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帆 杨雪芹 +1 位作者 牟少华 路丁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1,共4页
从哲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学校体育的运动教育价值。指出学校体育运动教育应该回归人类体育的本源诉求,建立"基于生命存在的安全技能教育"、"基于生命维系的生活技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 从哲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学校体育的运动教育价值。指出学校体育运动教育应该回归人类体育的本源诉求,建立"基于生命存在的安全技能教育"、"基于生命维系的生活技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运动技能教育"三维价值观,并在实践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生命安全教育 应急避险 运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德日四国体育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钱娅艳 张君 张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3-37,共5页
通过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学校体育的比较,总结域外体育可以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优点以及我国传统体育中存在的阻碍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弊端,找出学生形成终生体育观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确立终生体育教育体系提供... 通过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学校体育的比较,总结域外体育可以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优点以及我国传统体育中存在的阻碍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弊端,找出学生形成终生体育观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确立终生体育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生体育 体育教学思想 学校体育改革 传统体育 终身体育思想 教育体系 学生 影响因素 培养 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校体育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子朴 李晓天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长期以来,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问题更是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学校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目的具有相似性、作用也具有统一性,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安全教育十分可行。希望达到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学会保护生命的技能、确立正... 长期以来,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问题更是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学校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目的具有相似性、作用也具有统一性,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安全教育十分可行。希望达到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学会保护生命的技能、确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提高保护生命的能力等目的,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学校体育中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生命安全教育 必然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教育: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取向 被引量:17
4
作者 冉学东 王广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应以生命教育为发展取向: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范围看,这既顺应现代社会"尊重生命"的时代呼唤,也顺应世界性教育本质回归和体育本质回归的时代潮流;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国情看,这既符合体育大...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应以生命教育为发展取向: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范围看,这既顺应现代社会"尊重生命"的时代呼唤,也顺应世界性教育本质回归和体育本质回归的时代潮流;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国情看,这既符合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改革精神,也符合当下学校体育从根本上走出困境的改革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新时期 学校 教育 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子朴 孙学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5,共3页
通过层次分析等方法,进行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筛选和结构体系的构建。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逃生技能教育、珍爱生命教育、生活安全教育和运动安全教育4个1级指标和越障逃生、生命意识、安全救护、保护技能等18... 通过层次分析等方法,进行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筛选和结构体系的构建。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逃生技能教育、珍爱生命教育、生活安全教育和运动安全教育4个1级指标和越障逃生、生命意识、安全救护、保护技能等18个2级指标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体系、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3个方面。其中,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逃生技能、运动安全技能、救护技能、安全教育理论知识、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生命安全教育体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被引量:29
6
作者 童锦 纵艳芳 《体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从生命中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3个维度探究体育与生命的关系,并审视高职体育教学现状,进而提出了生命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构思:在自然生命层面,实施"岗位主导"教学模式,着重发展学生的职业岗位体能,增设生命安全... 从生命中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3个维度探究体育与生命的关系,并审视高职体育教学现状,进而提出了生命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构思:在自然生命层面,实施"岗位主导"教学模式,着重发展学生的职业岗位体能,增设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在精神生命层面,结合"职业规划"教育,运用简单易行的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深化挫折教育,完善学生的精神生命结构;在社会生命层面,教师言传身教,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彰显学生的社会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生命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终身体育的视角认识学校体育 被引量:18
7
作者 左新荣 吴群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0-54,共5页
从终身体育研究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对教学组织与方法的认识,对体育课学生成绩检测的认识。
关键词 终身体育 学校体育 体育课 方法 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钟摆现象”管窥——基于学科向度与生活向度的二维视角 被引量:27
8
作者 范叶飞 马卫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5,共13页
