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pid Repair of Earthquake Damaged RC Interior Beam-wide Column Joints and Beam-wall Joints Using FRP Composites 被引量:1
1
作者 LI Bing LIM Chee Leong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65,共8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FRP-strengthened RC interior non-seismically detailed beam-wide columns and beam-wall joints after limited seismic damage.Four eccentric and concentric beam-wide column jo...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FRP-strengthened RC interior non-seismically detailed beam-wide columns and beam-wall joints after limited seismic damage.Four eccentric and concentric beam-wide column joints and two beam-wall joints,initially damaged in a previous study,were repaired and tested under constant axial loads(0.1fc′Ag and 0.35fc′Ag) and lateral cyclic loading.The rapid repair technique developed,aimed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strength and to provide minimum drift capacity.The repair schem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a) epoxy injections and polymer modified cementitious mortar to seal the cracks and replace spalled concrete;and(b) glass(GFRP) and carbon(CFRP) sheets to enhance the joint performance.The FRP sheets were effectively prevented against possible debonding through the use of fiber anchors.Comparison between responses of specimens before and after repair clearly indicated reasonable restoration in strength,drift capacity,stiffness and cumulativ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All specimens failed with delamination of FRP sheets at beam-column joint interfaces.The rapid repair technique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s recommended for mass upgrading or repair of earthquake damaged beam-column j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 建筑物 抗震设计 抗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荷载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耐火性能数值分析
2
作者 王文达 李生强 +1 位作者 毛文婧 郑龙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损伤程度、荷载作用水平和防火保护层厚度对节点耐火极限和破坏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预损伤对节点的耐火极限有不利影响,且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耐火极限下降明显;重度损伤下节点的耐火极限与无损伤节点相比降低了23.5%;重度损伤的节点在火灾作用下形成塑性铰,且产生较大的耗能损伤,轻度和中度损伤下未形成明显塑性铰,耐火极限分别仅下降1.0%和3.6%;对于以梁损伤作为预损伤模式的节点,梁荷载比和防火保护层厚度是影响有地震预损伤节点耐火极限的主要因素;随柱荷载比的增大,耐火极限呈降低趋势,但整体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 低周往复加载 损伤程度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梁-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组合节点钢筋施工技术
3
作者 翟英帅 裴炜坚 +2 位作者 王嘉裕 姜恒 刘宏健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4期29-31,共3页
钢筋工程作为建设工程中一项常规工艺,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研究聚焦于超高层建筑正负零转换节点位置,特别是结构钢筋与钢骨梁,钢骨柱及法兰板等钢筋与钢结构构件冲突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与措施,旨在... 钢筋工程作为建设工程中一项常规工艺,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研究聚焦于超高层建筑正负零转换节点位置,特别是结构钢筋与钢骨梁,钢骨柱及法兰板等钢筋与钢结构构件冲突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与措施,旨在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度,提升施工效率,并有效缩短工程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梁 型钢混凝土柱 钢筋连接器 转换节点 钢筋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大跨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张荣宽 赵进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3期51-57,共7页
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苏州地铁8号线相城大道站换乘节点大跨结构中的应用为依托,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大跨空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受力计算及对比分析,得出PKPM软件计算结果最大,设计时... 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苏州地铁8号线相城大道站换乘节点大跨结构中的应用为依托,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大跨空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受力计算及对比分析,得出PKPM软件计算结果最大,设计时建议采用PKPM软件进行校核;其次,对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型钢混凝土梁采用十字交叉型布置可大幅简化型钢梁柱节点的设计和施工难度;最后,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进行总结。相关研究可为后续类似结构类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大跨空间 梁柱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箱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质量措施研究
5
