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 with differential evolution based control parameter co-evolu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emical process dynamic optimiz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勤勤 王循华 颜学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227-2237,共11页
A modified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 with co-evolutional control parameters(DEHS), applied through differential evolution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In DEHS, two control parameters, i.e., harmony memory considering rat... A modified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 with co-evolutional control parameters(DEHS), applied through differential evolution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In DEHS, two control parameters, i.e., harmony memory considering rate and pitch adjusting rate, are encoded as a symbiotic individual of an original individual(i.e., harmony vector). Harmony search operators are applied to evolving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DE is applied to co-evolving the symbiotic population based on feedback information from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Thus,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in DEHS, the symbiotic population is dynamically and self-adaptively adjusted, and real-time optimum control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The proposed DEHS algorithm has been applied to various benchmark functions and two typical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HS variants. Satisfactory results are obtained in the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y search differential evolution optimization CO-EVOLUTION self-adaptive control parameter dynamic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ID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温度控制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敏 刘莎 +1 位作者 翟力欣 田光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18,共7页
针对传统温度控制系统控温时间长、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ID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温度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结合BP神经网络的PID参数自调整温度控制模型,并对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进行改进,将更多的先验信息加入输入向量,用于训... 针对传统温度控制系统控温时间长、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ID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温度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结合BP神经网络的PID参数自调整温度控制模型,并对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进行改进,将更多的先验信息加入输入向量,用于训练BP神经网络,以减少系统的不确定性;其次,通过增加状态观测器来估计系统扰动,针对控制系统的扰动进行补偿,并在仿真实验中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参考文献中提及的算法相比,系统的上升时间减少了19.7%,超调量减少了81.7%,调节时间减少了41.7%,静态误差减少了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PID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温度控制 参数自调整 系统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定向参数精化的稀疏控制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试验分析
3
作者 张昊 熊新 王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6,共10页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对高精度地形数据支撑需求的提升,针对多云雨、山体密集区域地形数据获取难的问题,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成为解决该类型区域基础地形测绘的有效技术。为此,提出一种顾及方位向与距离向定向参...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对高精度地形数据支撑需求的提升,针对多云雨、山体密集区域地形数据获取难的问题,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成为解决该类型区域基础地形测绘的有效技术。为此,提出一种顾及方位向与距离向定向参数的InSAR区域网平差方法,系统分析控制点数量与空间分布对平差精度的影响。基于陕西渭南长条带状测区的双航带机载毫米波InSAR数据,采用三角形、四角形及距离向居中等布设策略开展控制点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控制点沿距离向均匀布设为三角形时,平差解算稳定性最佳;在仅需3个控制点的条件下,该方案可满足地形测量精度的要求。同时,该方案可减少外业控制测量,为多云雨山区水利工程勘察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定向参数 区域网平差 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误差自抗扰控制与优化
