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追施量对菜油两用油菜籽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孟孜贞 杨佳群 +4 位作者 田贵生 胡兵 鲁君明 任涛 鲁剑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菜油两用是发展油菜多功能利用的重要途径,明确不摘薹和摘薹油菜的追施氮肥用量对油菜籽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可为菜油两用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2022-2023年在湖北省洪湖市和武穴市布置田间试验,主处理设置为不摘薹和摘薹,副处理... 菜油两用是发展油菜多功能利用的重要途径,明确不摘薹和摘薹油菜的追施氮肥用量对油菜籽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可为菜油两用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2022-2023年在湖北省洪湖市和武穴市布置田间试验,主处理设置为不摘薹和摘薹,副处理为追施氮肥(N)0、22.5、45.0、67.5、90.0和112.5 kg/hm^(2)。与不摘薹油菜相比,洪湖和武穴试验点在摘薹(鲜量)分别为6217 kg/hm^(2)和6613 kg/hm^(2)的条件下,两个试验点的油菜籽分别平均减产5.0%和24.7%,其中不追肥和低追肥量处理的减产幅度高于中高追肥量处理。薹期追施氮肥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且摘薹油菜对追施氮肥的响应程度高于不摘薹油菜。洪湖点不摘薹和摘薹油菜分别追施氮肥40.6 kg/hm^(2)和42.2 kg/h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而武穴点相应的最佳追施氮肥用量分别为33.4 kg/hm^(2)和40.3 kg/hm^(2),说明菜油两用油菜的薹期追施氮肥用量要高于常规油菜。追施氮肥显著增加不摘薹油菜一次分枝上的角果数和摘薹油菜二次分枝上的角果数,摘薹与不摘薹相比能增加油菜的每角粒数但千粒重显著降低。摘薹油菜籽的含油率略高于不摘薹油菜,追施氮肥降低籽粒含油率,适宜追施氮肥能有效提高产油量。研究结果说明在油菜薹期摘薹6.4 t/hm^(2)左右的条件下无论是否追施氮肥均会显著降低油菜籽产量,追施氮肥可以弥补产量的损失,适宜氮肥(N)用量为40 kg/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两用 追施氮肥用量 油菜籽产量 角果数 每角粒数 千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直播机速度与排量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2
作者 徐喜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9期18-21,共4页
为提升水稻直播机在不同田间作业条件下的播种均匀性与作业效率,本文设计一种基于速度与排量协调控制的水稻直播机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作业速度,动态调节排种机构的排量,实现播种量与作业速度的精准匹配。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控制器作... 为提升水稻直播机在不同田间作业条件下的播种均匀性与作业效率,本文设计一种基于速度与排量协调控制的水稻直播机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作业速度,动态调节排种机构的排量,实现播种量与作业速度的精准匹配。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控制器作为核心,集成GPS定位模块、速度传感器与电动排种驱动装置,构建了闭环控制模型,并基于CAN总线实现信息交互与多通道控制。通过建立播种速度与排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利用PID控制与前馈补偿算法,实现排量对速度变化的自适应响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3~7 km/h范围内能够保持播种密度波动小于±5%,可以提高播种均匀性和系统稳定性。该研究为水稻直播装备的智能化与精量化作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直播机 速度控制 排量调节 闭环控制 播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
3
作者 李孝平 刘西允 +3 位作者 王艳明 王树军 杜斌 孟庆增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41-45,共5页
受到排种装置结构部件摩擦力的影响,小麦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播种量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因此在进行播种量闭环控制时,通常会因缺乏对动态播种量的有效检测,导致控制精度不佳。对此,提出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方法... 受到排种装置结构部件摩擦力的影响,小麦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播种量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因此在进行播种量闭环控制时,通常会因缺乏对动态播种量的有效检测,导致控制精度不佳。对此,提出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方法。构建线电压方程及电机运动方程,对小麦播种机进行数学建模,并采用微分方程描述电机与排种轴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种箱和悬挂式侧板之间安装称量传感器,并结合传感器测量信号的加权滤波结果,对种箱内种子质量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动态播种量测量结果的数字信号量,对播种量误差进行计算,并结合PID控制器,对控制量进行计算,以此调整排种轴转速,实现播种量闭环控制。对该方法进行控制精度的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播种机播种量进行控制后,试验田空穴率较低,达到较为理想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轴 转速反馈 小麦播种机 播种量 闭环控制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负荷跟踪性能的燃煤-碳捕集耦合发电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4
