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辐照氯化锌法制备酸枣核壳活性炭工艺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严磊 高永霞 +3 位作者 刘妍如 宋忠兴 唐志书 王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1-14,共4页
采用微波辐照氯化锌法,对以酸枣核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开展了工艺及性能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因素:氯化锌浓度(A)、浸渍时间(B)、微波功率(C)、辐照时间(D)对酸枣核壳活性炭的得率、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微波辐照氯化锌法,对以酸枣核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开展了工艺及性能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因素:氯化锌浓度(A)、浸渍时间(B)、微波功率(C)、辐照时间(D)对酸枣核壳活性炭的得率、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照氯化锌法制备酸枣核壳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3B1C3D2,即氯化锌浓度50%,浸渍时间14 h,微波功率700 W,辐射时间7 min;在此条件下,酸枣核壳活性炭的得率为60%,碘吸附值与亚甲基蓝脱色力分别为933.24 mg/g和111.92 m L/g;不同处理量的梯度试验表明,该工艺具备大规模处理酸枣核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微波辐照 氯化锌法 酸枣核壳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抢青”采摘对酸枣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赛男 郭宝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6期894-89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期,以及酸枣仁的种皮和种仁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阐明“抢青”采收对于酸枣仁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了山西、河北、山东等4个酸枣仁主产地从8月下旬—11月上旬不同采摘时间的样品,以及分离出种仁和种皮,采用超高效...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期,以及酸枣仁的种皮和种仁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阐明“抢青”采收对于酸枣仁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了山西、河北、山东等4个酸枣仁主产地从8月下旬—11月上旬不同采摘时间的样品,以及分离出种仁和种皮,采用超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串联蒸发光检测器(UPLC-UV-ELSD)法测定其中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结果:4个产地不同采收期采集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均显示随着酸枣果实成熟,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的含量逐渐增高,9月下旬—11上旬含量基本稳定。成熟期斯皮诺素的含量是8月下旬含量约3倍,各成分在种仁中含量显著高于种皮。结论:“抢青”采收严重影响酸枣仁药材中黄酮类和皂苷类含量,应严格控制酸枣仁的“抢青”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斯皮诺素 6'''-阿魏酰斯皮诺素 酸枣仁皂苷A 酸枣仁皂苷B “抢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萌发期酸枣仁皂苷A、B及斯皮诺素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之镨 何志明 +3 位作者 张雯洁 马伟光 袁玉鲜 陈海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38,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讨萌发对酸枣仁皂苷A、B及斯皮诺素的含量影响。结果显示:酸枣仁皂苷A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含量明显降低;酸枣仁皂苷B萌发时间延长含量明显升高,并在萌发第7天达到峰值,然后又稍有减低;斯皮诺素含量则先降低随后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讨萌发对酸枣仁皂苷A、B及斯皮诺素的含量影响。结果显示:酸枣仁皂苷A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含量明显降低;酸枣仁皂苷B萌发时间延长含量明显升高,并在萌发第7天达到峰值,然后又稍有减低;斯皮诺素含量则先降低随后升高到原药材水平(萌发第6天),然后随萌发时间延长而降低。表明酸枣仁萌发时酸枣仁皂苷A、B及斯皮诺素的含量变化与萌发时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为酸枣仁芽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萌发 酸枣仁皂苷A 酸枣仁皂苷B 斯皮诺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