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玉米播种的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设计试验
1
作者 李珊珊 吴正开 +4 位作者 王家忠 孔德刚 袁永伟 刘江涛 王泽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3,共7页
针对传统拖拉机进行玉米播种时作业直线度差、播种过程中动力传递不平稳的问题,设计了一台特征滑移率下牵引力超过10 kN的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首先,根据玉米播种农艺和播种作业要求,设计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播种机组整机架构、拖拉机的... 针对传统拖拉机进行玉米播种时作业直线度差、播种过程中动力传递不平稳的问题,设计了一台特征滑移率下牵引力超过10 kN的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首先,根据玉米播种农艺和播种作业要求,设计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播种机组整机架构、拖拉机的软件和能量传递架构;然后,分析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常见作业工况下的动力需求,根据开沟阻力计算关键部件功率需求,得到整机参数;最后,进行行走、播种工况试验测试,验证车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行走工况中,特征滑移率下的牵引动力为10 417 N,满足设计要求;电压、电流稳定输出,横向偏差在5 cm之内,满足作业要求。在播种工况下,特征滑移率下牵引动力为11 491 N,播种出苗后,苗直线度偏差在5 cm之内,满足农艺要求。标准工况下,动力电池单体在不同温度下稳定放电,电池以1 C放电时,容量在5~100 A·h之间能稳定运行,符合农业作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 玉米播种 行走工况 播种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育种均格式锥体排种器仿真分析试验
2
作者 曹潘冬 丁勇 +2 位作者 李振佐 李国莹 杨然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77,184,共6页
针对玉米育种试验过程中出苗率低、现有条播排种器播种不均匀无法满足试验要求等问题,在现有条播排种器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在锥体上增加均格的方式来提高排种均匀性,分析了锥体倾斜角度、均格数量和锥体转速对均格式锥体排种器排... 针对玉米育种试验过程中出苗率低、现有条播排种器播种不均匀无法满足试验要求等问题,在现有条播排种器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在锥体上增加均格的方式来提高排种均匀性,分析了锥体倾斜角度、均格数量和锥体转速对均格式锥体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锥体转速为0.8 rad/s、锥体倾斜角为48.1°、锥体均格数量为30个时,排种性能最优,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降为20.295%;影响排种均匀性的主次因素为锥体均格数量>锥体倾角>锥体转速。田间试验表明:对比无均格锥体排种器,优化后的均格式锥体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降低18.73%,排种器的排种性能显著提升,能够满足小区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均格式锥体 排种均匀性 仿真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PID玉米免耕机排种施肥控制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红娟 窦新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4,共7页
为了实现免耕机播种量和施肥量的精确控制,基于模糊PID控制,设计了控制系统。首先,建立排种量模型,以排种轴转速为控制量;其次,建立施肥量控制模型,分析排肥轴转速、排肥轴长度和免耕机前进速度对于排肥量误差的影响,选择排肥轴转速为... 为了实现免耕机播种量和施肥量的精确控制,基于模糊PID控制,设计了控制系统。首先,建立排种量模型,以排种轴转速为控制量;其次,建立施肥量控制模型,分析排肥轴转速、排肥轴长度和免耕机前进速度对于排肥量误差的影响,选择排肥轴转速为控制量;再次,采用模糊PID控制的方法,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进而实现对排肥轴和排种轴转速的控制,完成排种量和排肥量的调整;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从0调整到50 r/min的响应时间为0.8 s,施肥量变异系数分布区间为[2.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 播种量模型 施肥量模型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持式玉米膜上精密穴播轮的参数优化及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蓓 史增录 +4 位作者 陈宏 胡显威 毛伟 日孜完古丽 王吉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为优化提高玉米膜上穴播轮的播种精度,针对目前玉米膜上精密穴播轮装置单粒率低、空穴率较高等问题,根据玉米播种时的特殊要求,优化设计了一种农机与农艺深度结合的玉米膜上精密穴播轮。系统介绍了所设计装置的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通... 为优化提高玉米膜上穴播轮的播种精度,针对目前玉米膜上精密穴播轮装置单粒率低、空穴率较高等问题,根据玉米播种时的特殊要求,优化设计了一种农机与农艺深度结合的玉米膜上精密穴播轮。系统介绍了所设计装置的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对穴播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确定将取种器中夹种板板长、夹种板偏角及夹种板与接种杯间距为作为影响试验结果的关键试验因素,将单粒率和空穴率作为目标值,通过数学软件对影响单粒率Y1和空穴率Y2的因素进行数据处理并全面优化,得到影响单粒率Y1的显著因素顺序为夹种板与接种杯间距X_(3)>夹种板板长X_(1)>夹种板偏角X_(2),影响空穴率Y2的显著因素顺序为夹种板与接种杯间距X_(3)>夹种板偏角X_(2)>夹种板板长X_(1)。优化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取种器中夹种板板长X_(1)为17mm、夹种板偏角X_(2)为40°、夹种板与接种杯间距X_(3)为32mm时,单粒率Y1为92.09%,空穴率Y2为3.35%,与优化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57%、3.74%,数值上均小于5%,满足玉米精密排种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精密穴播轮 夹持式 响应面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行精密播种的玉米直播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会娟 尹小定 池成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为了解决播种玉米种子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四行精密播种的玉米直播机,可实现玉米种子快速、精准播种。试验表明:该玉米直播机移动性能好、播种速度快、种植深度和每穴种子数量更加准确,封土情况也大幅改善,符合设计需求,具有较... 为了解决播种玉米种子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四行精密播种的玉米直播机,可实现玉米种子快速、精准播种。试验表明:该玉米直播机移动性能好、播种速度快、种植深度和每穴种子数量更加准确,封土情况也大幅改善,符合设计需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四行精密播种 直播机 快速 精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两种芽胞杆菌对玉米幼苗促生作用研究