作者 范永胜 陈显浩 吴啸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0-1768,1789,共10页
针对燃煤-碳捕集耦合发电机组,提出一种计及负荷跟踪性能的系统运行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燃煤-化学吸收燃烧后碳捕集耦合发电系统的稳态模型和闭环动态模型,综合考虑燃料成本、维护成本、碳排放惩罚和电负荷跟踪偏差惩罚成本等指标,优... 针对燃煤-碳捕集耦合发电机组,提出一种计及负荷跟踪性能的系统运行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燃煤-化学吸收燃烧后碳捕集耦合发电系统的稳态模型和闭环动态模型,综合考虑燃料成本、维护成本、碳排放惩罚和电负荷跟踪偏差惩罚成本等指标,优化燃煤-碳捕集耦合发电系统电碳指令。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方法,所提方法可以将短时间尺度电负荷跟踪偏差惩罚成本降低25.86%,将系统运行总成本降低0.57%,实现燃煤发电机组与化学吸收燃烧后碳捕集系统的协同灵活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机组 化学吸收燃烧后碳捕集 负荷跟踪性能 运行优化 闭环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粳糯7号选育及作麦茬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一飞 何小卫 +3 位作者 胡锋 郭静 李慈娟 郭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宣粳糯7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并从机插秧和直播两种栽培模式总结其作为麦茬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选育方面宣粳糯7号是以宣粳糯1号为母本,粳糯86120-5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稻品种,具有耐迟播、抗逆性强和适... 本文分析了宣粳糯7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并从机插秧和直播两种栽培模式总结其作为麦茬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选育方面宣粳糯7号是以宣粳糯1号为母本,粳糯86120-5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稻品种,具有耐迟播、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品种特性,适宜机插秧和直播作麦茬稻种植。作麦茬稻高产栽培技术原则是在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基础上,促壮秆、成大穗和增粒重,配合病虫草害防治。具体措施包括适时适量播种、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适时收获等,机插秧还要求匀栽密植、插足基本苗。目的在于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粳糯7号 品种选育 麦茬稻 机插秧 直播 适时播种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秸还田与播后镇压对稻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顾克军 张斯梅 +4 位作者 顾东祥 张传辉 石祖梁 许博 杨四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92-2197,共6页
为探明秸秆还田与镇压处理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与籽粒品质的影响,在田间设置了秸秆还田(稻秸全量还田S1和稻秸不还田S0)与镇压(播后镇压R1和播后不压R0)2因素随机试验。结果表明,稻秸还田显著降低了小麦出苗率,平均下降了25.1%,导致最终... 为探明秸秆还田与镇压处理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与籽粒品质的影响,在田间设置了秸秆还田(稻秸全量还田S1和稻秸不还田S0)与镇压(播后镇压R1和播后不压R0)2因素随机试验。结果表明,稻秸还田显著降低了小麦出苗率,平均下降了25.1%,导致最终成穗数显著下降,但穗粒数与千粒重都有所增加,有效弥补了穗数的不足,最终产量与秸秆不还田处理无显著差异。与稻秸不还田处理相比,稻秸还田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了12.7%,出粉率平均提高了5.0%,而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没有变化。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播后镇压显著提高了小麦出苗率,与不镇压相比,平均出苗率提高了39.0%,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也略有增加,实际单产显著增加,增产幅度达16.5%;小麦籽粒品质得到一定改善,吸水率、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都略有提高。在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后小麦播后及时进行镇压将有助于提高产量,改善籽粒品质,本研究对于推动秸秆还田与提高稻茬小麦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镇压 稻茬小麦 出苗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循环海水育苗系统生物滤池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志华 俞志明 +1 位作者 刘鹰 刘志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0-354,共5页
