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弹性网络回归的地震动参数排序与比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巴黎 胡进军 谢礼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合理选取地震动参数以有效减小结构损伤预测的不确定性,基于弹性网络回归技术对多个地震动参数进行了比选。基于多种地震动参数以及大量单自由度(SDOF)模型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建立弹性网络回归模型,定义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值以及回归... 为合理选取地震动参数以有效减小结构损伤预测的不确定性,基于弹性网络回归技术对多个地震动参数进行了比选。基于多种地震动参数以及大量单自由度(SDOF)模型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建立弹性网络回归模型,定义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值以及回归系数值为非零值的个数分别为地震动参数的敏感性系数和频数。基于地震动参数敏感性和频数分析结果对多种地震动参数进行排序,研究结构恢复力模型、地震动集和结构极限状态对地震动参数排序结果的影响。基于一座8层钢框架结构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弹性网络回归的地震动参数比选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选取代表性的地震动参数加入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时,不同结构极限状态下回归分析中残差标准差显著减小。基于大量SDOF体系的地震动参数排序结果比选出了受地震动集、结构恢复力模型和结构极限状态影响较小的地震动参数。结果可为结构抗震能力预测用地震动参数的比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参数 弹性网络回归 抗震能力 增量动力分析 单自由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基于人口和GDP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模型
2
作者 李长宏 郭恩栋 +1 位作者 吴厚礼 代鑫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5,共7页
供水管网是城镇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模型是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特别是大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明确供水管网分区分类地震易损性模型作为支撑。然而,... 供水管网是城镇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模型是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特别是大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明确供水管网分区分类地震易损性模型作为支撑。然而,由于供水管网发展过程的复杂性等相关原因,许多城镇尚无法提供准确有效的管网基础数据以进行有效的地震易损性评估。为了建立我国西南地区无管网基础数据的城镇供水管网的地震易损性模型,基于已经建立的有管网基础数据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模型,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分别给出了有管网基础数据城镇供水管网的规模、地震易损性类别与城镇人口、GDP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可根据无管网基础数据的城镇人口、GDP数据估计其管网规模和地震易损性类别,为全面开展大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回归模型 多项式拟合 地震易损性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洪锋 吴海红 +4 位作者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7,共13页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四大类,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类,粒度概率累计曲线表现为悬浮一段式、低斜两段式、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4种类型,具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平直形5种测井相标志,发育前积、丘状、杂乱状、亚平行状4种地震相。(2)研究区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和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纵向上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砂组,Ⅱ砂组和Ⅲ砂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广泛,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发育;Ⅰ砂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最大,砂体变细、变薄。(3)研究区阿四段自下而上表现为水进沉积序列,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预测B51-71井区和B51-74井区发育的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利储集相带,B51-19井区发育的河口坝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水进-退积旋回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测井相标志 地震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阿四段 白垩系 巴音都兰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储层信息 被引量:58
4
作者 何碧竹 周杰 汪功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2,共5页
何碧竹 ,周杰 ,汪功怀 .利用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储层信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5 8~ 2 6 2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横向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元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储层信息预测的理论基础是 ,储层... 何碧竹 ,周杰 ,汪功怀 .利用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储层信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5 8~ 2 6 2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横向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元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储层信息预测的理论基础是 ,储层中岩石性质、流体性质的空间变化可引起地震反射波形、振幅、频率等地震属性的变化。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地震属性的分类 (聚类 )分析和多元地震属性回归技术 ,来分析特定区域储层纵、横向变化特征 ;强调在区域地质概念模型的前提下 ,预测储层的分布范围和储层物性。应用实例表明 ,本文方法的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多元回归 储层预测 岩石性质 流体性质 地震反射波形 钻井资料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与各活动地块、南北地震带实测应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86