6
作者 刘婕 骆文琪 +5 位作者 明立伟 马璐 齐翔鲲 付健 杨克军 王玉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共9页
供试玉米品种为‘先玉335’(XY335),供试菌株为NECC11322(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胞杆菌、NECC11324(B.megaterium)巨大芽胞杆菌。试验设4组处理:Con(无菌水浸种,干旱胁迫),C1(无菌水浸种,正常供水),C2(NECC11322菌液浸种,干旱胁迫),C... 供试玉米品种为‘先玉335’(XY335),供试菌株为NECC11322(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胞杆菌、NECC11324(B.megaterium)巨大芽胞杆菌。试验设4组处理:Con(无菌水浸种,干旱胁迫),C1(无菌水浸种,正常供水),C2(NECC11322菌液浸种,干旱胁迫),C3(NECC11324菌液浸种,干旱胁迫),测定了浸种后盆栽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抗性生理指标及植株的N、P、K含量。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接种NECC11322、NECC11324后,玉米幼苗叶片及根系SOD、POD、CAT、APX活性较Con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接种NECC11322根系POD活性增长最为显著,较Con增长67.78%;植株叶片及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Con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接种NECC1132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长最为显著,较Con增长152.10%;与Con相比,植株叶片及根系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均有所提升,接种NECC11322后叶片全氮含量升高最为显著,较Con增长88.47%;干旱胁迫下接种两种芽胞杆菌后,植株叶片及根系丙二醛含量较Con均显著降低,接种NECC11322后根系降幅最为显著,较Con降低51.03%。综上可知,干旱胁迫下接种两种芽胞杆菌均可降低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其中NECC11322菌株更具有抗旱性。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植株养分含量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性,促进玉米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浸种 玉米幼苗 干旱胁迫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夹式亚高速玉米播种不同导种管种子运移轨迹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佳俊 陶桂香 +2 位作者 衣淑娟 毛欣 刘汉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1,181,共6页
为了解决玉米亚高速播种机作业速度为8~12km/h条件下,指夹排种器导种管选型问题,以14°和16°两种角度的导种管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试验台架并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玉米种子在不同导种管中的运动过程进行追踪拍摄,描述了指夹排种... 为了解决玉米亚高速播种机作业速度为8~12km/h条件下,指夹排种器导种管选型问题,以14°和16°两种角度的导种管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试验台架并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玉米种子在不同导种管中的运动过程进行追踪拍摄,描述了指夹排种器分别在作业速度8~12km/h、倾斜角度0°~30°、离地高度2~4cm 3种因素下,种子落入不同导种管的位移轨迹,结果表明:种子在16°导种管比在14°导种管中弹跳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播种 亚高速 导种管 高速摄像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小区五行分种机理分析与试验
8
作者 代永波 杨薇 +3 位作者 李建东 高秀强 迟鹏 王笑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0,28,共9页
为提高玉米小区五行播种机的分种均匀性,对玉米小区五行分种过程进行运动规律分析,采用离散元EDEM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同时,以存种套筒直径、锥体角度、套筒提升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分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不同播量的三因... 为提高玉米小区五行播种机的分种均匀性,对玉米小区五行分种过程进行运动规律分析,采用离散元EDEM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同时,以存种套筒直径、锥体角度、套筒提升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分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不同播量的三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试验,探究各个因素对玉米小区五行播种分种均匀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参数组合。仿真试验分析表明:在播种125粒和250粒时,借助Design expert软件求得玉米小区分种过程各因素的最优参数组合,即存种套筒直径为65mm、锥体角度为48°、套筒提升速度为0.24m/s时,玉米分种均匀性变异系数R_(1)为26.93%,R_(2)为27.82%。