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更换梁段翼缘开孔型节点抗震性能
1
作者 熊晓莉 李飞平 +1 位作者 张宇 海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M0006,共13页
为实现地震作用下塑性铰的外移和震后结构的快速修复,提出一种可更换梁段翼缘开孔型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对可更换梁段翼缘开孔型节点进行试验,研究该节点的抗震性能,得到该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曲... 为实现地震作用下塑性铰的外移和震后结构的快速修复,提出一种可更换梁段翼缘开孔型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对可更换梁段翼缘开孔型节点进行试验,研究该节点的抗震性能,得到该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并借助有限元软件对该节点进行不同梁柱截面尺寸的开孔直径变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点可使梁端塑性铰外移至翼缘开孔削弱处,且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延性和震后快速修复能力。随着开孔直径的增加,该节点的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逐渐降低,但仍都能满足抗震性能指标要求,建议开孔削弱程度为0.20~0.35。改变梁柱截面尺寸后发现,只要保证开孔削弱程度在0.20~0.35之间,不同梁柱截面尺寸的可更换梁段翼缘开孔型节点仍然能够满足抗震性能指标要求且极限承载力下降幅度不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梁段 翼缘开孔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区域生长算法的井下射孔图像分割
2
作者 张峰 伊西锋 +3 位作者 李玉宝 严正国 王治国 刘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0,共6页
针对井下射孔图像的分割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区域生长算法的射孔目标分割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的预处理,增强图像边界,降低噪声对图像分割的干扰;而后运用迭代策略及K-L散度确定最佳分割阈值,进而通过区域生长算法实... 针对井下射孔图像的分割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区域生长算法的射孔目标分割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的预处理,增强图像边界,降低噪声对图像分割的干扰;而后运用迭代策略及K-L散度确定最佳分割阈值,进而通过区域生长算法实现射孔图像的半自动化分割提取;最后,对分割图像进行连通域标记,采用格林公式计算射孔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射孔图像,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背景干扰,确定最佳分割阈值,实现对射孔图像的精确识别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 图像分割 迭代策略 K-L散度 区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监测的分段压裂多簇均衡性评价与优化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合 慕立俊 +3 位作者 齐银 陈文斌 拜杰 涂志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作为庆城页岩油矿场实验室一期工程的一部分,从本井水平井压裂过程中,通过套管外部署的永久式光缆上采集的DAS和DTS分布式光纤监测数据可以用来评估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模式下的多簇砂液分配动态变化特征。文章详细阐述了水力压裂过程中... 作为庆城页岩油矿场实验室一期工程的一部分,从本井水平井压裂过程中,通过套管外部署的永久式光缆上采集的DAS和DTS分布式光纤监测数据可以用来评估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模式下的多簇砂液分配动态变化特征。文章详细阐述了水力压裂过程中基于DAS、DTS测量理论基础与各簇进液进砂计算模型,提出了多簇裂缝均一性指数计算方法,得到段簇设计、射孔优化、暂堵等因素对多簇裂缝均衡性的影响规律认识。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得到几点认识:(1)光纤技术是目前评价多簇砂液分配规律的最有效且最直观的技术,能够准确量化评价多簇扩展均衡性;(2)庆城页岩油各簇均有进液信号显示,100%起裂进液;(3)簇间进液进砂分配差异大,计算均一性指数30%~87%,平均61.8%,且仍有提升空间;(4)甜点品质、段簇设计及射孔是影响进液进砂关键因素,暂堵效果不明显。该应用实例为后续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压裂设计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有助于拓展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国内非常规油气领域的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监测 多簇均衡性 页岩油水力压裂矿场实验 DAS DTS 段簇设计 差异化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套管分段压裂新技术的现场应用 被引量:45
4
作者 钱斌 朱炬辉 +2 位作者 李建忠 李国庆 向兰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69,120,共3页
