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ility of High Slope Interbedded Strata with Low Dip Angle Constituted by Soft and Hard Rock Mass
1
作者 邓荣贵 周德培 张倬元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2年第1期74-84,共11页
Slopes consisting of interbedded strata of soft and hard rock mass, such as purplish red mudstone and grey brown arkosic sandstone of Jurassic age, are very common in Sichuan basin of China. The mudstone is soft whil... Slopes consisting of interbedded strata of soft and hard rock mass, such as purplish red mudstone and grey brown arkosic sandstone of Jurassic age, are very common in Sichuan basin of China. The mudstone is soft while the sandstone is hard and contains many opening or closing joints with a high dip angle. Some are nearly parallel and the others are nearly decussated with the trend of the slopes. Many natural slopes are in deformation or sliding because of those reasons. The stability of cutting slopes and supporting method to be taken for their stability in civil engineering are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stability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lopes are studied. The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support design principle are analyzed also. Finally, the method put forward is applied to study Fengdian high cutting slope in Sichuan section of the express way from Chengdu to Shanghai.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mechanics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high slope interbedded strata with low dip angle expressway sl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laser beam divergence angle on airborne LIDAR positioning errors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利芳 蓝天 +1 位作者 顾美霞 倪国强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2年第2期278-284,共7页
The influence of laser beam divergence angle on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scanning 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is analyzed and simulated. Based on the data process and positioning principle of air... The influence of laser beam divergence angle on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scanning 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is analyzed and simulated. Based on the data process and positioning principle of airborne LIDAR, the errors from pulse broadening induced by laser beam di vergence angle are modeled and qualitatively analyzed for different terrain surfaces. Simulated results of positioning errors and suggestions to reduce them are given for the flat surface, the downhill of slope surface, and the uphill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positioning error laser beam divergenceangle slope angle scan an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下伏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管少杰 吕进国 +1 位作者 王康 张砚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研究露天矿下伏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东露天矿首采区北端帮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虑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带和断裂带(“两带”)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空区... 