通过对玉米小区五行分种仿真分析,进行室内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分种均匀性变异系数R 1为28.06%,R 2为27.90%,实际人工投种与仿真分析结果误差分别为1.13%、0.08%,仿真试验分析与实际人工投种作业效果基本符合玉米小区五行实际播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区播种机 EDEM 分种均匀性 变异系数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仿真玉米高位投种结构参数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栋泉 李国莹 +2 位作者 曹潘冬 李振佐 杨然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为解决育种小区玉米高位投种过程中播种质量和粒距均匀性普遍较差等问题,针对排种器与导种管相对位置对粒距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投种过程的理论分析,得出高速作业不同粒距条件会影响种子脱离种盘时产生的水平方向分速度... 为解决育种小区玉米高位投种过程中播种质量和粒距均匀性普遍较差等问题,针对排种器与导种管相对位置对粒距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投种过程的理论分析,得出高速作业不同粒距条件会影响种子脱离种盘时产生的水平方向分速度,使得种子在导种管内产生碰撞,导致其排出的轨迹无法预测,播种粒距均匀性也随之下降。利用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对投种过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垂直距离344mm的条件下,150~230mm粒距采用水平距离82mm,230~300mm粒距采用水平距离84mm,能够在满足农艺要求并获得较好的粒距均匀性。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对比未优化单体,优化后的单体能够获得较好的播种质量,粒距均匀性变异系数最大为12.04%,符合小区玉米精密播种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位投种 导种管 粒距均匀性 E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轻型免耕精量施肥播种机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世鹏 李静 白旭东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为解决当地常规玉米精量施肥播种机播种后受降雨影响需破除板结放苗的问题,引进了一种玉米轻型免耕精量施肥播种机,通过采用仿形限深轮播种单体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根据引进玉米轻型免耕精量施肥播种机在当地的使用情况,归纳了其... 为解决当地常规玉米精量施肥播种机播种后受降雨影响需破除板结放苗的问题,引进了一种玉米轻型免耕精量施肥播种机,通过采用仿形限深轮播种单体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根据引进玉米轻型免耕精量施肥播种机在当地的使用情况,归纳了其正确使用与调整的步骤,介绍了其安全规范操作、故障分析与排除、维护保养等技术要求和方法,以期为同类机型在相关情况下使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免耕 播种机 维护 保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拉曼光谱结合LSTM-CNN模型提高牡丹籽油掺假浓度的预测精度
11
作者 张凯萍 杨青波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179,共10页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市场在线监测玉米油掺假牡丹籽油的方法,研究了便携式785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一线市场质检的潜力,制备了525个玉米油掺假牡丹籽油的油品,评估了每种混合油品便携式近红外拉曼光谱数据集的稳定性和21种混合油品拉曼光谱...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市场在线监测玉米油掺假牡丹籽油的方法,研究了便携式785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一线市场质检的潜力,制备了525个玉米油掺假牡丹籽油的油品,评估了每种混合油品便携式近红外拉曼光谱数据集的稳定性和21种混合油品拉曼光谱谱峰的差异性,分析了拉曼光谱谱峰的振动归属。随机选择16种混合油品的拉曼光谱数据集用于训练定量模型,将剩余的5种混合油品的拉曼光谱数据集用于测试定量模型。牡丹籽油与玉米油的近红外拉曼光谱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特征峰位的归属判定,拉曼光谱谱峰差异很好地反映了植物油间的脂肪酸含量差异。提出一种将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卷积神经网络(LSTM-CNN)的模型应用于玉米油掺假牡丹籽油的量化预测,对比了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便携式785拉曼光谱的稳定性良好,具备实现对牡丹籽油掺假量的在线、快速量化的性能,且结合LSTM-CNN模型可以实现对玉米油掺假牡丹籽油含量的预测,其模型评价参数决定系数(R^(2))为0.9908,均方根误差(RMSE)为0.0299。便携式近红外拉曼光谱结合LSTM-CNN模型是一种快速、高效、可行的鉴别玉米油掺假牡丹籽油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玉米油 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近红外拉曼光谱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特征玉米品种纯度识别方法
12
作者 贺文文 田承华 《作物研究》 2024年第4期272-277,313,共7页
为提升玉米种子的识别精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基于高光谱成像和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一种包含数据预处理、图像分割、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高光谱玉米种子纯度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CNN... 为提升玉米种子的识别精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基于高光谱成像和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一种包含数据预处理、图像分割、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高光谱玉米种子纯度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CNN在提高训练性能方面效果显著,其准确度、精确度、召回率和F1分数等指标均优于传统机器学习和其他深度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纯度识别 高光谱 数据预处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外源物质对sh2甜玉米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