针对循环海水育苗系统,进行了高效硝化菌剂在天然植物载体填料上的人工挂膜及生物滤池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低温条件下,人工挂膜仍能快速有效地达到一定的运行效果,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初步探讨了在极低的氨氮负荷和水温条件下,... 针对循环海水育苗系统,进行了高效硝化菌剂在天然植物载体填料上的人工挂膜及生物滤池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低温条件下,人工挂膜仍能快速有效地达到一定的运行效果,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初步探讨了在极低的氨氮负荷和水温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氨氮浓度及温度对生物滤池硝化效果的影响.通过育苗过程的长期运行,证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氨氮,使NH4+-N,NO2--N,NO3--N及COD浓度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苗种培育 封闭循环水系统 生物滤池 氨氮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麦茬稻机械旱直播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程建平 李阳 +5 位作者 汪本福 张枝盛 田永宏 潘高峰 肖飞 王泠菲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52-54,共3页
开展了机械旱直播技术应用评价,简述了旱直播技术的要点和关键问题。结果表明,旱直播产量低于水直播,但其节水效果明显;旱优73产量和生育期均表现较好,适宜作为旱直播品种种植。旱直播技术对品种、田间管理等要求较高,也是其成功的关键... 开展了机械旱直播技术应用评价,简述了旱直播技术的要点和关键问题。结果表明,旱直播产量低于水直播,但其节水效果明显;旱优73产量和生育期均表现较好,适宜作为旱直播品种种植。旱直播技术对品种、田间管理等要求较高,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但该技术在不同生态区可能产生较大差异,应根据当地条件作适当修改,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稻 机械 旱直播 品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种子园栽植密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钟伟华 陈炳铨 +2 位作者 黄少伟 王金榜 黄永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3,共6页
在英德火炬松种子园进行了 6m× 6m、8m× 8m和 1 0m× 1 0m等 3种栽植密度试验 ,1 3a结果表明 ,不同栽植密度的高、径、冠幅及产果量差异显著 ,以 8m× 8m密度能发挥个体与群体作用 ,产果量最高 ,6m× 6m次之 ,1 0... 在英德火炬松种子园进行了 6m× 6m、8m× 8m和 1 0m× 1 0m等 3种栽植密度试验 ,1 3a结果表明 ,不同栽植密度的高、径、冠幅及产果量差异显著 ,以 8m× 8m密度能发挥个体与群体作用 ,产果量最高 ,6m× 6m次之 ,1 0m× 1 0m最差 ;在郁闭度进入 0 6以后 ,便逐渐抑制产果量上升 ,需及时疏伐 ;6m× 6m密度因单位面积株数多 ,早期较高产 ,适于早期丰产栽培 ,且因树体较小 ,便于采果。8m× 8m密度适于中长期经营 (1 3a以上 ) ,如需二者兼取 ,则可采用 4m×8m或 4 5m× 9m密度 ,中期疏伐 1次 ,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种子园 栽植密度 郁闭度 产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田牛繁缕发生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管丽琴 陈建生 +4 位作者 张菊元 徐秋娣 陆善庆 何翠娟 李秀玲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67-69,共3页
通过优势种阔叶杂草牛繁缕 [Malachiumaquaticum(L .)Fries]对油菜籽产量损失的测定 ,建立了产量损失预测模型 :Y =91.3 0 3 2 - 0 .2 73 0X ;确定了不同除草措施下产量损失经济阈值 ,提出了相应的防除指标 ,即直播油菜田牛繁缕达到 40 ... 通过优势种阔叶杂草牛繁缕 [Malachiumaquaticum(L .)Fries]对油菜籽产量损失的测定 ,建立了产量损失预测模型 :Y =91.3 0 3 2 - 0 .2 73 0X ;确定了不同除草措施下产量损失经济阈值 ,提出了相应的防除指标 ,即直播油菜田牛繁缕达到 40 ,2 8,3 4株 /m2 时 ,需分别用 3 0 %好实多 (benazolin ethyl)SC、2 1.2 %仙耙(ethametsulfuron +benazolin ethyl+ quizalofop ethyl)SC、17.5 %油菜双克 (ethametsulfuron +benazolin ethy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 免耕直播 油菜田 牛繁缕 发生特点 产量 杂草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数控机床上全闭环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兴伟 董蔚 +1 位作者 陈林平 王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79,共3页
在数控机床上采用全闭环控制系统可提高其加工精度,但在实现全闭环控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机床跟随误差和反向误差较大等问题。针对加长床身、纵向用齿轮齿条传动的专用数控机床,研究了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全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实现方... 在数控机床上采用全闭环控制系统可提高其加工精度,但在实现全闭环控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机床跟随误差和反向误差较大等问题。针对加长床身、纵向用齿轮齿条传动的专用数控机床,研究了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全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解决了实现全闭环控制后如何减小机床跟随误差、消除机床反向误差等难题,并已应用于实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控制卡 全闭环控制 跟随误差 反向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管理对麦茬稻直播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阳 汪本福 +4 位作者 张枝盛 肖飞 王泠菲 马捷 程建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27-30,共4页
