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强直阵挛癫痫发作间期的静息态fMRI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茂雪 张志强 +2 位作者 王正阁 沈连芳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85-1989,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f MRI(rs-f 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TCS)发作间期脑活动水平的改变。方法对36例GTCS患者(GTCS组)与36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采用3.0T超导MR仪采集rs-f MRI数据,计算并对比GTCS... 目的采用静息态f MRI(rs-f 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TCS)发作间期脑活动水平的改变。方法对36例GTCS患者(GTCS组)与36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采用3.0T超导MR仪采集rs-f MRI数据,计算并对比GTCS组相比正常对照组ALFF改变的脑区,观察ALFF改变的脑区与患者发作频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TCS患者发作间期ALFF增加区域呈对称性分布,以双侧丘脑、基底核区、岛叶、小脑及前扣带回为主(P<0.05);ALFF减低的区域主要包括双侧楔前叶、内侧前额叶及后扣带回。GTCS患者的发病频率与双侧丘脑、小脑的ALFF呈正相关(r=0.510,P=0.001),与内侧前额叶、左侧楔前叶、后扣带回及双侧部分枕叶皮层的ALFF呈负相关(r=-0.351,P=0.036)。结论 GTCS患者发作间期丘脑皮层脑区神经自发活动异常,与GTCS患者的癫痫发作相关。ALFF有助于进一步揭示GTCS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强直阵挛性 发作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痫煎剂治疗特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型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永全 谭文澜 +1 位作者 陆晖 廖小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观察抗痫煎剂对特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型癫痫的临床疗效、中医辨证分型的疗效差异以及脑电图的改变。方法:对照组:特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性癫痫口服丙戊酸钠片0.2g次/,3次/日,不能控制者可加量至0.4g次/,3次/日;治疗组:全... 目的:观察抗痫煎剂对特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型癫痫的临床疗效、中医辨证分型的疗效差异以及脑电图的改变。方法:对照组:特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性癫痫口服丙戊酸钠片0.2g次/,3次/日,不能控制者可加量至0.4g次/,3次/日;治疗组:全部患者均在按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抗痫煎剂,两组均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一证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风痰闭阻型非常有显著差异(P<0.01),痰火扰神,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虚生风,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改善脑电图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痫煎剂对特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型癫痫有较好的抗痫作用,以风痰闭阻、痰火扰神尤佳,对脑电图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痫煎剂 癫痫 特发性 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辨证分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强直阵挛癫痫静息态功能连接脑网络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季公俊 廖伟 +1 位作者 张志强 卢光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fMRI)功能连接分析技术,观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患者发作间期静息态脑网络的改变,探讨强直阵挛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52例全面强直阵挛癫痫患者与57名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参与了本研究。采集闭眼静息态fMRI数据...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fMRI)功能连接分析技术,观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患者发作间期静息态脑网络的改变,探讨强直阵挛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52例全面强直阵挛癫痫患者与57名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参与了本研究。采集闭眼静息态fMRI数据。分别以双侧丘脑,双侧后扣带皮质为种子点,观察丘脑网络、默认网络(DMN)在患者中的功能改变。结果组内单样本t检验结果提示,以双侧丘脑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模式主要分布于额顶叶,而以双侧后扣带皮质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模式主要表现为默认网络。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患者的丘脑与双侧运动皮层及右侧岛叶的功能连接增强,而与DMN脑区及基底节的功能连接减弱;而DMN内部与后扣带皮质的功能连接在双侧颞极、内侧前额叶和缘上回的功能连接减弱,而与双侧角回、丘脑和左侧额上回的功能连接增强。结论丘脑是强直阵挛癫痫网络的重要节点,它与运动皮层间增强的功能连接可能与癫痫发作时患者肌肉的强直阵挛有关。而默认网络内功能连接的异常可能与癫痫发作时的意识丧失有关。即使在发作间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的脑功能也有着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强直阵挛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逐瘀汤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郭迎树 王春虎 张运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49-2152,共4页
目的观察化痰逐瘀汤(全蝎、赤芍、半夏、节菖蒲、黄芪、白术、党参、葛根、地龙、川芎、胆南星、竹茹、僵蚕、硼砂、珍珠粉)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动痰阻兼瘀血内停证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 目的观察化痰逐瘀汤(全蝎、赤芍、半夏、节菖蒲、黄芪、白术、党参、葛根、地龙、川芎、胆南星、竹茹、僵蚕、硼砂、珍珠粉)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动痰阻兼瘀血内停证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化痰逐瘀汤+丙戊酸钠片)和对照组(丙戊酸钠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计分、一个月内发作次数变化,并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3.33%,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而且两组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计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价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逐瘀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片使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逐瘀汤 丙戊酸钠片 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阴性的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间期SPECT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敏 刘兴党 +2 位作者 王开颜 刘永昌 朱汇庆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MRI阴性的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GTCS)患者在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特征。