13
作者 谢宏 程昕昕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91-93,110,共4页
[目的]探究PEG-6000和GA_(3)2种外源物质溶液对甜玉米种子萌发性状、物质动用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sh2甜玉米种子用0.1%氯化汞溶液处理15 min,无菌水冲洗后分别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PEG-6000和GA_(3)溶液中浸泡12 h,种子放置于... [目的]探究PEG-6000和GA_(3)2种外源物质溶液对甜玉米种子萌发性状、物质动用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sh2甜玉米种子用0.1%氯化汞溶液处理15 min,无菌水冲洗后分别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PEG-6000和GA_(3)溶液中浸泡12 h,种子放置于温度25℃、湿度70%人工智能气候箱中暗培养,第4天统计发芽势,第7天统计发芽率,发芽试验结束后测定有关生长指标。[结果]不同浓度PEG-6000和GA_(3)对提高种子萌发性状有促进作用。1.0 g/L GA_(3)浸种对提高根干重、根鲜重、苗鲜重、根物质利用率和苗物质利用率作用明显;1.0 g/L PEG-6000对幼苗POD、CAT、SOD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1.0 g/L PEG-6000溶液浸种效果最佳,可为生产中提高甜玉米种子萌发质量,培育壮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3 PEG 甜玉米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等种子处理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
14
作者 张玉 王风良 +8 位作者 张海波 卞康亚 姜春义 陈永明 周国妹 张芳 朱智刚 朱凤 杨荣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55-158,163,共5页
[目的]探索种子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为草地贪夜蛾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测定50%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种子处理剂对玉米的安全性,拌种后不同时期叶片对草地贪夜蛾毒杀作用及田间防效试验,最终对玉米进行测产。[结果]药剂拌种处... [目的]探索种子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为草地贪夜蛾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测定50%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种子处理剂对玉米的安全性,拌种后不同时期叶片对草地贪夜蛾毒杀作用及田间防效试验,最终对玉米进行测产。[结果]药剂拌种处理后玉米出苗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拌种剂对玉米有促进出苗的作用;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取食7 d后各处理玉米叶片,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上升,72 h后氯虫苯甲酰胺、溴酰·噻虫嗪处理的死亡率达100%,取食14 d后各处理玉米叶片死亡率较7 d有所下降;播种后14、21、55 d,各种子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随时间推移都有所下降,50%氯虫苯甲酰胺各处理表现稳定,播种后21 d,50%氯虫苯甲酰胺1590 g/100 kg种子和1060 g/100 kg种子处理杀虫防效仍保持在80%以上,40%溴酰·噻虫嗪处理前期效果较好,但后期效果下降明显。[结论]药剂拌种处理可有效控制玉米生长前期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播种后55 d,单纯依靠种子处理已无法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中后期仍需配合茎叶喷雾才能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草地贪夜蛾 种子处理剂 氯虫苯甲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玉米、马铃薯种业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15
作者 周英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9期171-177,182,共8页
玉米、马铃薯种业是甘肃省重点优势产业,本文以标准化为切入点,从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省级标委会组建、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宣贯实施等多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甘肃省玉米、马铃薯种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 玉米、马铃薯种业是甘肃省重点优势产业,本文以标准化为切入点,从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省级标委会组建、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宣贯实施等多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甘肃省玉米、马铃薯种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通过标准化工作的提质增效,推动甘肃省玉米、马铃薯种业实现种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玉米和马铃薯种业 标准化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花丝及其结实性动态研究
16
作者 杨美丽 王帮太 +7 位作者 鹿红卫 苏玉杰 赵树政 程建梅 王静 郭华 王志红 秦贵文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探究不同玉米自交系花丝活力及其结实性动态变化规律。以玉米自交系‘浚696’、‘浚573’、‘浚503’、‘郑58’和‘昌7-2’为试验材料,测定花丝日吐丝长度和吐丝量、不同日龄花丝结实率和穗部性状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不同自交系花... 为探究不同玉米自交系花丝活力及其结实性动态变化规律。以玉米自交系‘浚696’、‘浚573’、‘浚503’、‘郑58’和‘昌7-2’为试验材料,测定花丝日吐丝长度和吐丝量、不同日龄花丝结实率和穗部性状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不同自交系花丝日吐丝长度和花丝结实率均是先增后降;花丝日吐丝长度峰值在吐丝第2~3天;结实率峰值在吐丝第3~5天。花丝日吐丝量呈‘快-慢’的增长模式,吐丝第1~3天快速增长,‘浚696’花丝总量最少,‘昌7-2’花丝总量最多。授粉后第8天的小花受精率和总结实率均比第5天高,‘郑58’的小花受精率最大、‘浚696’的总结实率最高。‘浚696’、‘浚573’和‘浚503’不同日龄花丝结实率与其穗部各性状、日吐丝量和吐丝长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明确自交系花丝活性时间、掌握最佳授粉时期、提高自交系结实性和制种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花丝活力 结实率 动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的产量及水分生产效应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立勤 马忠明 +1 位作者 王智琦 连彩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3-45,50,共4页