为研究露天矿下伏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东露天矿首采区北端帮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虑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带和断裂带(“两带”)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空区距坡脚不同水平距离时采空区覆岩及边坡位移变化规律和边坡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①随着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的减小,垮落带高度逐渐增大,断裂带逐渐显现,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逐渐扩展至边坡坡面,当坡面出现小范围裂缝时,边坡处于失稳状态。②随着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的减小,采空区上覆岩层出现垂直位移集中区并逐渐向上扩展,直至与边坡坡面贯通;水平位移集中区有向上部扩展的趋势,当上覆岩层的水平位移集中区与边坡的水平位移集中区贯通时,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③边坡坡面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均随着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大。④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越大,边坡稳定性系数越大,边坡越不易发生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边坡稳定性 下伏采空区 边坡坡角 垮落带 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休止角的山区公路弃渣场稳定性评价研究
4
作者 蒋文鹏 李梦然 尹小涛 《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当前弃渣场安全稳定性评估中弃渣工程特性测试结果存在代表性和离散性问题,稳定性评价需要借助数值工具限制了动态设计,可能导致弃渣场安全稳定性不可控。依托云南地区多条高速公路沿线弃渣场多阶段安全稳定性评估工作,通过现场调查、... 当前弃渣场安全稳定性评估中弃渣工程特性测试结果存在代表性和离散性问题,稳定性评价需要借助数值工具限制了动态设计,可能导致弃渣场安全稳定性不可控。依托云南地区多条高速公路沿线弃渣场多阶段安全稳定性评估工作,通过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及数值模拟,探讨弃渣休止角跟踪测量替代有限尺寸和有限数量实验测试,构建基于休止角的弃渣场稳定性评价方法,进行工程应用,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所得结论如下:①山区公路弃渣成分巨粒及中粗砾占弃渣总量40%~60%,几乎不含粉粒和黏粒成分,弃渣级配多数不良。弃渣过程类似大型天然休止角试验,现场调查及试验获取的无黏性弃渣休止角范围取值可以取代弃渣现场和室内实验,代入无黏性弃渣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得到弃渣边坡稳定性系数,用于弃渣边坡安全设计和稳定评估。②文中方法计算得到的稳定性系数为1.43~1.60,小于极限平衡法的1.59~1.61,结果偏保守,这是休止角的极限特征造成的,采用天然休止角测量统计方法评价弃渣场稳定性简单实用,可用于弃渣场动态设计和稳定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止角 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场 弃渣组成 坡率控制 稳定性评价 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沙泉露天煤矿东端帮边坡角度优化
5
作者 冯勇强 马龙 +1 位作者 郭宏宝 马力 《陕西煤炭》 2025年第3期68-73,123,共7页
边坡角度是影响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同时提高露天煤矿端帮边坡角度,可减少端帮压覆的煤炭资源,对提升煤炭资源回采率具有重要意义。红沙泉露天煤矿东端帮边坡角度远低于设计边坡角度,造成东端帮压覆煤炭资源无法采出,降低了资... 边坡角度是影响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同时提高露天煤矿端帮边坡角度,可减少端帮压覆的煤炭资源,对提升煤炭资源回采率具有重要意义。红沙泉露天煤矿东端帮边坡角度远低于设计边坡角度,造成东端帮压覆煤炭资源无法采出,降低了资源回采率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红沙泉露天煤矿东端帮边坡地质条件,结合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揭示了东端帮边坡滑动模式,利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东端帮典型剖面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探索了端帮边坡角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前边坡剖面角度12°、13°、14°条件下,东端帮边坡剖面EB-1和剖面EB-2的潜在滑动模式均为圆弧形整体滑移,剖面EB-3最大剪应力出现在坡顶第二台阶处,剖面EB-1、EB-2、EB-3整体稳定系数分别为3.560、2.686、3.310且高于安全储备系数;优化后确定东端帮边坡剖面EB-1、EB-2、EB-3角度分别可提升至36°、38°、36°,边坡稳定系数随边坡角度增大呈现线性减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分析 角度优化 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坡度及光伏场地方位角下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研究
6