4
作者 黄从智 蒋茜茜 谭祥帅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6,共13页
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其高参数、高效率的优点,已成为电网深度调频调峰、抑制电网波动的有力支撑,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优化改造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自抗扰控制策... 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其高参数、高效率的优点,已成为电网深度调频调峰、抑制电网波动的有力支撑,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优化改造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自抗扰控制策略和强化学习算法的智能控制策略。首先,在基于误差的自抗扰控制策略框架中,根据单元机组机炉耦合过程运行特性,简化机炉耦合过程被控对象模型,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来实时估计并补偿机组的未建模动态特性和外部扰动。其次,构建奖励函数并利用柔性演员-评论家算法来实现控制器参数自适应调整。最后,基于某超超临界1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实际历史运行数据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误差自抗扰控制 强化学习 参数自适应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重分数阶的构网型虚拟同步机并网改进策略
5
作者 石荣亮 张磊 +2 位作者 李军徽 于雁南 张玉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89,224,共8页
构网型虚拟同步机(GFVSG)在引入虚拟惯量控制的同时,增加了并网系统的控制阶数与并网有功动态振荡的风险。为此,提出2种基于三重分数阶的GFVSG(TFO-GFVSG)改进策略,即TFO-GFVSG将GFVSG中的虚拟惯量环节替换为三重分数阶虚拟惯量环节,以... 构网型虚拟同步机(GFVSG)在引入虚拟惯量控制的同时,增加了并网系统的控制阶数与并网有功动态振荡的风险。为此,提出2种基于三重分数阶的GFVSG(TFO-GFVSG)改进策略,即TFO-GFVSG将GFVSG中的虚拟惯量环节替换为三重分数阶虚拟惯量环节,以达到降低GFVSG并网系统控制阶数、增加系统可调参数、抑制并网有功动态振荡、降低输出频率过冲幅值的效果。利用MATLAB仿真以及实验对比结果共同验证了所提TFO-GFVSG策略在应对有功指令与电网频率阶跃扰动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虚拟同步机 虚拟惯量 动态振荡 三重分数阶 控制阶数 可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车调参的自动驾驶模糊PID纵向控制算法
6
作者 曾方正 高秀晶 +4 位作者 袁志群 尤双和 张彬岑 黄雯垠 韩勇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9-188,共10页
针对自动驾驶纵向控制算法在实车应用中存在的动态不平稳性问题,以某城市公交车为试验平台,设计以期望加速度为切换逻辑的逻辑切换控制策略。利用实验法标定车辆逆动力学模型,获得以车辆速度和期望加速度为输入条件的期望油门开度和期... 针对自动驾驶纵向控制算法在实车应用中存在的动态不平稳性问题,以某城市公交车为试验平台,设计以期望加速度为切换逻辑的逻辑切换控制策略。利用实验法标定车辆逆动力学模型,获得以车辆速度和期望加速度为输入条件的期望油门开度和期望制动压力值;通过实车阶跃响应试验建立基于PID控制调参范围和整定经验的模糊PID控制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实车调参的模糊PID纵向控制算法,利用AUTOBOX和Simulink构架快速还原测试系统植入到车辆中进行实车闭环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期望车速阶跃变化工况和期望车速斜坡变化工况下,最大实车纵向速度误差分别为0.66%和0.88%,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控制精度。基于实车调参的模糊PID纵向控制算法,在期望速度发生动态变化时可进行PID参数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响应迅速、准确性高,可有效保证纵向控制的动态性能,为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纵向控制策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自动驾驶 纵向控制 实车调参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姿态预测模型与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关振长 谢立夫 +2 位作者 周宇轩 罗嵩 许超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2-2040,共9页
为避免盾构轴线偏离引发衬砌管片错台、开裂等质量与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盾构姿态智能预测模型与控制方法。以盾构掘进施工的实测数据为驱动,通过贝叶斯优化(BO)与支持向量回归(SVR)构建盾构姿态预测模型,挖掘施工参数... 为避免盾构轴线偏离引发衬砌管片错台、开裂等质量与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盾构姿态智能预测模型与控制方法。以盾构掘进施工的实测数据为驱动,通过贝叶斯优化(BO)与支持向量回归(SVR)构建盾构姿态预测模型,挖掘施工参数-地层信息-盾构姿态三者间的非线性关系。结合模拟退火算法(SA)形成可控施工参数动态调整的盾构姿态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福州滨海快线南—三区间隧道的工程实践。主要结论如下:1)经数据预处理、特征筛选及BO超参数优化,基于SVR的盾构姿态预测模型具备优异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2)结合SA算法进行可控施工参数调整时,需设置合理的优化规则,以确保所推荐的可控施工参数具备可操作性;3)将姿态控制方法应用于南—三区间后续掘进施工以辅助纠偏,盾尾垂直偏差在10环掘进过程中由45 mm减至18 mm,实现了连续稳定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盾构姿态预测 盾构姿态控制 施工参数调整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时空的多峰优化算法及其在PID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宏 李珈瑞 刘静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3-1340,共18页
