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柔性互联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开闭环混合控制策略
1
作者 辜勇 汤浩 +2 位作者 葛平旭 唐道贵 董明望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为解决港口能源成本高、碳排放量大的问题,基于“源-网-荷-储”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包含氢-电能量流的开闭环混合控制策略。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针对港口的能荷不平衡性,引入柔性互联设备和氢-电储能系统实现空间、时间尺度的... 为解决港口能源成本高、碳排放量大的问题,基于“源-网-荷-储”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包含氢-电能量流的开闭环混合控制策略。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针对港口的能荷不平衡性,引入柔性互联设备和氢-电储能系统实现空间、时间尺度的能量平衡调度,并通过氢-电能量流转化提高港口清洁能源的利用率。考虑电储能、柔性互联、电网潮流、氢能设备等约束,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开闭环混合控制模型。采用二阶锥松弛方法对电网潮流进行非线性约束转换,使用商业求解器CPLEX对控制模型进行求解。以宁波舟山港某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K-means++算法对港区能源潜力进行场景聚类,对所提出的能量流开闭环混合控制策略在典型的源荷场景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4个典型场景下平均降低12.04%的运营成本,减少5.15%的CO_(2)排放,以及提高14.28%的清洁能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港口 综合能源系统 能量流混合控制 二阶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时域势流船舶二阶非线性运动特性分析
2
作者 周萍 刘昕瑶 杨柳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0,共7页
为准确预报船舶非线性力及其引起的摆动幅度,提高船舶适航性和航行安全,基于时域Rankine源法,结合小参数展开,并通过使用向量变换、斯托克斯定理和高斯定理,建立计算不同类别非线性力和摆动振幅频率特性的数值方法。通过与二维理论、试... 为准确预报船舶非线性力及其引起的摆动幅度,提高船舶适航性和航行安全,基于时域Rankine源法,结合小参数展开,并通过使用向量变换、斯托克斯定理和高斯定理,建立计算不同类别非线性力和摆动振幅频率特性的数值方法。通过与二维理论、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基本摆动类型超谐波共振区中的每一类非线性力都有等值贡献,同时研究了相对深度和航向角对不同类型船舶非线性力和二阶摇摆振幅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正确,需要考虑非线性力和摆动振幅,以精确评估适航性和确保航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 小参数法 三维时域势流 数值模拟 格林函数 二阶非线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窗口的水力压裂井底压力实时计算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孟磊峰 张帅 +3 位作者 王军平 何建 徐亚军 盛茂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0,共5页
现有水力压裂井底压力模型计算方法难以适应当前普遍采用的大规模体积压裂中频繁变换排量、压裂液类型、支撑剂质量浓度等操作。为此引入滑动窗口算法,建立了压裂井底压力实时计算模型,以压裂秒点数据为基础,精细表征了压裂液类型、密... 现有水力压裂井底压力模型计算方法难以适应当前普遍采用的大规模体积压裂中频繁变换排量、压裂液类型、支撑剂质量浓度等操作。为此引入滑动窗口算法,建立了压裂井底压力实时计算模型,以压裂秒点数据为基础,精细表征了压裂液类型、密度、支撑剂质量浓度等关键参数沿井筒轴线分布并每秒更新,实现了分段分流态计算静液柱压力和流动摩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滑动窗口分段计算方法,可有效保证计算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经井底压力监测数据验证,模型平均计算相对误差为2.1%。研究结果可为压裂工况实时判识和裂缝扩展动态评价提供准确的井底压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井底压力 滑动窗口 实时计算模型 流动摩阻 秒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评估方法
4
作者 颜湘武 李洋洋 +3 位作者 卢俊达 郭美辰 杜春林 吴鸣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77,共11页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导致配电网系统能量出现时空维度下的不平衡问题,提出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建立分布式新能源承载...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导致配电网系统能量出现时空维度下的不平衡问题,提出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建立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的双层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上层旨在最大化配电网对新能源的承载能力,优化新能源接入容量;下层旨在最小化系统的综合运行费用,调节各设备运行出力。然后,采用基于灰狼算法和二阶锥规划的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引入二阶锥松弛将优化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最后,采用IEEE33节点系统作为仿真算例,对不同场景下的承载力双层优化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考虑需求响应措施和旋转潮流控制器的投入可以提高配电网的新能源承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新能源 旋转潮流控制器 需求响应 承载力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兴义美花石斛基因组特征研究
5
