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lgorithm to remove noise from locomotive bearing vibration signal based on self-adaptive EEMD filter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春生 沙春阳 +1 位作者 粟梅 胡玉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78-488,共11页
An improv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 algorithm is described in this work, in which the sifting and ensemble number are self-adaptive. In particular, the new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mode ... An improv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 algorithm is described in this work, in which the sifting and ensemble number are self-adaptive. In particular, the new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mode mixing problem. The algorithm has been validated with a simulation signal and locomotive bearing vibration sign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elf-adaptive EEMD algorithm has a better filtering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EEMD. The filter results further show that the feature of the signal can be distinguished clearly with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hich implies that the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omotive bearing can be detected successfu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omotive bearing vibration signal enhancement self-adaptive EEMD parameter-varying noise signal feature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NN网络及Self-Attention-BiGRU机制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森 刘美 +2 位作者 贺银超 韩惠子 孟亚男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6-796,共11页
深度神经网络在剩余寿命预测(RUL)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模型存在预测精确度较低、鲁棒性较弱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预测模型的精确度以及鲁棒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 深度神经网络在剩余寿命预测(RUL)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模型存在预测精确度较低、鲁棒性较弱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预测模型的精确度以及鲁棒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以及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三种模块的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首先,利用DCNN网络对原始振动信号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进行了提取;然后,使用不确定量化的方法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了评价和筛选,利用筛选过后的特征构建了新的替代特征集;最后,利用Self-Attention-BiGRU网络对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了预测,并在IEEE PHM2012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BiGRU、GRU和BiLSTM三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基于DCNN及Self-Attention-BiGRU方法的预测结果最优,两项误差值: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最低,其中工况一的一号轴承RUL预测的MAE值相较于BiGRU、GRU以及BiLSTM网络分别下降了7.0%、7.4%和6.5%,RMSE值相较于其他三种模型分别下降了7.6%、8.4%和6.9%,预测的Score值最高,分值为0.985。通过不同数据集的划分,证明了该方法在轴承RUL预测时的强鲁棒性。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DCNN网络及Self-Attention-BiGRU模型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剩余使用寿命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不确定量化 自注意力机制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预测与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vNeXt网络及Stacked BiLSTM-Self-Attention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印文 王琳霖 +1 位作者 薛文科 梁文婕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77-1985,1994,共10页