随着我国逐步对致密气藏、页岩气藏等非常规油气藏实施勘探开发,压裂增产技术也逐步呈现大规模、多段分段压裂的趋势。连续油管带封隔器套管分级压裂技术是目前国外较新研发的一种既能实现大规模改造,又能达到分层压裂、精细压裂的一种... 随着我国逐步对致密气藏、页岩气藏等非常规油气藏实施勘探开发,压裂增产技术也逐步呈现大规模、多段分段压裂的趋势。连续油管带封隔器套管分级压裂技术是目前国外较新研发的一种既能实现大规模改造,又能达到分层压裂、精细压裂的一种新型分级压裂技术。这一技术通过连续油管结合带封隔器的喷射工具,利用封隔器的多次上提下放坐封解封达到不限次数多级压裂的目的;通过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套管进行主压裂,可实现较大规模改造;通过连续油管的精确定位,可对储层纵向上的多个薄互层进行灵活分层,进而达到精细压裂的目的。为此,详细阐述了连续油管带封隔器环空分级压裂的工艺技术特点以及这一技术在国内四川盆地HC井区首次现场应用情况,并对HC-A井施工过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事实证明,连续油管带封隔器环空分级压裂、作业周期短、分层灵活精细、封隔可靠且施工后井筒清洁,可直接多层测试投产的新型压裂技术。为我国致密气藏、页岩气藏的多级分段改造提供了新的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压裂 连续油管 喷砂射孔 封隔器 套管分段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油藏水平井分段变密度射孔优化模型 被引量:28
5
作者 庞伟 陈德春 +4 位作者 张仲平 姜立富 李昌恒 赵旭 王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4-221,共8页
基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耦合油藏渗流、井壁流体入流、井筒流体管流,建立三维三相水平井分段变密度射孔优化设计模型。分析了水平井跟(趾)端与中部渗流差异、避射段、渗透率非均质、油层厚度非均质、孔隙度非均质、井筒压降、最大射孔密... 基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耦合油藏渗流、井壁流体入流、井筒流体管流,建立三维三相水平井分段变密度射孔优化设计模型。分析了水平井跟(趾)端与中部渗流差异、避射段、渗透率非均质、油层厚度非均质、孔隙度非均质、井筒压降、最大射孔密度、射孔优化原则等8个因素对水平井分段变密度射孔孔密与入流剖面的影响及流体黏度、套管直径、管壁粗糙度对井筒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跟(趾)端与中部渗流差异、避射段、渗透率非均质性、油层厚度非均质性对分段变密度射孔有显著影响;考虑与不考虑水平井跟(趾)端与中部渗流差异可能会得出相反的孔密优化结果;避射段的存在会影响流体入流剖面;国内陆上大多数水平井分段变密度射孔不必考虑井筒压降的影响。塔河油田AT9-7H井预测与实际生产指标对比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变密度射孔 油藏数值模拟 避射段 入流剖面 非均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技术 被引量:76
6
作者 孙海成 汤达祯 +1 位作者 蒋廷学 罗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3,97,共5页
通过资料调研,分析了页岩气的储层特征:页岩气藏储层中的页岩既是烃源岩也是储层,普遍富含有机质;页岩气藏储气类型以自由气和吸附气为主,吸附气以吸附状态赋存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的表面;页岩矿物组分复杂,渗透率极低,天然裂缝较发育。... 通过资料调研,分析了页岩气的储层特征:页岩气藏储层中的页岩既是烃源岩也是储层,普遍富含有机质;页岩气藏储气类型以自由气和吸附气为主,吸附气以吸附状态赋存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的表面;页岩矿物组分复杂,渗透率极低,天然裂缝较发育。介绍了国外不同页岩气藏储层压裂改造工艺及相关配套技术:北美页岩气藏开发形成了以水平井完井和分段压裂为主的主体技术,以滑溜水和复合压裂液为主的压裂液体系,以分段多簇射孔、快速可钻式桥塞封隔、微地震裂缝监测和大规模连续混配的配套技术。中国页岩气资源量达20×10^(12)~30×10^(12)m^3,开发潜力巨大,通过了解和学习国外页岩气开发现状和技术,从而加快中国在页岩气成藏理论、构造背景、地质成因、生储盖理论、开发方式、压裂改造技术及相关配套工具等方面的研究步伐,尽快实现中国页岩气的商业化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页岩气藏储层 分段多簇射孔 体积改造 同步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计算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万静 王晓冬 李凡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分段射孔是一种常用的水平井射孔工艺。由于多个射孔段的存在,使得水平井每个射孔段的产能预测变得十分复杂。用Fourier正弦变换、势的叠加原理、三角函数变换、渐进分析求解圆形封闭地层水平井三维拟稳态渗流问题,得到水平井的均匀流... 分段射孔是一种常用的水平井射孔工艺。由于多个射孔段的存在,使得水平井每个射孔段的产能预测变得十分复杂。用Fourier正弦变换、势的叠加原理、三角函数变换、渐进分析求解圆形封闭地层水平井三维拟稳态渗流问题,得到水平井的均匀流量产量模型。通过与直井产能对比,求得水平井拟稳态当量井径,再利用压降叠加原理建立了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分段射孔时,相同射孔长度下,端部产量最大,而中部井段产量最小;多个射孔段同时投产时,射孔长度对射孔段产量的影响较射孔间距大。水平井射孔时宜采用中间段长、端部段短的不等距射孔方式,以期达到均衡开采或者注入。此方法可以用于确定水平井射孔段分段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射孔 水平井 产能分析 当量井径 无因次采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油藏水平井分段射孔产能预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熊军 熊友明 +2 位作者 张林 庞浩 汪红霖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5-138,158,共4页