5
作者 杨树新 姚瑞 +2 位作者 崔效锋 陈群策 黄禄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07-4217,共11页
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为基础,补充了迄今为止查阅到的中国大陆水压致裂法与应力解除法的实测地应力数据,在1474个测点上得到3586条数据,研究区经度范围75°E-130°E,纬度范围18°N-47°N,... 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为基础,补充了迄今为止查阅到的中国大陆水压致裂法与应力解除法的实测地应力数据,在1474个测点上得到3586条数据,研究区经度范围75°E-130°E,纬度范围18°N-47°N,深度范围0~4000m,基本覆盖了中国大陆的各活动地块与南北地震带各段等研究区.本文采用等深度段分组归纳的方法解决了实测地应力数据样本数量沿深度分布的不均匀问题,给出了中国大陆与各研究区地壳浅层测量深度范围内应力量值、方位特征.结果显示:(1)中国大陆地壳浅层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垂直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增加;(2)中国大陆地区侧压系数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为:浅部离散,随着深度增加而集中,并趋向0.68,D=465m是水平作用为主导向垂直作用为主导的转换深度,Kav=1;(3)中国大陆水平差应力在地表为3 MPa左右,随深度增加以5.8MPa/km的梯度增大;(4)在测量深度范围内,中国大陆各研究区最大水平应力中间值(深度为2000m时的统计回归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青藏地块63.6MPa、南北带北段57.3MPa、华南地块51.4MPa、华北地块50.5MPa、南北带中段47.9MPa、西域地块47.5MPa、南北带南段45.4MPa、东北地块44.8MPa,总体表现为"西强东弱"的基本特征,反映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是中国大陆构造应力场强度总体特征的主要来源;(5)与其他研究区相比较,青藏地块地壳在从南向北的挤压作用下呈现出明显的"浅弱深强"特点;(6)最大水平应力方向的总体特征,基本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呈辐射状展布,由西向东,从近N-S方向逐步顺时针旋转至NNE-SSW、NE-SW、NEE-SWW、NW-SE方向,与深部的震源机制解研究结果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应力测量 回归分析 活动地块 地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翟长海 公茂盛 +2 位作者 张茂花 谢礼立 张敏政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9,共8页
研究结构的非弹性反应谱对改进现有的结构抗震设计、发展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以及了解复杂地面运动特性与结构动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大量的单自由度在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这一重要... 研究结构的非弹性反应谱对改进现有的结构抗震设计、发展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以及了解复杂地面运动特性与结构动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大量的单自由度在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这一重要的非弹性反应谱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给出了四类场地条件(基岩、硬土、一般土和软土)下的平均等延性地震抗力谱,总结了对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的规律和特征,并分析了场地条件、结构的延性系数以及周期等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拟合公式,其成果可供抗震研究和设计直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非弹性反应谱 等延性地震抗力谱 回归分析 拟合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学娟 卢双舫 贾承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20,188+197-198,共6页
常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技术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然而对于覆盖面积较大、沉积环境较复杂的地区,该法的预测精度就会明显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地震波形分类... 常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技术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然而对于覆盖面积较大、沉积环境较复杂的地区,该法的预测精度就会明显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将研究区按沉积特征划分为不同区域,然后按区域分别统计多元地震属性与储层信息的关系并进行线性拟合,最终将各区域拟合结果综合为全区储层信息预测结果。在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东徐家围子地区登娄库组二段储层预测中,利用104口井砂岩数据及优选的7种地震属性,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进行全区拟合,其相关系数仅为0.48;采用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方法进行全区拟合,相关系数达0.83,且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认识及沉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多元回归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施工的爆破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106
8
作者 陈庆 王宏图 +3 位作者 胡国忠 李晓红 李开学 庞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4-967,共4页
