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a 4 MV Laser-Triggered Multi-Stage Switch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洪涛 邓建军 +3 位作者 王玉娟 丰树平 谢卫平 丁伯南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35-239,共5页
A 22-stage 4 MV laser-triggered multistage multi-channel switch (LTS)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well-proportioned electrical field distribution is helpful in reducing the jitter of delay. Fie... A 22-stage 4 MV laser-triggered multistage multi-channel switch (LTS)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well-proportioned electrical field distribution is helpful in reducing the jitter of delay. Field distribution in the switch section is regulated by a metal field regulation ring and several gradient ring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jitter further, a SFB/N2 mixture is chosen as the switching medium. The generalize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self-breakdown voltage and the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value from the prediction is less than 4.4% and 13% respectively. Linearity of the self-breakdown voltage is better than 0.95. Triggered by a laser pulse of 35 mJ/3 ns, the delay is about 26 ns at a working voltage of 85±3% USB (Self-breakdown Voltage). Maximum deviation of delay is less than =t=2.5 ns. Jitter is less than 1.5 ns. The delay and jitter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working ratio (the ratio of working voltage to USB), pressure or vol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triggered multi-stage switch delay JITTER self-breakdown-volt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调节法制备自愈合明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复合水凝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瑞雪 周腾 +3 位作者 利月珍 王永有 王肖宁 张晓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8-251,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AA)与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纳米SiO2为稳定剂,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合成了粒径约300nm的表面负载SiO2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乳胶粒(PMMS胶粒)。pH升高,流动性PMMS的水分散体系形成固态凝胶。PMMS与明胶的...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AA)与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纳米SiO2为稳定剂,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合成了粒径约300nm的表面负载SiO2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乳胶粒(PMMS胶粒)。pH升高,流动性PMMS的水分散体系形成固态凝胶。PMMS与明胶的混合物在pH调节下形成具有自愈合能力的复合水凝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凝胶的微观结构,动态流变仪表征凝胶的黏弹性质及自愈合性质。结果表明:明胶/PMMS复合凝胶具有很好的自愈合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S乳胶粒 pH诱导凝胶化 明胶 复合凝胶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开关截尾自触发方波脉冲叠加器
3
作者 李孜 吴路生 +1 位作者 饶俊峰 姜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基于自触发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截尾功能的方波脉冲叠加器。N型开关与P型开关串联形成特殊的半桥结构,只需要提供一路隔离双极性信号控制第一级的充电和放电开关,所有其他级的开关逐级导通和关断,即可产生高压方波脉冲。该技术不仅大幅简... 基于自触发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截尾功能的方波脉冲叠加器。N型开关与P型开关串联形成特殊的半桥结构,只需要提供一路隔离双极性信号控制第一级的充电和放电开关,所有其他级的开关逐级导通和关断,即可产生高压方波脉冲。该技术不仅大幅简化了脉冲叠加器的驱动电路,还实现了截尾功能,产生快速前后沿的准方波脉冲。并且利用耗尽型N型开关的自动导通特点实现了无需控制的自取电,显著提升驱动电路的绝缘水平。搭建了9级电源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10kΩ阻性负载上产生了稳定的重频正极性方波脉冲,电压幅值2.3~3.6kV可调,脉宽1~10μs可调,频率0~1kHz可调,前后沿在100ns左右,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升高而加快。10kΩ和3nF阻容串联负载下波形仍然是较好的方波脉冲,脉冲前后沿与阻性负载相比没有明显变慢。该脉冲叠加器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固态脉冲电源的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触发驱动 脉冲叠加器 自取电 脉冲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Y-1A型脉冲电路实验仪的研发
4
作者 熊维德 《大学物理实验》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阐述了MCY-1A型脉冲电路实验仪的设计原理和制作要领。
关键词 振荡器 双稳态 触发 单稳态 自锁插座 制作要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混凝土触发机制设计方法综述
5
