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优化深度域速度反演的方法
1
作者 李继伟 李光鹏 +2 位作者 杜佳骏 冯荣昌 段晓旭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山前带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剩余速度场拾取困难,深度域速度场难以迭代收敛到最优,是山前带地震资料无法实现偏移准确归位的主要原因。利用五维数据规则化中的数据插值技术对偏移前的原始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数据重构,通过改变观测系统,改善... 山前带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剩余速度场拾取困难,深度域速度场难以迭代收敛到最优,是山前带地震资料无法实现偏移准确归位的主要原因。利用五维数据规则化中的数据插值技术对偏移前的原始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数据重构,通过改变观测系统,改善其面元属性,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以满足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场迭代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偏移数据的保真性,数据插值得到的高信噪比共中心点道集仅作为深度域速度场迭代反演的输入道集,原始共中心点道集作为最终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输入道集,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深度域速度场迭代的快速准确收敛。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可行性强,迭代更新求取的最终偏移速度场准确,偏移剖面反射归位合理,可为山前带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地震资料处理 五维数据规则化 数据插值 共中心点道集 深度域速度反演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地震油藏描述关键技术 被引量:41
2
作者 甘利灯 戴晓峰 +7 位作者 张昕 李凌高 杜文辉 刘晓虹 高银波 卢明辉 马淑芳 黄哲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5-377,共13页
针对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地震油藏描述的目标尺度小、井网密、资料时间跨度大等特点,提出了以井控处理、井控解释和井震联合反演为核心的油藏描述技术思路,系统开展了地震油藏描述关键技术研究。总结形成了5项关键技术:①地震岩石物理分... 针对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地震油藏描述的目标尺度小、井网密、资料时间跨度大等特点,提出了以井控处理、井控解释和井震联合反演为核心的油藏描述技术思路,系统开展了地震油藏描述关键技术研究。总结形成了5项关键技术:①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包括面向地震储集层预测的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地震岩石物理建模及其应用,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敏感因子优选等;②井控地震资料处理,包括井控高分辨率处理和保幅处理及其质控等;③井控精细构造解释,包括井控小断层解释、井控层位追踪和井控构造成图等;④井震联合地震反演,包括确定性反演和随机反演;⑤地震约束油藏建模和数值模拟。尽管高含水油田井网密度大,但仅通过已知井对井间储集层分布进行推断,其结果仍然是不准确的,只有充分发挥密井网资料优势,通过多学科结合才能明显改善地震油藏描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一致性 地震岩石物理 井控处理 井控解释 随机地震反演 地震与油藏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构造约束地震资料目标反演 被引量:23
3
作者 黄捍东 贺振华 刘洪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95-600,606,共6页
对叠后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后,再从井旁道出发对目标层段进行非等时的外推波阻抗反演,使用相同层位的地震数据能够在相同低频背景的约束条件下进行反演运算。这对于提高解的精度、减少反演的多解性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描述了测井和构... 对叠后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后,再从井旁道出发对目标层段进行非等时的外推波阻抗反演,使用相同层位的地震数据能够在相同低频背景的约束条件下进行反演运算。这对于提高解的精度、减少反演的多解性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描述了测井和构造形态共同约束下的地震资料目标反演方法。该方法综合了测井约束反演和模型法反演的优点,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实际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运算速度,及演出的地震参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明确的地质意义,可用于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储层或油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构造解释 地震数据 反演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唐建仁 崔凤 +2 位作者 林林红 任丽萍 孙学继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6,41,共8页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砂泥岩薄互层的地质特点 ,结合三维地震和高分辨率地震的优势 ,开展了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的研究工作。采集上在确保资料信噪比的前提下拓宽有效频带 ;处理上实现了在高信噪比基础上的高分辨率处理 ,使得地震资料在纵向和...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砂泥岩薄互层的地质特点 ,结合三维地震和高分辨率地震的优势 ,开展了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的研究工作。采集上在确保资料信噪比的前提下拓宽有效频带 ;处理上实现了在高信噪比基础上的高分辨率处理 ,使得地震资料在纵向和三度空间上能够更准确可靠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地震解释采用先进的全三维构造精细解释和多信息多方法的综合地震岩性解释技术 ,提高了小断层、小幅度构造和储层预测的精度 ,经开发井验证 ,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三维地震 地震解释 油田开发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保真保幅处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YW3井区东河砂岩尖灭线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晓平 陈波 +2 位作者 孙维昭 张红梅 藏殿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部的YW3井区主要目的层段是石炭系东河砂岩,用常规方法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难以准确确定东河砂岩的尖灭线。对部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的保幅保真重新处理后,在正演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河砂岩在地震剖面...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部的YW3井区主要目的层段是石炭系东河砂岩,用常规方法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难以准确确定东河砂岩的尖灭线。对部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的保幅保真重新处理后,在正演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河砂岩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结合地震属性技术与波阻抗反演技术,进行综合地震地质解释研究,比较精细地刻画了该区东河砂岩尖灭线的展布。地震资料的保幅处理有利于解释岩性尖灭线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幅处理 尖灭线 正演模型 地震资料解释 波阻抗反演 振幅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山区近地表速度的求取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家康 余钦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0-61,共2页
