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MCP-DD预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高睿 胡修任 +2 位作者 王泽良 李畅 吴月秀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工程中常采用静力触探获得地层信息,但因触探孔位相对稀疏,场地中存在大量未知区域,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对地层信息的准确判断。提出一种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的MCP-DD预测方法:①通过邻域半径搜索算法筛选相关数据点;②基于B样条基函数... 工程中常采用静力触探获得地层信息,但因触探孔位相对稀疏,场地中存在大量未知区域,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对地层信息的准确判断。提出一种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的MCP-DD预测方法:①通过邻域半径搜索算法筛选相关数据点;②基于B样条基函数的改良MCP算法计算相关数据的趋势估计函数;③通过空间相关函数对趋势估计函数进行DD加权,得到综合预测模型。运用该方法预测某工程场地的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结果表明:相比于线性插值法,MCP-DD预测方法有更高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小26.8%~55.8%,均方根误差RMSE减小25.2%~54.9%。此外,预测半径R0的最佳取值范围为25.0~37.8 m,平均相关数据点个数越多,平均相对距离越小,模型预测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桥静力触探 趋势估计函数 空间相关性 MCP-D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破碎机衬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2
作者 蔡改贫 樊龙辉 +1 位作者 赵鑫 郝书灏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5-862,共8页
为得到圆锥破碎机衬板首达时失效定义下的寿命分布,解决传统寿命预测方法预测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准确性低的问题,基于考虑随机效应的Wiener过程,建立了能够表征圆锥破碎机衬板退化性能的退化模型。首先,采用传感... 为得到圆锥破碎机衬板首达时失效定义下的寿命分布,解决传统寿命预测方法预测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准确性低的问题,基于考虑随机效应的Wiener过程,建立了能够表征圆锥破碎机衬板退化性能的退化模型。首先,采用传感器测量技术获得圆锥破碎机衬板在720 h内的磨损量变化情况,对圆锥破碎机的衬板的磨损曲线进行拟合。其次,根据圆锥破碎机衬板的磨损变化关系将衬板上不同位置的磨损数据进行维度上的变化,建立新的磨损数据集,对比不同时间段单一数据寿命预测精度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预估圆锥破碎机寿命分布函数模型的未知参数,并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将数据集进行融合,对衬板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对比了融合预测寿命和未经过融合的单个磨损样本数据集的预测结果以及均方误差,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融合物理磨损特性后的衬板寿命预测相比于未经过特征融合的单一样本算法的寿命预测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破碎机衬板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WIENER过程 期望最大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lapsed Cone光子束剂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正东 宋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913,共5页
剂量计算是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核心,与常用的笔形束剂量计算方法相比,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剂量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为此我们研究了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剂量计算方法及加速算法,开发了一套基于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 剂量计算是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核心,与常用的笔形束剂量计算方法相比,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剂量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为此我们研究了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剂量计算方法及加速算法,开发了一套基于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剂量计算方法的光子束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并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剂量计算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剂量计算误差与射束能量、射野尺寸以及剂量计算分辨率有关,当天顶角增量和方位角增量分别取3.75°和15°时,对于3~20 cm的方野,剂量计算误差均小于1.5%。所开发的collapsed cone光子束剂量计算方法准确可靠,可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psed cone算法 剂量计算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女性种植患者不同CBCT设备下颌管清晰度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罗旭辉 刘澍 +1 位作者 滕跃辉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1-606,共6页