学科与生活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两大重要向度。作为以身体活动为特征、以全面育人为宗旨的学校体育课程,既要有学科知识的支撑,也要有生活元素的滋养。从学科向度和生活向度的二维视角对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发展中的"钟摆现象&... 学科与生活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两大重要向度。作为以身体活动为特征、以全面育人为宗旨的学校体育课程,既要有学科知识的支撑,也要有生活元素的滋养。从学科向度和生活向度的二维视角对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发展中的"钟摆现象"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二维向度的"钟摆现象"在历史上表现为20世纪20~40年代的轻视学科、偏向生活,20世纪50~90年代的重视学科、偏离生活,世纪之交新课程改革的超越学科、面向生活;两极钟摆的样态特征表现为体育课程过于学科化而导致的"生活性"缺失和过于生活化而表现出的"学科性"失落;学校体育课程二维向度的钟摆现象既是社会文化规律的反映,也是体育课程发展规律的正常体现;"学科本位"是对体育课程地位的确认,"生活本位"是对体育课程价值的回归;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的钟摆现象表明,学科本位或生活本位的体育课程思想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只有在对立中走向统一、冲突中走向融合,才是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理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校体育 课程 学科向度 生活向度 钟摆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体育后进生身体自尊及生活满意感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春来 殷晓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9,共4页
以身体自尊、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3个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集体课外锻炼和自行课外锻炼的分组方式,同时辅以认知干预,对35名体育后进生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实验,为考察结合认知干预的两种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对大学体育后进生的影响,实... 以身体自尊、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3个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集体课外锻炼和自行课外锻炼的分组方式,同时辅以认知干预,对35名体育后进生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实验,为考察结合认知干预的两种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对大学体育后进生的影响,实验前后进行量表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差值多元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在因变量身体自尊、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感上的主效应均非常显著;两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实验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两干预组的效果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形式的课外锻炼能不同程度提高大学体育后进生的身体自尊及生活满意感水平,且自行课外锻炼方式对大学体育后进生干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学体育后进生 课外体育锻炼 身体自尊 生活满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202
10
作者 陈琦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终身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怎样从终身体育思想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性对策 ,是学校体育领域前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一个课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 终身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怎样从终身体育思想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性对策 ,是学校体育领域前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一个课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以大、中、小学体育理论、实践与终身体育为研究对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体育 学校体育 中国 体育改革 发展对策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社会的变化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健 李学武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 ,论述了 2 1世纪社会的变化趋势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认为 ,以学校为基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综合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大趋势。学校体育要担负起历史的任务 ,还需要进... 运用文献资料法 ,论述了 2 1世纪社会的变化趋势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认为 ,以学校为基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综合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大趋势。学校体育要担负起历史的任务 ,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变革。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终身体育观念 ,二要把健康作为体育的重要目标 ,三要以提高健康水平为重点 ,四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 ,五要推动全社会介入学校体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健康教育 终身体育 体育观念 体育目标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兰学校体育的发展、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9
12
作者 曾玉山 王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126,共6页
由于近年来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学业成绩,其基础教育体制也相应受到了全球的关注。芬兰学生优异的表现是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体育作为芬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被认为是促使其基础教育整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文... 由于近年来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学业成绩,其基础教育体制也相应受到了全球的关注。芬兰学生优异的表现是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体育作为芬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被认为是促使其基础教育整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芬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视角,分析、回顾了芬兰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而概括了芬兰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包括:倡导"以生为本"理念、重视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课程内容设置合理、推进性别平等教育、"信任文化"氛围浓厚和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包括:落实资源均衡配置理念、推动生命教育整体发展、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建构学校体育信任文化和积极回应信息技术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学校体育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校体育的生活立场 被引量:6
13
作者 沙金 杨兆山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2,56,共5页
