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地区沙棘栽培技术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1
作者 黄珊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辽西地区开始引种沙棘,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但由于沙棘生长特性和栽培管理经验不足,沙棘树种遭受的病虫害日益严重,种植面积持续退化甚至成片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该文针对性地对引进的沙棘新品种,对栽培管...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辽西地区开始引种沙棘,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但由于沙棘生长特性和栽培管理经验不足,沙棘树种遭受的病虫害日益严重,种植面积持续退化甚至成片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该文针对性地对引进的沙棘新品种,对栽培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辽西地区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栽培管理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NRAMP基因家族鉴定及铅胁迫下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嘉欣 李鸿燕 +2 位作者 刘丽娥 张恬 周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202,共12页
【目的】NRAMP(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基因家族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对植物中二价金属离子的细胞转运具有关键作用。为挖掘沙棘NRAMP基因家族响应重金属铅胁迫的关键基因,阐明沙... 【目的】NRAMP(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基因家族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对植物中二价金属离子的细胞转运具有关键作用。为挖掘沙棘NRAMP基因家族响应重金属铅胁迫的关键基因,阐明沙棘响应重金属铅胁迫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沙棘NRAMP家族成员,对编码该家族蛋白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不同浓度铅胁迫下的NRAMP基因表达谱、种内种间共线性、蛋白互作网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NRAMP基因家族的11个成员不均匀分布于7个染色体上,被分为Group1-Group3三大类群。NRAMP基因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具有丰富的激素应答、分生组织表达和环境应激响应元件。转录组分析表明,沙棘NRAMP基因家族的11个成员在不同浓度的铅离子胁迫下呈现差异表达,其中8个基因在1 000 mg/kg的铅胁迫下显著下调,7个基因在高浓度铅胁迫(5 000mg/kg)下表达上调,并对选定的6个沙棘NRAMP基因进行了RT-qPCR验证。沙棘与单子叶植物小麦NRAMP基因家族的种间共线性比率高于双子叶植物拟南芥。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表明,沙棘NRAMP基因家族成员HrLNRAMP8可能主要通过乙烯途径调控重金属的吸收转运。【结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从沙棘中系统鉴定得到11个HrLNRAMP家族成员。Group2亚族成员基因结构最复杂且一致性较低;所有的沙棘NRAMP成员都含有NRAMP家族特有的转运基序motif1。不同基因家族成员在铅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具有偏好性,该基因家族通过响应重金属铅离子胁迫来调控基因表达水平,从而降低重金属胁迫带来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重金属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胁迫对沙棘叶片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44
3
作者 裴斌 张光灿 +3 位作者 张淑勇 吴芹 徐志强 徐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86-1396,共11页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采用盆栽控水试验,通过测定3年生沙棘苗木在8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等光合生理生化指标,探讨沙棘叶片光合作用在土壤干旱逐渐加重过程中的变化过程、机制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采用盆栽控水试验,通过测定3年生沙棘苗木在8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等光合生理生化指标,探讨沙棘叶片光合作用在土壤干旱逐渐加重过程中的变化过程、机制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相对含水量(RWC)在38.9%—70.5%范围内,随干旱胁迫加重,沙棘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明显下降,而气孔限制值(Ls)显著上升,即Pn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造成的;当RWC<38.9%时,干旱胁迫继续加剧,Pn和Ls都降低,而Ci显著上升,即Pn下降的主要原因已经转变为非气孔因素的限制。(2)土壤适度水分胁迫能够提高沙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维持沙棘Pn和WUE处于较高水平的RWC范围为58.6%—82.9%和48.3%—70.5%。(3)土壤干旱加重过程中,沙棘的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qP)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初始荧光(Fo)显著升高,非光化学猝灭(NPQ)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RWC在38.9%—70.5%的范围内,热耗散是沙棘重要光保护机制;RWC<38.9%时,PSⅡ受到损伤,电子传递受阻。(4)土壤干旱加重过程中,沙棘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出逐级递增趋势;土壤干旱程度在RWC为48.3%—70.5%时,对沙棘叶片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有诱导作用;而土壤干旱到严重胁迫(RWC<38.9%)时,沙棘叶片的抗氧化酶系统损伤,抗氧化酶活性下降,细胞膜遭到破坏。土壤干旱程度在RWC为48.3%—70.5%时,沙棘叶片可以通过热耗散和酶活性调节协同作用,稳定光合机构的正常功能,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而干旱到严重胁迫(RWC<38.9%)时,PSⅡ系统和抗氧化酶系统损伤,是光合作用发生非气孔限制的主要原因。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沙棘生长所允许的最大土壤水分亏缺在RWC为38.9%,维持沙棘具有较高WUE和Pn的土壤水分阈值为RWC在58.6%—7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干旱胁迫 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沙棘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21
