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波形匹配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研究
1
作者 贾科 刘可歆 +3 位作者 毕天姝 姚昆鹏 陈帅 李再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6,共14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问题的有力抓手,其线路保护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关键。线路单端量保护不需要借助通信,能较好地满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对时间的要求。然而现有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单端量保护性能受后续行波影响较大...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问题的有力抓手,其线路保护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关键。线路单端量保护不需要借助通信,能较好地满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对时间的要求。然而现有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单端量保护性能受后续行波影响较大,存在一定范围保护死区。对此,在充分考虑后续行波对首行波影响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区内外故障行波差异,进而提出基于波形匹配的故障识别判据。该判据可通过匹配误差与匹配波形特征相结合衡量后续行波影响程度,最终实现全线速动保护。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且具有保护范围长、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抗噪声干扰能力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后续行波 波形匹配 波形特征 单端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波波形相似的薄互层识别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赵书栋 宋建国 雷刚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1,共9页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目标储层大都具有薄、小、深、碎的特点,高精度薄互层识别成为储层预测的热点和重点。目前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和谱分解技术受限于地震数据,无法满足薄互层精确刻画的要求;高分辨率反演方法也因地球物理反演...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目标储层大都具有薄、小、深、碎的特点,高精度薄互层识别成为储层预测的热点和重点。目前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和谱分解技术受限于地震数据,无法满足薄互层精确刻画的要求;高分辨率反演方法也因地球物理反演的非线性特征导致结果存在多解性。为此,提出基于地震波波形相似的薄互层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波形库思想,构建井旁道—测井敏感曲线波形库;之后利用改进Manhattan距离联合线性相关系数法计算波形相似度,进行波形匹配;最后将波形相似度作为唯一驱动,建立地震数据与高分辨率测井数据间的数学联系,最终得到高分辨率处理剖面。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地震、测井数据分别具有的横向和纵向高分辨率优势,能够有效识别薄互层目标,极大地降低了反演结果的多解性。模型试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纵向分辨率,对调谐尺度内的薄互层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 波形库 波形相似 波形匹配 薄互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电流能量信息融合的低压交流电弧故障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俊法 胡伟 +2 位作者 王玮 徐丙垠 邹国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6,共12页
针对串联电弧故障检测判据选择难、阈值设置难的问题,本文在传统基于电流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融合使用电压信息,提出了一种电压电流能量信息融合的交流电弧故障检测方法。以分析开关电源和非开关电源类负荷下的各自故障特征为基础,提出了... 针对串联电弧故障检测判据选择难、阈值设置难的问题,本文在传统基于电流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融合使用电压信息,提出了一种电压电流能量信息融合的交流电弧故障检测方法。以分析开关电源和非开关电源类负荷下的各自故障特征为基础,提出了利用电压半波总能量的开关电源类电弧故障直接判定方法,并融合使用电压电流特征能量波形相关性实现故障线路的选择;提出了基于敏感域电压电流最大瞬时特征能量相位匹配的适用于非开关电源类负荷下的故障检测方法,以特征能量相位信息构建判据,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阈值设定困难问题。本文检测方法判据虽利用了负荷分类思想,但由于开关电源类负荷下的故障检测可利用电压半波总能量幅值实现故障直接判定,因此实际应用中无需辨识负荷类型。相较传统利用电流特征的检测方法,本文方法具有判据简单、易于阈值设定的优势。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用于多种类型负荷的电弧故障检测,检测时间满足相关标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弧故障 特征频带 特征能量 波形匹配 相位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域的匹配滤波前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汉宁 潘嘉蒙 +2 位作者 鲍庆龙 郭福成 胡卫东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52,共13页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属于一类脉内相干欺骗干扰,其运用欠采样原理,在距离维上产生多个虚假的目标峰,从而干扰真实目标的检测与跟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域的匹配滤波前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方法。