作者 梁雄杰 方文宗 +2 位作者 李佳明 何凯 刘汝华 《工程质量》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箱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是大型公共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然而现有施工工艺容易在梁柱核心区产生梁纵向钢筋连接不牢及混凝土孔洞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论文以一实际工程为背景对箱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施工合格率进行调查研究,查找了... 箱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是大型公共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然而现有施工工艺容易在梁柱核心区产生梁纵向钢筋连接不牢及混凝土孔洞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论文以一实际工程为背景对箱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施工合格率进行调查研究,查找了箱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施工合格率不高的原因,提出了新型施工方法并通过在该项目中的具体实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型钢柱-钢筋混凝土梁体系 头脑风暴法 施工质量 合格率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Z3号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博 李维 刘爱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112+392+2×1120+392+112)m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3号桥塔为超高多肢钢-混组合塔,高308 m。上塔柱钢结构高87.5 m,分13个吊装节段,最重505 t;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高217.5 m,分38个节段液压...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112+392+2×1120+392+112)m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3号桥塔为超高多肢钢-混组合塔,高308 m。上塔柱钢结构高87.5 m,分13个吊装节段,最重505 t;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高217.5 m,分38个节段液压爬模施工;钢-混结合段高3 m,内部采用PBL键+剪力钉+高强度钢锚杆+高强度混凝土结构形式。在中塔柱设置钢管临时横撑控制塔柱线形及应力;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分层施工,与对应塔柱同步浇筑;钢-混结合段混凝土采用C60细石补偿收缩混凝土+高强度灌浆料,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工厂“2+1”立体匹配制造、“提升站+运输栈桥”钢塔节段转运等技术,并研制15000 t•m超大型塔吊,实现了钢塔柱大节段的制造、整体滩地运输和吊装;钢塔节段间采用栓焊组合连接形式,通过设置工艺隔板、双面坡口等措施控制了钢塔焊接变形;利用定位桁架临时锁定钢塔合龙段实现了钢塔的精确合龙,定位桁架受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桥塔 超高多肢 钢-混结合段 整体吊装 钢塔合龙 栓焊组合连接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型钢增强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秋维 景烜光 景瑞颖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858,共10页
采用钢管对传统RC柱进行约束,形成的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具有优越的承载能力和耗能性能。但在应用于框架节点设计时,节点区域仍采用普通RC柱节点构造,可能导致节点处没有钢管约束而成为薄弱点,节点处易发生破坏。针对钢管约束钢... 采用钢管对传统RC柱进行约束,形成的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具有优越的承载能力和耗能性能。但在应用于框架节点设计时,节点区域仍采用普通RC柱节点构造,可能导致节点处没有钢管约束而成为薄弱点,节点处易发生破坏。针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节点抗震性能薄弱的现状,提出采用内置型钢短柱进行增强。基于ABAQUS工作平台对具有相同构造形式的节点试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数值计算所得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型钢应力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内置型钢长度和轴压比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内置型钢长度增加,试件的承载力、极限位移和延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轴压比对试件受力性能影响较小。通过进一步分析试件的破坏机制、型钢抗弯性能和耗能能力,提出满足节点抗震性能需求的内置型钢长度建议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 内置型钢 数值分析 抗震性能 型钢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潘钻峰 葛雄 +1 位作者 张海鹏 曾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3,共11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在实际工程中,裂缝控制要求较为严格,容易出现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配筋过多,进而导致梁端承载力过剩,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3种不同连接...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在实际工程中,裂缝控制要求较为严格,容易出现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配筋过多,进而导致梁端承载力过剩,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3种不同连接形式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节点,通过6个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抗裂等级(影响梁预应力筋数量)、梁柱节点形式对节点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刚度退化等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连接形式的6个试件均发生了“梁端弯剪破坏”,而节点和柱破坏轻微,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通过使用型钢混凝土柱实现了“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目标,试件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好;二级抗裂的节点试件强度退化、割线刚度退化较三级抗裂更快,抗震性能稍差;三种形式的节点中,形式2节点的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较慢,抗震性能较好,且施工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梁 型钢混凝土柱 节点 抗震性能 反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阳 钟沛杰 +3 位作者 门进杰 陈云 刘小娟 黄玉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21-135,共15页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的梁端和柱脚部位设置可更换构件,实现结构的功能可恢复能力。文中简述了近年来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各类型功能可恢复钢梁、功能可恢复摇摆柱脚的构造研究,介绍了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性能分析研究进展。最后,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 可恢复功能 防震结构 钢板阻尼器 柱脚 梁柱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梁柱节点带锚固板钢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易伟建 古攀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为研究混凝土梁柱节点带锚固板钢筋锚固性能,共设计33个满足现行规范构造要求的拟梁柱节点试件,通过静载试验分析混凝土强度、锚固长度、锚固板尺寸、箍筋间距等参数对带锚固板钢筋锚固承载力的影响;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得到带锚固板钢筋... 