4
作者 祖元刚 赵春建 +3 位作者 付玉杰 李春英 杨磊 王延兵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85-88,共4页
以沙棘叶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沙棘总黄酮(TFH)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了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沙棘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立了沙棘总黄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5%乙醇,液料比25∶1... 以沙棘叶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沙棘总黄酮(TFH)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了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沙棘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立了沙棘总黄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5%乙醇,液料比25∶1(mL∶g,下同),超声波温度46℃,超声波作用时间25min,提取1次。将该法与索氏提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沙棘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72%,与索氏提取的提取率相当,但超声波提取所用提取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因此超声波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对超声波提取进行了数学模拟,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总黄酮 超声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砒砂岩区沙棘林生态工程减洪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永红 胡建忠 +2 位作者 闫晓玲 刘晓静 左涛鸣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1期68-73,共6页
通过"水保法"计算沙棘林在砒砂岩区的减洪减沙效益,分析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林生态工程的减洪减沙量,以及对研究区直接入黄支流的减洪减沙作用。结果显示:研究区流域内沙棘林占流域内总林地面积的比例逐年增大,沙棘林的减洪减... 通过"水保法"计算沙棘林在砒砂岩区的减洪减沙效益,分析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林生态工程的减洪减沙量,以及对研究区直接入黄支流的减洪减沙作用。结果显示:研究区流域内沙棘林占流域内总林地面积的比例逐年增大,沙棘林的减洪减沙量也逐年增大,从2002年到2008年,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等三支流沙棘林平均每年总减洪量480.84万m3,总减沙量302.65万t。研究结果对砒砂岩区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生态工程 减沙作用 砒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式沙棘采收机的改进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勇涛 王敏 +3 位作者 曹肆林 杨怀君 秦朝民 营雨琨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2649-2651,共3页
为提高机械振动式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采收机的可靠性和作业效率,改善其可操控性和作业效果,对采收机的振动头改进设计,在振动头和轴管间增设棘轮调节机构,将轴管由壁厚为2.0mm的铝合金改为壁厚为2.5 mm的不锈钢管,并将轴... 为提高机械振动式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采收机的可靠性和作业效率,改善其可操控性和作业效果,对采收机的振动头改进设计,在振动头和轴管间增设棘轮调节机构,将轴管由壁厚为2.0mm的铝合金改为壁厚为2.5 mm的不锈钢管,并将轴管长度缩短33.3%,设计出新型对接式果实收集装置。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机械振动式沙棘采收机的可操作性、作业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作业效率、采净率较改进前分别提高35%和3%以上,果实损失率降为原来的近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采收 收集装置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群落结构及时间生态位 被引量:5
7
作者 门丽娜 张志伟 +2 位作者 王利军 郝淑莲 韩有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83,共6页
为了给人工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的害虫防治和健康管理提供重要资料,选择山西农业大学林业站12年生人工沙棘林进行灯下蛾类群落连续调查,分析了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的群落结构及时间格局。2013—2014年共采集灯下蛾类标本2... 为了给人工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的害虫防治和健康管理提供重要资料,选择山西农业大学林业站12年生人工沙棘林进行灯下蛾类群落连续调查,分析了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的群落结构及时间格局。2013—2014年共采集灯下蛾类标本2 948头,隶属22科100种,卷蛾科、螟蛾科、夜蛾科、菜蛾科、尺蛾科为优势科,螟蛾科的物种数最多,为20种,卷蛾科的个体数最多,为655头。灯下蛾类无论是在科数、物种数还是在个体数上由高到低依次为8月份、7月份、6月份、5月份、9月份、10月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没有明显差异,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各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7月份和8月份蛾类群落相似性最大,与10月份的群落相似性最小。