作者 顾文兵 杨福胜 吴晗 《太阳能》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针对复杂地形光伏场地的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光伏场地为平地、南坡、北坡时的光伏阵列间距计算模型,对光伏场地的坡度、方位角与光伏阵列间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推导出任意坡度及光伏场地方位角光伏阵列间... 针对复杂地形光伏场地的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光伏场地为平地、南坡、北坡时的光伏阵列间距计算模型,对光伏场地的坡度、方位角与光伏阵列间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推导出任意坡度及光伏场地方位角光伏阵列间距计算模型,仅用1个公式即可概括计算;最后采用CAD及SketchUp软件对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由于光伏场地方位角的特殊性,在其为南偏西或北偏西的情况下,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应以当地真太阳时09:00为准计算;在其为南偏东或北偏东的情况下,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应以当地真太阳时15:00为准计算;计算模型具有对称性。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地形光伏场地的光伏阵列间距设计提供参考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复杂地形 光伏电站 坡度 光伏场地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改扩建高边坡既有锚杆受力特性离心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忠居 王伟 +2 位作者 江冠 王富春 赵瑞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17,125,共9页
为研究改扩建边坡二次开挖下既有锚杆的受力特性及边坡稳定性,基于自主研发的模型试验锚杆角度支护装置,采用离心试验研究了锚固角度分别为10°、20°、30°、45°、60°及锚杆横向密度分别为1根/(18 cm)、1根/(12 ... 为研究改扩建边坡二次开挖下既有锚杆的受力特性及边坡稳定性,基于自主研发的模型试验锚杆角度支护装置,采用离心试验研究了锚固角度分别为10°、20°、30°、45°、60°及锚杆横向密度分别为1根/(18 cm)、1根/(12 cm)下顺层岩质高边坡开挖全过程中坡顶水平位移、锚杆轴力及坡内土压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锚固角度下,随着边坡开挖卸荷,坡顶累计水平位移非线性增加,且开挖坡顶增幅较开挖坡中大;锚杆轴力呈单峰分布,在开挖坡顶及坡脚时轴力增幅较大,轴力峰值靠近软弱面且随开挖卸荷先减小后增大,开挖后轴力峰值仍为开挖前的61%以上;随锚固角度的增加,坡顶水平位移先减小后增大,坡内土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最佳锚固角度;建议边坡开挖宜采用分级开挖,并在开挖坡顶及坡脚时适当降低速率,综合考虑边坡坡度、岩层及软弱面倾角等因素,合理设计锚固角度。研究成果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在改扩建边坡二次开挖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既有锚杆 二次开挖 离心试验 锚固角度 锚杆横向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粒径分布的某大型排土场坡角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占科 郭艳艳 +3 位作者 郑磊 魏宁宇 彭瑞雪 赵洪颖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107-109,共3页
排土场具有成分复杂、粒径分布不均匀、孔隙率大、黏聚力小等特点,极易产生滑坡,为此对大型排土场边坡坡面碎石土粒径分布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发现,大粒径碎石从坡顶到坡底的含量逐渐提高,在坡底部含量占80.12%,粒径的分选性显著,决定了... 排土场具有成分复杂、粒径分布不均匀、孔隙率大、黏聚力小等特点,极易产生滑坡,为此对大型排土场边坡坡面碎石土粒径分布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发现,大粒径碎石从坡顶到坡底的含量逐渐提高,在坡底部含量占80.12%,粒径的分选性显著,决定了排土场力学性质下部强、上部弱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给定坡高所允许最大坡角进行研究,得出随着坡角增大边坡稳定系数逐渐减小,两者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最终得到了180 m坡高允许的最大坡角为30°。研究为排土场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粒径分布 边坡角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箱模型中底板倾斜角度对承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林国庆 徐亚茹 +3 位作者 刘中业 纪汶龙 黄卓雄 莫位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滨海地区普遍存在向海倾斜的承压含水层,但含水层底板的倾斜角度对海水入侵的影响程度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室内砂箱试验,并应用显色示踪技术,综合分析不同底板倾斜角度承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动态过程,探究海平面高度、地下淡水流量和含... 滨海地区普遍存在向海倾斜的承压含水层,但含水层底板的倾斜角度对海水入侵的影响程度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室内砂箱试验,并应用显色示踪技术,综合分析不同底板倾斜角度承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动态过程,探究海平面高度、地下淡水流量和含水层岩性对向海倾斜的承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影响。研究发现,底板倾斜角度对承压含水层的海水入侵有显著影响。在咸淡水界面稳定时,底板倾斜角度与咸水楔长度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咸水楔长度随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定水头条件下,底板倾斜角度的增加导致地下淡水排泄量减少。在定流量边界条件下,尽管底板倾斜角度的变化不影响地下淡水排泄量,但咸水楔面积却随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含水层岩性从粗砂变为细砂时,由于其渗透系数降低,咸水楔长度减少,尤其是在定流量条件下,其缩短更为显著。