为研究混凝土梁柱节点带锚固板钢筋锚固性能,共设计33个满足现行规范构造要求的拟梁柱节点试件,通过静载试验分析混凝土强度、锚固长度、锚固板尺寸、箍筋间距等参数对带锚固板钢筋锚固承载力的影响;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得到带锚固板钢筋锚固力经验公式,提出带锚固板钢筋锚固长度设计建议,并基于试验数据库对建议公式以及中国规范公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钢筋锚固长度和锚固板面积对带锚固板钢筋锚固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而承载力对箍筋间距不是很敏感;锚固板分担的锚固力占总锚固力的70%以上,中国规范对锚固板分担占比的规定偏小,对锚固长度的规定偏于不安全;建议现浇框架中间层梁柱角节点带锚固板钢筋的锚固长度调整为0.45 l_(ab)(l_(ab)为中国规范的基本锚固长度),中间层梁柱边节点的锚固长度可不作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锚固板钢筋 锚固长度 承载力 混凝土强度 梁柱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扁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志鹏 蒋庆 +1 位作者 王瀚钦 宣典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为避免钢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凸出墙体,文章提出一种钢管混凝土扁柱与钢梁节点,采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4个不同连接位置的钢管混凝土扁柱-钢梁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 为避免钢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凸出墙体,文章提出一种钢管混凝土扁柱与钢梁节点,采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4个不同连接位置的钢管混凝土扁柱-钢梁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节点构造可以实现梁柱刚性连接,所有节点均发生梁铰破坏,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良好。进一步研究轴压比、竖向隔板厚度和连接构造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提高,柱端峰值承载力随之下降;减小柱内竖向内隔板的厚度会导致柱端承载力的降低;将盖板连接改为竖向加劲肋连接后,能有效缓解节点处柱壁的应力集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扁柱 梁柱节点 有限元模拟 抗震性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压比和面承板厚度对混合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冯思远 陶宇宸 +1 位作者 金振奋 赵唯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5-1197,共13页
为了研究新型柱全截面隔板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节点形式的抗震性能,考虑不同轴压比和面承板厚度的影响,对2组共6个3/4比例的梁柱节点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中所有试件均发生设计预期的节点剪切破坏,滞回曲线呈弓型... 为了研究新型柱全截面隔板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节点形式的抗震性能,考虑不同轴压比和面承板厚度的影响,对2组共6个3/4比例的梁柱节点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中所有试件均发生设计预期的节点剪切破坏,滞回曲线呈弓型,表明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试件最终因节点区的混凝土开裂剥落而丧失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当轴压比为0~0.25时,随着轴压比的增大,RCS节点开裂荷载有所增大,峰值荷载前斜裂缝数量减少、宽度减小,试件的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均有所提高.节点域柱纵筋黏结应力随轴压比增大而减小,表明节点域内黏结状况有明显改善.相较于单向面承板试件,双向面承板试件在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提高;当双向面承板厚度由6 mm增加至10 mm时,试件峰值承载力和刚度的提升幅度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 梁柱节点 轴压比 面承板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滞回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路恒 钱野 +1 位作者 徐卫星 希加艾提·肖合来提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2期33-38,62,共7页
为验证装配式强化梁柱节点与传统梁柱节点在受力和抗震性能方面的区别,借助ABAQUS的非线性分析功能分别建立了传统梁柱节点和装配式强化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选择了合理的参数,分析了二者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 为验证装配式强化梁柱节点与传统梁柱节点在受力和抗震性能方面的区别,借助ABAQUS的非线性分析功能分别建立了传统梁柱节点和装配式强化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选择了合理的参数,分析了二者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传统梁柱节点模型中的部分钢筋已发生破坏,强化梁柱节点中的钢筋未破坏,只部分钢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且通过滞回曲线对比显示:强化梁柱节点曲线的包络面积明显大于传统梁柱节点,说明了装配式强化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更好。装配式强化梁柱节点设计的刚度、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均优于传统梁柱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梁柱节点 ABAQUS有限元 本构模型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板柱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睿 《山西建筑》 202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板柱是一种目前应用广泛的新型建筑结构,具有高刚度、高强度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但施工中也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型钢混凝土梁板柱的连接、型钢混凝土界面黏结等,型钢混凝土梁板柱施工质量控制对结构性能和整体...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板柱是一种目前应用广泛的新型建筑结构,具有高刚度、高强度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但施工中也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型钢混凝土梁板柱的连接、型钢混凝土界面黏结等,型钢混凝土梁板柱施工质量控制对结构性能和整体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板柱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分析,从型钢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型钢混凝土梁板柱连接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板柱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梁板柱 混凝土浇筑 施工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型钢柱与多排混凝土梁纵筋连接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沙沙 张巧茹 +2 位作者 刘斌 张金梁 陶志超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7期40-42,共3页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研究多排混凝土梁纵筋与箱型钢柱连接技术原理和施工工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箱型钢柱与多排混凝土梁纵筋相连的连接板结构,其对工程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研究多排混凝土梁纵筋与箱型钢柱连接技术原理和施工工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箱型钢柱与多排混凝土梁纵筋相连的连接板结构,其对工程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混凝土梁纵筋 钢柱 新型连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埋钢管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潘天童 祝磊 +3 位作者 孙海林 田春雨 王美 尹飞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0期159-166,共8页