水平井分段射孔完井可在出水后封堵出水段,延长油井寿命,节约完井费用,应用前景广阔。综合考虑底水油藏边界的影响、孔眼间的相互干扰、污染带及孔眼对入流的影响、射孔段的变质量不规则管流等因素,耦合油藏渗流、近井筒入流及井筒管流... 水平井分段射孔完井可在出水后封堵出水段,延长油井寿命,节约完井费用,应用前景广阔。综合考虑底水油藏边界的影响、孔眼间的相互干扰、污染带及孔眼对入流的影响、射孔段的变质量不规则管流等因素,耦合油藏渗流、近井筒入流及井筒管流,建立了产能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射开程度和水平段长度,产量增加,但增幅减小;增加射开段数,产量小幅增加;增加井筒直径,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分段射孔 产能预测 影响因素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水平井完井现状及重点区块完井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祖清 李天兴 +3 位作者 丁士东 赵旭 岳慧 庞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8-161,198,共4页
塔河油田水平井完井主要以闭式完井、开式完井和复合完井方式为主。介绍了该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和碎屑岩油藏完井技术现状。为了满足储层分段改造、分段找水堵水和控水稳油生产需求,以老井侧钻、顺9外围井区为例提出了分段完井对策及建议... 塔河油田水平井完井主要以闭式完井、开式完井和复合完井方式为主。介绍了该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和碎屑岩油藏完井技术现状。为了满足储层分段改造、分段找水堵水和控水稳油生产需求,以老井侧钻、顺9外围井区为例提出了分段完井对策及建议,分析了相关完井管柱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原理,探索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分段完井关键技术,藉此推进塔河油田高产和水平井分段完井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碎屑岩油藏 水平井 分段完井 射孔 酸化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卒中与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丰萁 洪波 刘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858-862,共5页
穿支卒中(PS)足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一种并发症。颅内动脉存在较多的穿支动脉,其闭塞可能导致致命性后果。根据冠脉血管的临床研究,目前对PS的机制有3种推论:雪梨效应、支架封堵作用和血管内膜增生,并且在动物实验中也观察到了这3... 穿支卒中(PS)足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一种并发症。颅内动脉存在较多的穿支动脉,其闭塞可能导致致命性后果。根据冠脉血管的临床研究,目前对PS的机制有3种推论:雪梨效应、支架封堵作用和血管内膜增生,并且在动物实验中也观察到了这3类现象。各治疗中心在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同时已经对PS有所探讨。术前MRI提示患者存在临近狭窄部位穿支梗死(PIAS)使得发生PS的风险增加。易发生PS患者的特点还包括了狭窄的形态、部位、成因以及手术术式和手术器材选择。对于PS的预防仍然任重道远,而随着研究的深入,PS的机制也将逐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卒中 雪梨效应 封堵作用 支架 临近狭窄部位穿支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致学 李龙龙 +2 位作者 吴明录 姚军 刘丕养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2,共8页
在Joshi推导水平井产能公式所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三径向流模型,采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分为射穿污染带与未射穿污染带2种情况推导出分段射孔水平井的产能公式,考虑了孔深、孔密、孔径、相位、污染带的半径与污染程度、压实带的厚度与压实... 在Joshi推导水平井产能公式所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三径向流模型,采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分为射穿污染带与未射穿污染带2种情况推导出分段射孔水平井的产能公式,考虑了孔深、孔密、孔径、相位、污染带的半径与污染程度、压实带的厚度与压实损害程度、水平井长度以及射孔段的分布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利用推导的公式对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认为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随着孔深、孔密、孔径、相位、水平井射开长度等参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实带厚度和压实损害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射穿污染带时产能指数对各参数的敏感性小于未射穿污染带时的敏感性;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指数对孔深、孔密、水平井射开长度、压实带的压实损害程度、相位、孔径、压实带厚度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射孔 水平井 产能 三径向流模型 等值渗流阻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连位置及数目对椎弓根皮质劈裂下脊柱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桢 苏峰 +2 位作者 张祥宇 闫石 张志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评估横连位置及数目对椎弓根皮质劈裂下脊柱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新鲜绵羊胸腰椎标本(T13~L3节段)60具,建立L1椎体压缩骨折模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具。