作者 王维泽 周舒婷 +3 位作者 杜致辉 晋宇轩 张朝君 陈之林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本研究以贵州兴义浓香型美花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为材料,通过染色体制片、流式细胞术和二代高通量技术相互验证,分析贵州兴义浓香型美花石斛群体染色体数量、大小、倍性等特征。结果表明,染色体制片观察到贵州兴义美花石斛染色... 本研究以贵州兴义浓香型美花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为材料,通过染色体制片、流式细胞术和二代高通量技术相互验证,分析贵州兴义浓香型美花石斛群体染色体数量、大小、倍性等特征。结果表明,染色体制片观察到贵州兴义美花石斛染色体数量为2 n=2 x=38,流式细胞术估算贵州兴义美花石斛基因组大小为1.79 Gb,根据高通量测序估算贵州美花石斛的基因组大小为1.70 Gb,重复序列比例为62.99%,杂合度为0.65%,GC含量为33.41%,贵州兴义美花石斛属于微杂合高重复基因组,是目前已知二倍体石斛中基因组最大的石斛,可作为探究石斛属物种演化及芳香型石斛育种研究的重要参考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花石斛 基因组 染色体制片 流式细胞术 二代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态7050铝合金双道次热变形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未怡 卜恒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171,共8页
7000系铝合金因具备低密度、高强和高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工业中可通过多道次热变形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要获得接近理想状态下的铝合金性能,必须掌握多道次热变形工艺参数对组织演变造成的影响。本实验采用TA DIL 805D动态淬火热膨胀... 7000系铝合金因具备低密度、高强和高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工业中可通过多道次热变形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要获得接近理想状态下的铝合金性能,必须掌握多道次热变形工艺参数对组织演变造成的影响。本实验采用TA DIL 805D动态淬火热膨胀仪对7050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研究了变形温度、道次间隔时间和首应变对热压缩后的7050铝合金在流变应力、静态和动态软化机制、第二相及织构方面的影响,其中变形温度为360、400℃,应变速率为0.05 s^(-1),间隔时间为10、100 s,首道次应变量分别为0.2、0.4、0.6、0.8和1.0,总应变1.1。结果表明:7050铝合金在双道次热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和静态软化,静态和动态软化机制都是再结晶。提高变形温度会促进再结晶进程,形成较强的P织构,首应变增加,动态软化效果显著,有利于动态再结晶,并且出现cube和R-cube织构,强度随首应变增大而加强。延长道次间隔时间会使织构大量聚集在α-取向线上。另外,合金经过热压缩后存在部分不溶相,但是不溶相的数量与分布与变形条件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双道次热变形 流变应力 微观组织 第二相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气–热虚拟储能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
7
作者 张涛 赵天悦 +3 位作者 蔡德福 刘景 杨航 田凤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0-658,I0003,共10页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升新能源消纳率、及促进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耦合紧密性,构建了计及气–热虚拟储能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了热网和气网的虚拟储能特性模型,采用流量分段方法构建供热管道模型,...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升新能源消纳率、及促进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耦合紧密性,构建了计及气–热虚拟储能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了热网和气网的虚拟储能特性模型,采用流量分段方法构建供热管道模型,构建了包含管道气压惩罚约束的气网管道模型,并采用二阶锥松弛方法对气网管道模型进行线性化。其次,以某工业园区微网综合能源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调用Yalmip+cplex求解器对4种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场景进行求解。算例表明,该模型可以增强综合能源系统多种能量间的耦合程度,提高系统灵活性,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升新能源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虚拟储能 流量分段法 日前优化调度 二阶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凸包理论的电力系统日前经济调度
8
作者 李有亮 方林波 +4 位作者 张炜 彭伟 孙磊 闵鑫 伊昆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5,共10页
基于标准交流潮流方程的日前经济调度模型有助于得到精确解,但由于其为非线性规划模型,因此在模型收敛性和计算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凸包理论的电力系统日前经济调度模型,以实现... 基于标准交流潮流方程的日前经济调度模型有助于得到精确解,但由于其为非线性规划模型,因此在模型收敛性和计算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凸包理论的电力系统日前经济调度模型,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的高效精确求解.首先,介绍了基于标准交流潮流方程的日前经济调度模型;其次,介绍了凸包理论以及非线性函数的凸包方程,进而构建基于改进凸包理论的电力系统日前经济调度模型;最后,采用IEEE 14节点系统、IEEE 118节点系统和我国某省级实际电力系统进行测试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策略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且有效降低松弛误差,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前经济调度 潮流方程 凸包理论 二阶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二阶锥优化建模仿真