多峰优化问题(MultiModal Optimization Problems,MMOPs)需要同时找到问题的多个高精度全局最优解,它需要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且能很好地平衡种群的多样性和收敛性.当前在处理MMOPs时通常面临以下难点:(1)现有方法通常只考虑到... 多峰优化问题(MultiModal Optimization Problems,MMOPs)需要同时找到问题的多个高精度全局最优解,它需要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且能很好地平衡种群的多样性和收敛性.当前在处理MMOPs时通常面临以下难点:(1)现有方法通常只考虑到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当前状态(如常用的贪婪选择策略),容易导致种群陷入局部最优;(2)传统的随机搜索策略在复杂搜索空间内难以快速有效找到全局最优解;(3)当前设计的多峰优化算法往往需要手工设置参数(如变异因子和交叉因子等),而参数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种群的多样性和收敛性.针对上述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时空的多峰优化(Localized Time-Distance-based Multimodal Optimization,LTDMO)算法,主要包括三个贡献点:首先,提出了结合随机搜索和定向引导的变异(Random and Direction-based Mutation,RDM)策略,利用随机变异增加种群中个体的多样性,并通过划分邻域将整个种群分成不同的可重叠子种群,在局部搜索空间内进行变异操作来更好地定位全局最优解,从而避免个体陷入局部最优.其次,提出了基于时间局部性原理的拥挤选择(Locality-based Crowding Selection,LCS)策略,利用进化过程中的时间局部性记录对当前个体更有潜力的进化方向,并在此方向上生成新的子代,使种群进一步向全局最优解收敛.最后,提出了自适应参数控制(Self-adaptive Parameter Control,SPC)策略,基于个体进化信息自适应调整算法的参数值,降低算法在进化过程中对变异因子和交叉因子的参数敏感性.本文将LTDMO算法在CEC'2013测试集上进行实验,并将结果与其他11种多峰优化算法对比,表明LTDMO算法能有效处理较多的全局最优复杂多峰优化问题,具体地,在F1~F5、F8和F10问题上峰值率和成功率均达到100%;在具有较多局部最优的多峰优化问题(F6和F7)上,LTDMO算法的峰值率达到86%以上,这优于9种其他对比算法的性能;在处理复合多峰优化问题时,LTDMO算法在处理F11、F12、F14、F16问题上性能达到最优.同时将LTDMO算法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上进行应用,结果表明LTDMO算法能为PID控制器找到多种最优控制参数,使系统达到稳定状态且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峰优化问题 邻域变异 时间局部性 自适应调整参数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参数趋近律的机械臂滑模控制
9
作者 贾立蒙 侯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1-57,共7页
针对图像采集机械臂在滑模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精度较低、抖振幅度较大、运动过程易受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调节趋近律的机械臂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在经典的指数函数趋近律基础上,对等速项系数进行自适应控制。通过引入机... 针对图像采集机械臂在滑模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精度较低、抖振幅度较大、运动过程易受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调节趋近律的机械臂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在经典的指数函数趋近律基础上,对等速项系数进行自适应控制。通过引入机械臂连杆长度与转动惯量等参数,构建机械臂名义模型。利用自适应RBF神经网络有利于实时控制和补偿的特点,将其与设计好的线性滑模面相结合。通过合理设计李雅普诺夫函数,对所构建的系统进行稳定性证明。同时,与神经网络自适应指数趋近律及神经网络自适应饱和函数趋近律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该方法能有效抑制抖振并实现高精度轨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自适应RBF神经网络 自适应参数调节 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的汽车纵向控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以农 郑玲 +1 位作者 郝奕 刘建房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6,共5页
在对汽车纵向动力学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基于两车的纵向自动跟踪的控制问题.建立了两车跟随运动的二阶模型,并设计了加速/制动的逻辑切换规律.应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对PID的3个参数进行调节,控制被控车与导航车的车间纵向相... 在对汽车纵向动力学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基于两车的纵向自动跟踪的控制问题.建立了两车跟随运动的二阶模型,并设计了加速/制动的逻辑切换规律.应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对PID的3个参数进行调节,控制被控车与导航车的车间纵向相对距离和纵向相对速度误差的变化范围,以达到汽车纵向控制的目的;利用小增益定理,得到了模糊PID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一般模糊控制相比,减少了系统的超调量,增强了动态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较好地解决了快速性和小超调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动力学控制 纵向控制 参数自整定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任意倾斜面的机器人力/位置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正义 唐小琦 +1 位作者 熊烁 叶伯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9,共6页