甘肃河西走廊是中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干旱、缺水是制约该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对6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的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植和沟播栽培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制种玉米的... 甘肃河西走廊是中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干旱、缺水是制约该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对6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的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植和沟播栽培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制种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模式节水增产效果最为显著,比对照半膜平作增产1 730.8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412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栽培模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对滴灌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立勤 车宗贤 +2 位作者 崔云玲 崔增团 万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32,共4页
在甘肃扬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下,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和施肥条件下制种玉米的产量表现、水分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结果表明:适宜的灌溉定额和施肥量均有利于制种玉米增产,灌溉定额偏低,制种玉米产量下降;施肥过量,增产效果不再... 在甘肃扬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下,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和施肥条件下制种玉米的产量表现、水分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结果表明:适宜的灌溉定额和施肥量均有利于制种玉米增产,灌溉定额偏低,制种玉米产量下降;施肥过量,增产效果不再显著。在灌溉定额3 450 m3/hm^2、施N 270 kg/hm^2、P2O590 kg/hm^2、K2O 54 kg/hm^2的水肥条件下,制种玉米比其他处理增产1 395.5~3 600.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13~9.38 kg/(mm·hm^2),种植纯收益增加7 779.0~21 920.0元/hm^2,产投比增加0.09~1.41。水肥利用效果和种植效益相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水肥一体化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子脱粒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心平 高连兴 马福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6-158,共3页
为了解决玉米种子脱粒过程中存在的玉米种子机械损伤大的问题,了解机械对玉米种子的作用机理,进而为新型低损伤玉米种子脱粒机的研制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在各种施力状态下玉米种子的冲击试验,获得了玉米种子在不同施力位置和不同施力方向... 为了解决玉米种子脱粒过程中存在的玉米种子机械损伤大的问题,了解机械对玉米种子的作用机理,进而为新型低损伤玉米种子脱粒机的研制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在各种施力状态下玉米种子的冲击试验,获得了玉米种子在不同施力位置和不同施力方向下的脱粒性质。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分级下,冲击力的作用方向是影响玉米种子脱粒效果的主导因素,冲击力的作用部位对其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玉米种子脱粒特性 试验研究 机械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内充种式精密排种器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井玲 杨自栋 +2 位作者 杨善东 张国海 李洪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3,共4页
结合型孔深度可变的排种器和内充种式排种器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内充种式精密排种器;分析了影响排种器单利率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采用固定凸轮活销机构,使型孔轮的型孔深度根据种子在充填分离、清种定量和排种过程... 结合型孔深度可变的排种器和内充种式排种器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内充种式精密排种器;分析了影响排种器单利率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采用固定凸轮活销机构,使型孔轮的型孔深度根据种子在充填分离、清种定量和排种过程中的要求而变化,使排种器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种子适应性较好。采用内充种,利用种子的重力和离心力囊种,空穴少,在型孔轮直径相同的情况下,可布置型孔数较多,排种频率较高,适应播种机的高速作业。利用旋转的刷毛式刷种轮清种,清种效果较好且对种子损伤小。该排种器单粒率较高,适用于大豆、花生和玉米等大粒种子的精密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型孔 单粒率 内充种 玉米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