9
作者 赵一然 薛勇 +3 位作者 田昊欣 张瑞芯 张智 陈艳波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58-2268,共11页
要:在“双碳”目标引领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下,配电网作为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及新型储能技术的蓬勃兴起,配电网正经历从无源到有源、单向辐射到双向交互的深刻变革。主动配电网应运而生,... 要:在“双碳”目标引领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下,配电网作为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及新型储能技术的蓬勃兴起,配电网正经历从无源到有源、单向辐射到双向交互的深刻变革。主动配电网应运而生,肩负重要使命。针对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的最优潮流问题,计及相间耦合关系,通过升维映射和秩松弛,利用Sylvester准则形成电压、电流和功率之间的二阶锥约束,并将支路潮流模型由单时段扩展到多时段。同时,根据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家标准要求,构建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约束。综合运用主动管理与需求响应策略,以最小化配电网有功损耗为目标,建立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动态最优潮流模型,实现有功-无功协调优化调度。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系统运行网损,显著改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满足国标2%的上限要求,可为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的精确建模仿真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三相不平衡 主动管理 需求响应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动态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流理论及其对二语教师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锦芬 赵妮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3,共14页
在二语教育领域积极转向的背景下,心流这一多维概念引起了二语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它不仅对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投入和幸福感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二语教师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心流理论入手,首先对其概念、构成要素及模型... 在二语教育领域积极转向的背景下,心流这一多维概念引起了二语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它不仅对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投入和幸福感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二语教师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心流理论入手,首先对其概念、构成要素及模型进行介绍,然后梳理二语教师教育研究现状,并借鉴心流理论在二语教育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其对二语教师教育的启示。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教师心流的前因后果以及师生间心流交互作用的机制等,为二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学效果改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流理论 二语教育 教师教育 积极心理学 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锥规划最优潮流计算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晋君 李童宇 +2 位作者 陈衡 刘涛 陈宏刚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
为有效应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不确定性与波动性,实现配网最优运行,提出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时变性与负荷需求特性的动态网络重构优化方法。先针对传统静态支路潮流模型的非凸性,引入松弛变量,将其转化为二阶锥约束,建立基于二... 为有效应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不确定性与波动性,实现配网最优运行,提出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时变性与负荷需求特性的动态网络重构优化方法。先针对传统静态支路潮流模型的非凸性,引入松弛变量,将其转化为二阶锥约束,建立基于二阶锥松弛的最优潮流模型;再综合考虑主动配电网环境中的主动管理元素等约束,在保证电压稳定性的前提下,以网络损耗与购电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多时段配电网重构模型;最后,采用YALMIP工具包和Gurobi求解器进行建模求解,并通过适配IEEE 33节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得到的系统期望网络损耗值从0.176 MW减小到0.097 MW,其网络损耗值比粒子群算法的降低了11.95%,其电压水平比粒子群算法的提高了0.76%。该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二阶锥规划 最优潮流 配电网重构 主动管理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潮流模型的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晓东 李晓明 +3 位作者 韩思宁 李安昌 詹祥澎 杨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二阶锥松弛的电压无功控制模型无法以电压波动为目标且求解速度较慢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化潮流模型的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基于支路潮流方程建立了包含有载调压分接头、电容器组和光伏逆变器等调控手段的电... 