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硒碎米荠蛋白与多肽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蒙瑶 何紫妍 +3 位作者 骆莹 张忠 李建科 袁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7-159,共13页
目的:探究植物有机硒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改善与缓解作用。方法:以陕西安康天然富硒碎米荠植物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和酶解法从富硒碎米荠中分别提取硒蛋白(SePro)与硒多肽(SePP),并基于3 g/100 mL葡聚糖硫酸钠(de... 目的:探究植物有机硒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改善与缓解作用。方法:以陕西安康天然富硒碎米荠植物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和酶解法从富硒碎米荠中分别提取硒蛋白(SePro)与硒多肽(SePP),并基于3 g/100 mL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溶液诱导的小鼠UC模型,以市售结肠炎常用药美沙拉嗪肠溶片和硒酵母片为阳性对照,设置对照组、DSS组、DSS+美沙拉嗪肠溶片组、DSS+硒酵母片组、DSS+SePro组、DSS+SePP组,除对照组小鼠自由饮水外,其余组间歇性饮用3 g/100 mL DSS溶液。通过分析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脾脏指数、结肠长度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屏障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以及16S r 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及相对丰度,进而揭示Se Pro与Se PP对DSS诱导小鼠UC的改善和缓解作用。结果:Se Pro与Se PP能够缓解UC小鼠体质量减轻、DAI评分增加、脾脏指数增高等结肠炎症状,修复结肠组织,上调结肠屏障蛋白黏蛋白2(mucin 2,MUC2)表达,下调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Caspase-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mRNA表达,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增殖,提高SCFAs含量。进一步对比,SePro在维持和提高MUC2表达和抑制细胞炎症因子(Caspase-1、TNF-α、COX-2)mRNA表达方面的效果优于SePP,在抑制体质量减轻、降低DAI评分和脾脏指数、下调细胞炎症因子(NLRP3、IL-1β、IFN-γ)mRNA表达、提高SCFAs含量方面,SePP的效果优于SePro。并且与市售药物美沙拉嗪肠溶片和硒酵母片相比,尽管硒酵母片在抑制小鼠体质量减轻方面效果最佳,美沙拉嗪肠溶片在降低DAI评分方面效果最佳,但SePro与SePP在降低脾脏指数、缓解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上调MUC2表达、下调细胞炎症因子mRNA表达、提高SCFAs含量方面的作用效果整体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和硒酵母片。结论:SePro与SePP通过修复结肠黏膜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实现对DSS诱导小鼠UC的预防与改善作用,具有开发为健肠功能食品补充剂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碎米荠 溃疡性结肠炎 硒蛋白 硒多肽 肠道菌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十字花科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10
2
作者 寻路路 李思锋 +4 位作者 李为民 周亚福 卢元 毛少利 丛晓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8-1435,共8页
该文报道了陕西省发现的3个新记录属和5个新记录种。新记录属分别是堇叶芥属(Neomartinella Pilger)、皱果荠属(Rapistrum Crantz)和二行芥属(Diplotaxis de Candolle);新记录种分别是永顺堇叶芥[Neomartinella yungshunensis(W.T.Wang)... 该文报道了陕西省发现的3个新记录属和5个新记录种。新记录属分别是堇叶芥属(Neomartinella Pilger)、皱果荠属(Rapistrum Crantz)和二行芥属(Diplotaxis de Candolle);新记录种分别是永顺堇叶芥[Neomartinella yungshunensis(W.T.Wang)Al-Shehbaz]、安徽碎米荠(Cardamine anhuiensis D.C.Zhang et J.Z.Shao)、欧亚蔊菜[Rorippa sylvestris(L.)Bess.]、皱果荠[Rapistrum rugosum(L.)All.]和二行芥[Diplotaxis muralis(L.)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十字花科 新记录 皱果荠属 二行芥属 堇叶芥属 碎米荠属 蔊菜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碎米荠nrDNA ITS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向极钎 李锡香 +3 位作者 王萌 殷红清 帅超群 朱云芬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737-4740,共4页
堇叶碎米荠、壶瓶碎米荠与恩施碎米荠存在命名混乱的现象,从植株外部形态来看难以区分。为研究其亲缘关系,分别从4个有代表性的地点采集不同的居群,进行核糖体基因(nr 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较分析,并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 堇叶碎米荠、壶瓶碎米荠与恩施碎米荠存在命名混乱的现象,从植株外部形态来看难以区分。为研究其亲缘关系,分别从4个有代表性的地点采集不同的居群,进行核糖体基因(nr 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较分析,并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所有4份材料ITS序列全长均为709 bp,其中来自宜昌长阳和五峰的材料碱基序列完全一致,与来自恩施和壶瓶的序列相比,分别有两个碱基位点不同,4个群体的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L.)可以聚为一支,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很近,为0-0.003,这种差异未超过一个种范围内的变异,初步证明4个不同产地的碎米荠为同一个种,归为堇叶碎米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l.) 核糖体nr DNA 内转录间隔区(ITS)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