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中与翼上颌连接相关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伯钧
秦小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2-293,共2页
在100侧成人颅骨上观测了翼上颌连接处的位置、方向及其与腭大孔、腭小孔的毗邻关系。结果提示:断离翼上颌连接的骨切线是经腭小孔至翼上颌连接内侧骨板处,且术中断离上颌骨后壁下部的阻力不是在翼上颌连接处而是在腭骨锥突与蝶骨...
在100侧成人颅骨上观测了翼上颌连接处的位置、方向及其与腭大孔、腭小孔的毗邻关系。结果提示:断离翼上颌连接的骨切线是经腭小孔至翼上颌连接内侧骨板处,且术中断离上颌骨后壁下部的阻力不是在翼上颌连接处而是在腭骨锥突与蝶骨翼突之间;翼上颌缝在水平面上与正中线的交角平均为120°,骨凿刀的弯度亦宜在116°~12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翼上颌连接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固内固定对Le FortⅠ型截骨术后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邹永巍
王战鑫
宿玉成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探讨坚固内固定 ( RIF)技术用于 Le Fort 型截骨固定的优越性。方法 :利用头影测量技术对家兔模型进行术后骨稳定性的定量分析。结果 :通过头影测量发现 ,用 RIF固定的家兔上颌骨位置在术后 2个月时没有明显改变 ( P>0 .0 5)...
目的 :探讨坚固内固定 ( RIF)技术用于 Le Fort 型截骨固定的优越性。方法 :利用头影测量技术对家兔模型进行术后骨稳定性的定量分析。结果 :通过头影测量发现 ,用 RIF固定的家兔上颌骨位置在术后 2个月时没有明显改变 ( P>0 .0 5)。结论 :RIF用于 L e Fort 型截骨骨间固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
fort
ⅰ
型截骨
坚固内固定
微型夹板
骨稳定性
正颌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D数字化技术指导下应用Le Fort Ⅰ和π型截骨术治疗上颌不规则牙弓畸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琳
李汶洋
+1 位作者
席梦莹
王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评价3D数字化技术指导下的Le FortⅠ和π型截骨术联合应用于矫治严重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例先天性发育性上颌骨牙弓不规则畸形成年患者。此项研究选用了12个测量指标(SNA、SNB、ANB、A-CP、B-CP、PG-CP、OP-FH、MP-FH...
目的:评价3D数字化技术指导下的Le FortⅠ和π型截骨术联合应用于矫治严重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例先天性发育性上颌骨牙弓不规则畸形成年患者。此项研究选用了12个测量指标(SNA、SNB、ANB、A-CP、B-CP、PG-CP、OP-FH、MP-FH、N-ANS、ANS-ME、NA-PA、SNPg)进行3D头模测量分析。将术前1周(T0)与术后3个月(T2)的3D头模测量数据(骨组织及软组织)进行对比分析。将所得的所有数据导入SPSS 21.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术前1周(T0)、术后3个月(T2)间采取配对t检验;术前模拟(T1)、术后3个月(T2)间采用等效性检验。结果:本组7例患者,T0与T2测量结果显示,SNA、SNB、ANB、A-CP、B-CP、PG-CP、OP-FH、MP-FH、N-ANS、ANS-ME、NA-PA、SNPg、G-Sn-Pos、Cm-Sn-UL、A’UL-LLSi、LL-SiPos、UL-E plane、LL-E plane、Si-LLPos、H角、G-Sn、G-Ls、G-LL、G-Si、G-P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1与T2所有测量指标(SNA、SNB、ANB、A-CP、B-CP、PG-CP、OP-FH、MP-FH、N-ANS、ANS-ME、NA-PA、SNPg、上颌骨水平向位移误差、上颌骨垂直向位移误差、上颌骨前后向位移误差)双侧90%可信区间均在(-Δ,Δ)范围内,说明在3D数字化技术指导下,术后面部外形及口颌功能均达到术前设计的预测效果。结论:3D数字化技术指导下运用Le FortⅠ型截骨术和π型截骨术联合矫正上颌骨复杂畸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le
fort
ⅰ
分块截骨
计算机3D头模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中与翼上颌连接相关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伯钧
秦小云
机构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2-293,共2页
文摘
在100侧成人颅骨上观测了翼上颌连接处的位置、方向及其与腭大孔、腭小孔的毗邻关系。结果提示:断离翼上颌连接的骨切线是经腭小孔至翼上颌连接内侧骨板处,且术中断离上颌骨后壁下部的阻力不是在翼上颌连接处而是在腭骨锥突与蝶骨翼突之间;翼上颌缝在水平面上与正中线的交角平均为120°,骨凿刀的弯度亦宜在116°~124°之间。
