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个不同品种鲜食甘薯贮藏品质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妍婷
张荣
+3 位作者
姚研强
唐朝臣
韩金玲
王章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80-91,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鲜食甘薯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为鲜食甘薯贮藏品质研究和科学存放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6个鲜食甘薯品种‘安娜’‘广薯42’‘广薯87’‘广薯72’‘广薯79’和‘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在温...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鲜食甘薯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为鲜食甘薯贮藏品质研究和科学存放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6个鲜食甘薯品种‘安娜’‘广薯42’‘广薯87’‘广薯72’‘广薯79’和‘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在温度18(±1)℃、湿度70(±2)%条件下贮藏60 d,研究其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率、失重率、干物质量、淀粉酶活性、淀粉、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食味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贮藏60 d时,‘安娜’‘广薯79’和‘普薯32号’腐烂率分别达到60.87%、50.00%和44.00%,腐烂严重;‘广薯87’和‘广薯72’的腐烂率仅为12.50%和8.70%。6个品种鲜食甘薯的可溶性糖含量和食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β-淀粉酶是鲜食甘薯中主要的淀粉酶,贮藏过程中‘广薯42’‘广薯87’‘广薯79’和‘普薯32号’的β-淀粉酶活性下降30%~50%,其他品种约下降10%。此外,与贮藏前相比,贮藏后‘安娜’和‘广薯42’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17%~23%,‘广薯87’和‘广薯72’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上升22%~36%;贮藏60 d时,‘广薯79’和‘普薯32号’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贮藏前无明显差异。【结论】6个品种鲜食甘薯在贮藏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贮藏特性,其中,‘广薯87’和‘广薯72’在贮藏过程中腐烂率较低,可适当延长贮藏期,而‘广薯42’‘广薯79’和‘普薯32号’在贮藏30 d后开始腐烂,不宜长期贮藏。‘安娜’在贮藏15 d后食味显著上升,但在贮藏45 d后出现大面积的腐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甘薯
贮藏
品质
腐烂率
类胡萝卜素含量
食味评价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土壤条件下外源施硒对紫甘薯硒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4
2
作者
熊军
李韦柳
+7 位作者
潘文兴
韦民政
唐秀桦
闫海锋
覃勇
郑刚辉
陈碧梅
刘永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1218,共8页
【目的】探索不同紫甘薯品种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外源硒肥的吸收利用特点,为广西富硒甘薯产业良种良法配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经薯8号、桂经薯9号和越南紫薯3个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南宁、北海等地的不同土壤类型(黏壤土、砂...
【目的】探索不同紫甘薯品种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外源硒肥的吸收利用特点,为广西富硒甘薯产业良种良法配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经薯8号、桂经薯9号和越南紫薯3个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南宁、北海等地的不同土壤类型(黏壤土、砂壤土)、不同土壤硒含量地块(中硒土壤、富硒土壤),采用小区比对方法,黏壤土设0(CK)、3000和6000g/ha3个硒肥用量处理,砂壤土设0(CK)、6000和12000g/ha3个硒肥用量处理,分别在甘薯栽植后30和60d进行叶面硒肥喷施,收获后测定鲜薯产量和块根硒含量。【结果】在富硒黏壤土条件下,3个甘薯品种的鲜薯产量在不同硒肥用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其鲜薯硒含量均随硒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硒肥用量为6000g/ha时,各品种均达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DB45/T1061—2014《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的薯类富硒标准(0.02~0.20mg/kg);随硒肥用量增加,3个紫甘薯品种块根的硒富集系数(BCF)和硒吸收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在砂壤土条件下,不同地点不同紫甘薯品种2个施硒处理的鲜薯产量均高于CK,但当硒肥用量从6000g/ha增加到12000g/ha时,合浦冲口的桂经薯8号、合浦禁山的越南紫薯及合浦白沙3个品种的鲜薯产量均出现降低趋势;随硒肥用量增加,甘薯块根BCF呈上升趋势,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硒肥用量增加可提高多数试验点甘薯块根的硒吸收利用率,少数试验点甘薯块根的硒肥利用率出现降低趋势;在所有参试点中,在硒肥用量为6000g/ha时,3个参试紫甘薯品种的块根硒含量均达富硒标准;在合浦禁山点富硒土壤中,桂经薯8号在不施硒肥条件下,其块根硒含量可达0.038mg/kg,即天然富硒能力较强。【结论】桂经薯8号富硒能力较强,在富硒砂壤土地区可作为天然富硒甘薯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桂经薯9号和越南紫薯也可在土壤硒含量中等以上的地区,辅助以叶面喷施6000g/ha的外源硒肥作为富硒甘薯品种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土壤质地
土壤硒含量
外源硒肥
鲜薯产量
鲜薯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薯自然富硒能力测定及施硒方式对甘薯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30
3
作者
廖青
邢颖
+2 位作者
梁潘霞
黄太庆
江泽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38-1842,共5页
【目的】研究富硒栽培技术,筛选富硒能力强的甘薯品种,使甘薯硒含量达到地方标准要求,为改善广西甘薯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栽的10个甘薯品种为材料,在大田土壤含硒量0.38 mg/kg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甘薯品种自然富硒能力的差异...