首先,考虑到间歇采样...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属于一类脉内相干欺骗干扰,其运用欠采样原理,在距离维上产生多个虚假的目标峰,从而干扰真实目标的检测与跟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域的匹配滤波前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方法。首先,考虑到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的部分匹配特性,该文在匹配滤波过程中引入了扩展域,即波形域,以研究干扰信号与真实目标回波信号元素的局部特征,并在每个波形域上定义了自适应的阈值函数。其次,引入卡尔曼滤波对波形域信号进行状态估计,通过自适应阈值检测筛选出波形域信号中的有效积分元素与无效积分元素,并建立关于有效积分元素的估计状态空间。最后,在抑制波形域信号中的无效积分元素的同时,从有效积分元素的估计状态空间中补充相应长度的积分元素,保留剩余的有效积分元素,通过积分得到不含虚假目标的距离像结果。该文所提方法不倚赖于任何干扰机参数等先验信息,即可有效抑制间歇采样转发干扰。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文方法实现的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域 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匹配滤波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激光在充气波导管内产生孤立阿秒脉冲相位匹配条件的分析(特邀)
5
作者 陈振煌 李保昌 +2 位作者 张弛 游家豪 金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82,共13页
对比优化与未优化的三色光组合发现,当高次谐波场在波导管内传播时,仅当单原子响应中始终保持单个发射峰,或者在合适相位匹配条件下单原子响应中的多余发射峰被抑制时,才能有效地产生孤立阿秒脉冲。比较不同三色光组合下产生的孤立阿秒... 对比优化与未优化的三色光组合发现,当高次谐波场在波导管内传播时,仅当单原子响应中始终保持单个发射峰,或者在合适相位匹配条件下单原子响应中的多余发射峰被抑制时,才能有效地产生孤立阿秒脉冲。比较不同三色光组合下产生的孤立阿秒脉冲的性能,确定基频激光(1600 nm)与其二倍频场(800 nm)、四倍频场(400 nm)的优化组合是在波导管内产生孤立阿秒脉冲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次谐波 孤立阿秒脉冲 三色激光波形 充气波导管 相位匹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D自适应三角波匹配延拓算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录雁 王强 +2 位作者 鲁冬林 张梅军 毛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99,共6页
波形匹配延拓是遏制经验模态分解(EMD)端点效应的有效方法,针对现有波形匹配延拓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三角波形匹配延拓方法,改进了三角波匹配度的计算方法和匹配子波的寻优算法。改进的三角波匹配度计算方法,突出延拓平顺性... 波形匹配延拓是遏制经验模态分解(EMD)端点效应的有效方法,针对现有波形匹配延拓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三角波形匹配延拓方法,改进了三角波匹配度的计算方法和匹配子波的寻优算法。改进的三角波匹配度计算方法,突出延拓平顺性的同时,加强了端点处数据与内部波形的关联。自适应的匹配寻优算法,首先在固定极值点对应的波段内部搜寻局部最佳子波的截取时刻,截取局部最优匹配子波,然后在局部最优子波内搜寻全局最优匹配子波,提高了子波截取的合理性与匹配的准确性。仿真信号及实验信号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EMD端点效应,显著提高分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端点效应 波形延拓 自适应三角波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行波全波形时–频特性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邓丰 曾祥君 +4 位作者 李泽文 唐欣 吴雄 祖亚瑞 梅龙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31-3243,共13页
基于行波信号的故障检测以故障行波的产生、传输特性和折、反射机理为基础。故障行波是一个宽频带阶跃信号,兼具时域和频域的波形特性。融合故障行波时–频域波形,该文提出基于全波形信息的故障行波表现形式,全面刻画行波的传播过程;深... 基于行波信号的故障检测以故障行波的产生、传输特性和折、反射机理为基础。故障行波是一个宽频带阶跃信号,兼具时域和频域的波形特性。融合故障行波时–频域波形,该文提出基于全波形信息的故障行波表现形式,全面刻画行波的传播过程;深度挖掘故障行波全波形与网络拓扑结构、故障点位置和故障点参数的关联,分析折射和反射过程、传输函数和故障点参数对行波全波形传播造成的影响,对区内各点故障和区内、外故障,行波全波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定性分析;运用时–频域波形相关系数实现行波全波形的有效辨识,通过大量PSCAD/EMTDC仿真,总结区内不同故障点,区内、外故障以及不同故障点参数,行波全波形相关系数的变化规律,为基于行波信息的故障检测技术搭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 全波形信息 多尺度 能谱矩阵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EMD改进方法及其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1
8