为研究轴压比和预埋钢管对采用端板螺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采用预埋钢管代替原有PVC管并预留高强对穿螺栓孔道,对不同轴压比下的6个试件进行梁端静力加载试验。根... 为研究轴压比和预埋钢管对采用端板螺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采用预埋钢管代替原有PVC管并预留高强对穿螺栓孔道,对不同轴压比下的6个试件进行梁端静力加载试验。根据试验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建模并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除2个试件由于焊缝断裂导致试验终止外,其余试件破坏形态均为梁铰破坏,预埋钢管相比PVC管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域抗剪能力,起到了保护作用;6个试件均属于半刚性节点,预埋钢管对于提高节点初始刚度和承载力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显著,节点初始刚度和承载力随轴压比的增大而提高;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合理性,为此种新型节点的后续研究和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钢梁 节点 轴压比 试验 有限元分析 承载力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枢纽综合体大跨钢-混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为例
17
作者 刘龙 杨欣然 +3 位作者 李爱东 姚亚茹 徐健强 马永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169,共7页
为研究钢-混组合结构在城市地下枢纽综合体应用的关键技术,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核心换乘区中庭48 m×51.2 m范围无柱钢-混组合大跨结构为背景建立三维增量有限元模型,从总体设计原则、受力特性、构造细节、防腐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 为研究钢-混组合结构在城市地下枢纽综合体应用的关键技术,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核心换乘区中庭48 m×51.2 m范围无柱钢-混组合大跨结构为背景建立三维增量有限元模型,从总体设计原则、受力特性、构造细节、防腐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计算分析、模型试验、地下大跨钢结构防腐方案比选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梁格布置和梁上反弯点的位置确定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分布范围,计算分析时仅考虑有效宽度范围内受拉钢筋的刚度和顶板自重;采用高配筋法进行配筋设计,抗裂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无需设置预应力束;在梁柱节点附近顶板内设置构造钢筋进行局部加强。(2)借助缩尺模型试验和局部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新型梁柱节点的承载能力。(3)综合考虑适用环境、防腐工艺、计算分析以及景观效果选用钢结构涂装养护方案,并根据钢箱梁不同部位所处的环境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枢纽 大跨钢-混组合结构 受力特性 梁柱节点 防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18
作者 刘杰 《工程质量》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型钢外围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这样的组合使得结构有了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大的承载力、刚度和抗震性,并且也优于钢结构的防火及稳定性。型钢混凝土结构凭借着强度高、延性好,以及防火和耐腐蚀性能好的优势在...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型钢外围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这样的组合使得结构有了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大的承载力、刚度和抗震性,并且也优于钢结构的防火及稳定性。型钢混凝土结构凭借着强度高、延性好,以及防火和耐腐蚀性能好的优势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已广泛应用。论文分析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过程技术及质量控制难点及要点,结合项目实例,分析介绍传统的4种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做法,并对传统做法进行优化组合,对优化后的施工及过程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为同类型结构的工程施工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柱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 设计深化 钢筋绑扎 混凝土浇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梁柱节点加固技术要点分析
19
作者 庄家文 《上海建材》 2024年第6期66-68,共3页
梁柱节点是建筑的主要受力点,一旦受到外力因素影响,就容易对梁柱节点造成一定程度损害,影响建筑正常使用。基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梁柱节点的相关问题,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应用芳纶纤维布进行梁柱节点加固处理,同时分析常见的梁柱节点加固... 梁柱节点是建筑的主要受力点,一旦受到外力因素影响,就容易对梁柱节点造成一定程度损害,影响建筑正常使用。基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梁柱节点的相关问题,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应用芳纶纤维布进行梁柱节点加固处理,同时分析常见的梁柱节点加固技术类型,总结其适用范围,旨在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梁柱节点加固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混凝土 建筑梁柱 节点加固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桥测试的大跨径混合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传力机理
20
作者 于祥坤 赵伟 +4 位作者 申港 王先宣 王保群 宋军 董旭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0-66,73,共8页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的传力性能和纵桥向应力传递路径,以韩庄运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实桥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主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对钢板和混凝土进行应变监测,获取其应力分...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的传力性能和纵桥向应力传递路径,以韩庄运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实桥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主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对钢板和混凝土进行应变监测,获取其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采用软件ABAQUS建立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精细化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比分析实桥数据与计算模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应力从承压板传递到混凝土梁的过程中,随距承压板距离的增大,应力逐渐减小,混凝土梁段应力最小;承压板的最大应力出现在预应力锚固处,越接近承压板中心和承压板边缘,应力越小;承压板顶部整体应力在吊装阶段较大,底部应力在张拉阶段较大,现场采集数据与有限元模型应力传递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混合梁 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 应力传递 承压板 有限元分析 实桥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