以籼型两系杂交稻C两优华占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前茬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设置旱直播、水直播、间歇灌溉和淹水灌溉处理,测定水稻产量、叶片SPAD值、甲烷和氧化亚氮气体排放等指标,探究水分管理对麦茬水稻直播产量形成和温室气体排放的... 以籼型两系杂交稻C两优华占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前茬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设置旱直播、水直播、间歇灌溉和淹水灌溉处理,测定水稻产量、叶片SPAD值、甲烷和氧化亚氮气体排放等指标,探究水分管理对麦茬水稻直播产量形成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律。结果表明,水直播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旱直播处理产量,且间歇灌溉处理产量、叶片SPAD值、株高、根系活力等均高于淹水灌溉处理;间歇灌溉处理对氧化亚氮排放影响较大,淹水灌溉处理对甲烷排放影响较大。旱直播间歇灌溉可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 麦茬稻 产量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秦岭南坡栓皮栎林结实数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冉然 张文辉 +1 位作者 周建云 何景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1,97,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秦岭南坡栓皮栎林结实数量和品质的影响,了解间伐对栓皮栎林可持续发育的作用。【方法】2011-07,以秦岭南坡商洛地区近自然经营的栓皮栎中龄纯林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间伐强度30%,20%,10%,0(对照)处理后,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秦岭南坡栓皮栎林结实数量和品质的影响,了解间伐对栓皮栎林可持续发育的作用。【方法】2011-07,以秦岭南坡商洛地区近自然经营的栓皮栎中龄纯林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间伐强度30%,20%,10%,0(对照)处理后,分析间伐5年后栓皮栎林的平均单株结实量、林分总结实量、种子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种子特征以及种子萌发率等。【结果】栓皮栎林结实母树比例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30%>20%>10%>对照;林分总结实量在间伐强度达到30%时比对照组增加最多,增加了8.4%;平均单株结实量树冠上层占73.8%,下层占26.2%,树冠阳面结实最多,占62.2%;不同间伐强度对栓皮栎的种子大小、千粒质量及种子萌发均有影响,间伐强度30%时种子品质最优、室内恒温发芽率最高。【结论】对于郁闭度≥0.80的栓皮栎中龄林,以间伐强度为30%(郁闭度保留0.6)最有利于栓皮栎林的结实和种子品质的提高,能够促进栓皮栎天然林的可持续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秦岭南坡 近自然经营 间伐强度 结实 种子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的导弹编队控制一致性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伟 徐建城 +1 位作者 吴华兴 李俊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28-2533,共6页
为有效克服导弹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对编队制导性能的不利影响,结合参数优化方法,提出基于参数优化的导弹编队控制一致性算法。将导弹自动驾驶仪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在所建立的编队控制算法基础上,得到闭环制导控制系统方程,应用代数图... 为有效克服导弹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对编队制导性能的不利影响,结合参数优化方法,提出基于参数优化的导弹编队控制一致性算法。将导弹自动驾驶仪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在所建立的编队控制算法基础上,得到闭环制导控制系统方程,应用代数图论证明系统的渐进稳定性,在实现既定队形收敛的同时速度趋于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导弹编队系统性能,以编队各成员位置和速度的累计误差建立指标泛函,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提出算法中待定系数的优化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适用于领从结构导弹编队队形的生成与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编队 领从结构 惯性环节 一致性算法 闭环系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微观跟驰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莉莉 朱博 位放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5-988,共4页
配对进近程序可有效提高近距平行跑道容量,是目前国外航空界理论研究热点问题。为提高配对进近程序的安全性,针对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方式下的跟驰现象,通过量化人为因素及尾流传播特性对配对进近两机纵向距离的影响建立配对进近微观... 配对进近程序可有效提高近距平行跑道容量,是目前国外航空界理论研究热点问题。为提高配对进近程序的安全性,针对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方式下的跟驰现象,通过量化人为因素及尾流传播特性对配对进近两机纵向距离的影响建立配对进近微观跟驰模型,对影响两机运动状态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的配对进近安全区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对安全区变化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出国内三大机场的近距平行跑道施行配对进近时的有效起始安全区及有地面效应影响时的安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近距平行跑道 配对进近 跟驰模型 运动状态 安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贝类苗种循环水培育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鹰 郑瑞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24,共4页