作者 时培明 丁雪娟 +1 位作者 李庚 韩东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5-190,共6页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中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一种波形特征匹配延拓与余弦窗函数相结合的改进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波形特征匹配延拓,实现延拓数据与原信号交界处的光滑过渡,避免边界处瞬时频率的跳跃...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中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一种波形特征匹配延拓与余弦窗函数相结合的改进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波形特征匹配延拓,实现延拓数据与原信号交界处的光滑过渡,避免边界处瞬时频率的跳跃;其次针对该延拓方法存在延拓误差的问题,对信号加余弦窗处理,将延拓误差控制在信号两端,使其无法(或以较慢速度)向数据内部发展,保证信号有效数据的正确分解,提高信号的分解精度,实现EMD算法的改进。通过仿真分析和不对中故障诊断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抑制EMD端点效应,实现旋转机械故障的有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 端点效应 波形特征匹配 余弦窗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成像雷达近程大动态范围实时高精度测距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白杨 唐伟 +7 位作者 徐诗月 杨镇源 吕明爱 余臣 高剑波 郑杰 刘亚萍 覃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18-123,共6页
为了满足无人驾驶、车载避障等应用需求,激光成像雷达通常需要识别几米到几百米大动态范围内的目标信号。限于体积成本,当激光雷达不具备自动增益控制功能时,如何实现从饱和到非饱和回波信号的高精度测量是激光雷达测距技术急需解决的... 为了满足无人驾驶、车载避障等应用需求,激光成像雷达通常需要识别几米到几百米大动态范围内的目标信号。限于体积成本,当激光雷达不具备自动增益控制功能时,如何实现从饱和到非饱和回波信号的高精度测量是激光雷达测距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激光成像雷达多采用时间数字转换器的边沿测距方法,该方法对于近距离饱和波形测距效果较好,但对于远距离小信号成像能力有限,因此提出了基于高速模数转换的全波形匹配测距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回波脉冲与高分辨率模板波形的滑动匹配,求取高精度的回波脉冲峰值位置。并在FPGA上实现了优化的快速收敛方法,提高了算法执行速度,在保证了测距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激光成像雷达的有效成像范围。通过大量的成像实验验证,激光成像雷达测距精度可达2.7 cm,有效成像范围可达200 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程大动态范围测距 激光成像雷达 全波形测距 波形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波形匹配延拓的局部均值分解端点效应处理方法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亢 程军圣 杨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7-462,共6页
局部均值分解(LMD)能将复杂的信号自适应地分解成若干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单分量信号,但是在其实现过程中会产生端点效应,使结果失真。在详细分析了LMD产生端点效应的原因后,提出了自适应波形匹配延拓法来解决端点效应。该方法充分考虑了... 局部均值分解(LMD)能将复杂的信号自适应地分解成若干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单分量信号,但是在其实现过程中会产生端点效应,使结果失真。在详细分析了LMD产生端点效应的原因后,提出了自适应波形匹配延拓法来解决端点效应。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信号的内在规律与边缘处的变化趋势,使延拓更加合理,且具自适应性。对仿真信号与实际工程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LMD分解的端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均值分解 端点效应 波形匹配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FIR数字滤波后相位延迟的消除 被引量:13
11
作者 伏燕军 程强强 +1 位作者 于润桥 江光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7期146-149,共4页
针对信号处理中采用FIR数字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后将产生相位延迟的现象,从FIR数字滤波器的相位特性出发,分析并推导了产生这种延迟现象的原因,得到了FIR数字滤波器的阶数和相位延迟的关系。采用基于波形匹配的数据扩展的方法对原始的... 针对信号处理中采用FIR数字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后将产生相位延迟的现象,从FIR数字滤波器的相位特性出发,分析并推导了产生这种延迟现象的原因,得到了FIR数字滤波器的阶数和相位延迟的关系。采用基于波形匹配的数据扩展的方法对原始的信号进行端点延拓,再对延拓后的信号进行FIR滤波,可以很好地消除这种相位延迟的现象。Matlab仿真结果证明运用该方法滤波后的信号相位与原始信号相位一致,相位延迟被消除了。通过对信号的Simulink仿真实验及分析,也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FIR数字滤波器产生的相位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滤波 相位延迟 波形匹配 数据扩展 端点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模板匹配算法及其在ECG波形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江依法 周青 陈伟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5-780,共6页