设计了沿任意倾斜面的机器人自适应阻抗控制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接触面法向方向、环境阻尼、刚度参数未知对机器人力/位置控制的影响问题。在机器人与倾斜面碰撞接触过程中采用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估计环境的阻尼、刚度,根据接触力矩实... 设计了沿任意倾斜面的机器人自适应阻抗控制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接触面法向方向、环境阻尼、刚度参数未知对机器人力/位置控制的影响问题。在机器人与倾斜面碰撞接触过程中采用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估计环境的阻尼、刚度,根据接触力矩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偏差实现机器人末端期望姿态的调整;在机器人末端沿倾斜面滑动阶段,设计规则自调整的模糊控制器,根据机器人末端位移、接触力误差实时调整机器人阻抗控制模型参数,以适应环境阻尼、刚度的变化。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编程实现简单且对环境参数变化鲁棒性较强的优点,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阻抗控制 参数调整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的自抗扰控制调速策略 被引量:77
12
作者 周凯 孙彦成 +1 位作者 王旭东 闫达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63,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超调和快速性之间矛盾的问题,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自抗扰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矢量控制当中以改善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性能。进而对此...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超调和快速性之间矛盾的问题,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自抗扰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矢量控制当中以改善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性能。进而对此控制策略研究了影响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状态的因素,给出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参数整定方法,选择出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自抗扰控制器。最后将仿真结果与传统的PI控制进行对比。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抗扰控制进行调速的系统比PI控制有着更好的运行性能,电机无超调启动;而且当系统负载转矩突然变化时电机也能快速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调速系统 矢量控制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振动系统的参数自调节混沌控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永靖 丁旺才 杨小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6,30,34,共5页
针对含间隙碰撞振动系统由于系统参数的变化,发生分岔和混沌这一实际情况,提出了系统参数依据系统输出的变化自动调节连续反馈控制的策略。给出了参数自调节的控制律,选取适当的控制强度向量,混沌运动可被引导到稳定的目标周期轨道。对... 针对含间隙碰撞振动系统由于系统参数的变化,发生分岔和混沌这一实际情况,提出了系统参数依据系统输出的变化自动调节连续反馈控制的策略。给出了参数自调节的控制律,选取适当的控制强度向量,混沌运动可被引导到稳定的目标周期轨道。对一两自由度含间隙碰撞振动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振动 混沌控制 参数自调节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与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李海生 朱学峰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5期419-423,共5页
根据自抗扰控制器(ADRC)对系统按所谓"时间尺度"来进行分类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尺度"模型识别和遗传算法的ADRC参数自整定及优化的方法。仿真表明:用简单线性模型对实际过程"时间尺度"的辨识简便易... 根据自抗扰控制器(ADRC)对系统按所谓"时间尺度"来进行分类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尺度"模型识别和遗传算法的ADRC参数自整定及优化的方法。仿真表明:用简单线性模型对实际过程"时间尺度"的辨识简便易行。加入惩罚策略的浮点遗传优化算法能高效地完成控制器众多参数的大范围寻优,摆脱了ADRC控制器参数整定和优化对经验的依赖,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RC 自抗扰控制器 参数自整定 参数整定 控制器参数 浮点 辨识 寻优 仿真 模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D调节在PMAC运动控制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立达 朱春霞 蔡光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文章讨论了一种通过调整基于PMA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PID伺服控制器参数的调试方法。控制参数的调整与合理设定是数控系统获得理想控制效果的前提与关键环节,采用PEW IN TUNING软件给伺服电机输入阶跃信号和抛物线信号,通过分析系统响应... 文章讨论了一种通过调整基于PMA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PID伺服控制器参数的调试方法。控制参数的调整与合理设定是数控系统获得理想控制效果的前提与关键环节,采用PEW IN TUNING软件给伺服电机输入阶跃信号和抛物线信号,通过分析系统响应曲线,对PID参数进行整定,可使系统获得良好的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调节 PMAC 开放式数控系统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糊控制在纠偏控制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耀良 赵万剑 +2 位作者 王博 杨亚兰 钟绍山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316,323,共5页