以万松岭隧道工程开挖为研究对象,对隧道工程开挖施工爆破地震波的振动监测方法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爆破振动监测结果的回归分析,建立了隧道工程开挖爆破振动传播的数学模型;确立了其传播衰减规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修正后... 以万松岭隧道工程开挖为研究对象,对隧道工程开挖施工爆破地震波的振动监测方法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爆破振动监测结果的回归分析,建立了隧道工程开挖爆破振动传播的数学模型;确立了其传播衰减规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修正后的爆破地震波衰减经验数学公式;经对比分析,所得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公式预测的质点振动速度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结合该隧道工程开挖爆破施工,从选择合理爆破时差、最大装药量、微差起爆、掘进进尺、预裂爆破等5个方面提出了爆破振动控制技术措施使该隧道开挖施工爆破中的地面振动速度值控制在了安全范围以内,从而确保了施工段地面建筑群的安全和该隧道工程开挖爆破作业的安全。其研究对指导隧道工程开挖爆破施工和保证地面建筑物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爆破振动 衰减规律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周缘地壳浅层构造应力场量值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姚瑞 杨树新 +3 位作者 谢富仁 崔效锋 陆远忠 许兆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47-2158,共12页
以"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中的实测地应力数据为基础,合理筛选出地理空间范围为21°N-40°N,73°N—110°N的近2000条数据,深度范围0~2 km.通过将研究区内实测地应力扣除重力影响,并考虑数据样本... 以"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中的实测地应力数据为基础,合理筛选出地理空间范围为21°N-40°N,73°N—110°N的近2000条数据,深度范围0~2 km.通过将研究区内实测地应力扣除重力影响,并考虑数据样本数量沿深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分析构造应力场的作用.重力影响的扣除采用海姆假说与金尼克假说两种模式估算其下限与上限,给出了青藏高原及周缘及青藏地块、南北地震带北、中、南段上构造应力和构造差应力随深度分布的特征和量值范围,结果显示:(1)青藏高原及周缘地区最大水平应力σ_H、最小水平应力σ_h随深度D呈线性增加:σ_H=22.115D+5.761、σ_h=14.893D+3.269;最大水平构造应力σ_T、最小水平构造应力σ_t的量值估算范围分别为4.609<σ_T<15.522D+4.609、3.121<σ_t<6.366D+3.121(D>0);构造差应力σ_T-σ_t=7.222D+2.492,地表值(D=0 km)为2.5 MPa左右,随深度增加以7.2 MPa.km^(-1)的梯度增大;(2)在测量深度范围内,青藏地块、南北地震带北、中、南段研究区σ_T、σ_t、σ_T-σ_t,随埋深均呈线性增大;D=1 km时,各地块σ_T的统计回归值中最大为30.1 MPa,最小为17.6 MPa,量值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青藏地块、南北带北段、南北带中段、南北带南段;D=1 km时,各地块σ_T-σ_t,的统计回归值中最大为15.8 MPa,最小为8.9 MPa,量值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青藏地块、南北带北段、南北带中段和南北带南段.总体表现为青藏地块强、南北带较弱的基本特征.(3)与南北带相比较,青藏地块地壳在从南向北的挤压作用下呈现出明显的"浅弱深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震带 实测地应力 构造应力场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技术在北乌斯丘尔特盆地侏罗系泥岩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学海 卢双舫 +3 位作者 薛海涛 胡慧婷 陈学洋 韩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2期67-71,88,共5页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为大陆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其侏罗系地层发育了良好的烃源岩建造。由于研究区块勘探程度非常低,加之岩相古地理认识不清,给烃源岩评价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地...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为大陆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其侏罗系地层发育了良好的烃源岩建造。由于研究区块勘探程度非常低,加之岩相古地理认识不清,给烃源岩评价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地震属性技术对泥岩含量进行预测的方法。利用Landmark软件提取了11种地震属性,并对属性间的相关性及属性与泥岩含量间的敏感性逐一进行分析,优选出均方根振幅、弧线长度和最大谷值振幅3种对泥岩含量最敏感的属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泥岩含量预测模型,从而预测了其侏罗系泥岩含量及分布。经验证,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程度较好。最终,指出了有利泥岩发育区带,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多元线性回归 泥岩预测 侏罗系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陆相坳陷湖盆深湖区前积型地震地层特征及砂体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中段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惠潇 侯云超 +4 位作者 喻建 龙盛芳 郭懿萱 刘永涛 张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7-800,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其中陇东地区是延长组主要的产油区之一。充分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大量钻井和测井资料,针对研究区广泛发育的前积型地震连续强反射现象,开展地震地层对比划分、沉积演化及砂体展布...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其中陇东地区是延长组主要的产油区之一。充分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大量钻井和测井资料,针对研究区广泛发育的前积型地震连续强反射现象,开展地震地层对比划分、沉积演化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以湖泛期凝缩层对应的地震同相轴作为地层界面的对比标志,将研究区延长组中段划分出7个层序组,表现为震荡性湖退充填沉积特征,沉积单元呈透镜体依次向湖盆中心叠置,每个沉积单元均发育上部三角洲前缘、中部富泥斜坡和下部深水重力流的三段式沉积相组合,砂体主要分布在沉积单元的上部和下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本次研究成果与传统等厚地层对比方案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在顺物源方向,单井之间的小层连通性和叠置关系差异较大,其认识更符合震荡性湖退沉积背景,对油田勘探开发更具有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层 震荡湖退 砂体分布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震沟对爆破震动减震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方向 高振儒 +2 位作者 龙源 毛志远 刘维柱 《工程爆破》 2002年第4期20-23,42,共5页
