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间粘结废旧轮胎隔震垫水平力学性能设计值取值
1
作者 张广泰 陈锐 +2 位作者 张军福 赵建新 盛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99-1507,共9页
在已提出的废旧轮胎隔震垫基础上,在设计压应力P为3、4、5 MPa下开展了水平力学性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其水平等效刚度、屈服后刚度和等效阻尼比随设计压应力和第二形状系数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并确定了三者的具体取值方法。水平力学... 在已提出的废旧轮胎隔震垫基础上,在设计压应力P为3、4、5 MPa下开展了水平力学性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其水平等效刚度、屈服后刚度和等效阻尼比随设计压应力和第二形状系数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并确定了三者的具体取值方法。水平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层间粘接废旧轮胎隔震垫的水平等效刚度和屈服后刚度随设计压应力和第二形状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存在下限值分别可确定为0.5和0.37 kN·mm^(-1)。同时,二者的取值呈现扇面分布的规律。等效阻尼比的变化与设计压应力和第二形状系数无明显关系,但其取值可确定为0.09~0.15之间。根据层间粘接废旧轮胎隔震垫的水平等效刚度和屈服后刚度的取值规律,通过ABAQUS建立层间粘接废旧轮胎隔震垫的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层间粘接废旧轮胎隔震垫水平等效刚度和屈服后刚度取值扇面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粘接废旧轮胎隔震垫(LBSTP) 水平等效刚度 屈服后刚度 等效阻尼比 设计压应力 第二形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相粒子的形状对其在钢中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荣杰 张之胜 +1 位作者 严平沅 黄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9-51,共3页
分析了钢中二相粒子各种作用机制以及这些作用与二相粒子形状之间的关系。根据球、六面体、长棒等钢中常见几何形状的二相粒子的比表面积、平均投影面积,定量或半定量地计算了由于形状的差异造成的二相粒子各种作用在程度上的差别。结... 分析了钢中二相粒子各种作用机制以及这些作用与二相粒子形状之间的关系。根据球、六面体、长棒等钢中常见几何形状的二相粒子的比表面积、平均投影面积,定量或半定量地计算了由于形状的差异造成的二相粒子各种作用在程度上的差别。结果表明:在其他物理、化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是位错钉扎、还是氢陷阱作用,球形粒子的作用效率最低。在没有形状因子修正的条件下,利用二相粒子等积球计算将低估二相粒子的实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相粒子 比表面积 氢陷阱 形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时域微分解析法的油纸绝缘介质响应参数辨识 被引量:17
3
作者 蔡金锭 曾静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37-1942,共6页
时域介质响应数学模型的合理构建及其参数辨识的准确性对评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至关重要。针对原有模型未能真实反映极化过程,引入了微观动力学的线型因子,建立了非典型线型的介质响应函数;首次提出了二次时域微分解析法用于不同弛豫过... 时域介质响应数学模型的合理构建及其参数辨识的准确性对评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至关重要。针对原有模型未能真实反映极化过程,引入了微观动力学的线型因子,建立了非典型线型的介质响应函数;首次提出了二次时域微分解析法用于不同弛豫过程的分解,该方法不仅能准确判定极化支路数,而且所提取的谱线特征量,确保了介质响应参数辨识的唯一性。最后,应用该方法对1台220 k V变压器的实测去极化电流曲线进行参数辨识。结果表明,通过改进介质响应数学模型,采用二次时域微分解析法获取的去极化电流曲线与测试曲线更为相符,重合度由传统方法的88.56%提升到97.58%,验证了该方法在油纸绝缘介质响应参数辨识中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响应 油纸绝缘 参数辨识 二次时域微分解析法 线型因子 极化支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矮砌体结构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瑶 孙艺嘉 +2 位作者 靳娜 肖华宁 张又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5-400,共6页
为了研究适用于村镇低矮砌体房屋的隔震支座,对五种小直径铅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进行水平刚度试验,研究隔震支座水平剪应变、第二形状系数对其等效水平刚度、屈服后刚度、滞回性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不同剪应变下等效水平刚度、屈服... 为了研究适用于村镇低矮砌体房屋的隔震支座,对五种小直径铅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进行水平刚度试验,研究隔震支座水平剪应变、第二形状系数对其等效水平刚度、屈服后刚度、滞回性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不同剪应变下等效水平刚度、屈服后刚度随第二形状系数变化的拟合公式.分析隔震支座水平刚度与结构模型减震系数、水平位移的关系,给出了相关性曲线的拟合公式.确定了村镇建筑隔震参数并以此选取了适用于振动台模型的隔震支座,为隔震支座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模拟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所选小直径铅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能够使村镇低矮砌体结构达到理想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试验研究 等效水平刚度 第二形状系数 减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非牛顿流体环管流动解析解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文辉 刘慈群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5-201,共7页
本文采用积分变换的方法,找到了一类非牛顿流体在环形管道中不定常流动的解析解,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详尽分析了非牛顿性系数和其他各参数对二阶流体不定常流动的影响.指出当二阶流体非牛顿系数相同时,环管流与一般管流相比达到稳定的特... 本文采用积分变换的方法,找到了一类非牛顿流体在环形管道中不定常流动的解析解,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详尽分析了非牛顿性系数和其他各参数对二阶流体不定常流动的影响.指出当二阶流体非牛顿系数相同时,环管流与一般管流相比达到稳定的特征时间较短,并且相应的速度分布、平均速度分布的数值均较小,在外半径相同时,环管流内壁的剪应力较之一般管流,其大小随内半径的大小而变,环管流的外壁剪应力总相应地小于内壁剪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环管 非定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与地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晓曦 何思明 樊晓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011-4020,共10页
提出了L型挡土墙两种破坏模式,即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且破坏模式受几何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研究了两种破坏模式下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和地震稳定性问题,界定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条件。考虑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应用极限... 提出了L型挡土墙两种破坏模式,即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且破坏模式受几何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研究了两种破坏模式下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和地震稳定性问题,界定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条件。考虑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应用极限分析运动学原理,建立地震荷载作用下L型挡土墙临界状态方程,推导出地震加速度系数表达式。根据极值原理,给出最优解,从而计算得到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及其对应的滑裂面倾角。通过算例分析可知: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小于M-O公式法,长踵板式L型挡土墙滑裂面倾角与坦墙判别公式结果相同,且滑裂面之间的夹角等于90°-φ,即与滑移线场的结论相同。短踵板式L型挡土墙滑裂面夹角近似等于90°-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挡土墙 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 第二、第三滑裂面 上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