于T14、L2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连接钛棒固... 目的评估横连位置及数目对椎弓根皮质劈裂下脊柱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新鲜绵羊胸腰椎标本(T13~L3节段)60具,建立L1椎体压缩骨折模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具。于T14、L2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连接钛棒固定T14~L2节段,然后切除B、C、D、E、F组T14椎体右侧椎弓根外侧1/4的骨皮质,作为椎弓根皮质劈裂椎体骨折模型。最后各组采用不同的横连数目固定:A组:0个横连;B组:0个横连;C组:1个横连,连接棒1/2处;D组:1个横连,连接棒1/3处,靠近T14椎体;E组:1个横连,连接棒2/3处,远离T14椎体;F组:2个横连,连接棒1/3和2/3处。各组标本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进行10 000次疲劳试验后,分别测量轴向压缩刚度,屈伸、侧弯、旋转6个方向的活动范围(ROM)及T14椎体椎弓根劈裂侧螺钉最大拔出力大小。结果 A、C、D、E、F组模型刚度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5),A组明显高于F组(P<0.05)。A、C、D、E、F组模型螺钉最大拔出力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5);A组明显高于F组,C、D、E组均明显小于F组(P均<0.05)。A、C、D、E、F组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明显小于B组(P均=0.000),C、D、E组在旋转2个方向的运动范围明显大于F组(P均=0.000)。结论椎弓根固定劈裂时,放置1个横连就可以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放置2个横连可近似达到椎弓根固定未劈裂时的稳定性。横连位置在短节段固定脊柱固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短节段 横连 椎弓根皮质劈裂 脊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油页岩限流压裂孔眼摩阻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雯静 孙正龙 +3 位作者 刘博文 周航 周福建 王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57,共9页
基于有限元方法和内聚区模型,建立了三维流固全耦合段内多簇裂缝竞争扩展模型,研究了孔眼摩阻对多裂缝竞争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单簇射孔数目,能够有效平衡段内簇间差异,实现各簇裂缝间均衡进液;吉木萨尔油页岩水平井段内... 基于有限元方法和内聚区模型,建立了三维流固全耦合段内多簇裂缝竞争扩展模型,研究了孔眼摩阻对多裂缝竞争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单簇射孔数目,能够有效平衡段内簇间差异,实现各簇裂缝间均衡进液;吉木萨尔油页岩水平井段内6簇压裂,缝间距10 m时,孔眼摩阻设计为5.0 MPa;缝间距20 m时,孔眼摩阻设计为2.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眼摩阻 限流压裂 流固耦合 段内多簇 油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广辉 王玉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为降低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穿支动脉相关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5具(30侧)尸头,充分暴露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各区域穿支动脉的数量... 目的通过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为降低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穿支动脉相关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5具(30侧)尸头,充分暴露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各区域穿支动脉的数量、起始管径及分布区域等。将A1段按长度平均分为6区(A-F区),观察6区穿支动脉的分布特点,寻找最佳临时阻断区。选取动脉内红色乳胶灌注充盈良好的10具尸头,显微镜下观测A1段髓质支及Heubner回返动脉自皮质至髓质的深度及分布区域。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长度为(15.13±4.76)mm,其发出穿支动脉共244支,其中A区63支(25.82%),B区54支(22.13%),C区51支(20.90%),D区31支(12.70%),E区20支(8.20%),F区25支(10.25%)。大脑前动脉A1段与A2段长度、穿支动脉数量及穿支动脉起始外径左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熟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支动脉的解剖学特点是术中减少或避免穿支动脉损伤的关键。A1段E区常可作为最佳临时阻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复合体 前交通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A1段 穿支动脉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阈值分割的单板穿孔缺陷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应果 杨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9-204,共6页