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优势科的时间生态位分析显示:卷蛾科、螟蛾科、夜蛾科、尺蛾科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均较大(>0.70),菜蛾科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0.50);卷蛾科、螟蛾科、夜蛾科、尺蛾科两两之间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均高于0.90,它们分别与菜蛾科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小于0.85,说明菜蛾科物种的发生时间短于其他4科,较其他4科易于集中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沙棘林 灯下蛾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时间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籽粕中生物碱及其抗心肌缺血活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德平 胡长鹰 +2 位作者 梅金龙 唐年初 赵晨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6期937-939,共3页
从沙棘籽粕乙醇溶液中分离到三个生物碱,经波谱学方法及文献比较分别鉴定为5,11-二羟色胺(1)、5-羟色胺(2)和Shepherdine(3)。化合物1和3在沙棘中首次报道。利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发现3个化合物对乳鼠... 从沙棘籽粕乙醇溶液中分离到三个生物碱,经波谱学方法及文献比较分别鉴定为5,11-二羟色胺(1)、5-羟色胺(2)和Shepherdine(3)。化合物1和3在沙棘中首次报道。利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发现3个化合物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生物碱 沙棘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效果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越 高甲荣 +1 位作者 魏伟 刘培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59,共3页
简述了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的方法原理及施工要点,并以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试验基地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试验小区为例,对扦插植物的生长情况、成活率以及小区内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穗槐、沙棘生长良... 简述了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的方法原理及施工要点,并以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试验基地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试验小区为例,对扦插植物的生长情况、成活率以及小区内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穗槐、沙棘生长良好,改良土壤效果显著;施工4年后,紫穗槐、沙棘的新枝高度分别平均增长到132、117.2 cm,新枝基径分别平均增长到0.93、1.33 cm;与空白对照小区相比,扦插紫穗槐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06 g/kg,全氮增加0.02 g/kg,速效磷增加5.62 mg/kg,速效钾增加20.55 mg/kg,pH值下降0.11;扦插沙棘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15 g/kg,全氮增加0.05 g/kg,速效磷增加5.82 mg/kg,速效钾增加28.06 mg/kg,pH下降0.18。说明沙棘适应性强,改良土壤的作用优于紫穗槐;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木桩 沙棘 紫穗槐 土壤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雪凌 权永荣 陈旭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8960-8961,8987,共3页
沙棘果肉、种子以及果渣中所富含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与巨大的应用前景。对我国沙棘的地理分布、有效成分、生理功能进行了概述,重点综述了沙棘相关产品的开发,并对我国沙棘产业的近一步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沙棘 地理分布 有效成分 生理功能 产品开发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籽粕多酚提取工艺优化、组分分析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孔宇 张倚菲 +6 位作者 韩鹏云 韦柳伊 李文华 王禹鹤 赵紫芙 李欣忆 李超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9-114,共6页
为提高沙棘籽粕中蛋白质和多酚的利用率,在确保蛋白质溶出率低的情况下,优化了沙棘籽粕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采用HPLC对沙棘籽粕多酚提取液的组分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沙棘籽粕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沙棘籽粕多酚提取的最佳工... 为提高沙棘籽粕中蛋白质和多酚的利用率,在确保蛋白质溶出率低的情况下,优化了沙棘籽粕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采用HPLC对沙棘籽粕多酚提取液的组分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沙棘籽粕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沙棘籽粕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0%甲醇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方式,超声频率40 kHz,超声功率150 W,料液比1∶25,提取温度20℃,提取时间20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多酚得率为(7.83±0.03)%。沙棘籽粕多酚提取液共检出没食子酸、儿茶素、芦丁、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6种多酚类物质,其中芦丁含量最高,为(1.623±0.224)mg/g(以沙棘籽粕质量计)。沙棘籽粕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显著清除能力,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57、0.147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粕 多酚 提取工艺 组分分析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川西高原产沙棘中异鼠李素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利明 周旻 +4 位作者 张浩 陈雏 李章万 陈聪 王颜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4-326,共3页
