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矿震应力波传播衰减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朱建波 郑福润 +5 位作者 谢和平 周宏伟 张茹 马斌文 张修峰 公维国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共14页
矿震应力波传播衰减规律是准确评估矿震致灾性的重要理论基础。为明确煤矿矿震的震动效应,并为矿震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矿震应力波传播衰减理论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首先,建立考虑几何衰减系数、材料衰减系数和地应力影响的矿... 矿震应力波传播衰减规律是准确评估矿震致灾性的重要理论基础。为明确煤矿矿震的震动效应,并为矿震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矿震应力波传播衰减理论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首先,建立考虑几何衰减系数、材料衰减系数和地应力影响的矿震应力波传播衰减理论模型。随后,以石拉乌素煤矿为工程背景,采取室内试验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地层材料衰减系数,研究地应力对传播衰减模型的影响,构建了适用于该矿的矿震应力波传播衰减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现场矿震震级的估算,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中几何衰减系数与矿震震级、波阵面的扩散以及应力波在非连续面中的散射相关;材料衰减系数与地层介质黏弹性、地层波速和应力波频率有关,地应力对传播衰减模型材料衰减系数有显著影响。基于提出的矿震应力波传播衰减模型,估算了石拉乌素煤矿矿震震级,与地震局预报的震级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根据应力波传播衰减理论模型和震级能量关系,得到了不同震级矿震的应力波传播衰减规律的预测结果。研究结果为理解矿震应力波传播衰减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评价矿震风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 应力波 传播衰减模型 地应力 峰值振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震动载对围岩的冲击破坏效应 被引量:61
2
作者 曹安业 范军 +1 位作者 牟宗龙 郭晓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06-2010,共5页
分析了矿震激发震动波能量的传播模式、衰减特征及动态应力降大小,并基于能量和刚度理论,分析了动静载组合作用下巷道煤体的冲击破坏机理。研究表明,矿震震动能量的传播衰减特征主要依赖于能量几何扩散、传播岩体介质的阻尼衰减,以及矿... 分析了矿震激发震动波能量的传播模式、衰减特征及动态应力降大小,并基于能量和刚度理论,分析了动静载组合作用下巷道煤体的冲击破坏机理。研究表明,矿震震动能量的传播衰减特征主要依赖于能量几何扩散、传播岩体介质的阻尼衰减,以及矿震震源的震动位移场和能量辐射特征的综合影响。矿震动载传播至采场或巷道围岩时,分别与煤岩系统的静态应力(能量)场进行能量标量和应力矢量叠加。矿震动载的能量叠加可使煤岩系统聚集的能量增加,而应力叠加使系统内煤体变形破坏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减小,从而使系统聚集和消耗的"差能"增加。系统可释放的"差能"越多,煤体失稳的可能性越大,当动静载组合作用下煤岩系统同时满足冲击矿压发生的能量和刚度条件时,煤层发生动态冲击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 围岩 震动效应 冲击矿压 震动波 应力降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掘活动与矿震关系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铁 张建伟 +3 位作者 吕毓国 周澎 乔中栋 陈双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7-2132,共6页
以抚顺老虎台煤矿和甘肃华亭煤田为工程背景,基于长时间和高精度矿震观测与采矿作业数据分析,从采掘活动与发生矿震的定量关系,探索采掘扰动对岩体动力响应的调制作用。根据24 h的时间秩序中矿震活动与采矿作业关系的规律,区分出采矿直... 以抚顺老虎台煤矿和甘肃华亭煤田为工程背景,基于长时间和高精度矿震观测与采矿作业数据分析,从采掘活动与发生矿震的定量关系,探索采掘扰动对岩体动力响应的调制作用。根据24 h的时间秩序中矿震活动与采矿作业关系的规律,区分出采矿直接相关型和间接相关型矿震。发现连续采动对矿震活动具有累积效应,由此可评价卸压解危的效果和范围,并可据此合理调整作业流程,降低矿震活动水平。发现减扰降震效果与开采深度成反比,深部采掘扰动岩体动力响应具有延迟衰减效应。在华亭煤矿特定采矿技术条件下,相隔210 m采空工作面的2个工作面,相向采、掘时采煤工作面对掘进工作面岩体动力响应的最大影响距离为450 m,相背采、掘时的最大影响距离可达750 m,推测较大的影响距离与厚层坚硬基本顶和留设的20 m宽煤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 深部开采 累积效应 应力强度效应 延迟衰减 影响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引信设计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董立 张健 +1 位作者 郭策安 张德智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15,共4页