目的:对比中老年女性种植患者不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设备拍摄的CBCT图像下颌管的显示清晰度,为中老年种植患者CBCT成像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我院70例中老年女性种植患者分别使用过两种不同CBCT机型拍摄的CBCT图像,设备1为NewTo... 目的:对比中老年女性种植患者不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设备拍摄的CBCT图像下颌管的显示清晰度,为中老年种植患者CBCT成像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我院70例中老年女性种植患者分别使用过两种不同CBCT机型拍摄的CBCT图像,设备1为NewTom VGi(电压:110 kV,电流:1~12 mA,体素0.30 mm,扫描视野12×8 cm,曝光时间4.3 s),设备2为Kavo 3D exam(电压:120 kV,电流:5 mA,体素0.25 mm,扫描视野16×13 cm,曝光时间7 s)。由影像医师对CBCT图像的下颌管进行清晰度评分,评分分为3个等级,将2种CBCT机型的下颌管清晰度评分使用SPSS 27.0进行统计学分析。此外,影像医师对2种CBCT设备的轴位图像的噪声进行总体评分,评分分为2级。结果:设备1的下颌管清晰度评分低于设备2,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表明,设备1(1~4 mA)亚组与设备2之间的下颌管清晰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设备1(5~7 mA)亚组及(8~12 mA)亚组与设备2之间的下颌管清晰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电流设置外,2个CBCT图像重建算法具有较大差异,设备1的图像无明显噪声,设备2的图像噪声较明显,表明2个设备的重建算法可能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对于中老年女性种植患者,应合理选择CBCT扫描参数及图像重建算法以提升CBCT图像下颌管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中老年患者 下颌管 骨量减低 管电流 图像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舰机协同的岛礁巡航路径规划
5
作者 张闯 卫超强 +2 位作者 李延通 喻妍 刘锦超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4-303,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海上巡航效率,对基于舰船和无人机动态协同的岛礁巡航路径规划问题进行研究。该问题具有舰机动态协同、时空精确耦合、离散与连续变量同时优化等复杂特点。构建一种混合整数2阶锥规划模型以最小化巡航任务完成时间,实现对... 为进一步提升海上巡航效率,对基于舰船和无人机动态协同的岛礁巡航路径规划问题进行研究。该问题具有舰机动态协同、时空精确耦合、离散与连续变量同时优化等复杂特点。构建一种混合整数2阶锥规划模型以最小化巡航任务完成时间,实现对舰船航行路径、无人机飞行路径及无人机起降位置等的组合优化。应用自适应大邻域搜索(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 ALNS)算法,设计3种破坏算子、2种修复算子及其自适应机制进行求解。基于某海域若干岛礁数据开展案例分析,证明舰机协同模式下巡航时间可减少45%以上。算例实验结果表明,ALNS算法可在90 s内求解最多包含80个岛礁的算例,其求解能力和效率显著优于CPLEX求解器和两阶段启发式算法。新提出的基于舰机协同的岛礁巡航路径规划方法,为高效遂行海上维权执法任务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巡航 舰机协同 路径规划 混合整数2阶锥规划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侧铣刀位包络误差优化模型
6
作者 焦靖淞 周凯红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3-1551,共9页
针对目前侧铣加工非可展直纹面的刀位规划分析计算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比如计算过于复杂、计算时间长、精度较低等等,对侧铣刀位包络误差问题展开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ICS)的侧铣刀位包络误差优化模型。首先,根... 针对目前侧铣加工非可展直纹面的刀位规划分析计算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比如计算过于复杂、计算时间长、精度较低等等,对侧铣刀位包络误差问题展开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ICS)的侧铣刀位包络误差优化模型。首先,根据双参数球族包络理论研究了圆锥刀具在非可展直纹面上的加工过程的解析表示,设计了计算初始加工刀位方法;然后,展开了加工误差的计算,提出了单刀位下误差度量函数,使侧铣加工过程中各点位法向误差的平方和最小,设计了基于改进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刀位优化方法,并提出了圆锥刀侧铣刀位包络误差优化模型,采用两点偏置法确定了初始刀轴矢量,将抗体相似度-浓度指标引入免疫克隆选择算法中,以提升计算速度,使用改进算法对误差度量函数进行了求解,从而获得了优化后的侧铣加工刀位;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未经改进的免疫克隆算法,优化模型在单刀位下的优化过程收敛速度提升了13.3%,优化后位姿集合形成的刀具包络误差降低了15.8%。该优化模型对于复杂曲面侧铣刀位规划方法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侧铣加工 侧铣刀位包络误差 改进免疫克隆选择算法 非可展直纹面 圆锥刀 刀位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力触探与机器学习的打入桩竖向承载力预测
7
作者 莫品强 林浩东 +2 位作者 胡静 高柳 庄培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分析了单桩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降维算法对静力触探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树模型的重要性分析函数筛选主要特征,由贝叶斯优化算法确定超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打入桩竖向承载力预测模型。经过准度测试、蒙特卡洛模拟检... 分析了单桩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降维算法对静力触探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树模型的重要性分析函数筛选主要特征,由贝叶斯优化算法确定超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打入桩竖向承载力预测模型。经过准度测试、蒙特卡洛模拟检验及与经验关系模型的对比,对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随机森林(RF)模型、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模型均能较准确地预测打入桩竖向承载力,且准确性显著高于经验关系模型。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建议选择XGBoost模型用于打入桩竖向承载力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打入桩承载力 机器学习 降维算法 极限梯度提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SPH耦合算法的子弹侵彻复合装甲数值模拟