【目的】研究富硒栽培技术,筛选富硒能力强的甘薯品种,使甘薯硒含量达到地方标准要求,为改善广西甘薯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栽的10个甘薯品种为材料,在大田土壤含硒量0.38 mg/kg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甘薯品种自然富硒能力的差异;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于薯块膨大期采用土施、喷施、土施+喷施3种方式对甘薯植株进行施硒处理,分析3种施用方式和不同施用量对甘薯成熟期薯块硒含量及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甘薯品种成熟期薯块硒含量变幅为0.0031~0.0137 mg/kg,不同甘薯品种茎叶硒含量均高于薯块硒含量;施硒处理后,甘薯薯块中的硒含量增幅为39.13%~192.75%,产量增幅为0.15%~27.68%。【结论】10个甘薯品种中,桂紫薇薯1号富硒能力最强;不同施硒方式可显著提高甘薯薯块硒含量,甘薯富硒效果为:土施+喷施>喷施>土施,施硒后对鲜薯产量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甘薯品种
硒含量
产量
施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个因素对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4
4
作者
傅玉凡
罗勇
+4 位作者
陈珠
黄元射
李明
张启堂
杨春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59,共5页
通过DPS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鲜薯产量、薯块的干物质、花色苷、可溶性糖的含量等因素对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薯块干物质含量与食用品质中的水分、质地显著正相关,花色苷含量与食用品质中的水分、质地呈显著负相关,而鲜薯产...
通过DPS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鲜薯产量、薯块的干物质、花色苷、可溶性糖的含量等因素对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薯块干物质含量与食用品质中的水分、质地显著正相关,花色苷含量与食用品质中的水分、质地呈显著负相关,而鲜薯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食用品质无显著相关性.质地与影响食用品质的风味、纤维、一般评价等评定指标显著正相关,而水分只与一般评价指标显著正相关.因此,主要通过对质地评定指标的作用,薯块的干物质和花色苷含量是影响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肉甘薯
食用品质
鲜薯产量
干物质含量
花色苷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叶面喷硒对鲜食玉米籽粒硒富集、叶绿素和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余江敏
马涛
+1 位作者
黄梅燕
杨苛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9-13,共5页
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在3个供硒水平下,配施4个稀释倍数叶面肥,对鲜食玉米品种雪甜7401的籽粒硒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产量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36.4 mg/kg的叶面喷硒处理浓度下,配施不同稀释倍数叶面肥后,玉米籽粒硒含量均...
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在3个供硒水平下,配施4个稀释倍数叶面肥,对鲜食玉米品种雪甜7401的籽粒硒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产量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36.4 mg/kg的叶面喷硒处理浓度下,配施不同稀释倍数叶面肥后,玉米籽粒硒含量均显著提高,增幅最大,为1 708.33%~2 330.00%;并且在配施叶面肥稀释倍数为750倍时,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喷硒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显著,配施叶面肥后,喷施36.4 mg/kg较20.8 mg/kg更有利于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增幅为1.14%~6.06%;当稀释倍数为750、1 000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6%、5.4%;并且可溶性糖含量、产量均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综合考虑生理特性和籽粒硒含量,当以雪甜7401作为富硒鲜食玉米品种,广西缺硒地区可推荐叶面喷硒量为36.4 mg/kg,并配施稀释倍数为750倍的中量元素水溶肥料(耐普9),可获得较稳定产量、甜度较高、玉米籽粒硒含量符合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DB45/T 1061-2014(0.15-0.50 mg/kg)的富硒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叶面喷硒
籽粒硒含量
叶绿素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个不同品种鲜食甘薯贮藏品质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妍婷
张荣
姚研强
唐朝臣
韩金玲
王章英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80-91,共12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B1212060038)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10)。