基于相关系数的模板匹配算法无法区分波形信号f(t)与nf(t),因为模板p(t)与f(t)和nf(t)之间的相关系数相等。本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相关性算法,使得模板与信号进行匹配运算后得到的系数c∈[-1,1],并且只有在p(t)=f(t)时c值为1。利用此方... 基于相关系数的模板匹配算法无法区分波形信号f(t)与nf(t),因为模板p(t)与f(t)和nf(t)之间的相关系数相等。本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相关性算法,使得模板与信号进行匹配运算后得到的系数c∈[-1,1],并且只有在p(t)=f(t)时c值为1。利用此方法分别对ECG的R波和T波进行识别,可准确地区分R波和T波,并可确定模板波形的检测点。此方法与基于相关系数的模板匹配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波形检测特异性,可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波形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匹配 相关系数 波形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地震数据优化处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郭树祥 王立歆 韩文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497-502,共6页
由于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是在叠前数据上进行的,因此对数据的质量要求较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数据优化处理技术研究,研究的基础资料是胜利油田渤深6区块的三维地震数据。首先对资料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由于是拼接资料,因此存在着能量不均... 由于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是在叠前数据上进行的,因此对数据的质量要求较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数据优化处理技术研究,研究的基础资料是胜利油田渤深6区块的三维地震数据。首先对资料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由于是拼接资料,因此存在着能量不均衡、覆盖次数不均匀、波形不一致以及各类干扰发育等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时间-空间域内分频随机噪声衰减、频率-空间域相干噪声衰减、波形匹配处理和数据拟合三维随机噪声衰减等4种处理方法,分别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在对实际资料进行数据优化处理时,根据资料的特点采用了合适的组合方式,处理后资料的品质得到了较大提高,相干噪声、随机噪声得到了有效衰减,波形一致性得到了恢复,中、深层有效频率和有效能量得到了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噪声衰减 坡形匹配 方法组合 数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信号复杂度指标的建立及其在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文献 徐光华 屈梁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7-310,共4页
通过WaveformMatching法对时域信号的畸变特性进行了定量描述,建立了时域波形复杂度指标(IWC)和轴心轨迹复杂度指标(IOC),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这2个指标不仅对机组运行状态反映灵敏,而且也完全适用于在变... 通过WaveformMatching法对时域信号的畸变特性进行了定量描述,建立了时域波形复杂度指标(IWC)和轴心轨迹复杂度指标(IOC),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这2个指标不仅对机组运行状态反映灵敏,而且也完全适用于在变工况条件下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WC IOC 波形匹配 畸变 故障诊断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邱海峰 陈兵 +3 位作者 袁晓冬 王旭冲 储佳伟 顾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7-13,共7页
为了实现对各类型电压暂降源的准确辨识,从波形相似性检测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通过仿真模型分析了基本电压暂降和经不同类型变压器传播后各类暂降的波性特征,构建了电压暂降类型与暂降原因及变... 为了实现对各类型电压暂降源的准确辨识,从波形相似性检测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通过仿真模型分析了基本电压暂降和经不同类型变压器传播后各类暂降的波性特征,构建了电压暂降类型与暂降原因及变压器类型的映射关系。利用9种电压暂降波形数据构建匹配库,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法将实测的电压暂降波形数据与匹配库波形数据进行匹配分析,实现电压暂降源的辨识。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电网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电压暂降进行辨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电压暂降源 波形匹配 辨识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偶极声波测井资料在评价地层各向异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苏远大 乔文孝 +1 位作者 孙建孟 陈雪莲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409-412,共4页
裂缝和不均衡地应力等均可引起地层的各向异性,利用正交偶极子测量的4组波形可在井孔内评价地层的各向异性。其方法原理是,根据各向异性地层中偶极声源激发的快、慢弯曲波具有波形相似的特征,对所有接收阵列的快、慢弯曲波进行波形匹配... 裂缝和不均衡地应力等均可引起地层的各向异性,利用正交偶极子测量的4组波形可在井孔内评价地层的各向异性。其方法原理是,根据各向异性地层中偶极声源激发的快、慢弯曲波具有波形相似的特征,对所有接收阵列的快、慢弯曲波进行波形匹配,并构造目标函数,然后反演出地层的各向异性参数。用该方法处理了裂缝性和存在不均衡地应力地层中多口井的正交偶极资料,处理结果与成像资料基本吻合,表明各向异性系数和快横波方位能够用来指示地层的裂缝和地应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快横波方位 波形匹配 横波分裂 正交偶极声波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匹配和波形优化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亮兵 刘宏伟 +1 位作者 刘保昌 吴顺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1026,1033,共7页
