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派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兼与西方古典主义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冰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60,共6页
两三百年前欧洲文学史上曾出现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以中国特有的形式出现过。而京派作家群则是中国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载体。因此不能同意目前流行的将京派作家划归浪漫主义的做法。京派古典主义的形成,既受... 两三百年前欧洲文学史上曾出现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以中国特有的形式出现过。而京派作家群则是中国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载体。因此不能同意目前流行的将京派作家划归浪漫主义的做法。京派古典主义的形成,既受了西方古典主义的启发与影响,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进的必然产物。中国现代古典主义文学在理论和创作上表现为推崇理性、崇尚古典、追求自然人性。这些都与欧洲古典主义既有着时代与民族的差异性,又有着深层的相通与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古典主义 京派作家 理性 古典 自然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学的先声:中晚清诗“白话文言”与叙事传统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147,共10页
清代诗歌"白话文言"之新变,开启了近代诗学的进程。这一新变,向前可追溯到袁枚,而在黄遵宪、梁启超等新派诗那里达到高潮,并影响到"五四"白话诗。从袁枚到黄遵宪,诗语新变由自觉而深化,既因他们具有反传统的新思想... 清代诗歌"白话文言"之新变,开启了近代诗学的进程。这一新变,向前可追溯到袁枚,而在黄遵宪、梁启超等新派诗那里达到高潮,并影响到"五四"白话诗。从袁枚到黄遵宪,诗语新变由自觉而深化,既因他们具有反传统的新思想,也因叙事之助力。叙事传统立足现实和民间,在语言系统、思想和美学趣味上,天然接近新派诗。中晚清诗歌叙事勃兴,又使作诗不必依赖典籍,自有丰满、充实之内容,且新时代、新事物,也无典籍可凭依,遂使"我手写我口"成为可能和必须,这极大地促进了诗歌"白话文言"之新变。"五四"是"白话文言"演变的一个现实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就是新文学的终点。新文学、现代汉语新诗,仍是正在进行中的艺术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言 叙事传统 新诗派 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古典主义”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水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古典主义在中国研究论题的拓展性探究将不可避免地触及三方面内容:一是一个被遮蔽了的研究论题:古典主义在中国;二是古典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新月派文学创作之现象分析;三是以"现实主义"解读"古典主义"的局限。事实上... 古典主义在中国研究论题的拓展性探究将不可避免地触及三方面内容:一是一个被遮蔽了的研究论题:古典主义在中国;二是古典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新月派文学创作之现象分析;三是以"现实主义"解读"古典主义"的局限。事实上,展开"古典主义在中国"论题研究的视境,不仅可以勘探性定位、指述与审视古典主义与儒家传统学说的内在偶合性的思想蕴涵,而且足以使人们透过古典主义与现代中国20世纪文艺创作现象之新视点勾勒、总汇与披露而获得一种理性启示的思想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主义 20世纪中国文学 新月派 人文精神 现代新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主义在中国”研究命题的历史境遇
4
作者 潘水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3,共7页
"古典主义在中国"的历史际遇,是一个需要作出具有"根性"挖掘学术价值意义和理论层面的高度重估、认知、窥察、剖析与标举的研究命题。事实上,古典主义作为一股潜在于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史的迹象与伏流,它在中国经... "古典主义在中国"的历史际遇,是一个需要作出具有"根性"挖掘学术价值意义和理论层面的高度重估、认知、窥察、剖析与标举的研究命题。事实上,古典主义作为一股潜在于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史的迹象与伏流,它在中国经历了广度的传播、扎根、冷落、边缘、沉寂、遮蔽、敞开等历史际遇命运。以此问题意识作为学理深化阐发的入思之基,一方面梗概性地勾勒、清理、疏导及解蔽古典主义在中国的际遇与伏流的历史现状,另一方面则试图有效性地提供某种被遮蔽材料的重新发现和理论更新的抛砖引玉的摭拾。相信此一特殊架构论题的介入性与拓展性的维度探究,不仅对人们全面鸟瞰现代中国文学构筑之来龙去脉具有益的启示意义,而且能够使人们以多元视点的高瞻前沿性地解析、引领20世纪现代文艺创作现象之诸多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主义 欧文·白璧德 学衡派 梁实秋 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钟嵘《诗品》关于流派问题的理论建树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文新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中国古代的文学流派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即: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流派问题的理论和中国古代各文学流派的理论。钟嵘《诗品》对流派统系、流派盟主和流派风格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流派问题的理论已粗具规模,并在思辨层面达到了较高... 中国古代的文学流派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即: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流派问题的理论和中国古代各文学流派的理论。钟嵘《诗品》对流派统系、流派盟主和流派风格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流派问题的理论已粗具规模,并在思辨层面达到了较高水准。《诗品》在中国文学流派意识(包括统系意识、盟主意识和风格意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流派问题 钟嵘《诗品》 统系意识 盟主意识 风格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