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合金管线钢焊接粗晶热影响区及焊缝的第二相粒子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耿相军 陈茂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共5页
利用萃取技术,对微合金管线钢焊接粗晶热影响区及焊缝的第二相粒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母材中的碳氮化合物粒子绝大部分发生溶解,溶解到溶池中的Ti通过冶金反应生成TiO,TiO与溶池中的其他脱氧(脱硫)产物结合成尺寸较大... 利用萃取技术,对微合金管线钢焊接粗晶热影响区及焊缝的第二相粒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母材中的碳氮化合物粒子绝大部分发生溶解,溶解到溶池中的Ti通过冶金反应生成TiO,TiO与溶池中的其他脱氧(脱硫)产物结合成尺寸较大的夹杂物;而溶解到溶池中的Nb及V未重新析出。分析表明,TiO位于夹杂物的表面,且其附近一般有MnAl2O4相,两者具有相同晶体位向。焊接热循环后,焊接粗晶区中仍有较多的碳氮化合物粒子,但粒子尺寸显著增大,粒子的形状由母材中的不规则状变为方形,粒子的含Ti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钢 第二相粒子 焊接热循环 焊缝 粗晶热影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循环对X-60管线钢中第二相粒子的影响
2
作者 亓效刚 孙高祚 +1 位作者 陈俊华 陈茂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利用萃取复型技术,对Ti-V-Nb微合金钢母材及模拟焊接粗晶热影响区中第二相粒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材中的粒子为含有Ti、Nb、V的碳氮化合物复合粒子,其尺寸均在100nm以下;粒子的形状不规则,不同粒子具有不同的成分。焊接热循环后,... 利用萃取复型技术,对Ti-V-Nb微合金钢母材及模拟焊接粗晶热影响区中第二相粒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材中的粒子为含有Ti、Nb、V的碳氮化合物复合粒子,其尺寸均在100nm以下;粒子的形状不规则,不同粒子具有不同的成分。焊接热循环后,焊接粗晶区中仍保留了较多的粒子,但粒子尺寸显著增大,粒子的形状由母材中的不规则状变为方形,粒子的含Ti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钢 第二相粒子 焊接热循环 粗晶热影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循环对Ti-Nb微合金钢中第二相粒子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2-24,28,共4页
利用焊接热模拟及碳萃取复型技术,对Ti-Nb微合金钢及其模拟焊接粗晶热影响区中第二相粒子的形态、数量及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材中第二相粒子的形状不规则,粒子中Nb的相对含量wNb/(wNb+wTi)在0.25~0.82之间,尺寸较大的粒子含有... 利用焊接热模拟及碳萃取复型技术,对Ti-Nb微合金钢及其模拟焊接粗晶热影响区中第二相粒子的形态、数量及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材中第二相粒子的形状不规则,粒子中Nb的相对含量wNb/(wNb+wTi)在0.25~0.82之间,尺寸较大的粒子含有较多Ti,形状接近方形;尺寸较小的粒子含有较多的Nb,形状接近球形。焊接热循环后,粒子的数量显著减少、平均尺寸增大,残留的粒子变为方形。t8/5从10s增大到60s时,粒子的平均尺寸进一步增大,粒子数量进一步减少,粒子中Nb的相对含量均在0.20~0.50之间。但t8/5再从60s增大到120s时,粒子的平均尺寸反而减小,粒子数量增大,又重新出现一些含Nb量较高的球形粒子。分析表明,焊接热循环加热过程中粒子的溶解具有较大的滞后效应,大约滞后于实际温度70℃,粒子的溶解持续到焊接热循环冷却过程的高温阶段;t8/5较大时,冷却过程中粒子不但能以残留的粒子为晶核析出,还能通过独立形核析出。利用建立的粒子沉淀热力学模型对不同温度时粒子的成分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相粒子 微合金钢 焊接热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