封闭循环水育苗作为一种高技术育苗模式,其核心是养殖废水的净化处理。对于循环水系统的每一道处理工序,都有大量可选择的工艺。本试验利用自建的100 m3的海湾扇贝苗种封闭循环水培育系统,通过用各个阶段的出水养殖扇贝幼体,以及测定出... 封闭循环水育苗作为一种高技术育苗模式,其核心是养殖废水的净化处理。对于循环水系统的每一道处理工序,都有大量可选择的工艺。本试验利用自建的100 m3的海湾扇贝苗种封闭循环水培育系统,通过用各个阶段的出水养殖扇贝幼体,以及测定出水指标等来判断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封闭循环水处理系统的效果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幼体 封闭循环水培育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感和信息采集的免耕智能播种机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晓亮 时磊 +1 位作者 王娜 鲍秀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0-164,共5页
针对现有免耕播种机的缺陷,对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设计了一台全新实用的免耕播种机。针对当前免耕播种机不能调整株距的问题,设计了多级链轮调节系统,可以通过改变传动比和调速,实现株距控制。针对当前免耕播种机对种粒大... 针对现有免耕播种机的缺陷,对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设计了一台全新实用的免耕播种机。针对当前免耕播种机不能调整株距的问题,设计了多级链轮调节系统,可以通过改变传动比和调速,实现株距控制。针对当前免耕播种机对种粒大小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设计了多个窝眼轮串联的排种器,从而适应了各类种子的播种。针对入土器粘土和夹土阻塞等问题,设计了全新的凸轮开合机构。利用传感信息采集技术实现了免耕智能播种机的自动株距调整,提高了播种精度。通过对播种机的试验研究发现:播种机的播种株距均匀,其单粒率、空穴率、重播率和籽粒破碎等各方面的播种质量都优于传统的播种机械,并且实用性更强,更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 株距控制 多级链轮 凸轮开合 窝眼轮 排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技术的播种机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冯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7-240,260,共5页
目前,不少播种机虽然已将耕作、播种、填土等工作集于一体,但其控制系统多采用机械机构,尤其多采用齿轮副,通过不完全齿轮、槽轮机构或者棘轮机构等实现各装置的间歇运动。这种控制方法控制效率较低,故障率较高,如果采用PLC控制系统不... 目前,不少播种机虽然已将耕作、播种、填土等工作集于一体,但其控制系统多采用机械机构,尤其多采用齿轮副,通过不完全齿轮、槽轮机构或者棘轮机构等实现各装置的间歇运动。这种控制方法控制效率较低,故障率较高,如果采用PLC控制系统不仅提高播种机的自动化控制速度,还可提高整个电气化系统的运行效率,且通过闭环反馈调节,提高了播种机的播种质量。为此,将PLC控制器引入到了播种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并对其播种效率和播种性能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PLC控制后可以明显地提高播种效率和播种质量,对提高播种机电气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闭环控制 PLC控制 播种效率 播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河道砂体的地震准确识别与精细刻画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隆 杨瑞召 +3 位作者 刘颖 尚优优 张凯淞 赵争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准确刻画河道的空间展布是浅层气勘探研究的前提.因此,将由河道沉积的地质背景、测井曲线特征确定的茂兴工区四方台组地震反射特征作为“种子点”,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上的河道形态自动追踪得出河道沉积的空间展布规律.再依据钻井解释的... 准确刻画河道的空间展布是浅层气勘探研究的前提.因此,将由河道沉积的地质背景、测井曲线特征确定的茂兴工区四方台组地震反射特征作为“种子点”,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上的河道形态自动追踪得出河道沉积的空间展布规律.再依据钻井解释的河道沉积厚度修正其空间形态,提高了河道形态的刻画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5条河道沉积,连续的地层切片展示出不同沉积时期河道的形成、变迁以及消失过程,强振幅区域为气藏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兴地区 三维地震 反射特征 河道砂体 种子点 三维可视化 沿层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的选育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谨玲 陈剑杰 +2 位作者 杨弘 甘西 罗永巨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6-871,共6页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是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的适宜养殖鱼类之一。其后,世界各国都相继引进并试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养殖,
关键词 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 闭锁群体继代选育 留种率 产苗量 雄性率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