8
作者 李福强 史彦飞 +2 位作者 黄敬如 刘润华 赵亮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研究7.62 mm穿甲子弹对陶瓷/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PE-UHMW)复合装甲的毁伤效应,对子弹侵彻复合装甲问题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毁伤效应中陶瓷锥的形成、裂纹扩展和破碎飞溅过程,分析弹... 为研究7.62 mm穿甲子弹对陶瓷/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PE-UHMW)复合装甲的毁伤效应,对子弹侵彻复合装甲问题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毁伤效应中陶瓷锥的形成、裂纹扩展和破碎飞溅过程,分析弹体对芳纶和PE-UHMW的破坏模式,并研究不同的弹速对复合装甲毁伤效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M-SPH耦合算法可很好地模拟弹体侵彻陶瓷/芳纶/PE-UHMW复合装甲的过程;在弹速小于弹道极限时,复合装甲吸能和背板最大变形值都随着弹速的增大而增大;当弹速大于弹道极限时,复合装甲吸能增加的速率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装甲 FEM-SPH耦合算法 陶瓷锥 毁伤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多重相关性的柔性配电网分布鲁棒优化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志伟 马悦 +4 位作者 沙志成 邵云姝 牛远方 董晓明 王成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7-108,共12页
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与全控型柔性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大量接入,给传统配电网带来更多清洁电能与调控选择的同时,其出力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性与海量器件调节的复杂性,亦使得配电网的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多重相关性的... 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与全控型柔性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大量接入,给传统配电网带来更多清洁电能与调控选择的同时,其出力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性与海量器件调节的复杂性,亦使得配电网的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多重相关性的柔性配电网分布鲁棒优化策略。首先,以配电网有功损耗与电压偏移最小为目标,推导并构建含多种源网荷协同调控措施的柔性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然后,计及新能源在时间空间与功率维度上的多重相关性,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柔性配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采用1-范数与∞-范数进行源荷不确定性集合描述,并采用二阶锥将其线性化与凸松弛。最后,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以改进的IEEE 33节点测试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配电网 新能源 分布鲁棒优化 数据驱动 二阶锥规划 列与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压-无功调节的台区互联装置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书征 赵洋 +2 位作者 李沛林 单婷婷 张金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伴随分布式能源广泛接入低压配电网,其对配电网运行灵活性和消纳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利用低压柔性互联装置将独立运行的低压配电台区分区互联,避免传统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装置频繁动作。考虑到柔性互联装置造价昂贵,协同传统电压-无功... 伴随分布式能源广泛接入低压配电网,其对配电网运行灵活性和消纳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利用低压柔性互联装置将独立运行的低压配电台区分区互联,避免传统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装置频繁动作。考虑到柔性互联装置造价昂贵,协同传统电压-无功调节装置,文中提出低压柔性互联装置的选址定容规划方法。首先,分析低压柔性互联装置拓扑和运行方式,建立其潮流模型。其次,建立低压柔性互联装置优化配置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以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下层规划考虑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时间序列模型,以运行成本和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算法交替求解,得出配电系统最优柔性互联方案和最优运行方式。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上进行实例分析,验证该双层规划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减少柔性互联装置的过度布置,同时减少由分布式能源频繁波动造成的运行成本。将模型凸化并线性化的方法明显提高了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低压柔性互联 电压-无功控制 双层规划 选址定容 粒子群优化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象限储能功率线性化模型的配电网协同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梅笑妍 陶苏朦 +1 位作者 张瀛文 郝思鹏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20,共9页