作者 吕乐阳 张翔宇 +2 位作者 董必钦 王险峰 邢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45-156,共12页
在过去的20年里,自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提高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和结构韧性的新方法,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在混凝土搅拌阶段加入封装的修复单元来实现开裂混凝土的自主修复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方案。在自修复混... 在过去的20年里,自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提高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和结构韧性的新方法,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在混凝土搅拌阶段加入封装的修复单元来实现开裂混凝土的自主修复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方案。在自修复混凝土的研究中,自修复单元及其触发机制的设计是决定自修复单元工作性能及混凝土整体修复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被动触发和主动触发两个方面综述了现有自修复混凝土的主要触发机制及相应的修复机理;在解释了每种触发机制的基本概念和优缺点后,对各类自修复触发机制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合理选择适用的自修复触发机制提供参考;最后,为了规范各种触发机制的评估标准,进而推动自修复技术在混凝土中的实际应用,还从触发效率、应用目的、限制条件三个方面对现有各种触发机制进行了系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混凝土 触发机制 触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间自触发Marx电路的高压阻尼振荡发生器
6
作者 陈玉峰 王庆峰 +1 位作者 李相强 张健穹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为了增大输出电压的同时减小高压阻尼振荡发生器的体积和降低其成本,建立了一种4×4级间自触发Marx结构的阻尼振荡发生器模型。该模型每级的主开关采用基于电容触发方式的串联IGBT模块,只需提供一路隔离信号控制一级放电开关管的导... 为了增大输出电压的同时减小高压阻尼振荡发生器的体积和降低其成本,建立了一种4×4级间自触发Marx结构的阻尼振荡发生器模型。该模型每级的主开关采用基于电容触发方式的串联IGBT模块,只需提供一路隔离信号控制一级放电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通过级间电容实现对相邻级放电管的栅极自动充电和放电,使其导通和关断。该模型提高了Marx单级的工作电压和简化了每级的驱动电路,并且通过加入缓冲电路,解决开关管动态、静态均压问题。基于这种拓扑结构搭建了一台高压阻尼振荡发生器样机,在电感负载上输出16 kV、振荡频率1 MHz的阻尼振荡波形,波形上升时间约为75 ns,重复频率500 Hz。样机体积小巧、工作稳定,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触发 串联IGBT MARX电路 阻尼振荡发生器 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光导开关触发的V/N气体开关设计与验证
7
作者 宋雨辉 王凌云 +8 位作者 周良骥 刘宏伟 张东东 陈林 袁建强 邓明海 谢卫平 高彬 王瑞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4,共7页
为了满足多路精确同步触发开关要求,将光导开关(PCSS)与V/N气体开关结合,可充分发挥PCSS低触发阈值、低抖动和光电隔离以及V/N气体开关工作电压高、带载能力强等优势。两种开关结合的核心是V/N气体开关结构参数与PCSS触发回路的参数匹... 为了满足多路精确同步触发开关要求,将光导开关(PCSS)与V/N气体开关结合,可充分发挥PCSS低触发阈值、低抖动和光电隔离以及V/N气体开关工作电压高、带载能力强等优势。两种开关结合的核心是V/N气体开关结构参数与PCSS触发回路的参数匹配。分析计算了V/N气体开关的结构电容、触发回路振荡参数、开关电场分布等,研究了V/N气体开关的结构电容与PCSS、串联电感等构成的振荡回路的匹配关系,通过实验获得了V/N气体开关自击穿电压曲线、导通延迟时间以及不同欠压比下的延迟时间抖动等,初步验证了适用于PCSS触发的V/N气体开关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触发 V/N气体开关 PCSS 结构电容 自击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定位船舶鲁棒自适应异步自触发控制
8
作者 姚明启 张国庆 +1 位作者 宋纯羽 张显库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6-1383,共8页
针对动力定位船舶的通信带宽受限、执行器增益不确定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异步自触发动力定位控制策略。该策略设计了一种自触发机制,解决了传统事件触发方法需要对触发条件进行连续监控这一约束,即下一触发时刻仅需要根据当前时刻... 针对动力定位船舶的通信带宽受限、执行器增益不确定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异步自触发动力定位控制策略。该策略设计了一种自触发机制,解决了传统事件触发方法需要对触发条件进行连续监控这一约束,即下一触发时刻仅需要根据当前时刻的相关信息进行计算。对于具有多个执行器的动力定位船舶,每个执行器的自触发机制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即其每个控制器-执行器信道中的控制信号均为异步触发式传输。此外,对于每个执行器设计了一个自适应参数对其增益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估计和补偿。通过仿真实验对上述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与稳定性能,且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控制信号的传输次数,相较于对比算法减少了100倍传输次数,具有低通信负载的优点,更加符合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定位 自触发控制 增益不确定 自适应控制 鲁棒控制 神经网络 反步法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辅助自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跃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5-1196,共12页
近年来,随着对长寿命、多功能可持续材料需求的增长,有关形状记忆辅助自修复材料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多。本文重点探讨了该类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对其自修复功能所提供的贡献,全面总结了形状记忆辅助自修复材料的设计策略以及触发机制。此外... 近年来,随着对长寿命、多功能可持续材料需求的增长,有关形状记忆辅助自修复材料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多。本文重点探讨了该类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对其自修复功能所提供的贡献,全面总结了形状记忆辅助自修复材料的设计策略以及触发机制。此外,基于该类材料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有助于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全面了解形状记忆辅助自修复材料的发展现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 自修复 设计策略 触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理论的自触发MPC移动机器人控制方法