在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面,采用传统方法时存在鲁棒性差、精度低等各种问题。近些年来深度学习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轴承寿命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nvNeXt网络、堆叠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SB... 在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面,采用传统方法时存在鲁棒性差、精度低等各种问题。近些年来深度学习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轴承寿命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nvNeXt网络、堆叠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SBiLSTM)和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构造了振动信号的时频图,以更好地捕捉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然后,将得到的时频图输入到构建的ConvNeXt网络中,通过卷积、池化和层归一化等操作,对时频图的关键特征进行了提取;最后,将提取后的特征输入到SBiLSTM-Self-Attention模块中,进一步提取了时序信息和特征权重分配数据,利用PHM2012挑战数据集进行了验证,通过实验分析了该方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技术方法,该方法的平均RMSE为0.031;与其他三种方法,即卷积神经网络(CNN)、深度残差双向门控循环单元(DRN-BiGRU)和深度卷积自注意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DCNN-Self-Attention-BiGRU)相比,其平均RMSE值分别下降了79%、74%和55%,MAE值分别下降了78%、73%和53%,说明该方法在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中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剩余寿命预测 ConvNeXt网络 堆叠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连续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自润滑滑动轴承摩擦磨损性能及其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洪 赵延龙 李昱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8,共9页
在环氧树脂(EP)中加入一定量的r-GO和不同比例的TiO_(2),研究其对EP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滑动轴承接触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添加r-GO/TiO_(2)/EP自润滑层的滑动轴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r-GO或r-GO/TiO_(2)能显... 在环氧树脂(EP)中加入一定量的r-GO和不同比例的TiO_(2),研究其对EP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滑动轴承接触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添加r-GO/TiO_(2)/EP自润滑层的滑动轴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r-GO或r-GO/TiO_(2)能显著改善EP材料的摩擦学性能,TiO_(2)质量分数为30%的r-GO/TiO_(2)/EP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r-GO/TiO_(2)/EP自润滑层的引入能改善轴承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自润滑轴承材料 环氧树脂 摩擦系数 磨损率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淑云 刘建波 +2 位作者 杨旭龙 李强 白苗苗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0,共9页
为探究机制砂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5根机制砂掺量分别为0%、30%、60%、80%、100%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不同机制砂掺量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曲线、跨中挠... 为探究机制砂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5根机制砂掺量分别为0%、30%、60%、80%、100%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不同机制砂掺量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曲线、跨中挠度和裂缝分布形态,探究机制砂掺量对其开裂弯矩和受弯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试验梁截面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荷载-挠度曲线基本相似。随着机制砂掺量的增加,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产生次裂缝更多、裂缝分布更加均匀,在屈服前的同级荷载作用下,最大裂缝宽度减小;而跨中挠度和极限承载力在机制砂掺量为80%时达到最大,相较于全河砂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分别提高了16.13%和6.62%。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挠度计算公式得到的各试验梁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值有所差异。试验梁开裂弯矩采用规范公式计算,计算值与试验值差异较大。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和受弯承载力计算,得出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机制砂最优掺量为6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 机制砂 受弯性能 破坏形态 开裂弯矩 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工况下40Cr/铜镶嵌石墨关节轴承的摩擦磨损性能
6
作者 梁杰 李宗来 +2 位作者 高琳 魏旭东 韩红安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2,共6页
针对某海洋工况核电阻尼器开发了内圈外表面附有TiAlN涂层和无涂层的2种40 Cr/铜镶嵌石墨自润滑关节轴承,使用自主研发的负载模拟台对其进行了微动磨损试验,试验中径向载荷为2400 N,频率为2 Hz,摆动角度为±6°,试验时间为45 h... 针对某海洋工况核电阻尼器开发了内圈外表面附有TiAlN涂层和无涂层的2种40 Cr/铜镶嵌石墨自润滑关节轴承,使用自主研发的负载模拟台对其进行了微动磨损试验,试验中径向载荷为2400 N,频率为2 Hz,摆动角度为±6°,试验时间为45 h,结果表明:两关节轴承摩擦系数变化趋势相似,摩擦初期TiAlN涂层减摩效果显著,但8 h后有涂层关节轴承的摩擦系数更大。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关节轴承在工作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内圈外表面应力呈椭圆形分布,与实际磨损区域高度吻合。通过数字显微镜分析发现,无涂层关节轴承内圈外表面以浅层犁沟为主,而有涂层关节轴承内圈外表面因TiAlN磨粒与石墨混合形成硬度更高的混合磨粒,导致犁沟深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关节轴承 阻尼器 自润滑 涂层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下基于MTF与SSCAM-MSCNN的滚动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雷春丽 焦孟萱 +2 位作者 薛林林 张护强 史佳硕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8-289,共12页