关键词
截骨术
翼上颌连接
应用解剖
Keywords
le
fort
ⅰ
osteotomy
pterygomaxillary junction
applied anatomy
分类号
R322.4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固内固定对Le FortⅠ型截骨术后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邹永巍
王战鑫
宿玉成
机构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北京邮电总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57,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坚固内固定 ( RIF)技术用于 Le Fort 型截骨固定的优越性。方法 :利用头影测量技术对家兔模型进行术后骨稳定性的定量分析。结果 :通过头影测量发现 ,用 RIF固定的家兔上颌骨位置在术后 2个月时没有明显改变 ( P>0 .0 5)。结论 :RIF用于 L e Fort 型截骨骨间固定 。
关键词
le
fort
ⅰ
型截骨
坚固内固定
微型夹板
骨稳定性
正颌外科
Keywords
le
fort
ⅰ
osteotomy
rigid internal fix7ation
microplate
ske
le
tal stability
分类号
R782.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数字化技术指导下应用Le Fort Ⅰ和π型截骨术治疗上颌不规则牙弓畸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琳
李汶洋
席梦莹
王涛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高校市级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600832)
重庆市科委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资助项目(编号:cstc2016jcyjA0205)
+3 种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编号:KJ1600231)
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批准号:cstc2016shmzx00010)
2016年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编号:CXTDG201602006)
重庆市高校市级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编号:渝教科[2014]55号)。
文摘
目的:评价3D数字化技术指导下的Le FortⅠ和π型截骨术联合应用于矫治严重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例先天性发育性上颌骨牙弓不规则畸形成年患者。此项研究选用了12个测量指标(SNA、SNB、ANB、A-CP、B-CP、PG-CP、OP-FH、MP-FH、N-ANS、ANS-ME、NA-PA、SNPg)进行3D头模测量分析。将术前1周(T0)与术后3个月(T2)的3D头模测量数据(骨组织及软组织)进行对比分析。将所得的所有数据导入SPSS 21.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术前1周(T0)、术后3个月(T2)间采取配对t检验;术前模拟(T1)、术后3个月(T2)间采用等效性检验。结果:本组7例患者,T0与T2测量结果显示,SNA、SNB、ANB、A-CP、B-CP、PG-CP、OP-FH、MP-FH、N-ANS、ANS-ME、NA-PA、SNPg、G-Sn-Pos、Cm-Sn-UL、A’UL-LLSi、LL-SiPos、UL-E plane、LL-E plane、Si-LLPos、H角、G-Sn、G-Ls、G-LL、G-Si、G-P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1与T2所有测量指标(SNA、SNB、ANB、A-CP、B-CP、PG-CP、OP-FH、MP-FH、N-ANS、ANS-ME、NA-PA、SNPg、上颌骨水平向位移误差、上颌骨垂直向位移误差、上颌骨前后向位移误差)双侧90%可信区间均在(-Δ,Δ)范围内,说明在3D数字化技术指导下,术后面部外形及口颌功能均达到术前设计的预测效果。结论:3D数字化技术指导下运用Le FortⅠ型截骨术和π型截骨术联合矫正上颌骨复杂畸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le
fort
ⅰ
分块截骨
计算机3D头模测量
Keywords
dento-maxillofacial deformities
segmental le fort ⅰ osteotomy
3D measurements
分类号
R782.2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中与翼上颌连接相关的应用解剖
王伯钧
秦小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坚固内固定对Le FortⅠ型截骨术后骨稳定性的影响
邹永巍
王战鑫
宿玉成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D数字化技术指导下应用Le Fort Ⅰ和π型截骨术治疗上颌不规则牙弓畸形的临床疗效
张琳
李汶洋
席梦莹
王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