10
作者 何党桐 马凯 +2 位作者 李宇翔 贺宁 贺利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6-242,共7页
为解决常规自触发模型预测控制(STMPC)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系统会因为附加扰动而产生系统状态突变问题,针对具有输入、输出约束及附加扰动的移动机器人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比例、微分和积分(PID)的自触发模型预测控制(PID-STMPC)算法,以降低... 为解决常规自触发模型预测控制(STMPC)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系统会因为附加扰动而产生系统状态突变问题,针对具有输入、输出约束及附加扰动的移动机器人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比例、微分和积分(PID)的自触发模型预测控制(PID-STMPC)算法,以降低最优控制问题(OCP)的求解频次,并削弱残余误差和状态突变对机器人的系统影响。在实际移动机器人系统中对所开发的PID-STMPC算法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STMPC相比,所提出的PID-STMPC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性能,在减少系统54.63%响应时间的同时降低控制器84.62%的计算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模型预测控制 自触发控制 PID机制 双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试验回路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俊 刘淼 司莺歌 《现代建筑电气》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围绕GB/T 16917.1标准试验装置条款,探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应用端使用过程中测试按钮操作潜在的安全风险。分析了常规试验回路的安匝数设计及电阻选型,提出了试验回路双断点结构、触发式试验回路及自检式试验回路的设计方案,从而提... 围绕GB/T 16917.1标准试验装置条款,探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应用端使用过程中测试按钮操作潜在的安全风险。分析了常规试验回路的安匝数设计及电阻选型,提出了试验回路双断点结构、触发式试验回路及自检式试验回路的设计方案,从而提高用电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D 试验回路 双断点结构 触发式电路 自检式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GHz宽带二分频器的设计及其工作条件研究
12
作者 王增双 朱大成 +1 位作者 郝晓超 高晓强 《电声技术》 2024年第5期134-136,142,共4页
利用GaAs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HBT)工艺设计一款宽带二分频器。首先,基于发射极耦合逻辑(Emitter Coupled Logic,ECL)结构的锁存器,提出一种能够提高分频器工作频率和带宽的D触发器结构。其次,从分频器... 利用GaAs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HBT)工艺设计一款宽带二分频器。首先,基于发射极耦合逻辑(Emitter Coupled Logic,ECL)结构的锁存器,提出一种能够提高分频器工作频率和带宽的D触发器结构。其次,从分频器的自谐振频率、输入灵敏度曲线、输入信号质量等方面分析分频器的工作条件。最后,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为5 V时,该二分频器电流为75 mA,输入频率为2~20 GHz,在3~17 GHz的输入灵敏度为-10~10 dBm,输出功率为-3 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分频器 D触发器 自谐振频率 输入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千颂 赵大龙 +2 位作者 秦来贵 杨成伟 霍玉晶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9-342,共4页
基于自触发脉冲飞行时间激光测距方法,本文提出并系统性的研究了单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技术(SSTPLR)。根据不同的单自触发方式,提出了反向单自触发和同向单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技术。设计了各自的实验测距系统,在3m距离范围内,实现了误差... 基于自触发脉冲飞行时间激光测距方法,本文提出并系统性的研究了单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技术(SSTPLR)。根据不同的单自触发方式,提出了反向单自触发和同向单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技术。设计了各自的实验测距系统,在3m距离范围内,实现了误差分别为0.96mm和0.62mm的激光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自触发 脉冲激光测距 飞行时间 SSTPLR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前沿直线脉冲变压器驱动源多间隙气体开关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孙铁平 丛培天 +4 位作者 曾正中 吴撼宇 张国伟 呼义翔 李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73-1676,共4页
进行了一种可用于快前沿直线脉冲变压器驱动源系统的多间隙气体开关的设计和实验,给出了开关的静态放电实验结果,获得了静态击穿电压平均值及标准偏差随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开关充0.15 MPa干燥空气时,最高耐压可以达到200 kV。研究了... 进行了一种可用于快前沿直线脉冲变压器驱动源系统的多间隙气体开关的设计和实验,给出了开关的静态放电实验结果,获得了静态击穿电压平均值及标准偏差随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开关充0.15 MPa干燥空气时,最高耐压可以达到200 kV。研究了开关在不同欠压比和不同触发脉冲幅值下的触发特性。开关工作电压150 kV、欠压比78.5%、触发电压70 kV时,开关的触发延迟时间34.4 ns,抖动1.6 ns。开关经过5 000余次放电,击穿点分布均匀,可以形成多通道放电。开关结构新颖,安装操作简便,装配精度大大提高,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前沿直线脉冲变压器驱动源 多间隙气体开关 静态击穿电压 触发特性 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D的脉冲激光测距飞行时间测量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成伟 霍玉晶 +3 位作者 何淑芳 陈千颂 秦来贵 张宝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研制了基于CPLD的脉冲激光测距飞行时间测量系统。