单板穿孔缺陷会影响其胶合过程的质量,是单板分选过程中主要的识别目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图像分割算法将穿孔缺陷区域与背景区域准确地分开是自动分选的重要前提。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阈值分割的单板穿孔缺陷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彩色图... 单板穿孔缺陷会影响其胶合过程的质量,是单板分选过程中主要的识别目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图像分割算法将穿孔缺陷区域与背景区域准确地分开是自动分选的重要前提。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阈值分割的单板穿孔缺陷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彩色图像的RGB空间将采集的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并输出R分量灰度图,采用二维中值滤波处理滤除非线性噪声,最后采用阈值分割和连通域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将背景与目标区域分离。结果表明,遗传算法的最大熵阈值法选取的阈值和试验时间均优于其余3种(迭代阈值法、大津阈值法、最大熵阈值法)算法,结合连通域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单板中的穿孔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单板穿孔缺陷 遗传算法 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钢桁梁制孔精度控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建国 唐勇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0,共5页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双塔三索面斜拉桥,采用3片"N"形主桁结构,钢桁梁采用整节段架设方案,节段内焊接、节段间栓接的组合连接方式。为确保钢桁梁制孔精度并消除后续焊接收缩影响,通过对杆件状态钻孔、桁片或节...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双塔三索面斜拉桥,采用3片"N"形主桁结构,钢桁梁采用整节段架设方案,节段内焊接、节段间栓接的组合连接方式。为确保钢桁梁制孔精度并消除后续焊接收缩影响,通过对杆件状态钻孔、桁片或节段状态钻孔2种方案比选,确定了在杆件状态钻孔并配合节段连续匹配制造的总体方案。钻孔时,普通箱形、工形杆件采用单龙门数控钻床钻孔;整体节点杆件采用双龙门三维数控钻床钻孔,对于无法使用双龙门三维数控钻床两端同时钻孔的上弦杆采用双龙门三维数控钻床配合U形样板钻孔。实践表明,该控制技术有效保证了制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梁 栓焊结构 整节段 整体节点 制孔精度 双龙门三维数控钻床 钻孔技术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软低渗煤层顶板定向长钻孔水力加砂分段压裂工程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乐 张俭 +2 位作者 方秦月 王晨阳 赵继展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100,共10页
随着矿井采掘活动不断向深部延伸,碎软、低渗煤层瓦斯抽采难度增加,矿井瓦斯治理面临更大挑战。常规水力压裂煤层增透措施存在压裂不均匀、压裂排量低、压裂覆盖范围小及裂缝易闭合等不足。基于此,提出碎软煤层顶板定向长钻孔水力加砂... 随着矿井采掘活动不断向深部延伸,碎软、低渗煤层瓦斯抽采难度增加,矿井瓦斯治理面临更大挑战。常规水力压裂煤层增透措施存在压裂不均匀、压裂排量低、压裂覆盖范围小及裂缝易闭合等不足。基于此,提出碎软煤层顶板定向长钻孔水力加砂分段压裂煤层增透区域瓦斯超前预抽的技术方案,研发了“定向喷砂射孔+加砂分段压裂”复合工艺技术,形成了多手段、多角度考察分段加砂压裂影响范围和压裂后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分析为一体的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在山西阳泉矿区新景煤矿保安区北六、北七工作面开展工业性试验,完成2个压裂钻孔(孔深均为609 m)定向喷砂射孔、水力加砂分段压裂工程试验。累计定向喷砂射孔80次,其中1号压裂孔定向喷砂射孔30次,2号压裂孔定向喷砂射孔50次,砂比2%~3%、定向喷砂射孔压力22.6~28.6 MPa,共计注入射孔液1 072 m^(3),使用石英砂19.84 t。实施水力加砂分段压裂16段,1号压裂孔分6段压裂,2号压裂孔分10段压裂,单段注入压裂液153.76~235.11 m^(3)、平均砂比2.02%~2.56%、共计注入核桃壳砂36.48 t、压裂液2 808.57 m^(3)。采用孔内瞬变电磁法、微量示踪剂法等手段确定压裂影响半径20~38 m。统计压裂后1号钻场、2号钻场100 d瓦斯抽采数据,其中1号钻场平均瓦斯抽采体积分数43.97%,平均瓦斯抽采混合流量1.61 m^(3)/min,日均瓦斯抽采纯量1 025.11 m^(3);2号钻场平均瓦斯抽采体积分数23.17%,平均瓦斯抽采混合流量8.56 m^(3)/min,日均瓦斯抽采纯量2 810.6 m^(3)。1号钻场、2号钻场较邻近区域顺层钻孔瓦斯抽采分数提高了3.36倍和6.38倍,百米钻孔瓦斯抽采纯量提高了16.44倍和45.14倍;较千米钻孔瓦斯抽采体积分数提高10.53倍和19.99倍,百米钻孔瓦斯抽采纯量提高了5.61倍和15.42倍。结果表明,该技术在煤矿井下实现大排量、高砂比,连续水力压裂作业,压裂后煤层透气性显著提高,为碎软煤层区域瓦斯治理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软煤层 顶板定向长钻孔 加砂分段压裂 定向喷砂射孔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封压一体化工具研制及应用
18
作者 滕汶江 侯治民 +2 位作者 周怡君 刘涛 钱江中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2,共7页