材料和方法:对60例MRI阴性的GTCS患者进行发作间期99mTc-ECD(双半胱乙脂)-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1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对照,计算感兴趣区(ROI)的不对称... 目的:研究MRI阴性的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GTCS)患者在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特征。材料和方法:对60例MRI阴性的GTCS患者进行发作间期99mTc-ECD(双半胱乙脂)-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1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对照,计算感兴趣区(ROI)的不对称指数(%AI)并进行定量分析。将SPECT分析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EEG相比较。结果:60例MRI阴性的GTCS患者中29例表现为一侧丘脑、基底节区低灌注,其中4例为丘脑伴同侧颞叶低灌注,1例丘脑伴同侧颞叶及小脑低灌注,3例丘脑伴同侧枕叶低灌注,另有5例仅表现为一侧顶叶或颞叶低灌注,异常率为56.7%;而26例(43.3%)血流灌注无异常表现。脑血流灌注异常与正常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及EEG异常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平均发作频率和总发作次数则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在丘脑和基底节区的%A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相当一部分MRI阴性GTCS患者存在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异常;②MRI阴性GTCS患者的脑血流异常灌注区主要分布在丘脑及基底节区而非皮质;③低灌注脑区可能是亚临床病灶或是癫痫反复发作所致的脑损伤区,这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阴性 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 发作间期 SPECT 脑血流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融教授治疗小儿痫证新思路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喜莲 马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2期215-216,共2页
小儿痫证相当于西医学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历来中医辨治多从风、火、痰、惊、瘀几方面。马融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气机逆乱。“本虚”责之于肾精亏虚;“标实”即临床表现风和痰之见症。加之本... 小儿痫证相当于西医学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历来中医辨治多从风、火、痰、惊、瘀几方面。马融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气机逆乱。“本虚”责之于肾精亏虚;“标实”即临床表现风和痰之见症。加之本病常反复发作,日久不愈,“久病必瘀”、“久病入络”,据此提出了“益肾填精、豁痰熄风、化瘀通络”的治疗大法,研制出熄风胶囊,临床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强直一阵孪性发作 中药疗法 马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百病皆为痰作祟”理论探讨祛风导痰汤治疗续发性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实 刘姿瑶 +1 位作者 张小倩 阎丽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 基于“百病皆为痰作祟”理论探讨祛风导痰汤对续发性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续发性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患者9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技术;联合组采用基于“百... 目的 基于“百病皆为痰作祟”理论探讨祛风导痰汤对续发性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续发性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患者9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技术;联合组采用基于“百病皆为痰作祟”理论的祛风导痰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技术,持续3个月。治疗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癫痫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rating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epilepsy, QOLIE-31)、连线测验A-B、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igital symbol conversion test, DSST)、词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 VFT)、数字广度测验(digit span test, DST)等,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的有效率78.26%(36/46)低于联合组93.48%(43/46),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综合质量、情绪、总体健康、药物影响、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精力、对发作担忧评分均低于联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高于联合组,DSST评分、VFT评分、DST评分低于联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23.91%(11/46)与联合组28.26%(13/4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百病皆为痰作祟”理论的祛风导痰汤对续发性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病皆为痰作祟”理论 祛风导痰汤 电子生物反馈技术 续发性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治疗Jeavons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春清 白利洁 +3 位作者 李哲 李攀 崔雪花 李文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525-3527,共3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治疗Jeavons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电图(EEG)的影响,进一步认识该病的临床和EEG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5月—2011年6月诊断的7例Jeavons综合征患者,给予LEV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发作及EEG情况,了解LEV对Je...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治疗Jeavons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电图(EEG)的影响,进一步认识该病的临床和EEG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5月—2011年6月诊断的7例Jeavons综合征患者,给予LEV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发作及EEG情况,了解LEV对Jeavons综合征在控制临床发作和抑制癫痫样放电(IEA)方面的作用。结果 (1)临床特点:7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6;平均起病年龄8岁2个月;平均病程1年11个月。全部患者眼睑肌阵挛(EM)发作表现为眼睑和眼球3~6次/s的抽动,1例只有EM一种发作形式,6例同时伴有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2)EEG结果:EM发作的同时EEG显示为广泛性3~6 Hz棘慢波节律,间歇期放电表现为广泛性棘波节律或4~6 Hz棘慢波节律阵发,7例闭目时放电增多,5例对闪光刺激敏感,2例过度换气时放电增多。