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科技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宏 李旭 +4 位作者 马爱群 赵英仁 王亚峰 陆明莹 孙青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建立和完善科技激励机制,推动医院科技进步。方法:在系统思考、全面计划的基础上,实施以创新文化建设为先导,以精神激励为关键,以竞争激励为基础,以物质激励为保障,把握好激励时机,灵活使用,有效实施的激励模式。结果:有效激发了... 目的:建立和完善科技激励机制,推动医院科技进步。方法:在系统思考、全面计划的基础上,实施以创新文化建设为先导,以精神激励为关键,以竞争激励为基础,以物质激励为保障,把握好激励时机,灵活使用,有效实施的激励模式。结果:有效激发了科技创新积极性,医务人员的科技创新热情持续高涨,科研成果、科研课题数量逐步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建议:强化目标激励,争取更好效果,同时开展投入———产出分析,深化科技激励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科技激励机制 医院管理 医院经济 医院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 被引量:26
2
作者 赵晓丹 吴春华 +3 位作者 周振 葛红花 王啸 龚云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6-209,共4页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求。对于工程应用型的专业来说,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体...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求。对于工程应用型的专业来说,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体现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上海电力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水处理方向教学体系改革中的重大举措即为构建以培养创新型水处理工程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该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大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水处理工程科技人才 工程实践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治理三种机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亚军 范阳东 许咏怡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科技创新治理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具体路径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将科技创新治理理论实践转化为... 目的:探讨科技创新治理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具体路径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将科技创新治理理论实践转化为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协调机制3个管理层面,分析3种机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医疗卫生质量提升的效果。结果:现代医院管理中可以通过制定科研规划计划、建立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构建激励机制,通过考核科研骨干人才目标实现情况、科研申报能力等构建约束机制,通过完善多学科交叉工作制度、加强医联体成员单位沟通等建立医院内外部协调机制,逐步实现人才聚集效应,促进团队协调发展,促进技术、学科稳步发展,提高医疗质量。结论: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协调机制应用于现代医院科技创新治理及管理中效果明显,有助于促进现代医院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的建立,促进医疗技术与学科的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治理理论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协调机制 现代医院管理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技管理中的审美智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35,共8页
由于政治权力的把控,现代科技管理日益异化和疏离人性。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途径之一就是从审美智慧入手,培养管理者的审美素质,拓宽其审美境界,克服管理中的审美缺失;使其关注科技美学、管理艺术;实施"寓管于乐"的审美理念... 由于政治权力的把控,现代科技管理日益异化和疏离人性。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途径之一就是从审美智慧入手,培养管理者的审美素质,拓宽其审美境界,克服管理中的审美缺失;使其关注科技美学、管理艺术;实施"寓管于乐"的审美理念。把审美之花看做智慧与身心的合体,让其自然绽放,以消除科技管理的异化,将科技人员变成真正的审美主体和人的自由对象、欲望对象和审美对象。让科学家拥有更多的实践、精力、热情和冲动去自由地感受美、发现美、雕琢美、维护美和创造美,将美的理念变成感性的显现,将美的精神和意识外化为美的现实;将主观美推进到客观美,最终创造出辉煌伟大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管理 审美智慧 审美主体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JB技术的地方科技奖励管理系统的设计
5
作者 张慧颖 林永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22-25,共4页
分析地方科技奖励管理系统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项目申报和专家评议的特点,采用EJB(EnterpriseJavaBeans)技术构建了新的三层结构的管理系统.文中建立了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功能,说明了其结构设计和实现方法.新系统能够解决项... 分析地方科技奖励管理系统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项目申报和专家评议的特点,采用EJB(EnterpriseJavaBeans)技术构建了新的三层结构的管理系统.文中建立了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功能,说明了其结构设计和实现方法.新系统能够解决项目申报复杂、专家评议周期长、系统可维护性差等问题,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系统 科技奖励 组件技术 三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科技人才激励问题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萌 高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12期134-136,141,共4页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激励为研究对象,根据中科院青年科技人才问卷调查显示的激励现状和存在问题,归纳出青年科技人才作为知识型员工的主要特征,通过借鉴国外科研院所对青年科研人才激励的政策,提出青年科技人才激励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青年科技人才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改革对人才激励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夏玉辉 彭雪婷 +1 位作者 杨帆 刘家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29,共8页
科技人才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提高该群体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名科研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评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改革以来的系列... 科技人才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提高该群体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名科研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评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改革以来的系列政策对科技人才激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关政策总体上对创新活力激发作用较为显著,科研项目绩效和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激励效果尤为突出,科研事业单位落实情况对政策实施效果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构建差异化长效激励机制,健全事业单位法人责任制,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科技人才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激励机制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探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闫晓丽 《农业展望》 2016年第11期68-70,74,共4页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黄金时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领域层出不穷,亟需激励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更高科技型的现代农业。人才激励机制是影响农业科技人才有效发挥作用及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黄金时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领域层出不穷,亟需激励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更高科技型的现代农业。人才激励机制是影响农业科技人才有效发挥作用及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农业科技人才现状、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创新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人才 农业科技创新 激励机制 薪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水利发展远景及科技人才素质的探讨
9
作者 苏振邦 郭成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4,共4页
“科技兴水”是中国发展水利的既定战略。“科技兴水”关键因素是科技人才的素质,本文通过对中国水利现状和发展目标的分析,探讨了实现21世纪水利发展目标所需水利科技人才的素质,为21世纪培养水利人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科技兴水” 人才素质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院士的行政职级差异比较研究--以中美英科学院为例
10
作者 李小乐 苗杰 +1 位作者 石进 司徒凌云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5-193,共9页
[研究目的]科学家过度的行政任职可能导致科学家社会角色失范,对科学社会建制和科学的自由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现有对中外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研究多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两个群体进行比较,但二者在评选标准上的差异成为比较... [研究目的]科学家过度的行政任职可能导致科学家社会角色失范,对科学社会建制和科学的自由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现有对中外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研究多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两个群体进行比较,但二者在评选标准上的差异成为比较研究中的干扰变量。[研究方法]选择中外国家科学院院士作为杰出科学家群体的代表,通过行政分级进行定量比较,发现相对于英美国家,中国院士存在更大范围、更高级别的行政任职现象,不利于科学家职业化发展和科研体制改革。[研究结论]从科学家群体成长的内部规律、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的外部宏观条件以及国家科学认可机制的中介变量等角度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旨在削弱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消极社会影响,保障科学发展的自主性以及科学家群体的职业性,推动国家科技战略和民族复兴目标的最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士 行政任职 科学家职业化 科技管理 科学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