针对现有基于二阶锥松弛的电压无功控制模型无法以电压波动为目标且求解速度较慢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化潮流模型的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基于支路潮流方程建立了包含有载调压分接头、电容器组和光伏逆变器等调控手段的电压无功控制模型,并将其离散变量松弛为连续变量,以形成二阶锥规划。进一步以二阶锥规划所得结果为基准点构造线性化潮流模型,并以电压波动最小为目标,将连续变量还原为离散变量。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线性化潮流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更快的求解速度,能够适用于配电网实时电压无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电压无功控制 二阶锥松弛 线性化潮流 支路潮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通流量和用户行为不确定性的加氢站选址优化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申炜杰 李华 +1 位作者 曾鸣 谢传胜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加氢站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布局选址对于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加氢站的选址优化方法。首先,分别以运营商追求捕获交通流量最大化、客户追求获得加氢服务可能性最大化为上、下层目标函数构建了... 加氢站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布局选址对于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加氢站的选址优化方法。首先,分别以运营商追求捕获交通流量最大化、客户追求获得加氢服务可能性最大化为上、下层目标函数构建了双层规划模型,并引入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处理了交通流量的不确定性。该模型考虑了客户路径选择的行为特性,能够为交通流量不确定性下的加氢站选址提供重要借鉴。其次,利用KKT条件和确定性等价将所提机会约束双层规划模型转化为了单层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以实现高效求解。最后,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以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为案例进行了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站 截流选址模型 不确定性 机会约束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等效循环放电深度约束的配电网储能规划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苒 段瑶 +3 位作者 吴亚雄 张黎明 许志恒 刘志文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63,共10页
储能作为新能源系统中的一部分,因其优秀的调节作用在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储能寿命会受其运行特性的影响,导致规划结果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循环放电深度约束的配电网储能规划模型。首先介绍了雨流计数法的基... 储能作为新能源系统中的一部分,因其优秀的调节作用在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储能寿命会受其运行特性的影响,导致规划结果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循环放电深度约束的配电网储能规划模型。首先介绍了雨流计数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分段线性化思想建立了放电深度与储能寿命的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等效循环放电深度约束的储能寿命模型。然后,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考虑储能寿命的规划模型。其次,针对模型中的非凸项进行凸化处理,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最后,在改进的Portugal54算例系统上进行仿真验证,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流计数法 循环放电深度 分段线性化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压缩机运行域的动态最优电-气能流凸化算法
15
作者 陈飞雄 郑翔昊 +2 位作者 邵振国 林勇棋 颜熙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548-5561,I0009,共15页
压缩机是电-气互联系统的关键元件,其运行工作点是否位于运行域内关系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其模型非凸性大幅增加了最优电-气能流的求解难度。为此,该文在压缩机准确建模的基础上,针对电力和天然气系统迥异的传输特性,提出一种计... 压缩机是电-气互联系统的关键元件,其运行工作点是否位于运行域内关系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其模型非凸性大幅增加了最优电-气能流的求解难度。为此,该文在压缩机准确建模的基础上,针对电力和天然气系统迥异的传输特性,提出一种计及压缩机运行域的动态最优电-气能流凸化算法。首先,根据压缩机运行参数与状态变量间的映射关系,构建压缩机三维运行域模型,并利用超平面实现运行域的凸包络松弛。其次,考虑差异化传输特性建立动态最优电-气能流模型,实现模型的混合整数二阶锥凸重构,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线性化与紧缩凸包络的凸化算法。最后,算例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表明所提算法在计算精度和效率上均优于连续锥规划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互联系统 最优电-气能流 压缩机运行域 凸包络 二阶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螺旋管内紊流传热 被引量:14