减震沟是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进行减震沟的爆破实验,对有无减震沟的爆破地震波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减震沟对爆破震动作用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减震沟可明显降低爆... 减震沟是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进行减震沟的爆破实验,对有无减震沟的爆破地震波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减震沟对爆破震动作用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减震沟可明显降低爆破地震强度,改变地震波频率结构,分散能量,有利于减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效果 爆破实验 减震沟 爆破震动 回归分析 地震波 核电站 石方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浊积砂体叠后地震属性与储层物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建宁 韩文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4-212,106,共9页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河街组三段是典型的浊积砂体岩性油藏发育层段,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以一个钻探了20多口井的浊积砂体油藏为例,通过大量实测的砂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和反射振幅、频率、能量等地震属性参数的统计分析,深...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河街组三段是典型的浊积砂体岩性油藏发育层段,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以一个钻探了20多口井的浊积砂体油藏为例,通过大量实测的砂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和反射振幅、频率、能量等地震属性参数的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该浊积砂体储层物性参数、地震属性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孔隙度与渗透率、砂体厚度与砂层厚度、泥质含量与孔隙度等有较好的相关性;②振幅、能量类属性之间相关性较好,主频率与瞬时频率线性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③地震属性与储层物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地震属性组合后与储层物性的相关性有很大变化;④样本的数量和分布对统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基于这些认识,指导东营北带盐家-永安地区的岩性油气藏预测,计算的砂体孔隙度平均误差小于7%;史南地区浊积砂体储层物性的预测也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地震属性 地震预测 回归分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在煤层厚度预测上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索重辉 常锁亮 +2 位作者 彭仕宓 段如泰 王光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4期8429-8433,8437,共6页
地震勘探中,地震反射波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煤层厚度与地震反射波的各种属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楔状煤层模型的地震属性分析,得出煤层厚度与反射波振幅及煤层顶底的反射波视时差都存在一定关系。当煤层厚度在调谐厚度以内时... 地震勘探中,地震反射波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煤层厚度与地震反射波的各种属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楔状煤层模型的地震属性分析,得出煤层厚度与反射波振幅及煤层顶底的反射波视时差都存在一定关系。当煤层厚度在调谐厚度以内时,振幅和煤层厚度成正比关系,而视时差与煤层厚度关系则不明显。当煤层厚度大于调谐厚度时,振幅和煤层厚度不明显,而视时差则与煤层厚度线性关系。因此单独用任一属性都难以准确预测煤层厚度。通过对煤层厚度及两种地震属性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找出整合多种地震属性对煤层厚度进行预测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矿区的资料,用该方法对全区煤层厚度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厚度 地震属性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对工程结构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翟长海 谢礼立 张茂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05-1708,共4页
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中,等延性地震抗力谱对拟建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大量的单自由度体系在不同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从定性到定量详尽研究了阻尼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规律,得出结论:阻... 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中,等延性地震抗力谱对拟建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大量的单自由度体系在不同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从定性到定量详尽研究了阻尼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规律,得出结论:阻尼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不但随场地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受延性系数及单质点体系周期的影响较大;要精确考阻尼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必须根据其所在的场地条件、结构延性系数及周期确定.最后,根据回归分析结果,给出了阻尼影响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修正公式,其成果可供抗震研究和设计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等延性地震抗力谱 阻尼 影响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Δ效应的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魏斌 李建中 蒋娜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9-135,共7页