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已经成为致密气藏储层改造的主要方式,常规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技术手段由于存在分段受限、施工不连续、作业时间长等局限,制约了致密气藏低成本高效开发。为此,设计了一种分段不受限、施工连续且作业时间短的喷封压... 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已经成为致密气藏储层改造的主要方式,常规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技术手段由于存在分段受限、施工不连续、作业时间长等局限,制约了致密气藏低成本高效开发。为此,设计了一种分段不受限、施工连续且作业时间短的喷封压一体化工具:采用机械式不限级设计,可以实现作业管柱无级全通径,便捷实施气藏开采管理;采用喷封联动机构设计,使封隔动作和喷砂射孔无缝连接,缩短了作业时间;压裂装置采用压差开启设计,使施工过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且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现场应用表明,喷封压一体化工具具有良好的喷砂射孔性能和稳定的密封性能,压裂滑套开启压力精准,施工转层快速,作业效率高,可满足致密气藏经济高效开发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通径 喷砂射孔 逐级坐封 不限级 分段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冲蚀不规则孔眼封堵规律实验研究
19
作者 王博 古小龙 +3 位作者 李文霞 张谷畅 葛徽 周福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3,共8页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能够对非常规储层形成密切割改造,同时降低压裂成本。然而,段内簇间非均衡进液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段内暂堵利用暂堵剂封堵优势进液孔眼,迫使液流转向,从而获得均衡改造。明确加砂冲蚀孔眼封堵规律是提高段...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能够对非常规储层形成密切割改造,同时降低压裂成本。然而,段内簇间非均衡进液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段内暂堵利用暂堵剂封堵优势进液孔眼,迫使液流转向,从而获得均衡改造。明确加砂冲蚀孔眼封堵规律是提高段内暂堵效果,获得均衡改造的关键。本文建立了高承压孔眼封堵模拟系统,制备了5种不同形状的孔眼模型,研究了暂堵球直径、架桥颗粒浓度、填充颗粒浓度、泵注排量和孔眼形状对孔眼的封堵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圆形孔眼封堵难度小,异形孔眼封堵难度大,需要大粒径颗粒架桥封堵孔眼边部空隙;提高颗粒浓度和泵注排量能够显著提高孔眼封堵速度;封堵孔眼时,应先泵注暂堵球封堵孔眼主通道,再泵注颗粒+纤维,如若改变泵注顺序,难以达到理想封堵效果。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非常规油气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压裂 投球封堵 孔眼冲蚀 不规则孔眼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穿孔球囊给药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的疗效观察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苗浩 段洋 +3 位作者 裴思雨 陆远 徐晤 李承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通过与微导管冠状动脉给药比较,探讨新型穿孔球囊技术介导冠状动脉内给药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的影响及短期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09... 目的:通过与微导管冠状动脉给药比较,探讨新型穿孔球囊技术介导冠状动脉内给药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的影响及短期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09例STEMI患者的手术资料,其中发生术中无复流且给药后恢复血流、成功手术者81例,按照给药方式分为经微导管给药组(n=46)和穿孔球囊给药组(n=35)。通过CVI42绘制获得所有患者微循环梗阻占心肌质量的百分比(MVO%)。比较两组患者恢复TIMI血流3级的时间、给药次数、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MVO%。随访患者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非计划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发生情况,探究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术中无复流患者的短期预后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57.5±13.2)岁,男性占86.4%。经微导管给药组和穿孔球囊给药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给药剂量、给药次数及低血压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经微导管给药组相比,穿孔球囊给药组恢复TIMI血流3级的时间较短,除支架外的手术费用较低(P均<0.01),微循环梗阻的发生比例和MVO%均降低(P均<0.05)。随访6个月时,经微导管给药组和穿孔球囊给药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6%和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原性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非计划血运重建率、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型穿孔球囊技术冠状动脉内给药可以用于STEMI术中无复流,而且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其6个月随访结果不劣于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穿孔球囊技术 微循环梗阻 心脏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