介绍了舰船地震波产生的机理和地震波引信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方案包括双叠片弯曲圆盘振动式水听器的设计、地震波信号处理方案及功能要求、目标识别判据及值更预警方法等。重点介绍了敏感元件的双向静水压力平衡结构和... 介绍了舰船地震波产生的机理和地震波引信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方案包括双叠片弯曲圆盘振动式水听器的设计、地震波信号处理方案及功能要求、目标识别判据及值更预警方法等。重点介绍了敏感元件的双向静水压力平衡结构和信号处理方案中的一些相关原则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地震波 水雷引信 水听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微地震波传播与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雷文杰 李金雨 云美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91-1497,共7页
为分析采动地震波煤岩响应及其波场特性,构建顶板岩层和煤层2种传播介质接收采动地震波的多通道微震监测系统,研究2种介质采动地震波的传播和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顶板岩层接收到采动地震波的平均波速、加速度均高于煤层,2种介质中... 为分析采动地震波煤岩响应及其波场特性,构建顶板岩层和煤层2种传播介质接收采动地震波的多通道微震监测系统,研究2种介质采动地震波的传播和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顶板岩层接收到采动地震波的平均波速、加速度均高于煤层,2种介质中的地震波加速度均与爆破装药量成正相关,与传播距离、介质密度负相关。采动微地震波能量、信号时长随传播距离分别呈指数、线性衰减,近爆心处煤层传播微地震波能量、信号时长均高于顶板,超过一定距离后顶板高于煤层;采动微地震波传播距离有限,顶板的有效传播距离高于煤层,地震波有效传播距离与爆破装药量线性正相关。采动地震波低频部分的品质因子高于高频部分,顶板岩层的品质因子高于煤层。研究成果有助于地震波传播介质选取、检波器布设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 采动地震波 煤岩传播介质 传播特性 衰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矿震临界破裂阶段的岩体弹性波场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铁 孙学会 +2 位作者 吕毓国 盛继权 张建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7-751,共5页
为探索井田范围较大尺度岩体破裂失稳的危险性预测,以抚顺老虎台井田为工程背景,反演连续12个月矿震弹性波的传播速度比(vP/vS)和质点振动振幅比(AS/AP),分析强矿震临界发生阶段的弹性波场变异特征。结果显示,ML≥1.5矿震的波场信息较敏... 为探索井田范围较大尺度岩体破裂失稳的危险性预测,以抚顺老虎台井田为工程背景,反演连续12个月矿震弹性波的传播速度比(vP/vS)和质点振动振幅比(AS/AP),分析强矿震临界发生阶段的弹性波场变异特征。结果显示,ML≥1.5矿震的波场信息较敏感,在ML≥3.0(E≥1.8×108J弹性能)矿震前,波速比和振幅比绝大多数存在显著的低值异常,预测ML≥3.0矿震的信度分别为0.79和0.93,虚假异常和缺失异常较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波速比和振幅比在强矿震临界破裂前存在的降低和恢复过程,可能指示能量核心区岩体的张性破裂扩容和裂隙闭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 岩体破裂 波速比 振幅比 前兆信息 危险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震对建筑物影响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向东 杜东宁 李永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矿震对建筑物作用的方法,根据抚顺老虎台矿区的矿震情况,选取抚顺市区一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建立了该结构的三维模型,并模拟了矿震对结构的影响,进行动力分析,求解得出各... 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矿震对建筑物作用的方法,根据抚顺老虎台矿区的矿震情况,选取抚顺市区一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建立了该结构的三维模型,并模拟了矿震对结构的影响,进行动力分析,求解得出各层层间位移,并将模拟值与现场获得的震害监测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此种方法用来模拟矿震作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对进一步研究矿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影响 三维仿真分析 ADINA软件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