针对滚动轴承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样本分布不同以及故障样本数量不足导致故障诊断精度低、泛化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小样本下基于MTF与SSCAM-MSCNN的滚动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运用马尔科夫转移场(MTF)将一维振动信号转化为具有... 针对滚动轴承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样本分布不同以及故障样本数量不足导致故障诊断精度低、泛化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小样本下基于MTF与SSCAM-MSCNN的滚动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运用马尔科夫转移场(MTF)将一维振动信号转化为具有时间相关性的二维特征图。其次,提出条纹自校正注意力机制(SSCAM),它不仅可以加强模型在长距离方向上的特征提取能力,还能建立通道间依赖关系,可以对全局有效信息进行捕捉。然后,将SSCAM引入到多尺度神经网络(MSCNN)中,构建出SSCAM-MSCNN模型。最后,将MTF二维特征图输入到所提模型中进行训练,采用优化后的网络模型进行测试并输出分类结果。通过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以及本实验室MFS滚动轴承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对后者进行加噪处理,与其他故障诊断模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小样本、变工况条件下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更强的泛化性能与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马尔科夫转移场 卷积神经网络 条纹自校正注意力机制 小样本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LZC和SOA-ELM的轴承损伤识别方法
8
作者 龙有强 姜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6-734,共9页
现有故障诊断方法大多是仅针对轴承故障类型进行分析,而缺少对故障程度进行相应的判断。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尺度Lempel-Ziv复杂度(IMLZC)和海鸥优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SOA-ELM)的滚动轴承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利用IMLZC复杂度测... 现有故障诊断方法大多是仅针对轴承故障类型进行分析,而缺少对故障程度进行相应的判断。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尺度Lempel-Ziv复杂度(IMLZC)和海鸥优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SOA-ELM)的滚动轴承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利用IMLZC复杂度测量指标对信号复杂度变化敏感的特点,将其用于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以构造特征矩阵;然后,利用海鸥优化算法对极限学习机(ELM)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参数自适应优化的ELM分类模型;最后,将故障特征输入至SOA-ELM分类模型中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完成了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状态的智能诊断和故障程度评估,利用滚动轴承和自吸式离心泵损伤振动信号对IMLZC-SOA-ELM模型的实用性和泛化性开展了研究,并将其与其他特征提取模型开展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IMLZC-SOA-ELM的故障诊断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识别滚动轴承的故障,而且能判断故障的严重程度,该故障诊断模型在诊断滚动轴承的故障时分别取得了100%和98.4%的识别准确率,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9%,能够有效识别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和故障程度。与其他特征提取方法相比,IMLZC-SOA-ELM模型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更适合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自吸式离心泵 故障诊断 故障程度和损伤程度 改进多尺度Lempel-Ziv复杂度 海鸥优化算法 参数最优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和阻抗角的自感式位移传感器阻抗建模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信维 李红伟 +2 位作者 任宗强 于文涛 丁印恕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7,共11页
目前主动磁悬浮轴承广泛用于工业各领域,而位移传感器是影响磁悬浮轴承控制性能的重要部件。为了研究位移传感器的性能,首先必须建立准确的传感器模型,因此,该文根据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引入铁心复磁导率和气隙磁阻杂散系数... 目前主动磁悬浮轴承广泛用于工业各领域,而位移传感器是影响磁悬浮轴承控制性能的重要部件。为了研究位移传感器的性能,首先必须建立准确的传感器模型,因此,该文根据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引入铁心复磁导率和气隙磁阻杂散系数,提出一种基于阻抗的模和阻抗角的自感式位移传感器阻抗建模方法。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模型参数,运用阻抗改进模型预测不同激励频率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灵敏度。最后与传感器静态性能实验结果相比,输出电压的预测误差小于0.05 V,灵敏度的预测相对误差小于1%,验证了阻抗改进模型的准确性。所建阻抗改进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动态输出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悬浮轴承 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铁心线圈阻抗建模 相对复磁导率 气隙磁阻杂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关节轴承超高温摆动磨损试验系统