(3)LEV的临床疗效:经过平均19.7个月治疗后,3例无GTCS,2例有效,1例加重,总有效率为83.3%(5/6);1例无EM发作,4例有效,1例无效,1例加重,总有效率为71.4%(5/7);发作间期IEA减少50.0%以上3例,减少25.0%~49.0%3例,1例放电增多;4例患者闭目放电增多现象消失,3例光敏感性下降。结论 LEV在治疗Jeavon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发作、抑制IEA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可能加重临床发作,增加IEA的可能,临床上应慎重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avons综合征 眼睑肌阵挛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脑电图 左乙拉西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汤加味治疗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伴发认知功能障碍43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莲芝 李静 +2 位作者 陈春鹏 张晓敏 笱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74-3477,共4页
目的探讨涤痰汤加味治疗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伴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及对照组42... 目的探讨涤痰汤加味治疗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伴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实验组在丙戊酸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涤痰汤加味治疗,治疗6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次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分别予以MoCA量表测评;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GF-1、血清BDNF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发作频次明显降低(P <0.05)、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 <0.01);实验组治疗后发作频次减少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后发作持续时间减少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实验组治疗后MoCA总分明显升高(P <0.01),除命名与抽象概括能力外的子项目评分均明显增高(P <0.05),对照组治疗后MoCA总分降低(P <0.05);实验组治疗后IGF-1、BDNF水平均升高(P <0.01),对照组治疗后IGF-1水平降低(P <0.05)。结论涤痰汤加味治疗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型癫痫伴发认知功能障碍具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增加IGF-1、BDN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 认知功能障碍 涤痰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丙戊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性强直阵挛发作:局灶性及全面性发作的统一体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娇杨 薛姣 +2 位作者 龚潘 杨海坡 杨志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2-429,共8页
目的:探讨间断闪光刺激(intermittent photic stimulation,IPS)诱发的强直阵挛发作(tonic-clonic seizures,TCS)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GTCS)还是局灶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partial secondarily general... 目的:探讨间断闪光刺激(intermittent photic stimulation,IPS)诱发的强直阵挛发作(tonic-clonic seizures,TCS)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GTCS)还是局灶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partial secondarily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PGTCS)的性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脑电图病房进行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phic,VEEG)监测的病例进行回顾,共纳入15例在IPS时诱发出TCS的特发性癫痫患儿,对其临床和脑电图特点进行研究。结果: 15例中男4例,女11例,癫痫起病年龄1~13岁。根据病史归纳出的发作类型为:12例GTCS,3例PGTCS。VEEG监测时年龄 2.5~ 16.0岁,VEEG背景图形均正常。发作间期放电:11例广泛性放电为主,其中4例共存后头部放电,2例共存Rolandic区放电,5例仅有广泛性放电;2例仅有限局性放电,其中1例限局在Rolandic区、1例限局在后头部;其余2例未监测到间期放电。IPS诱发光阵发性反应(photoparoxysmal response,PPR)结果:2例未监测到PPR,余13例PPR为广泛性放电,其中6例共存后头部放电。IPS诱发的光惊厥性反应(photoconvulsive response,PCR)结果:15例均诱发了以TCS为主的PCR,具体包括:1例GTCS(与病史不一致),11例PGTCS(仅2例与病史一致),3例难以明确区分是GTCS还是PGTCS。上述3种情况中,有7例在IPS诱发出TCS前先诱发了全面性肌阵挛发作。结论:通过病史确定TCS是全面性还是局灶性常不可靠;IPS诱发的TCS多为PGTCS而非GTCS;肌阵挛发作与PGTCS可以共存,且有时GTCS和PGTCS难以区分,这些都提示了癫痫发作“二分法”的分型观点有待改变;光敏性TCS更应被视为介于局灶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之间的连续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癫痫 间断闪光刺激 光敏性 强直阵挛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控制与控制不佳的MRI阴性的GTCS病人发作间期SPECT对照研究
11
作者 侯敏侯敏 王开颜 +1 位作者 刘兴党 朱汇庆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半定量分析有效控制与控制不良的MRI阴性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GTCS)病人的局部脑血流差异,探讨脑血流灌注与其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29例有效控制的和12例控制不佳的MRI阴性的GTCS病人进...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半定量分析有效控制与控制不良的MRI阴性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GTCS)病人的局部脑血流差异,探讨脑血流灌注与其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29例有效控制的和12例控制不佳的MRI阴性的GTCS病人进行发作间期99mTc-ECD-SPECT脑血灌流显像,1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对照,用感兴趣区(ROI)的不对称指数(%AI)进行半定量分析。将SPECT分析结果与病人的临床表现与EEG相比较。结果①控制不佳组与有效控制组在丘脑和基底节区的%A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控制不佳组SPECT脑显像的异常率(83.3%,10/12)明显高于有效控制组的异常率(17.2%,5/2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病人的EEG异常率分别为58.3%、44.8%(7/12、13/2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控制不佳的MRI阴性的GTCS病人往往存在发作间期的低血流灌注脑区,提示癫的难治性;而控制良好的病人多无明显异常发现,可能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 脑血流灌注 有效控制 控制不佳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