CPLD的使用提高了激光测距仪的精度,并且可灵活修改设计,使同一硬件系统可用于不同类型的脉冲激光测距仪的飞行时间测量。此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非常适合高性能手持式脉冲激... 研制了基于CPLD的脉冲激光测距飞行时间测量系统。CPLD的使用提高了激光测距仪的精度,并且可灵活修改设计,使同一硬件系统可用于不同类型的脉冲激光测距仪的飞行时间测量。此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非常适合高性能手持式脉冲激光测距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测距 飞行时间测量 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 CPLD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快速加热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16
作者 骆宗安 苏海龙 +1 位作者 张殿华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针对热力模拟实验中金属材料快速加热系统,采用直接电阻加热方式,分析了加热速度的估算方法;为克服大电流所形成电磁场对温度测量的影响,采用每10ms周期短暂断电采集温度策略,利用同步电压实现触发采集,提出当采集点偏离断电区时的判断... 针对热力模拟实验中金属材料快速加热系统,采用直接电阻加热方式,分析了加热速度的估算方法;为克服大电流所形成电磁场对温度测量的影响,采用每10ms周期短暂断电采集温度策略,利用同步电压实现触发采集,提出当采集点偏离断电区时的判断方法,并重新设置触发时间·介绍了智能控制在快速加热系统的应用·实践表明,快速加热系统在快速升温的同时,具有采集温度准确、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模拟 电阻加热 断电触发采集 温度测量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引发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海燕 李爽 +1 位作者 王晴 崔业翔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3-190,共8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光引发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自修复机理的不同,光引发自修复方法可分为基于光交联反应的自修复、光置换反应自修复和光致超分子反应自修复。文中重点论述这3种自修复方法中涉及的材料的设计、光引发机制和自... 综述了近几年来光引发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自修复机理的不同,光引发自修复方法可分为基于光交联反应的自修复、光置换反应自修复和光致超分子反应自修复。文中重点论述这3种自修复方法中涉及的材料的设计、光引发机制和自修复机理,并对光引发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 自修复聚合物 光交联反应 光置换反应 光致超分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LD在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飞行时间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成伟 霍玉晶 +3 位作者 陈千颂 赵大龙 秦来贵 张宝顺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4-917,共4页
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是一种新型的脉冲激光测距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脉冲激光测距测量精度与 测量速度之间的矛盾。其飞行时间测量系统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的测量精度和测量速 度。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PLD的自触发... 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是一种新型的脉冲激光测距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脉冲激光测距测量精度与 测量速度之间的矛盾。其飞行时间测量系统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的测量精度和测量速 度。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PLD的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的飞行时间测量系统。CPLD的使用提高了激光测距的 精度,并且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非常适合高性能手持式脉冲激光测距仪。对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 进行了实验研究,在20 m的测量范围内,获得了±0.98 mm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脉冲激光测距 自触发 飞行时间测量 CPLD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式多间隙气体开关设计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3
19
作者 丛培天 吴撼宇 +4 位作者 孙铁平 李岩 雷天时 曾正中 邱爱慈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9-1062,共4页
针对直线脉冲变压器对低电感、低抖动气体开关的研制需要,采用垂直布放的平板轨道电极,组成具有通视结构的水平间隙,设计了一种多间隙轨道式气体开关。利用Meek击穿判据计算了单间隙自击穿电压,实测了4个单间隙的自击穿电压及其相对标... 针对直线脉冲变压器对低电感、低抖动气体开关的研制需要,采用垂直布放的平板轨道电极,组成具有通视结构的水平间隙,设计了一种多间隙轨道式气体开关。利用Meek击穿判据计算了单间隙自击穿电压,实测了4个单间隙的自击穿电压及其相对标准偏差,并根据单间隙自击穿电压,利用概率分析方法预测了多间隙开关自击穿电压,计算值与实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开关电感最大约109nH,自击穿电压相对标准偏差为1.5%,在60kV触发电压和48%~74%欠压比下,开关抖动0.9~2.6ns。与圆环形电极的多间隙气体开关相比,多间隙轨道式气体开关自击穿电压更稳定,也更容易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脉冲变压器 气体开关 自击穿 触发 闭合抖动 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D的三相晶闸管数字移相触发器设计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均华 肖国春 +1 位作者 徐锋 王兆安 《工业加热》 CAS 2004年第5期45-47,共3页
介绍一种应用于三相晶闸管整流或逆变电路的数字移相触发电路,该电路以CPLD为核心,产生的触发脉冲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同时不需要同步变压器,实现了相序自适应。
关键词 晶闸管 数字移相触发器 自适应 相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