10
作者 潘立新 蒋坤 +1 位作者 王曼 徐唯哲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79,共5页
针对自润滑关节轴承在超高温环境下的摆动磨损试验,提出试验方案并搭建了由加载系统、摆动系统、环境模拟系统、检测和控制系统以及轴承夹持装置等构成的试验系统,进行了某规格自润滑关节轴承在高温重载条件下的磨损性能试验,试验结果... 针对自润滑关节轴承在超高温环境下的摆动磨损试验,提出试验方案并搭建了由加载系统、摆动系统、环境模拟系统、检测和控制系统以及轴承夹持装置等构成的试验系统,进行了某规格自润滑关节轴承在高温重载条件下的磨损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运行稳定,测试数据可重复性好,可以满足800℃环境下自润滑关节轴承的低速摆动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关节轴承 自润滑 摆动 高温试验 磨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第轩 肖旺 +1 位作者 王庆锋 宋运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12-2424,共13页
准确预测滚动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对于保证机械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制定维修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由于工况的变化和环境噪声的干扰,从采集到的信号中提取有用特征十分困难。此外,还存在首次预测时间(FPT)测定模型准确... 准确预测滚动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对于保证机械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制定维修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由于工况的变化和环境噪声的干扰,从采集到的信号中提取有用特征十分困难。此外,还存在首次预测时间(FPT)测定模型准确度较低以及趋势分析模型过于简单等问题。上述问题使得机械设备剩余使用寿命(RUL)的高精度预测变得极具挑战。为此,提出了多模型融合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新方法:首先,构建了结合改进深度森林(GADF)的健康指标模型和结合自注意力机制的自编码器(SAAE)的FPT测定模型;随后,基于FPT测定结果构建粒子滤波模型进行健康指标的趋势分析,最终得到机械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实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寿命预测 滚动轴承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路 卷积神经网络 改进的深度森林 健康指标 粒子滤波 自编码器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孪生表征对比学习的滚动轴承半监督故障诊断
12
作者 陈仁祥 张旭 +3 位作者 杨黎霞 梁栋 孙世政 董绍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09-216,共8页
针对实际工程中滚动轴承故障数据标注成本昂贵,导致标签样本数量难以满足有监督模型训练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孪生表征对比学习的滚动轴承半监督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添加高斯白噪声的数据增强方式在无标签数据上施加不同程度扰动得... 针对实际工程中滚动轴承故障数据标注成本昂贵,导致标签样本数量难以满足有监督模型训练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孪生表征对比学习的滚动轴承半监督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添加高斯白噪声的数据增强方式在无标签数据上施加不同程度扰动得到正样本对,同时构建权重共享的孪生自校正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正样本对中高维特征;其次,基于对比学习策略构建负余弦相似度损失函数对正样本对的特征进行对比,通过最大化特征间的相关性为预训练阶段构建监督信息,促使模型学习无标签数据中正样本对一致性特征表示;然后,引入少量标签样本参与微调,建立特征表示与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最终,将待测数据输入到微调后编码器模型,实现了滚动轴承的半监督故障诊断。所提方法从大量未标注数据中学习数据的内在结构和特征表示,不依赖于昂贵的标注过程。通过采集的滚动轴承数据和公共数据集HUST bearing进行试验验证,所提方法准确率均达到97%以上,证明了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半监督 对比学习 自校正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轴承及其寿命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13
作者 张俊潇 李振 +3 位作者 任志英 马国政 赵海朝 王海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92-198,共7页
自润滑轴承因依靠零件本身的材料特性,为轴承相对运动表面提供润滑,使其可服役于油/脂润滑不便的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的高端装备运动部件中。但随着高端装备运动部件向极限性能发展,对自润滑轴承的高可靠长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自润滑轴承因依靠零件本身的材料特性,为轴承相对运动表面提供润滑,使其可服役于油/脂润滑不便的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的高端装备运动部件中。但随着高端装备运动部件向极限性能发展,对自润滑轴承的高可靠长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研制满足高端装备运动部件需求的自润滑轴承,需明确现有低摩擦、耐磨损的自润滑材料性能提升技术,探明评价自润滑轴承性能的试验技术手段,掌握自润滑轴承的寿命预测技术。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三种典型自润滑方式的自润滑轴承研究进展,阐述了转动类和滑动类自润滑轴承的寿命测试仪器,总结了基于统计学、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的三种自润滑轴承寿命预测方法,之后分析展望了自润滑轴承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轴承 摩擦磨损 寿命试验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自注意力机制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