为了解决纠偏控制器的被控对象在高速运行状态下所具有的复杂非线性和提高纠偏控制器的纠偏精度,基于被控对象的模型特征和传递函数,采用了一种带参数自调整的PD二维模糊控制,同时,可根据实际工况调整控制器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在... 为了解决纠偏控制器的被控对象在高速运行状态下所具有的复杂非线性和提高纠偏控制器的纠偏精度,基于被控对象的模型特征和传递函数,采用了一种带参数自调整的PD二维模糊控制,同时,可根据实际工况调整控制器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执行机构速度为24 mm/s,卷材运行速度200 m/min,误差率为20 mm/s的情况下,纠偏控制器的检边和检线纠偏精度能够从常规控制效果下的±0.3 mm提高到±0.2 mm,证明此方法在该领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纠偏控制器 参数自调整 检边 检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自整定PID温度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4
17
作者 王海青 姬长英 +2 位作者 刘同召 高峰 鲜洁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7期233-235,239,共4页
针对炒茶机的加热控制系统跟踪设定的温度值滞后、自动调节加热装置实时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模糊自整定比例积分微分(PID)参数控制器。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模糊控制对PID参数的调整。利用Matlab在Simulink中建... 针对炒茶机的加热控制系统跟踪设定的温度值滞后、自动调节加热装置实时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模糊自整定比例积分微分(PID)参数控制器。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模糊控制对PID参数的调整。利用Matlab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对该控制器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PID自整定控制器的超调量≈1%,稳态误差es=0。该方法可提高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自整定 比例积分微分参数调整 温度控制 加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在空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界家 马斌 +1 位作者 叶选 陈萍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6,共2页
针对空调温度控制的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阐述了参数自调整的原则,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空调温度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超调小、系统响应快、调节时间短,达到了良... 针对空调温度控制的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阐述了参数自调整的原则,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空调温度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超调小、系统响应快、调节时间短,达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自调整 变频技术 智能控制 变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比例阀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国平 齐大伟 +1 位作者 夏五星 胡瑢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107,共3页
为了提高设计的数字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文中以Rexroth电液比例流量阀为控制对象,在μC/OS-Ⅱ操作系统上实现了不完全微分增量式PID控制算法,通过实验整定出不同工况下理想的PID参数。同等条件下,通过判据实验对比常规增量式PID算法控制效... 为了提高设计的数字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文中以Rexroth电液比例流量阀为控制对象,在μC/OS-Ⅱ操作系统上实现了不完全微分增量式PID控制算法,通过实验整定出不同工况下理想的PID参数。同等条件下,通过判据实验对比常规增量式PID算法控制效果,验证了不完全微分增量式PID算法控制下,该系统具有调节时间短、超调小、更加稳定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比例阀 控制算法 PID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协调的可控相间功率控制器调节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娟 赵露 +1 位作者 张冰冰 柳焯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9,共4页
研究了可控相间功率控制器(TCIPC)的基本结构和数学模型,通过控制晶闸管触发角等效调节相间功率控制器的基本参数,从而协调输出功率,其中,通过控制晶闸管触发延迟角等效地改变电感支路的电抗参数,通过晶闸管控制投切不同组数的电容器等... 研究了可控相间功率控制器(TCIPC)的基本结构和数学模型,通过控制晶闸管触发角等效调节相间功率控制器的基本参数,从而协调输出功率,其中,通过控制晶闸管触发延迟角等效地改变电感支路的电抗参数,通过晶闸管控制投切不同组数的电容器等效地改变电容支路的电容参数。基于简化模型绘制出TCIPC功率P-Q运行曲线图,对参数协调下的TCIPC调节特性进行研究。以实例验证了由带TCIPC联络线进行交流弱联系的两侧电网在相位相对滑移时,可以通过协调TCIPC的等效参数控制联络线传输的功率,避免有功功率大幅波动,并保证端口的电压质量,有效地缓解了常规IPC可能出现的过电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相间功率控制器 参数协调 功率调节 P-Q运行曲线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