文摘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鲜食甘薯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为鲜食甘薯贮藏品质研究和科学存放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6个鲜食甘薯品种‘安娜’‘广薯42’‘广薯87’‘广薯72’‘广薯79’和‘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在温度18(±1)℃、湿度70(±2)%条件下贮藏60 d,研究其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率、失重率、干物质量、淀粉酶活性、淀粉、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食味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贮藏60 d时,‘安娜’‘广薯79’和‘普薯32号’腐烂率分别达到60.87%、50.00%和44.00%,腐烂严重;‘广薯87’和‘广薯72’的腐烂率仅为12.50%和8.70%。6个品种鲜食甘薯的可溶性糖含量和食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β-淀粉酶是鲜食甘薯中主要的淀粉酶,贮藏过程中‘广薯42’‘广薯87’‘广薯79’和‘普薯32号’的β-淀粉酶活性下降30%~50%,其他品种约下降10%。此外,与贮藏前相比,贮藏后‘安娜’和‘广薯42’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17%~23%,‘广薯87’和‘广薯72’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上升22%~36%;贮藏60 d时,‘广薯79’和‘普薯32号’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贮藏前无明显差异。【结论】6个品种鲜食甘薯在贮藏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贮藏特性,其中,‘广薯87’和‘广薯72’在贮藏过程中腐烂率较低,可适当延长贮藏期,而‘广薯42’‘广薯79’和‘普薯32号’在贮藏30 d后开始腐烂,不宜长期贮藏。‘安娜’在贮藏15 d后食味显著上升,但在贮藏45 d后出现大面积的腐烂。
关键词
鲜食甘薯
贮藏
品质
腐烂率
类胡萝卜素含量
食味评价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fresh
sweet
potato
storage
quality
rot rate
carotenoid
content
flavor evalu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土壤条件下外源施硒对紫甘薯硒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4
2
作者
熊军
李韦柳
潘文兴
韦民政
唐秀桦
闫海锋
覃勇
郑刚辉
陈碧梅
刘永贤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作物研究所
崇左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合浦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1218,共8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085,桂科AB18221101)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7202027-1)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17JM23)
文摘
【目的】探索不同紫甘薯品种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外源硒肥的吸收利用特点,为广西富硒甘薯产业良种良法配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经薯8号、桂经薯9号和越南紫薯3个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南宁、北海等地的不同土壤类型(黏壤土、砂壤土)、不同土壤硒含量地块(中硒土壤、富硒土壤),采用小区比对方法,黏壤土设0(CK)、3000和6000g/ha3个硒肥用量处理,砂壤土设0(CK)、6000和12000g/ha3个硒肥用量处理,分别在甘薯栽植后30和60d进行叶面硒肥喷施,收获后测定鲜薯产量和块根硒含量。【结果】在富硒黏壤土条件下,3个甘薯品种的鲜薯产量在不同硒肥用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其鲜薯硒含量均随硒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硒肥用量为6000g/ha时,各品种均达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DB45/T1061—2014《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的薯类富硒标准(0.02~0.20mg/kg);随硒肥用量增加,3个紫甘薯品种块根的硒富集系数(BCF)和硒吸收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在砂壤土条件下,不同地点不同紫甘薯品种2个施硒处理的鲜薯产量均高于CK,但当硒肥用量从6000g/ha增加到12000g/ha时,合浦冲口的桂经薯8号、合浦禁山的越南紫薯及合浦白沙3个品种的鲜薯产量均出现降低趋势;随硒肥用量增加,甘薯块根BCF呈上升趋势,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硒肥用量增加可提高多数试验点甘薯块根的硒吸收利用率,少数试验点甘薯块根的硒肥利用率出现降低趋势;在所有参试点中,在硒肥用量为6000g/ha时,3个参试紫甘薯品种的块根硒含量均达富硒标准;在合浦禁山点富硒土壤中,桂经薯8号在不施硒肥条件下,其块根硒含量可达0.038mg/kg,即天然富硒能力较强。【结论】桂经薯8号富硒能力较强,在富硒砂壤土地区可作为天然富硒甘薯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桂经薯9号和越南紫薯也可在土壤硒含量中等以上的地区,辅助以叶面喷施6000g/ha的外源硒肥作为富硒甘薯品种进行推广。
关键词
紫甘薯
土壤质地
土壤硒含量
外源硒肥
鲜薯产量
鲜薯硒含量
Keywords
purple
sweet
potato
soil texture
soil
selenium
content
exogenous
selenium
fertilizer
fresh
sweet
po-tato yield
selenium content in fresh sweet potato
分类号
S53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薯自然富硒能力测定及施硒方式对甘薯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30
3
作者
廖青
邢颖
梁潘霞
黄太庆
江泽普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38-1842,共5页
基金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攻1598006-5-13)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和科研业务费项目(桂农科2014YX04
+2 种基金
2015YT33
2015JM23)
广西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项目(农成转2015005)
文摘
【目的】研究富硒栽培技术,筛选富硒能力强的甘薯品种,使甘薯硒含量达到地方标准要求,为改善广西甘薯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栽的10个甘薯品种为材料,在大田土壤含硒量0.38 mg/kg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甘薯品种自然富硒能力的差异;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于薯块膨大期采用土施、喷施、土施+喷施3种方式对甘薯植株进行施硒处理,分析3种施用方式和不同施用量对甘薯成熟期薯块硒含量及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甘薯品种成熟期薯块硒含量变幅为0.0031~0.0137 mg/kg,不同甘薯品种茎叶硒含量均高于薯块硒含量;施硒处理后,甘薯薯块中的硒含量增幅为39.13%~192.75%,产量增幅为0.15%~27.68%。【结论】10个甘薯品种中,桂紫薇薯1号富硒能力最强;不同施硒方式可显著提高甘薯薯块硒含量,甘薯富硒效果为:土施+喷施>喷施>土施,施硒后对鲜薯产量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富硒