14
作者 史竞成 吴占涛 +1 位作者 程军圣 杨宇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104,共8页
针对现有的卷积、循环模型预测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Residual Life,RL)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注意力机制的RL预测模型。首先,针对Transformer模型中自注意力机制内存占用高、信号存在噪声信息的问题,在窗口自注意力机制(Wind... 针对现有的卷积、循环模型预测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Residual Life,RL)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注意力机制的RL预测模型。首先,针对Transformer模型中自注意力机制内存占用高、信号存在噪声信息的问题,在窗口自注意力机制(Window Based Multi-head Self-attention,W-MSA)的基础上,提出概率窗口自注意力机制(Probwindow Based Multi-head Self-attention,PW-MSA);然后,针对多头信息不匹配和缺少局部信息的问题,采用Talking Head方法实现多头信息融合,并在前馈神经网络层加入深度可分离卷积提取局部信息,从而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PHM2012轴承数据集将改进前后的自注意力机制模型进行比较,并和现有的先进预测模型对比,结果表明,改进自注意力机制模型可使预测精度提升1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概率窗口自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MCKD的微弱故障信号降噪及冲击特征增强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费红博 张超 +2 位作者 吴乐 徐帅 张敬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滚动轴承早期故障冲击信号微弱,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MD)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CKD)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微弱故障信号降噪及冲击特征增强方法)。首先,采用时频域差值信...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滚动轴承早期故障冲击信号微弱,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MD)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CKD)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微弱故障信号降噪及冲击特征增强方法)。首先,采用时频域差值信息引导VMD,并引入相似系数差值和能量差值比作为迭代收敛条件,重新设定了适用于信号分解的终止准则;然后,采用改进的减法平均优化算法,对MCKD中的解卷周期T、移位数M和滤波器长度L进行了优化,确保了参数组合的最佳性;借助MCKD方法的冲击特征提取能力,精确获取了目标周期性冲击信号;最后,依托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配备的HZXT-DS-003型双跨转子滚动轴承试验台,构建了故障轴承数据集,对基于VMD-MCKD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噪声,显著增强信号的周期冲击特性、故障特征频率及其倍频,从而完成了对滚动轴承早期微弱故障的准确诊断;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频谱中更为突出地展现故障特征频率及其倍频峰值,且信噪比提升了78%;此外,即使在不同信噪比的噪声环境下,该方法仍能保持卓越的信号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早期故障特征 变分模态分解 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 参数自适应 周期性冲击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峰值电流的磁轴承转子位移自传感解调方法研究
16
作者 黄飞 张烈平 +2 位作者 钟志贤 刘鹏 韦兰昱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6,共11页
当前磁轴承自传感转子位移检测技术通常采用电流纹波作为解调信号,但该方法对纹波质量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解析公式较为复杂,且对控制器的采样要求较高。为提高磁轴承自传感转子位移检测精度,基于降压斩波电路,提出一种周期峰值电流解调... 当前磁轴承自传感转子位移检测技术通常采用电流纹波作为解调信号,但该方法对纹波质量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解析公式较为复杂,且对控制器的采样要求较高。为提高磁轴承自传感转子位移检测精度,基于降压斩波电路,提出一种周期峰值电流解调方法。首先对磁轴承的磁极线圈输入高频脉宽调制电压,利用高频脉宽电压的单个电流周期内的峰值电流与线圈电感建立非线性关系式,然后采用Newton-Raphson method对该关系式的非线性数值进行参数迭代,最后将迭代得到的结果与磁轴承的磁极线圈电感公式联立计算出磁轴承转子的位移。仿真和实验证明,磁轴承控制器的动态自传感转子位移实时检测能够有效跟踪电涡流传感器的转子位移检测信号,且两者的位移波动误差小于磁轴承悬浮控制要求的最低误差。在0.8 mm气隙的位移解调实验中,使用不同电压幅值的5~15 kHz高频脉宽调制电压作为磁轴承转子自传感检测信号时,所有检测信号的静态自传感转子位移解调值与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解调位移值误差都在可控范围内,且使用10 kHz的高频脉宽调制电压作为检测信号时,磁轴承的静态自传感位移解调值与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位移解调位移值误差最大值不超过24.7μm,最小为0.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 自传感 高频脉宽调制 非线性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耐磨改性酚醛及其衬垫摩擦性能研究
17