要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重要的一环为简单而准确地确定结构地震需求。P-Δ效应会使桥墩产生二阶内力和变形,在弹性状态下已有可靠的分析方法,但在地震作用下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在对地震作用下考虑P-Δ效应的现有分析和... 要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重要的一环为简单而准确地确定结构地震需求。P-Δ效应会使桥墩产生二阶内力和变形,在弹性状态下已有可靠的分析方法,但在地震作用下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在对地震作用下考虑P-Δ效应的现有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单墩体系地震作用下的动力P-Δ效应非线性时程统计分析,回归得到了P-Δ效应的位移增大系数和强度提高系数公式。研究表明,塑性反应的结构P-Δ效应与弹性反应阶段有很大差异,将弹性范围研究结果简单延伸到塑性阶段是不合适的。现有理论公式预测的位移增大系数和强度提高系数在工程上容许的P-Δ效应影响范围内均小于实际统计均值,精度不能满足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要求。本文得到的回归公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可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Δ效应 桥梁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和地震属性的构造煤厚度定量预测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同俊 王新 管永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3-1108,共6页
为了提高谱分解和甜面属性组合预测构造煤厚度的精度和可靠性,利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将SVR和地震属性相结合,研究采区构造煤厚度定量预测方法。在SVR预测模型建立时,以正演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训练和测试获得SVR... 为了提高谱分解和甜面属性组合预测构造煤厚度的精度和可靠性,利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将SVR和地震属性相结合,研究采区构造煤厚度定量预测方法。在SVR预测模型建立时,以正演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训练和测试获得SVR预测模型的主要参数;结合井旁道数据,建立了采区构造煤厚度SVR预测模型。通过输入实际谱分解属性和甜面属性,定量预测了构造煤厚度。相对于传统地震属性预测来说,本次所预测的构造煤厚度精度较高、误差较小。当核函数类型为径向基核函数、输入为谱分解属性和甜面属性时,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由于模型建立时未考虑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影响,预测模型不能克服其造成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厚度预测 地震属性 回归型支持向量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和粒子群算法的地震子波提取 被引量:7
18
作者 戴永寿 牛慧 +1 位作者 彭星 王少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0,57,共5页
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理论,对地震子波进行参数化建模,采用累积量拟合法精确估计参数,使地震子波提取问题最终归结为一个多参数、多极值的非线性函数优化问题。对基本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通过自适应参数调整和边界约束,克服基... 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理论,对地震子波进行参数化建模,采用累积量拟合法精确估计参数,使地震子波提取问题最终归结为一个多参数、多极值的非线性函数优化问题。对基本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通过自适应参数调整和边界约束,克服基本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同时提高算法寻优精度和计算效率。仿真数据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地震子波提取方法中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地震子波 系统辨识 累积量拟合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多属性变换法及其在孔隙度预测中的应用——以束鹿凹陷西斜坡台家庄区块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俊 于兴河 +1 位作者 李胜利 张新亮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3-397,25,共5页
应用地震资料进行井间储层孔隙度预测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中常用的方法,但通常采用地震反演速度进行孔隙度定量预测难以准确反映孔隙度的空间变化。采用逐步回归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地震多属性变换法建立孔隙度模型,可实现孔隙度的空间预... 应用地震资料进行井间储层孔隙度预测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中常用的方法,但通常采用地震反演速度进行孔隙度定量预测难以准确反映孔隙度的空间变化。采用逐步回归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地震多属性变换法建立孔隙度模型,可实现孔隙度的空间预测,其核心是:首先通过逐步回归和交叉验证技术来确定最优地震属性及其数量,其次应用神经网络建立所选属性与测井解释孔隙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最终反演出孔隙度数据体,进而预测孔隙度的空间变化。以冀中坳陷束鹿凹陷西斜坡台家庄区块沙河街组二段(Es_2)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以交叉验证法作为质量控制手段,反演出沙河街组二段孔隙度数据体,直观地反映了沙河街组二段高孔隙度砂岩的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预测 地震多属性 逐步回归 交叉验证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cker子波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滤波方法的稳健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小英 刘涛 罗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5-853,共9页
除了信噪比、有效子波畸变等,稳健性(Robustness)也是度量滤波方法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刻画了滤波系统应对异常点值的能力.一般用影响函数作为评价稳健性的工具.支持向量机方法已较成功地应用于信号与图像的滤波中,尤其Ricker子... 除了信噪比、有效子波畸变等,稳健性(Robustness)也是度量滤波方法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刻画了滤波系统应对异常点值的能力.一般用影响函数作为评价稳健性的工具.支持向量机方法已较成功地应用于信号与图像的滤波中,尤其Ricker子波核方法更适于地震勘探信号处理.通过考察Ricker子波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滤波方法的影响函数,可以证明该方法的稳健性较差,本文用加权方法改善该方法的稳健性.经过大量理论实验得到一种改进的权函数,使加权之后的方法具有比较理想的稳健性.进一步用这个权函数辅助的加权Ricker子波LS-SVR处理含噪的合成与实际地震记录,都得到较好的效果.由具有平方损失函数的LS-SVR信号处理系统的无界影响函数出发,本文所提出的权函数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具有相似损失函数的处理过程,如消噪、信号检测、提高分辨率与预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回归 稳健性 影响函数 权函数 地震勘探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