研究表明,对于向海倾斜的承压含水层,底板倾斜角度较小时,海平面升高和地下淡水流量减少对海水入侵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入侵 底板倾斜 室内试验 承压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巫山县老林场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康 张浪 +2 位作者 蒋根 杨开 肖诗荣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高填方边坡稳定问题是岩土工程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回填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确定是其中一个主要难点.本文以巫山县新城区老林场高填方边坡为研究对象,在边坡地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原位重(Ⅱ)型动力触探、室内大型三轴试验以及反演... 高填方边坡稳定问题是岩土工程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回填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确定是其中一个主要难点.本文以巫山县新城区老林场高填方边坡为研究对象,在边坡地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原位重(Ⅱ)型动力触探、室内大型三轴试验以及反演分析,对边坡回填土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稳定性系数和位移两方面进行了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研究认为:边坡压实碎石土,属粗粒土,黏聚力为零;土体摩擦角具有围压效应,随围压增加而降低,本边坡基覆面处回填土摩擦角较浅表部低2°左右;重(Ⅱ)型动力触探成果(40°)为摩擦角上限值,反演分析结果(32°)为其下限值,大型三轴实验成果(38.3°)为其基本值;刚体极限平衡分析表明,边坡整体稳定性好,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35;局部稳定性计算结果是除中段边坡饱和工况稳定性系数为1.245略低于1.35外,其余部分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35;FLAC3D模拟揭示,边坡中段坡体位移较大,最大总位移达13.19cm,最大水平位移达12.36cm,但未超出粗粒土边坡的一般容许位移经验值20cm,边坡稳定性较好;表层和浅表层失稳可能是边坡的主要失稳模式,建议采取护坡措施.本研究对同类高填方边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高填方边坡 碎石土 摩擦角 三轴试验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边坡角的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亮 徐森民 +2 位作者 王迪 范天甲 王成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98-104,共7页
露天矿山边坡高度随着采矿生产不断增大,也带来了边坡稳定性问题,开展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是新建露天矿山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必要工作。以新疆拟建某露天矿山采场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进行边坡潜在风险分析,确定单台阶及... 露天矿山边坡高度随着采矿生产不断增大,也带来了边坡稳定性问题,开展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是新建露天矿山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必要工作。以新疆拟建某露天矿山采场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进行边坡潜在风险分析,确定单台阶及局部组合台阶的潜在破坏模式主要有平面滑动、楔体滑动、弯曲倾倒。采用多种极限平衡法开展边坡稳定性计算,通过计算自重、爆破振动,以及地震等荷载组合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评价边坡安全状态,并确定最优边坡角。采用有限差分法开展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位移场、应力场及塑性区分布分析,为露天矿山边坡安全运行提供边坡风险管控建议。本文研究可为类似新建露天矿山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边坡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安全评价 最优边坡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结构面Grasselli二维粗糙度指标优化及其JRC估算
12
作者 洪陈杰 翁寒倩 +3 位作者 王凯 黄曼 陶志刚 杜时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6-1154,共9页
采用只考虑迎剪侧表观倾角而忽略内部起伏角的Grasselli二维形貌参数θ_(G)来估算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仍有待改进。从θ_(G)的物理意义出发,发现爬坡区内部凸起高度对粗糙度的贡献可表示为其在总爬坡水平距离上的坡角,所有爬坡区提供的... 采用只考虑迎剪侧表观倾角而忽略内部起伏角的Grasselli二维形貌参数θ_(G)来估算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仍有待改进。从θ_(G)的物理意义出发,发现爬坡区内部凸起高度对粗糙度的贡献可表示为其在总爬坡水平距离上的坡角,所有爬坡区提供的坡角之和定义为结构面内部起伏体粗糙贡献,将结构面迎剪侧表观平均倾角θ_(G)和爬坡区内部平均坡角θ_(H)叠加,提出岩石结构面粗糙度新指标θ_(C)。通过获取十条标准JRC剖面线的θ_(C),分析其与JRC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θ_(C)的JRC估算式。计算不同采样间距和不同采样方向下的新指标θ_(C),结果显示θ_(C)具有分形特征且能够反映结构面形貌各向异性。进一步将JRC估算式应用于JRC-JCS模型,通过对比已有研究得到的试验结果以及不同抗剪强度模型的预测效果,验证基于新指标θ_(C)估算的JRC可以准确预测结构面峰值抗剪强度。最后,对二维指标θ_(C)进行三维拓展,提出三维粗糙度新指标(θ_(C))_(3D),并通过结构面形貌各向异性表征验证了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粗糙度 表观平均倾角 内部平均坡角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横力弯曲中性轴的数值模拟
13
作者 徐鹏飞 张厚江 +1 位作者 辛振波 袁江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共14页