甘薯品种
硒含量
产量
施用方式
Keywords
selenium
-enriched
sweet
potato
variety
Se
content
Yield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个因素对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4
4
作者
傅玉凡
罗勇
陈珠
黄元射
李明
张启堂
杨春贤
机构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渝北区农业局
海口市琼山中学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59,共5页
基金
国家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1A062)
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2005BB1105)
+1 种基金
重庆市动植物良种创新工程资助项目(10379)
西南大学高新技术培育基金资助项目(XSGX0608)
文摘
通过DPS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鲜薯产量、薯块的干物质、花色苷、可溶性糖的含量等因素对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薯块干物质含量与食用品质中的水分、质地显著正相关,花色苷含量与食用品质中的水分、质地呈显著负相关,而鲜薯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食用品质无显著相关性.质地与影响食用品质的风味、纤维、一般评价等评定指标显著正相关,而水分只与一般评价指标显著正相关.因此,主要通过对质地评定指标的作用,薯块的干物质和花色苷含量是影响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紫肉甘薯
食用品质
鲜薯产量
干物质含量
花色苷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Keywords
purple-fleshed
sweet
potato
eat
in
g quality
fresh
tuber yield
dry matter
content
anthoc),an
in
content
soluble sugar
content
分类号
S530.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叶面喷硒对鲜食玉米籽粒硒富集、叶绿素和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余江敏
马涛
黄梅燕
杨苛
机构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崇左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9-13,共5页
基金
2022年广西高校中青年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施硒和叶面肥对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硒吸收与分配机理的研究(2022KY1208)
2019年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鲜食玉米品种硒富集能力的筛选与提升措施研究(Z2019101)。
文摘
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在3个供硒水平下,配施4个稀释倍数叶面肥,对鲜食玉米品种雪甜7401的籽粒硒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产量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36.4 mg/kg的叶面喷硒处理浓度下,配施不同稀释倍数叶面肥后,玉米籽粒硒含量均显著提高,增幅最大,为1 708.33%~2 330.00%;并且在配施叶面肥稀释倍数为750倍时,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喷硒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显著,配施叶面肥后,喷施36.4 mg/kg较20.8 mg/kg更有利于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增幅为1.14%~6.06%;当稀释倍数为750、1 000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6%、5.4%;并且可溶性糖含量、产量均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综合考虑生理特性和籽粒硒含量,当以雪甜7401作为富硒鲜食玉米品种,广西缺硒地区可推荐叶面喷硒量为36.4 mg/kg,并配施稀释倍数为750倍的中量元素水溶肥料(耐普9),可获得较稳定产量、甜度较高、玉米籽粒硒含量符合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DB45/T 1061-2014(0.15-0.50 mg/kg)的富硒玉米。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叶面喷硒
籽粒硒含量
叶绿素
可溶性糖
Keywords
fresh
sweet
Maize
Foliar spray
in
g
selenium
Gra
in
selenium
enrichment
Chlorophyl
content
Soluble sugar
content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个不同品种鲜食甘薯贮藏品质变化
李妍婷
张荣
姚研强
唐朝臣
韩金玲
王章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土壤条件下外源施硒对紫甘薯硒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
熊军
李韦柳
潘文兴
韦民政
唐秀桦
闫海锋
覃勇
郑刚辉
陈碧梅
刘永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甘薯自然富硒能力测定及施硒方式对甘薯硒含量的影响
廖青
邢颖
梁潘霞
黄太庆
江泽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几个因素对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
傅玉凡
罗勇
陈珠
黄元射
李明
张启堂
杨春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叶面喷硒对鲜食玉米籽粒硒富集、叶绿素和糖含量的影响
余江敏
马涛
黄梅燕
杨苛
《陕西农业科学》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