行性,在配电自动化终端箱具有加装电池安装空间的条件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终端 后备电源 改造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压智能配电网的拓扑辨识技术研究及改进措施
16
作者 鲍音夫 刘春晖 +2 位作者 陈浩然 张志艳 高燕宁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5期39-43,共5页
随着低压配电网由传统的人工运维向智能运检发展,低压台区以智能化运检技术愈发关键。然而由于台区拓扑的大量缺失,使得低压故障定位与主动抢修、用户线损异常监测与治理等智能运检技术一直无法有效落地,台区拓扑的精准识别技术也始终... 随着低压配电网由传统的人工运维向智能运检发展,低压台区以智能化运检技术愈发关键。然而由于台区拓扑的大量缺失,使得低压故障定位与主动抢修、用户线损异常监测与治理等智能运检技术一直无法有效落地,台区拓扑的精准识别技术也始终是一个难题。因此建议采用台区融合终端设备,或者采用皮尔逊相关性技术进行台区拓扑鉴别。本研究的核心是利用智能融合终端,与用户智能电能表间通过载波技术完成信息的交换,再根据用户电表电压信息,通过运用算法分析任意2台智能电能表间的电压关系,以确定它们是否位于同一个电表箱。然后,进一步通过去除影响因子提高拓扑识别精度。最后,再利用实际试验的结果证明所提供技术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并对未来拓扑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辨识 智能融合终端 低压智能配电网 电压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impact angle constrained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for anti-ship missiles 被引量:10
17
作者 LI Wei WEN Qiuqiu +1 位作者 HE Lei XIA Qun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期447-459,共13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design for multiple anti-ship missile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3-D)space hitting simultaneously the same target with considering the desire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design for multiple anti-ship missile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3-D)space hitting simultaneously the same target with considering the desired terminal impact angle constraint.To address this issue,the problem formulation including 3-D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description,and communication topology are built firstly.Then the consensus variable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and can reach consensus under the proposed acceleration command along the line-of-sight(LOS)which satisfies the impact time constraint.However,the normal accelerations are designed to guarante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LOS angular rate.Furthermore,consider the terminal impact angle constraints,a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NTSM)control is introduced,and a finite time convergent control law of normal acceleration is proposed.The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guidance law is proved by using the second Lyapunov stability method,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also conducted to verify its effectivenes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can regulate the impact time error and impact angle error in finite time if the connecting time of the communication topology is longer than the required convergen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communication topology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NTSM)control finite time conver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流电抗器电压的直流配电网单端量保护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波 廖凯 +1 位作者 朱禹澜 何正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93-2705,I0018-I0026,共22页
直流配电网故障特性复杂,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且峰值大,快速、灵敏的故障识别与线路保护是保障直流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针对增设限流电抗器的直流配电网,提出一种利用限流电抗器电压实现高灵敏故障识别的直流配电网单端... 直流配电网故障特性复杂,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且峰值大,快速、灵敏的故障识别与线路保护是保障直流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针对增设限流电抗器的直流配电网,提出一种利用限流电抗器电压实现高灵敏故障识别的直流配电网单端量保护方案。首先,通过分析含限流电抗器的直流配电网故障特性,明确区内、区外故障时限流电抗器电压的特征差异。其次,研究限流电抗器对故障特性及直流保护的影响机制,提出虚拟补偿策略以增强故障识别的灵敏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线路电压变化率设计保护启动判据,提出基于虚拟补偿的故障识别判据和故障选极判据,并给出完整的保护方案流程。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进行大量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实现对直流故障的快速准确判断,无需通信支持,且对过渡电阻、噪声及负荷波动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单端量保护 限流电抗器电压 故障识别 虚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停电差异化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混合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金锐 鲍柯方 +3 位作者 曹芸玉 詹申俊 侯慧 袁成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7-166,共10页
成本低且安装灵活的故障指示器(FI)常与具备远程遥控能力的馈线远程终端单元(FRTU)协同完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和隔离,以缩减负荷停电时间。在配电网各开关位置或分支线路上,有选择性地部署配电自动化终端的FRTU和FI,可减少故障停电损失... 成本低且安装灵活的故障指示器(FI)常与具备远程遥控能力的馈线远程终端单元(FRTU)协同完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和隔离,以缩减负荷停电时间。在配电网各开关位置或分支线路上,有选择性地部署配电自动化终端的FRTU和FI,可减少故障停电损失费用。为此,提出了考虑各供电负荷停电差异化的FRTU和FI的混合优化配置新方法。首先,根据待分析负荷、故障点、上级110 kV/35 kV变电站以及联络开关的相对位置,考虑FRTU和FI协同作用下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全过程,建立基于FRTU和FI混合配置方案的各供电负荷差异化停电时间关系式。然后,构建了以FRTU和FI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费用和故障停电损失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混合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并完成优化求解。最后,在CSG 53节点测试系统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馈线远程终端单元 故障指示器 混合优化配置 故障定位 故障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需求下物流配送网点选址多目标优化及仿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洋 武志磊 王晓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94-6002,共9页
物流配送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物流配送成本波动,增加了物流企业配送管理的难度,加剧了“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不畅。以降低末端物流配送成本和缩短配送时间为优化目标,考虑快递包裹数量不确定情况下末端配送的运力水平和配送覆盖区域人... 物流配送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物流配送成本波动,增加了物流企业配送管理的难度,加剧了“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不畅。以降低末端物流配送成本和缩短配送时间为优化目标,考虑快递包裹数量不确定情况下末端配送的运力水平和配送覆盖区域人口密度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0-1”整数规划模型的多重目标优化策略,建立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动态选址模型,并用Anylogic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配送包裹数量短期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末端配送运力水平、网点位置和服务能力需要有差别调整才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需求 末端配送 选址 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