【目的】为了评估树木的风载安全性,研究树木在风力作用下的横力弯曲,确定树干横截面形状、树轮、缺陷等因素对树干弯曲中性轴的影响。【方法】采用欧拉–伯努利梁假设,推导了通用弯曲中性轴倾斜角计算公式。随后设计了树干模型,模型包... 【目的】为了评估树木的风载安全性,研究树木在风力作用下的横力弯曲,确定树干横截面形状、树轮、缺陷等因素对树干弯曲中性轴的影响。【方法】采用欧拉–伯努利梁假设,推导了通用弯曲中性轴倾斜角计算公式。随后设计了树干模型,模型包括3种外轮廓(圆形、椭圆形、随机形状)和两种内部结构(多层同心、圆形缺陷),并采用不同的弹性模量模拟材料属性的变化。最后进行数值模拟,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分析、预测数值模拟的结果,确定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结果】在树轮模型中,质形偏心距<4 mm的比例超过97%,各因素影响质形偏心距的重要性为早晚材弹性模量比>树轮数量>偏心距与基圆半径之比>截面圆度;偏转角(实际弯曲中性轴倾斜角相对均匀截面弯曲中性轴倾斜角的偏转角)均<0.5°,且<0.08°的比例高于97%,影响树干弯曲中性轴倾斜角的重要性为载荷方位角>截面圆度>偏心距与基圆半径之比>树轮数量>早晚材弹性模量比。在缺陷模型中,质形偏心距<5 mm的数量约占总数的80%,在5~15 mm之间的约为15%,>15 mm的约为5%,各因素影响质形偏心距的重要性为缺陷半径>缺陷树干与正常树干弹性模量之比>偏心距与基圆半径之比>截面圆度;偏转角<1°的比例超过90%,但在极限情况下偏转角也可达到50°,影响弯曲中性轴倾斜角的重要性为载荷方位角>截面圆度>偏心距与基圆半径之比>缺陷半径>缺陷树干与正常树干弹性模量之比。【结论】树轮对树干弯曲中性轴的影响很小,横截面轮廓形状、缺陷对其影响较大。在进行树干受力检测计算时,可忽略树轮的影响,但要考虑树干横截面形状和缺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 安全评估 数值模拟 质形偏心距 弯曲中性轴倾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和切线角理论的露天煤矿滑坡灾害预防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立春 贺希格图 +3 位作者 王京伟 徐勇超 李文海 许乾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露天煤矿软岩边坡变形复杂,滑坡危险性大,为了有效预防边坡滑坡灾害,提出了一种三维数值模拟和切线角理论相结合的滑坡灾害预防技术。该技术研究过程为基于大尺度三维数值模拟在空间上找到潜在变形体,利用蠕变曲线切线角理论计算,建立... 露天煤矿软岩边坡变形复杂,滑坡危险性大,为了有效预防边坡滑坡灾害,提出了一种三维数值模拟和切线角理论相结合的滑坡灾害预防技术。该技术研究过程为基于大尺度三维数值模拟在空间上找到潜在变形体,利用蠕变曲线切线角理论计算,建立了不同类型边坡雷达预警阈值划分标准,并对潜在重点变形区域进行时间尺度的全天候监测。将该技术应用于霍林河煤田二号露天采区边坡的滑坡灾害预防中,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发现,采区南帮开挖区域附近边坡存在潜在变形体,有滑坡风险;再结合切线角理论计算得到的边坡雷达监测阈值提前发出预警信息,得到的边坡雷达监测变形区域与三维数值模拟得到的潜在变形区域基本一致,成功预警了边坡变形的发生,保障了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切线角理论 数值模拟 边坡雷达 预警阈值 预警监测 露天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自然电场物理模拟研究
15
作者 王子怡 向旻 高强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61-167,共7页
为了厘清自然电位法监测中岩土种类、含水率、坡度角在滑坡产生前的响应规律,研究了各因素作用下模拟滑坡时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特征,通过厘清单因素、多因素综合影响的前提下滑坡产生前后自然电位如何变化,总结出实验条件下滑坡的自然... 为了厘清自然电位法监测中岩土种类、含水率、坡度角在滑坡产生前的响应规律,研究了各因素作用下模拟滑坡时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特征,通过厘清单因素、多因素综合影响的前提下滑坡产生前后自然电位如何变化,总结出实验条件下滑坡的自然电位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自然电位法预测滑坡时与其自然电位数值无关,只与自然电位变化率有关;不同岩土类型和坡度角在发生滑坡之前自然电位信号值会升高,升高速率越大发生滑坡的严重程度越高;不同含水率实验在滑坡产生之前自然电位信号值会降低,且滑动前自然电位信号降低速率越快发生滑坡的严重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电场 地质灾害预测 含水率 坡度角 岩土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开挖状态下高陡边坡破坏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16
作者 卢栋 富国凯 +3 位作者 董贤阳 刘得昌 庄贤鹏 侯钦宽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5,共6页
为了探究边坡整体稳定性受其局部破坏前后状态及开挖方法的影响,以新疆金川京希-巴拉克采区北侧边坡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元法对边坡局部破坏特征和不同开挖状态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的分布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为了探究边坡整体稳定性受其局部破坏前后状态及开挖方法的影响,以新疆金川京希-巴拉克采区北侧边坡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元法对边坡局部破坏特征和不同开挖状态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的分布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很大,边坡安全系数在边坡破坏前、中、后期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台阶开挖级数增加,边坡安全系数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开挖台阶级数大于1时,边坡整体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当坡角小于等于60°时,边坡整体安全系数满足要求,适宜的坡角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边坡 露天边坡 边坡稳定性 安全系数 离散元法 台阶开挖 台阶坡角 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建筑用花岗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最优边坡角研究