16
作者 白博峰 郭烈锦 +1 位作者 冯自平 陈学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21,共6页
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对卧式螺旋管内紊流换热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管内强化换热是紊流流动与二次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Reynolds数越大,二次流对强化换热的贡献越小,平均换热系数也越接近于等条件下的直管换热;换... 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对卧式螺旋管内紊流换热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管内强化换热是紊流流动与二次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Reynolds数越大,二次流对强化换热的贡献越小,平均换热系数也越接近于等条件下的直管换热;换热系数在圆截面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最外侧换热系数可达最内侧的3~4倍,最内侧是平均换热系数的0.5倍,并得到了截面上局部换热系数的计算式;换热系数在流动方向的分布具有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 螺旋管 紊流结构 二次流动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离心压气机非稳态流和机匣处理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高鹏 楚武利 杨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机匣处理能够改善压气机稳定裕度,扩大其稳定工作范围。为了验证并分析其扩稳机理,对带沿气流流向槽的低速离心压气机内部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详细对比分析了实壁机匣和机匣处理后离心压气机转... 机匣处理能够改善压气机稳定裕度,扩大其稳定工作范围。为了验证并分析其扩稳机理,对带沿气流流向槽的低速离心压气机内部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详细对比分析了实壁机匣和机匣处理后离心压气机转子顶部区域流场结构,以及阐述了机匣处理对叶顶间隙泄漏涡和二次流等非稳态三维紊流流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泄漏涡^+ 机匣处理 二次流 非稳态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气流对分级气化炉内三维速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建胜 吴玉新 +2 位作者 刘青 吕俊复 岳光溪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级气流床气化炉,并利用激光颗粒动态分析仪对分级气化炉模型内的流场进行了速度测量,分析了二次气流对气化炉内三维速度分布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二次气流的加入增强了气化炉内的混和,对于气化反应的进行是有利的.在二... 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级气流床气化炉,并利用激光颗粒动态分析仪对分级气化炉模型内的流场进行了速度测量,分析了二次气流对气化炉内三维速度分布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二次气流的加入增强了气化炉内的混和,对于气化反应的进行是有利的.在二次喷嘴的一定高度范围内,二次气流对壁面处流场的影响较大,工业生产中应该选择合理的二次喷嘴位置和气流量,避免二次气流对喷嘴附近的回流产生较大干扰,影响喷嘴气流的着火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 颗粒动态分析仪 二次气流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流对超声速环型空气引射器真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万武 谭建国 王振国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共4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时间相关法求解二维轴对称Navier Stokes方程,数值模拟求解了二维轴对称超声速环型空气引射器流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探讨了零二次流时盲腔压强平衡的机理和二次流对引射器真空度的影响。计算表明,二次流对引射器的流...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时间相关法求解二维轴对称Navier Stokes方程,数值模拟求解了二维轴对称超声速环型空气引射器流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探讨了零二次流时盲腔压强平衡的机理和二次流对引射器真空度的影响。计算表明,二次流对引射器的流场结构影响显著,与零二次流相比,少量的二次流将使引射器真空度大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引射器 超声速环型引射器 二次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行波表面减阻降噪机理探索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海豹 宋保维 +1 位作者 毛昭勇 陈少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0,共3页
通过对随行波表面特殊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随行波表面存在减阻降噪效果的内在机理。针对随行波表面流场的特点,在数值计算过程中对其计算域、计算网络及其流动参数进行了合理化的处理。模拟结果表明随行波表面存在减阻降噪效果的... 通过对随行波表面特殊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随行波表面存在减阻降噪效果的内在机理。针对随行波表面流场的特点,在数值计算过程中对其计算域、计算网络及其流动参数进行了合理化的处理。模拟结果表明随行波表面存在减阻降噪效果的内在机理在于:随行波表面连续的沟槽结构使得壁面附近的流动在波谷处产生了稳定的二次流,即来流在随行波表面引发形成一排平行人工涡,从而使自由来流在平行人工涡上流动,而不与壳体表面接触,起到了类似"滚柱轴承"的作用,从而达到减阻降噪的目的。对随行波表面流场的模拟研究,对深入揭示其潜在减阻降噪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行波 减阻 降躁 数值模拟 二次流 人工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