提出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川西高原产沙棘中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对异鼠李素含量在0.1%~0.8%范围内的川西高原产沙棘,采用SiO2拌样法,测定其在12000~4000cm-1的近红外吸收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校正模型,比较了光谱不... 提出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川西高原产沙棘中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对异鼠李素含量在0.1%~0.8%范围内的川西高原产沙棘,采用SiO2拌样法,测定其在12000~4000cm-1的近红外吸收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校正模型,比较了光谱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校正结果的影响。当采用消除常数偏移量处理方法时能最有效地提取光谱中的有效信息,此时校正集相关系数(r2)为0.7398,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0.107,预测集标准偏差(SEP)为0.073。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沙棘 SiO2拌样 异鼠李素 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沙棘杂种无性系果实性状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庆哲 续九如 +1 位作者 吴晓成 温秀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0-164,共5页
该文对辽宁阜新地区丘依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7个初选无性系的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地、无性系、年份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的8个性状无性系间的差异均极显著;试验地除对果序结果数和果形指数无显著影响外,对其他... 该文对辽宁阜新地区丘依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7个初选无性系的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地、无性系、年份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的8个性状无性系间的差异均极显著;试验地除对果序结果数和果形指数无显著影响外,对其他性状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除果序最多结果数年份间无差异外,其他性状年份间差异均极显著;两两交互作用对大部分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单株果实产量年份、无性系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年份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差异均不显著.根据试验地、无性系、年份的SNK多重比较结果,得出果实各性状变异规律,分析了自然条件和气象因子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对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果实产量与果形指数负相关,果密度和果形指数分别与果实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百果重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无性系果实品质综合排序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3、5、4、2、6、1、7号无性系.综合分析认为,2号和3号无性系可作为初选的果用沙棘优良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杂交子代 果实性状 三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叶片内过氧化氢酶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士敏 方平 何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880-4882,共3页
[目的]研究沙棘叶片内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和酶催化特性,为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沙棘叶片内CAT活性进行测定,并研究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沙棘叶片CAT的最适温度在20~3... [目的]研究沙棘叶片内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和酶催化特性,为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沙棘叶片内CAT活性进行测定,并研究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沙棘叶片CAT的最适温度在20~30℃之间,最适pH值为7.0。Mg2+、Cu2+和SDS对沙棘CAT有激活作用,而EDTA、Fe2+、Ca2+、Ag+、Mn2+和Fe3+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pH值为7.0,温度为30℃时,CAT活性可达1733U/g.min;[结论]沙棘叶片内过氧化氢酶具有很强的活性,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其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过氧化氢酶 催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果沙棘在山西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官 韩有志 +3 位作者 吕丽丽 侯春飞 崔雁汇 刘尧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797-799,876,共4页