高陡山区的近地表速度变化剧烈 ,严重影响着深层地震成像质量 ,搞清近地表速度结构是提高地震处理质量的首要任务。折射波走时包含地下浅层的速度信息 ,采用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计算通过速度模型的初至旅行时射线路径 ,然后使用约束最小... 高陡山区的近地表速度变化剧烈 ,严重影响着深层地震成像质量 ,搞清近地表速度结构是提高地震处理质量的首要任务。折射波走时包含地下浅层的速度信息 ,采用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计算通过速度模型的初至旅行时射线路径 ,然后使用约束最小二乘正交分解法进行走时反演 ,从而获得近地表速度结构。这种层析反演方法以块体为基本单元 ,可以处理直达波、折射波和透射波 ,模拟和反演复杂速度结构 ,不用识别波形 ,计算速度快。对我国西部某高陡山区 (最陡处坡度超过 45°)实际数据进行层析反演 ,该逆掩山体的山下与山顶近地表初至时间相差近 4倍 ,而且山顶地表为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山区 近地表速度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走时层析成像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文生 何樵登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8-74,共7页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是反演地下速度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医学CT不同,一般地震波射线对目的区覆盖不均匀,所获得的数据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若初始猜测不准,常规的成像方法,如阻尼最小二乘法、ART法等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为此,我...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是反演地下速度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医学CT不同,一般地震波射线对目的区覆盖不均匀,所获得的数据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若初始猜测不准,常规的成像方法,如阻尼最小二乘法、ART法等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为此,我们研究了带有约束条件的成像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加入不等式约束条件后再求解最小二乘问题的。文中得出了这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的解。处理该问题的方法也适用于其它非线性约束最优化问题。最后的数值结果及解的评价证明了该方法在处理射线数据不足情况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且有一定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反演 CT 约束 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物探关键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焕弟 熊翥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1期41-46,51,共7页
总结了目前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山地地震勘探技术、深层地震勘探技术、重磁电震联合反演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多波多分量技术、AVO分析技术、四维地震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石油物探关键技术的现状,并对国内外物探技术的主要发... 总结了目前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山地地震勘探技术、深层地震勘探技术、重磁电震联合反演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多波多分量技术、AVO分析技术、四维地震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石油物探关键技术的现状,并对国内外物探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这些石油物探关键技术在国内外已卓有成效地用于查明各种复杂构造油气藏和隐蔽油气藏,在油田滚动勘探与开发的储层描述、精细地质建模及油藏检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油气藏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地震反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压力地震预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荣忠 郭良川 徐辉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2期90-96,共7页
利用地震速度资料进行地层孔隙压力预测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与常规方法相比,用基于反演技术的层析成像法得到的速度更适合于孔隙压力分析。将孔隙压力分析与构造解释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成像质量;S波和转换波速度对孔隙压... 利用地震速度资料进行地层孔隙压力预测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与常规方法相比,用基于反演技术的层析成像法得到的速度更适合于孔隙压力分析。将孔隙压力分析与构造解释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成像质量;S波和转换波速度对孔隙压力的变化更敏感,可作为用P波速度探测孔隙压力异常的补充。介绍了超压环境中的AVO模型异常与储层的关系,以及解决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地下不确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压力 技术综述 地震预测 油气勘探开发 压力分析 层析成像法 AVO模型 压力预测 地层孔隙 地震速度 常规方法 反演技术 构造解释 成像质量 压力异常 P波速度 不确定性 地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50
10