针对高渗透光伏可能引发配电网净负荷形态转变、电压越限和网损增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四象限储能功率线性化建模的主动配电网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分析主动配电网各类型调控资源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调节能力和运行... 针对高渗透光伏可能引发配电网净负荷形态转变、电压越限和网损增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四象限储能功率线性化建模的主动配电网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分析主动配电网各类型调控资源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调节能力和运行特性,特别是光伏和储能功率运行边界,基于此,提出四象限储能功率调节的线性化建模方法。然后,考虑储能功率容量约束和能量容量约束,构建配电网协同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通过二阶锥松弛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利用改进后的IEEE33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四象限储能 二阶锥算法 配电网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阵列Kronecker稳健波束形成器
12
作者 王德伍 虞泓波 +2 位作者 袁耀辉 廖胜男 陈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7-1854,共8页
针对大规模阵列对样本需求量大、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大规模阵列的Kronecker自适应稳健波束形成器。首先,将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分解成两个导向矢量的Kronecker乘积,将原始导向矢量的失配问题转化为两个低维导向矢量的失配问... 针对大规模阵列对样本需求量大、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大规模阵列的Kronecker自适应稳健波束形成器。首先,将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分解成两个导向矢量的Kronecker乘积,将原始导向矢量的失配问题转化为两个低维导向矢量的失配问题;然后,基于最坏情况性能最优原理建立双二次代价函数,并利用双迭代算法求解该代价函数,每次迭代过程只需求解两个低维的二阶锥规划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全维稳健算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和样本需求量,与现有的降维稳健算法相比,由于具有更多自由度,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输出信干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阵列 KRONECKER积 降维稳健波束形成器 双迭代算法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聚焦波束形成算法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毕杨 王英民 王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958,共8页
通过聚焦的方法实现宽带信号的波束形成,可以得到更好的波束形成效果,而且运算量较小,精度更高。在聚焦过程中,聚焦矩阵和聚焦频率选择的偏差会直接影响宽带聚焦波束形成效果,严重时聚焦算法还可能失效,达不到宽带聚焦的目的。利用稳健C... 通过聚焦的方法实现宽带信号的波束形成,可以得到更好的波束形成效果,而且运算量较小,精度更高。在聚焦过程中,聚焦矩阵和聚焦频率选择的偏差会直接影响宽带聚焦波束形成效果,严重时聚焦算法还可能失效,达不到宽带聚焦的目的。利用稳健Capon波束形成算法(RCB)算法对聚焦矩阵进行修正,使宽带信号通过修正的聚焦矩阵全部聚焦在最佳聚焦频率上,最后再对窄带数据利用二阶锥方法实现波束形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宽带聚焦波束旁瓣级更低、主瓣更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聚焦矩阵 最佳聚焦频率 RCB算法 二阶锥规划 宽带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二阶锥松弛和泰勒级数展开在TDOA无源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文博 刘春生 +1 位作者 周青松 徐旭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34-1240,共7页
针对二阶锥松弛算法无法对凸包外的目标进行有效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改进二阶锥松弛和泰勒级数展开的TDOA定位算法。首先,给出在视距条件下接收站位置信息无误差的TDOA定位的加权最小二乘模型;其次,简要分析凸包问题的形成原因,并... 针对二阶锥松弛算法无法对凸包外的目标进行有效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改进二阶锥松弛和泰勒级数展开的TDOA定位算法。首先,给出在视距条件下接收站位置信息无误差的TDOA定位的加权最小二乘模型;其次,简要分析凸包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即在传统二阶锥松弛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惩罚项,使松弛后的约束条件进一步逼近原问题约束,从而有效解决二阶锥松弛定位中的凸包问题。与此同时,文中还给出了新增惩罚项的选取准则;再次,将松弛后的模型转换成二阶锥形式进行求解;最后用二阶锥松弛算法的估计值作为初始值进行泰勒迭代,进一步提高估值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有效,可以对凸包外的目标实现高精度定位,其RMSE曲线逼近克拉美罗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到达时间差 二阶锥松弛算法 泰勒级数展开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锥规划的一种非精确不可行内点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迟晓妮 刘三阳 +1 位作者 穆学文 王淑华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5-631,共7页
给出了二次锥规划的一种非精确不可行内点算法。该算法允许搜索方向有相对较大的误差,且不要求迭代点的可行性。在相对不精确的假设下,利用该算法可找到二次锥规划的ε-近似解。
关键词 二次锥规划 不可行内点算法 非精确搜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智能软开关接入的主动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沈习 王浩宇 +5 位作者 李然 程浩忠 方一晨 李珂 王旭 向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60,共13页