为了解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在山西的适应性,于2010年从辽宁引进9月黄、壮圆黄、杂1、杂3、杂4、西伯利亚红晕6个大果沙棘品种在山西进行栽培试验,观察存活情况、生长表现、初期结实情况,以评价不同品种大果沙棘在山西引种栽培初期的适应性... 为了解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在山西的适应性,于2010年从辽宁引进9月黄、壮圆黄、杂1、杂3、杂4、西伯利亚红晕6个大果沙棘品种在山西进行栽培试验,观察存活情况、生长表现、初期结实情况,以评价不同品种大果沙棘在山西引种栽培初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6个引进沙棘品种均能正常生长、结实;不同品种大果沙棘的生长特性、适应性不同,其中,杂3品种生长旺盛、引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沙棘 引种试验 生长表现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度沙棘对林下草本植被的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亚萍 王洁 +1 位作者 郭建英 王利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213-721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覆盖度沙棘对林下草本植被的修复效果。[方法]经过对林下植被的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不同覆盖度沙棘人工林对林下植被的影响。[结果]沙棘林覆盖度达10%以后,林下草本植被多样性指... [目的]探讨不同覆盖度沙棘对林下草本植被的修复效果。[方法]经过对林下植被的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不同覆盖度沙棘人工林对林下植被的影响。[结果]沙棘林覆盖度达10%以后,林下草本植被多样性指数变化平稳;当沙棘林地覆盖度为20%~25%时,林下植被盖度与生物量达最大值。[结论]研究区沙棘林的覆盖度应该以15%~2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物种多样性 林下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维生素C积累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耿贵工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探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不同器官中抗坏血酸(As A)积累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As A在沙棘幼叶和果实中含量较高,在茎和花中含量较低。沙棘幼叶和果实中As A含量主要受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 LDH)和脱氢... 探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不同器官中抗坏血酸(As A)积累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As A在沙棘幼叶和果实中含量较高,在茎和花中含量较低。沙棘幼叶和果实中As A含量主要受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 LDH)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调节,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对As A的积累也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抗坏血酸(AsA) L-半乳糖-1 4-内酯脱氢酶(GalLDH) 抗坏血酸氧化酶(AAO)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林护岸工程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志义 卢顺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9,共9页
本文以山西省右玉县苍头河为例,通过对1959年和1978年的航摄相片的解译,得出两个年代间的苍头河地貌特征和两岸滩地上沙棘林的变化,系统地评价了沙棘护岸工程在流路归整、截弯取直等方面的作用。同时用模糊模式识别法,对苍头河两个年代... 本文以山西省右玉县苍头河为例,通过对1959年和1978年的航摄相片的解译,得出两个年代间的苍头河地貌特征和两岸滩地上沙棘林的变化,系统地评价了沙棘护岸工程在流路归整、截弯取直等方面的作用。同时用模糊模式识别法,对苍头河两个年代的20个典型河段进行河型判别。结果表明,护岸工程形成以后,苍头河河型由散乱型——曲流型——顺直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林 护岸工程 河道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砒砂岩沟坡沙棘人工林的生长结实规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建忠 殷丽强 +1 位作者 杜文嫣 郭海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4期1-3,共3页
砒砂岩沟坡种植的沙棘人工林,10年后平均树高向2.5~3.0 m趋近,地径近8 cm,沙棘纯盖度在60%、植被总盖度在70%左右。位于当地条件较好沟谷地的沙棘,树高达5 m多、地径在10 cm以上。对于裸岩沟坡来说,目前的10年生沙棘人工林的树高、地径... 砒砂岩沟坡种植的沙棘人工林,10年后平均树高向2.5~3.0 m趋近,地径近8 cm,沙棘纯盖度在60%、植被总盖度在70%左右。位于当地条件较好沟谷地的沙棘,树高达5 m多、地径在10 cm以上。对于裸岩沟坡来说,目前的10年生沙棘人工林的树高、地径、盖度已接近其生长上限值,特别是沙棘盖度,在超过60%后,应及时平茬(间伐),人为调节其盖度。在沙棘定植株之间,由于条件逐步改善,适宜于这种新的生态条件的当地乡土植物会继续侵入,群落会更加稳定,植被总盖度增加至90%也是可容许的。沙棘单株产果量与林龄之间的关系不大,产果量并没有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主要随年降水量或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中国沙棘单株产果量随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以净增加1.5倍的斜率增加。中国沙棘和大果沙棘灌溉后的产果量,均相当于不灌溉的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沟坡 沙棘 人工林 生长 结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开花动态、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殷东生 周志军 +3 位作者 葛文志 温爱亭 张海峰 郭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3期12902-12904,共3页
[目的]为沙棘的配伍雄株选择、杂交育种及栽培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野外调查了引进沙棘品种的花期物候、风媒传粉特征,对其花粉生活力、柱头可授性及单花花粉量等进行了检测。【结果1沙棘风媒传粉发生在5月初,雌株花期10~12... [目的]为沙棘的配伍雄株选择、杂交育种及栽培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野外调查了引进沙棘品种的花期物候、风媒传粉特征,对其花粉生活力、柱头可授性及单花花粉量等进行了检测。【结果1沙棘风媒传粉发生在5月初,雌株花期10~12d,雄株花期12~15d;重力玻片法检测表明,离花粉源20m(无刺雄)和25m(阿列伊)左右远的地点花粉密度最大。刚开花时花粉生活力达到90%以上,在干、湿2种保存条件下,花粉生活力都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P〈0.05)。干燥条件下,生活力能维持4d,从第4d开始生活力显著下降(P〈0.05),在第10d时丧失生活力。而湿润条件下,花粉仅保存2d就完全丧失生活力。沙棘柱头的可授性是在开花后第2d,持续大约8d。[结论]雄株无刺雄和阿列伊是较为优良的授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品种 开花动态 花粉和柱头 传粉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