17
作者 肖群飞 温经林 +3 位作者 董峰 朱强 刘晋 卢新爱 《矿产勘查》 2024年第S01期211-218,共8页
本文以某建筑用花岗岩矿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矿山开采现状、工程地质条件选取边坡稳定性计算剖面,通过三轴压缩强度试验获取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M-P法和Bishop在自重+地下水+爆破震动荷载工况计算现状边坡及设计边坡的稳定性系数,... 本文以某建筑用花岗岩矿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矿山开采现状、工程地质条件选取边坡稳定性计算剖面,通过三轴压缩强度试验获取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M-P法和Bishop在自重+地下水+爆破震动荷载工况计算现状边坡及设计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最终边坡角以向下取1°和2°进行优化。计算结果显示:该矿现状边坡局部稳定性系数为不满足要求,该矿采场边坡整体边坡角可从47°优化成47.5°,优化后稳定性系数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边坡 顺层结构 稳定性分析 最终边坡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锚固角度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
18
作者 焦睿 黄金坤 徐永福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3-39,共7页
在公路边坡工程的防护设计中,锚杆的锚固设计是较常用的防护形式,而在锚杆的设计中锚固角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关系到整个锚固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该文通过综合分析锚杆的锚固角对锚固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影响,确定... 在公路边坡工程的防护设计中,锚杆的锚固设计是较常用的防护形式,而在锚杆的设计中锚固角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关系到整个锚固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该文通过综合分析锚杆的锚固角对锚固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影响,确定锚杆最佳锚固角的表达式,并通过PLAXIS 2D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最佳锚固角的实用性.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锚杆的最佳锚固角度在40°时最为适宜,边坡的安全系数基本达到最大值,锚杆的锚固效果最好,边坡的稳定性也最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PLAXIS 2D 最佳锚固角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高边坡中锚杆支护系统的分析及应用
19
作者 聂珂珂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51-53,共3页
基于弥勒至玉溪高速公路项目实例,建立了边坡锚杆支护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的锚杆的竖向位置、横向间距以及锚杆锚固倾角等参数对于边坡支护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锚杆位置越靠近坡底,其边坡安全系数越高,可有效避免土体因剪切破坏... 基于弥勒至玉溪高速公路项目实例,建立了边坡锚杆支护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的锚杆的竖向位置、横向间距以及锚杆锚固倾角等参数对于边坡支护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锚杆位置越靠近坡底,其边坡安全系数越高,可有效避免土体因剪切破坏产生的滑移;锚杆间距越小,杆间有效支护区域重叠增大,间距2 m内支护效果波动较小;锚杆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提高边坡稳定性,但是超过一定长度后,其边坡稳定性没有进一步提高;锚固倾角小于30°时支护效果与角度呈正比,在40°时有所下降,说明存在最佳锚固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锚杆支护 排布形式 锚杆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筋材需用量的双级无台阶加筋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20
作者 王宏威 罗玉珊 阮晓波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1期1743-1747,共5页
针对双级无台阶加筋土结构上下层高度最优比值的确定,考虑筋材需用量对该结构稳定性与经济性的双重效应,以所需筋材总长度这一具体指标为目标函数,来构建设计的优化方案。通过算例,分析等效加筋土边坡坡角、填土内摩擦角及地震系数等对... 针对双级无台阶加筋土结构上下层高度最优比值的确定,考虑筋材需用量对该结构稳定性与经济性的双重效应,以所需筋材总长度这一具体指标为目标函数,来构建设计的优化方案。通过算例,分析等效加筋土边坡坡角、填土内摩擦角及地震系数等对上下层高度最优比值的影响。结果发现:等效加筋土边坡坡角和填土内摩擦角对上下层高度的最优比值作用明显,因而在设计的优化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这2个参数;水平地震荷载虽然对上下层高度最优比值有一定的作用,但考虑到地震发生及发生等级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建议在设计优化过程中,忽略地震荷载对该最优比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无台阶加筋土结构 筋材长度 筋材拉力 等效加筋土边坡坡角 填土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