为了匹配MIMO雷达系统给定的发射方向图,采用半正定规划(SDP)来优化发射信号的协方差矩阵.基于该协方差矩阵,利用循环算法(CA)和极小极大法,通过优化波形相位设计出了具有低空域和时域副瓣的恒模发射信号.此外,又提出了用凸规划设计空... 为了匹配MIMO雷达系统给定的发射方向图,采用半正定规划(SDP)来优化发射信号的协方差矩阵.基于该协方差矩阵,利用循环算法(CA)和极小极大法,通过优化波形相位设计出了具有低空域和时域副瓣的恒模发射信号.此外,又提出了用凸规划设计空域失配滤波器和时域失配滤波器的方法,进一步降低了空域和时域副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发射方向图匹配 波形优化设计 极小极大法 凸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D方法在脑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晓军 樊刘娟 +1 位作者 吕士钦 余雪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275,313,共4页
局部均值分解(LMD)是一种新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能将复杂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具有物理意义的PF(production function)分量。但在信号分解过程中会产生端点效应,这将影响LMD分解精度,严重时会导致信号失... 局部均值分解(LMD)是一种新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能将复杂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具有物理意义的PF(production function)分量。但在信号分解过程中会产生端点效应,这将影响LMD分解精度,严重时会导致信号失真。在详细分析了LMD产生端点效应的原因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波形加权匹配的端点延拓算法。通过对视觉诱发脑电信号进行仿真,并且和不做延拓的LMD分解结果做对比,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LMD的端点效应,取得较好的分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均值分解 端点效应 相似波形加权匹配 脑电 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弯曲的轨道波形匹配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洪涛 李姗 +1 位作者 肖勇 魏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6-251,共6页
轨道平直度测量仪(简称平直尺)是轨道短波检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检测工具。由于平直尺测量范围有限,为了分析轨道短波的变化规律,需对所测波形进行匹配处理。首先对所测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将待匹配数据统一在同一坐标系。传统匹配算法只... 轨道平直度测量仪(简称平直尺)是轨道短波检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检测工具。由于平直尺测量范围有限,为了分析轨道短波的变化规律,需对所测波形进行匹配处理。首先对所测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将待匹配数据统一在同一坐标系。传统匹配算法只能对坐标系内的曲线进行刚性的变换和匹配,无法解决不同坐标系下曲线的动态匹配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动态时间弯曲算法(DTW),通过对时间轴的弯曲和变形,找到最短弯曲路径,以及待匹配曲线间的单点对应关系,通过计算最短弯曲路径可衡量匹配的好坏。本文利用平直尺对标准铁轨进行实际测量,并将传统算法中常用的基于区域的匹配算法同动态时间弯曲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动态时间弯曲法可实现短波的动态匹配,匹配精度比传统匹配算法提高约10倍,匹配误差较小,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短波检测 坐标转换 动态时间弯曲 波形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匹配的高压输电线故障诊断优化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文福拴 郭文鑫 +2 位作者 廖志伟 韦刘红 辛建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61,83,共7页
准确高效的高压输电线故障诊断对加快故障后系统的恢复、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高压输电线故障诊断问题主要包括故障类型识别、故障测距和故障时间识别.文中将该问题描述为优化问题,即将故障诊断问题中待求解的量(如故障距... 准确高效的高压输电线故障诊断对加快故障后系统的恢复、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高压输电线故障诊断问题主要包括故障类型识别、故障测距和故障时间识别.文中将该问题描述为优化问题,即将故障诊断问题中待求解的量(如故障距离)和待估计的量(如过渡电阻)作为故障假设里的未知参数,以故障后的实际波形和期望波形的差异度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离散和连续优化变量的混合优化模型,采用启发式优化算法——和声搜索算法来求解这一优化问题,并根据问题的特点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正确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 故障诊断 优化算法 波形匹配 和声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