柔性互联装置的广泛应用给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规划带来巨大挑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接入的ADN扩展规划方法,对变电站新建及扩容,线路新建,智能软开关、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以... 柔性互联装置的广泛应用给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规划带来巨大挑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接入的ADN扩展规划方法,对变电站新建及扩容,线路新建,智能软开关、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以及无功补偿等设备的选址定容进行协同规划。首先,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和负荷功率不确定性,采用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聚类方法构建典型日场景。在此基础上,以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考虑SOP接入的ADN扩展规划模型。然后,通过线性化和二阶锥松弛技术,将原始非凸非线性规划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xed-integer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MISOCP)模型,并提出逐次收缩凸松弛算法以获得凸松弛间隙足够小的原问题最优解。最后,在54节点主动配电网算例上验证了所提规划模型和求解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扩展规划 智能软开关 高斯混合模型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逐次收缩凸松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锥规划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网重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荣德生 段志田 +2 位作者 胡举爽 刘健辰 张垒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提出一种结合二阶锥规划的遗传算法应用于配网重构,降低了网损,消除了过电压。采用基于环路的十进制遗传编码规则,缩短了染色体长度,并利用开关环路矩阵和节点分层策略进行可行性判定。通过精英保留和动态控制变异率,避免了早熟,提高了... 提出一种结合二阶锥规划的遗传算法应用于配网重构,降低了网损,消除了过电压。采用基于环路的十进制遗传编码规则,缩短了染色体长度,并利用开关环路矩阵和节点分层策略进行可行性判定。通过精英保留和动态控制变异率,避免了早熟,提高了收敛速度。通过等效变换和有效松弛,把原始的潮流方程转化为可以利用现有解算器高效求得全局最优解的二阶锥规划模型。应用所提算法对IEEE33节点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计算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重构 二阶锥规划 遗传算法 节点分层策略 不可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功率聚焦的角度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中瑞 张剑云 周青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14-2320,共7页
该文针对传统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功率在空间发散的问题,提出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功率聚焦方法。首先,建立了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功率聚焦的优化模型,其优化准则为:在感兴趣空域内严格约束优化波束与期望波束的最大误差小于给定门限的... 该文针对传统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功率在空间发散的问题,提出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功率聚焦方法。首先,建立了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功率聚焦的优化模型,其优化准则为:在感兴趣空域内严格约束优化波束与期望波束的最大误差小于给定门限的前提下,最小化发射方向图的峰值旁瓣功率。同时,构造特殊发射端波束矩阵,不仅能使等效发射/接收导向矢量具有旋转不变性,并且简化了原优化模型,以便采用二阶锥规划理论进行快速求解;其次,利用改进平行因子算法对空间目标的收发角度进行估计,结合发射/接收导向矢量的旋转不变性对平行因子内部最小二乘算法的初始迭代点进行了改进,有效地减小了算法的迭代步数;再次,推导了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功率聚焦下多目标角度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B),进一步说明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最后,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MIMO雷达 发射功率聚焦 角度估计 改进平行因子算法 二阶锥规划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锥规划两个新的预估-校正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友芳 白延琴 +1 位作者 简金宝 唐春明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7-508,共12页
基于不可行内点法和预估-校正算法的思想,提出两个新的求解二阶锥规划的内点预估-校正算法.其预估方向分别是Newton方向和Euler方向,校正方向属于Alizadeh-Haeberly-Overton(AHO)方向的范畴.算法对于迭代点可行或不可行的情形都适用.主... 基于不可行内点法和预估-校正算法的思想,提出两个新的求解二阶锥规划的内点预估-校正算法.其预估方向分别是Newton方向和Euler方向,校正方向属于Alizadeh-Haeberly-Overton(AHO)方向的范畴.算法对于迭代点可行或不可行的情形都适用.主要构造了一个更简单的中心路径的邻域,这是有别于其它内点预估-校正算法的关键.在一些假设条件下,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线性和二次收敛速度,并获得了O(rln(ε0/ε))的迭代复杂性界,其中r表示二阶锥规划问题所包含的二阶锥约束的个数.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两个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锥规划 不可行内点算法 预估-校正算法 全局收敛性 复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锥规划的不可行内点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迟晓妮 刘三阳 李炳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6-139,共4页
给出二次锥规划的一种不可行内点算法并证明该算法是多项式时间算法.利用本算法需O(n^(1/2)lnε^(-1))次迭代就可找到问题的ε-近似解,其迭代复杂性界与现有的二次锥规划可行内点算法的复杂性界相同.
关键词 二次锥规划 不可行内点算法 多项式时间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