作者 王华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油气地震勘探面对的地下介质情况(包括地表条件)和油藏情况日益复杂促使地震勘探技术不断提高,最终目的是能够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油气藏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勘探效益。2000年后逐渐普及的“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是其中的一项标志性技术... 油气地震勘探面对的地下介质情况(包括地表条件)和油藏情况日益复杂促使地震勘探技术不断提高,最终目的是能够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油气藏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勘探效益。2000年后逐渐普及的“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是其中的一项标志性技术,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系列,并非仅指将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推进到“两宽一高”阶段,它还包括针对“两宽一高”数据的地震成像处理技术、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及油藏评价技术。当前,“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较为迅速,各种新的观测系统、新的震源和检波器系统以及高效、自动、智能数据采集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从海量的“两宽一高”数据中提取与精确描述储层相关信息的技术进展严重滞后,譬如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和最小二乘逆时深度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_RTM)技术距离大规模生产实用(尤其是直接贡献于储层描述的应用)相去甚远。从地震波反演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需求出发,较为全面地依次分析了“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对地震波成像的必要性、“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对地震波成像的贡献、“两宽一高”地震勘探阶段的地震分辨率、“两宽一高”地震数据成像处理中的关键问题等,最后简述了“两宽一高”地震勘探中地震地质解释的观点。认为“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石油工业界的核心技术,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远未达到“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成熟阶段,今后油气地震勘探的技术发展应该是围绕着“两宽一高”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即采集技术、对应的反演成像技术、地震解释技术和油藏描述技术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介质与复杂储层 “两宽一高”地震勘探 “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 海量数据处理 反演成像 “两宽一高”地震地质解释 “两宽一高”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变速起伏介质走时反演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汉明 赵树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56-566,共11页
本文实现了横向变速起伏介质情形下同时估计速度和深度的走时反演。备层介质由不等宽度的网格组成,在网格节点间的速度由线性函数表示,反射界面由光滑三次样条函数构成,理论走时由快速射线追踪方法获取.更演算法采用迭代阻尼最小二乘法... 本文实现了横向变速起伏介质情形下同时估计速度和深度的走时反演。备层介质由不等宽度的网格组成,在网格节点间的速度由线性函数表示,反射界面由光滑三次样条函数构成,理论走时由快速射线追踪方法获取.更演算法采用迭代阻尼最小二乘法,并采用自适应修改阻尼因子来提高迭代效果,采用区间约束和点约束提高解的唯一性。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试算结果表明,本反演算法具有迭代效果好、精度高、稳定性强的特点,适用于任意起伏构造及横向速度梯度变化的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横向变速 介质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侯卫生 刘江平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6期59-64,共6页
介绍了工程地震勘探的基本方法 ,从工程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反演和解释等角度综述了工程地震勘探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现状 ,指出了工程地震勘探存在的几个问题 ,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工程地震勘探 进展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反演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速度反演中雅可比矩阵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邬世英 孙赞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34,共5页
最小二乘迭代法是利用VSP旅行时反演层速度的常用方法,而反演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直接受到求解雅可比矩阵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求解雅可比矩阵的两种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雅可比矩阵的方法,并用模型数据进... 最小二乘迭代法是利用VSP旅行时反演层速度的常用方法,而反演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直接受到求解雅可比矩阵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求解雅可比矩阵的两种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雅可比矩阵的方法,并用模型数据进行试算,表明本文方法反演结果比传统方法能够快速、稳定地收敛。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单炮和多炮VSP地震数据处理,可以获得目标区准确的三维速度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可比矩阵 速度反演 VSP 矩阵计算 地震数据处理 收敛速度 传统方法 旅行时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仇苏江 黄坚 程慧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3-485,共3页
利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纵、横波资料、测井资料,根据纵波、转换波传播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转换波勘探观测系统设计,得到较高质量的多分量地震勘探数据;通过对转换波资料进行水平分量负炮检距反转,转换波去噪、静校正... 利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纵、横波资料、测井资料,根据纵波、转换波传播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转换波勘探观测系统设计,得到较高质量的多分量地震勘探数据;通过对转换波资料进行水平分量负炮检距反转,转换波去噪、静校正、共转换点道集抽取、速度分析、时间偏移等处理,得到信噪比较高、反射信息丰富、波组特征明显的多分量处理数据;通过纵横波标定、合成地震记录制作、转换波波型识别与层位对比、转换波剖面压缩与速度比求取、属性剖面计算、地震岩石物理分析、纵横波联合反演的解释思路,获得了与钻探结果相吻合的解释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多分量 处理 解释 纵横波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复杂区圈闭识别 被引量:3
15
作者 华伟 刘建芳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3期204-207,共4页