作者 徐帆 杨宗阳 +4 位作者 汪伟 黄雄荣 俞森龙 乔小兰 朱美芳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针对织物/树脂基自润滑衬垫酚醛树脂摩擦因数偏高、耐磨性能较弱的缺点,采用多级固化工艺与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技术对酚醛树脂进行耐磨改性,研究固化工艺、无机纳米粒子含量与尺寸对自润滑衬垫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无机纳米粒子对... 针对织物/树脂基自润滑衬垫酚醛树脂摩擦因数偏高、耐磨性能较弱的缺点,采用多级固化工艺与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技术对酚醛树脂进行耐磨改性,研究固化工艺、无机纳米粒子含量与尺寸对自润滑衬垫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无机纳米粒子对树脂的耐磨改性机制。结果显示:固化工艺为130℃/2 h+175℃/2 h时,织物衬垫剥离强度可达3.77 N/mm且热稳定性最好;当氧化锆质量分数和尺寸分别为8%和200 nm时,改性树脂的摩擦学性能最优,最大摩擦因数和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0.161和0.139,比纯树脂分别降低了52%和23%;改性后的织物衬垫耐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磨痕深度与宽度大幅下降,自润滑衬垫摩擦学性能最优,织物衬垫耐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研究分析显示,氧化锆耐磨改性机制主要为纳米粒子增强效应、应力诱导相变增韧与微裂纹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衬垫 酚醛树脂 纳米氧化锆 自润滑轴承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大直径桩压浆后承载力及桩身刚度合理计算参数试验研究
18
作者 周维祥 李恩良 +2 位作者 徐启利 左家强 张金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主跨400 m钢桁结合梁斜拉桥)为例,结合桩后压浆技术提出不同压浆方案,对淤泥质软土地层主塔基础进行优化设计。为研究软土地区超长大直径桩基压浆后单桩竖向承载力及桩身刚度合理计算参数,采用自平衡试验... 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主跨400 m钢桁结合梁斜拉桥)为例,结合桩后压浆技术提出不同压浆方案,对淤泥质软土地层主塔基础进行优化设计。为研究软土地区超长大直径桩基压浆后单桩竖向承载力及桩身刚度合理计算参数,采用自平衡试验方法进行了两组桩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桩端桩侧组合压浆技术可明显降低主塔基础桩长;压浆后典型土层侧摩阻力提高系数约为1.38~1.95,均高于规范值,对砂性土层的增强效果更明显。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对于超长桩基,即使桩底压浆,其桩端承载力仍然较难发挥,设计荷载下桩端承载力占比仅为11.2%,因此设计时不宜过高估计桩端承载力,应按难以清底进行桩端承载力计算。与普通短桩相比,超长桩下部桩基侧摩阻力难以有效发挥,采用桩后压浆技术后侧摩阻力有所增加,对桩身竖向刚度有一定影响。依据试验结果,未压浆超长大直径桩基合理桩身压缩系数为0.45,压浆后桩身压缩系数进一步降低,应取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桩后压浆 现场试验 自平衡试验 桩基承载力 桩身竖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自锁式受力柱的承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佳 孙佳秋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为研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自锁式受力柱承载性能,用Q345B钢为主要材料,设计、制备不同尺寸的自锁式受力柱试件。通过调整自锁卡扣厚度、卡槽上壁厚度、卡槽侧壁厚度制备了4种试件。并对每种试件进行了抗拉承载力、抗剪承载力、抗震性能测... 为研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自锁式受力柱承载性能,用Q345B钢为主要材料,设计、制备不同尺寸的自锁式受力柱试件。通过调整自锁卡扣厚度、卡槽上壁厚度、卡槽侧壁厚度制备了4种试件。并对每种试件进行了抗拉承载力、抗剪承载力、抗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卡扣厚度为28.6 mm、卡槽侧壁厚度为8 mm、卡槽上壁厚度为28.6 mm时Z1试件的抗拉承载性能更优,具有更高的初始刚度、屈服载荷和极限承载力;而该试件的抗剪极限承载力也达到488.73 kN;同时Z1试件在载荷作用下的环线刚度保持较高水平,且单圈耗能水平持续上升,表现出更好的抗震性能。因此,Z1试件更适用于超高层建筑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钢结构 自锁式 受力柱 承载性能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PVC约束螺旋筋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及承载力计算
20
作者 朱和龙 许瑞天 +1 位作者 陈宗平 梁莹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0,77,共10页
为研究CFRP-PVC-螺旋筋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的轴压力学性能,以螺旋筋间距、螺旋筋直径和高径比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9根CFRP-PVC-螺旋筋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试件,进行单调静力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受力破坏全过程及破坏形... 为研究CFRP-PVC-螺旋筋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的轴压力学性能,以螺旋筋间距、螺旋筋直径和高径比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9根CFRP-PVC-螺旋筋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试件,进行单调静力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受力破坏全过程及破坏形态,获取了轴向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深入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螺旋筋间距越大,延性越差;螺旋筋直径对承载力影响不大,高径比为7.5~9.0时试件力学性能较好。在此基础上,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约束机理分析和17个足尺试件拓展参数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分析了各拓展参数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Richart约束模型提出CFRP-PVC-螺旋筋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试验试件和有限元试件计算结果发现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PVC管 螺旋筋 复合约束 自密实混凝土柱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