在制度化学校领域,"体育"本意上是"身体教育",首先要以关怀人的身体为基础,但最终又要超越身体,自始至终围绕着教育"培养人"的实践。当前学校体育的种种弊病,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体育对生活与教育的双... 在制度化学校领域,"体育"本意上是"身体教育",首先要以关怀人的身体为基础,但最终又要超越身体,自始至终围绕着教育"培养人"的实践。当前学校体育的种种弊病,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体育对生活与教育的双重偏离。其中,生活失场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发展的障碍。由此,在现实性上,学校体育应坚持生活的立场,以生活为场域,进行知识教化、技能培养和意义生产,从而培养"面向生活"的完整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身体教育 生活立场 人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视角下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磊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79,共5页
通过解读生命化教育的内涵,揭示生命视域中的学校体育课程观,并从生命视角的高度深刻反思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而在体育课程实践层面提出构建"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实施要在&qu... 通过解读生命化教育的内涵,揭示生命视域中的学校体育课程观,并从生命视角的高度深刻反思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而在体育课程实践层面提出构建"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实施要在"预设"基础上注重"动态生成",构建人性化的课程评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来重构生命化的学校体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生命化教育 中小学 体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教育视野下高校定向拓展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玉洪 赵平 李迎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在"三生"教育视野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对定向拓展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建构,体现生命、生存、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的同时,陶冶情操、尊重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 在"三生"教育视野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对定向拓展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建构,体现生命、生存、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的同时,陶冶情操、尊重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实现体育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定向拓展课程 教学模式 “三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美国NFPA101《生命安全规范》的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冲 史曙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美国NFPA 101《生命安全规范》(以下简称NFPA 101)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善,体系渐趋成熟,由于其出色的工作,在美国生命安全保障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NFPA101进行探析,深入分析其发展历程,对其在美国的实际应用现... 美国NFPA 101《生命安全规范》(以下简称NFPA 101)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善,体系渐趋成熟,由于其出色的工作,在美国生命安全保障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NFPA101进行探析,深入分析其发展历程,对其在美国的实际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逃生自救训练的发展,以及生命安全教育提供有效借鉴。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启示:提高家庭与学校对增强逃生自救技能学习的意识;制订专门的政策和法规,扶持逃生培训行业发展;以学校、培训机构为依托,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增加逃生自救训练内容;重点培养高校学生的逃生自救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NFPA 101 逃生训练 生命安全教育 学校体育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的特性: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着眼点 被引量:6
17
作者 覃立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4,共6页
在提出了学校需要"观照生活"的观点后,"如何观照"、"观照什么"就成为了需要探讨和解决的话题。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可以从生活的个体性、连续性、现实性、开放性和自由性5个方面予以把握,贯彻到其发展与变... 在提出了学校需要"观照生活"的观点后,"如何观照"、"观照什么"就成为了需要探讨和解决的话题。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可以从生活的个体性、连续性、现实性、开放性和自由性5个方面予以把握,贯彻到其发展与变革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观照生活 生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照生活:当代学校体育不可忽视的视角 被引量:10
18
作者 覃立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1,共4页
本着体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的美好愿望,提出学校体育需要"观照生活"的观点。对"观照生活"的内涵做了阐释,并认为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必要性在于:生活是教育的基础、价值的归位、时代发展... 本着体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的美好愿望,提出学校体育需要"观照生活"的观点。对"观照生活"的内涵做了阐释,并认为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必要性在于:生活是教育的基础、价值的归位、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认为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可行性在于:体育脱胎于生活、体育需要直接经验、体育是塑造生活方式的教育。最后,指出观照生活的实质是对"人"和人性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观照生活 体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困境与自我发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田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6-138,共3页
从社会、学校和职业3个方面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困境进行分析。以当前的社会转型、教育变革为参照,指出中学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是挑战和机遇并存,进而提出中学体育教师应把握发展契机,理清职业困境,重塑职业使命,唤醒自我意识,体认职业角... 从社会、学校和职业3个方面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困境进行分析。以当前的社会转型、教育变革为参照,指出中学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是挑战和机遇并存,进而提出中学体育教师应把握发展契机,理清职业困境,重塑职业使命,唤醒自我意识,体认职业角色,在互动中构建一种可能生活,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师 职业困境 可能生活 自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命的视角管窥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丽 刘云朝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与专家评判等方法分析了学校体育与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进行了反思,认为工具化思想的存在、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割裂、课程与学生主体地位...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与专家评判等方法分析了学校体育与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进行了反思,认为工具化思想的存在、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割裂、课程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双重缺失、学习评价的本末倒置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关注生命的视角出发,推演出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应然愿景,并对其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中小学 学校体育 学生主体 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