针对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地表、地下都很复杂的特点 ,采用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思路 ,应用全三维处理方法 ,提高复杂断阶带成像效果。在构造解释中 ,开展了一系列项目的研究工作 ,如构造样式研究 ,多井综合层位标定 ,结合地震资料的地层反... 针对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地表、地下都很复杂的特点 ,采用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思路 ,应用全三维处理方法 ,提高复杂断阶带成像效果。在构造解释中 ,开展了一系列项目的研究工作 ,如构造样式研究 ,多井综合层位标定 ,结合地震资料的地层反复划分对比 ,断层的精细解释和空间展布研究 ,三维立体解释 ,变速成图等。这些工作有利于圈闭识别和描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断阶带 层位标定技术 圈闭识别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后相对保持振幅处理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凌云研究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1-506,共6页
提高分辨率处理是地震数据处理中重要的步骤 ,随着岩性地震勘探的逐步深入 ,人们开始认识到相对保持振幅是高分辨率处理的重要基础。其中 ,叠前提高分辨率主要是通过地表一致性统计方法达到相对保持振幅的目的。然而 ,叠后提高分辨率也... 提高分辨率处理是地震数据处理中重要的步骤 ,随着岩性地震勘探的逐步深入 ,人们开始认识到相对保持振幅是高分辨率处理的重要基础。其中 ,叠前提高分辨率主要是通过地表一致性统计方法达到相对保持振幅的目的。然而 ,叠后提高分辨率也是提高分辨率处理步骤之一 ,但叠后相对保持振幅的重要性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中并非叠后就不存在保持振幅问题 ,而是叠后相对保持振幅提高分辨率往往被人们忽视。为此本文特别研究了叠后提高分辨率的相对振幅保持问题 ,并提出叠后相对保持振幅提高分辨率处理的基本条件 ,以及判断一个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方法是否满足相对保持振幅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后相对保持振幅处理 分辨率 地震数据处理 岩性地震勘探 叠后谱白化 叠后反Q 最小熵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礁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技术——以ZJ坳陷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邢占涛 韩建光 +1 位作者 何文刚 任玉秀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生物礁因具高孔隙度、高渗透率且富含大量的油气资源而得到广泛关注。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与火成岩体、火山锥、砂体、古潜山、泥底辟及岩丘等地质体极为相似,构造解释和识别相对困难。为此,以ZJ坳陷区生物礁为例进行地震地质... 生物礁因具高孔隙度、高渗透率且富含大量的油气资源而得到广泛关注。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与火成岩体、火山锥、砂体、古潜山、泥底辟及岩丘等地质体极为相似,构造解释和识别相对困难。为此,以ZJ坳陷区生物礁为例进行地震地质综合识别研究,通过宏观地震相、地震属性、地震反演及沉积相等综合分析,正确地识别出了古隆起生物礁、台地边缘生物礁和斜坡—盆地中孤立礁等3种类型生物礁,同时利用生物礁相模式对单个礁体进行解剖,准确识别礁体边界,共划分出7个生物礁有利区,解决了该区无井区生物礁识别问题,从而为勘探甜点区优选提供有利依据,大大提高了钻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解释 生物礁 振幅强度 瞬时相位 速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中平均速度的求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孔庆河 李铭铭 张文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过程中经常用到地层的平均速度,而平均速度的求取不易,尤其在测井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平均速度的求取更难等问题.依据地震勘探原理,在中、浅层地震勘探中,可将沉积地层近似为连续介质的地质模型,在连续介质中...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过程中经常用到地层的平均速度,而平均速度的求取不易,尤其在测井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平均速度的求取更难等问题.依据地震勘探原理,在中、浅层地震勘探中,可将沉积地层近似为连续介质的地质模型,在连续介质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验公式,应用均方根速度在连续介质情况下的近似公式及数据处理中所得到的速度谱资料能够计算出平均速度的经验公式,得出的平均速度能够满足中、浅层地震勘探中时深转换的需要,另外,应用平均速度及钻孔资料可以对地震时间剖面进行相位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谱 平均速度 应用效果 地震勘探 时间剖面 地震波 连续介质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地震速度反演处理与解释效果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志强 石平 田志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69,共7页
“三高”处理的优劣、频带宽度、速度低频成分的缺失都会影响地震速度反演的精度和可靠性。地震速度的多解性 ,也会造成反演资料解释的误区。本文讨论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形成及影响的程度 ,提出了速度反演处理解释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地震速度反演 地震数据处理 地震勘探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红旗坎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解释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安宁 张海云 +2 位作者 傅旦丹 杨晓 郭礼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5期41-48,172,共8页
概述了红旗坎构造带的区域地质和勘探开发的基本情况,明确指出了该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该区紧邻造山带,断裂构造十分复杂,表现在已有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成果上成像信噪比低和成像的准确度较差。换句话说,在该区主要... 概述了红旗坎构造带的区域地质和勘探开发的基本情况,明确指出了该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该区紧邻造山带,断裂构造十分复杂,表现在已有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成果上成像信噪比低和成像的准确度较差。换句话说,在该区主要目的层段,由地震成果资料得到的构造图与钻井的误差很大,成像问题是红旗坎现有诸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而导致成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成像技术只能用于比较简单的地质情况,已不能解决该区的复杂地质问题。当前国际上最新的用于生产的成像技术是逆时叠前深度偏移,但国内还没有看到有关的应用和报道,因此可以说红旗坎三维地震资料深度域处理解释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就是逆时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深入地介绍了地震资料深度域成像的3个关键技术:保幅去噪、非线性层速度反演、伪谱双波场法逆时叠前深度偏移。这些技术在处理解释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大多数已有的最初预测,逆时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突出,成功地解决了红旗坎资料设计的处理解释问题,为其他地区应用逆时叠前深度偏移积累了一系列的不可多得的丰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叠前深度偏移 伪谱双波场法 非线性层速度反演 保幅去噪 红旗坎构造带 三维处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